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427-2000 五氧化二钽》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之一,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五氧化二钽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以钽矿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得的五氧化二钽产品。

根据此标准,五氧化二钽按照其主含量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具体指标包括但不限于Ta₂O₅的质量分数等。此外,对于杂质元素如铁(Fe)、镍(Ni)、铬(Cr)等的最大允许量也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使用需求。

在试验方法部分,《YS/T 427-2000 五氧化二钽》介绍了采用重量法测定五氧化二钽中Ta₂O₅含量的方法;还涉及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来检测特定杂质元素的存在及其浓度。这些测试手段旨在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关于检验规则,《YS/T 427-2000 五氧化二钽》明确了批次划分原则及取样方式,并对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了说明。同时,在包装、标志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应保证包装材料不会污染产品,标签上需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净重等内容,以便于用户识别和使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YS/T 427-2012
  • 2000-03-29 颁布
  • 2000-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T427-2000_五氧化二钽.pdf_第1页
YS-T427-2000_五氧化二钽.pdf_第2页
YS-T427-2000_五氧化二钽.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T427-2000_五氧化二钽.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H 6 3丫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 s / T 4 2 7 -2 0 0 0五氧化二担T a n t a l u m p e n t a o x i d e2 0 0 0 一 0 3 一 2 9 发布2 0 0 0 一 1 0 一 0 1 实施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发 布Y S / T 4 2 7 -2 0 0 0前言 国家标准G B / T 3 6 2 6 -1 9 8 3 五氧 化二 钮技术条件 实施至今已 长达1 6 年之久。 近几年五氧化二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该国标已不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求, 必须加以修订。 五氧化二 钮主要供生产 钮粉等的 原料, 制定为行业标准更能及时满足需要, 故将原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 并将名称改为 五氧化二担 。 本标准依据技术上先进、 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对G B / T 3 6 2 6 -1 9 8 3中的三个牌号均降低了杂质含量, 并规定了物理性能的检测方法, 标准水平提高较大。 本标准自 生效之日 起, 同时 废止G B / T 3 6 2 6 -1 9 8 3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东方钮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株洲硬质合金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霍红凤、 万明 远、 余江陵、 张静芳。中 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五氧化二担YS / T 4 2 7 -2 0 0 0T a n t a l u m p e n t a o x i d e,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氧化二钮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 包装标志、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液一 液萃取法制得的五氧化二钮, 供生产担粉、 担条和碳化担等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性。 G B / T 1 4 7 9 -1 9 8 4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一部分 漏斗法 G B / T 1 1 1 0 7 -1 9 8 9 金属 及其化 合物粉 末比 表面积 和粒度测定 空气 透过法 G B / T 1 3 3 9 0 -1 9 9 2 金属粉 末比 表面积的 测定 氮吸附 法 G B / T 1 5 0 7 6 . 1 1 5 0 7 6 . 1 5 -1 9 9 4 钮妮 化学分析方法3 技术要求3 . 1 根据使用要求及化学成分不同, 产品划分为: F T a 2 0 , - 1 , F T . , O , - 2 和 F T a , O , - 3 三个牌号。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 规定。3 . 2 产品应通过1 8 0 m c 8 0 目) 筛孔。3 . 3 提供产品平均粒径、 比表面积和松装密度的实测数据。3 . 4 产品为粉末状, 呈白 色或浅黄色。产品无肉眼可见的夹杂物。3 . 5 需方如有特殊要求, 供需双方协商议定。 表 1 Iiz *F T a z 05 1F T. ,O, - 2F T a , O , 3N b0. 00 30 . 0 20 . 2Ti0. 0 010 . 0 0 20 . 0 0 5W0 . 0 0 10 . 0 0 3M o0 . 0 0 10 . 0 0 20 . 0 0 5Cr0 . 0 0 10 . 0 0 3M n0 . 0 0 10 . 0 0 20 . 0 0 5Fe0 . 0 0 40 . 0 10 . 0 3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 0 0 0 一 0 3 一 2 s 批准2 0 0 0 一 1 0 一 0 1 实施 tY S / T 4 2 7 -2 0 0 0表 1 ( 完)偏 嚣 组发F T a , O, - 1F Ta 2O5 - 2F T a , O,- 3N i0 . 0 020 . 0 0 5Cu0 . 0 020 . 0 0 5A10 . 0 020 . 0 0 20 . 0 1S i0 . 0 030 . 0 10. 02F-0 . 0 50 . 1 00 , 1 5灼 减0. 20 . 30 . 4用途举例电容器级钮粉等原料钮条、 担材等原料碳化担等原料4 试验方法4 . 1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 B / T 1 5 0 7 6 . 1 一1 5 0 7 6 . 1 5 进行。4 . 2 松装密度测定方法按G B / T 1 4 7 9 进行。4 . 3 平均粒径测定方法按G B / T 1 1 1 0 7 进行。4 . 4 比表面积测定方法按G B / T 1 3 3 9 。 进行。5 检验规则5 . 1 产品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 , 保证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 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 . 2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 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 在收到产品之 日 起 3 个月内向供方提出,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5 . 3 每批产品须由同一混合料组成。5 . 4 取样5 . 4 . 1 每批仲裁取样按表 2规定进行: 表 2件数取 样 件 数 , %1 - - 51 0 06 - 1 05 01 15 03 05 . 4 . 2 用取样器在每件中大致均匀地取出3点试样, 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试样所需要求。5 . 5 如检验结果不合格时, 则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若仍有一个结果不合格时, 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 包装、 标志、 运输和贮存6 . 1 产品采用双层塑料袋或有双层盖的塑料瓶包装, 严密封口后置于容器内, 填紧, 以防窜动。6 . 2 每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 牌号、 批号、 净重和出厂日期, 并有“ 防潮” 字样或标志。6 . 3 每件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 注明: a ) 供方名称;Y s / T 4 2 7 -2 0 0 0 b ) 产品牌号;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