标准解读

GB 19302-2003是一项专门针对酸乳产品的卫生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旨在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酸乳食品达到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以下是标准内容的关键要点: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酸乳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适用于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而制成的酸乳。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酸乳是指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成的产品。

  3. 原料要求:规定了用于生产酸乳的原料奶或乳粉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4. 感官指标:酸乳应具有均匀一致的组织状态,无凝块或沉淀,色泽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滋味和气味正常,无异味。

  5. 理化指标:包括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酸度、乳酸菌数等具体要求,确保产品营养成分达标且发酵适宜。

  6. 微生物指标:严格限制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存在,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未受污染。

  7.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的任何添加剂和强化剂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不得超量使用,并明确标识。

  8.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检测各项指标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判定依据。

  9. 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频次及合格判定标准,确保每批产品均符合卫生标准。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产品包装清晰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等,同时对运输和贮存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持产品品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3-09-24 颁布
  • 2004-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pdf_第1页
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pdf_第2页
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pdf_第3页
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1 0 0 . 7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1 9 3 0 2 - 2 0 0 3酸乳卫生标准H 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f o r y o g h u r t2 0 0 3 - 0 9 - 2 4 发布0 公 12 0 0 4 - 0 5 - 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3 0 2 - 2 0 0 3n il吕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 A C ) 的标准C o d e x S t a n A - l l a -1 9 7 5 酸奶和加糖酸奶 , 本标准与C o d e x S t a n A - l l a -1 9 7 5 的 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入: 丁秀英、 郑兰波、 沈晓华、 孙效晖、 胡志、 范葆荣、 袁宝君。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3 0 2 - 2 0 0 3酸乳卫生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酸乳的定义、 指标要求、 食品添加剂、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标识、 包装、 贮存及运输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牛( 羊) 乳或复原乳为主原料, 经杀菌、 发酵、 搅拌或不搅拌, 添加或不添加其他成分制成的纯酸乳和风味酸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7 6 。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 B / T 4 7 8 9 . 1 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 G B / T 4 7 8 9 . 3 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 G B / T 5 0 0 9 . 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2 4 食品中黄曲 霉毒素M, 与B , 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4 6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 B 1 2 6 9 3 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 B 1 4 8 8 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纯酸乳以乳或复原乳为原料, 经脱脂、 部分脱脂或不脱脂制成的产品。3 . 2风味酸乳用8 0 %以上乳或复原乳为主料, 经脱脂、 部分脱脂或不脱脂, 添加食糖、 天然果料、 调味剂等辅料制成的产品。4 指标要求4 . 1 原料要求4 . 1 . 1 原、 辅料: 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有关规定。4 . 1 . 2 发酵菌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及其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菌种。42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 1的规定。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3 0 2 - 2 0 0 3表 1 感官指标项目指标纯酸乳风味酸乳色泽色泽均匀一致, 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 或风味酸乳特有的色泽滋 味 和 气 味. 一1 具 有 纯 乳 发 醉 特 有 的 滋 味 、 气 味l除有发酵乳味外, 并含有添加成分特有的滋味和气味组织状态组织细腻、 均匀, 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 果料酸乳有果块或果粒4 . 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要求。裹 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纯酸乳风味酸乳脂肪/ ( x / 1 0 0 g )全脂妻3 02 5部分脱脂 0 . 5 - - 0 . 5 - 2 . 5脱脂(0 . 50 5非脂乳固体/ ( g / 1 0 0 g )妻8 . 16 5总固形物/ ( g / 1 0 0 g )蛋白质/ ( g / 1 0 0 g )2 . 92 . 3酸度/( T )妻7 0 . 0铅( P b ) / ( . g / 随)簇0 0 5无机砷/ ( 。 9 / k g 飞0 。 0 5黄曲霉毒素Mi / ( p g / k g )0 . 54 . 44 . 4 . 1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大肠菌群/ ( MP N / 1 0 0 g )碱9 0酵母八c f u / g )1 0 0霉菌/ ( d u / g )(3 0致病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氏菌)不得检出4 . 4 . 2 乳酸菌数 乳酸菌数应符合表 4的要求。表 4 乳酸菌数项目指标乳酸菌数/ ( c f u / g )1 只1 0 65 食品添加剂5 . 1 食品添加剂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3 0 2 - 2 0 0 35 . 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 B 2 7 6 0 和G B 1 4 8 8 0 的规定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酸乳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 B 1 2 6 9 3 的规定。7 包装 产品的包装容器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8 标识8 . 1 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 并标明蛋白质、 脂肪、 非脂乳固体的含量、 发酵菌种名称及其拉丁文名。风味型酸乳标出乳含量。8 . 2 产品名称可以标为“ XXX酸乳( 奶) ” 。9 贮存及运输9 . 1 贮存 产品应在2 0C -6 的温度贮存。不得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 易挥发、 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9 . 2 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采用冷藏工具( 温度控制2 C - 6 0 C ) , 应避免日晒、 雨淋不得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1 0 检验方法1 0 . 1 感官指标1 0 . 1 . 1 色泽和组织状态: 取适量试样置于5 0 m L烧杯中, 在自 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1 0 . 1 . 2 滋味和气味: 取适量试样置于 5 0 mL烧杯中, 先闻气味, 然后用温开水漱口, 再品尝样品的滋味。1 0 . 2 理化指标1 0 . 2 . 1 脂肪: 按G B / T 5 0 0 9 . 4 6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2 非脂乳固体: 按G B / T 5 0 0 9 . 4 6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3 总固形物: 按G B / T 5 0 0 9 . 4 6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4 蛋白质: 按 G B / T 5 0 0 9 . 5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5 酸度: 按G B / T 5 0 0 9 . 4 6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6 无机砷: 按G B / T 5 0 0 9 . 1 1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7 铅: 按G B / T 5 0 0 9 . 1 2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8 黄曲霉毒素M, : 按G B / T 5 0 0 9 . 2 4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