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援.ppt_第1页
矿山救援.ppt_第2页
矿山救援.ppt_第3页
矿山救援.ppt_第4页
矿山救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难救援 救护大队应急救援案例,矿山的生产多是井下作业,常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多种不良因素是促成矿山创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时常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塌方、冒顶、片帮、跑车、礅罐、 瓦斯爆炸、电缆失火、透水等,塌方 因地层结构不良,雨水冲刷或修筑上的缺陷,道路,堤坝等旁边的陡坡或坑道,隧道的顶部突然坍塌。,冒顶 地下开采中,上部矿岩层自然塌落的现象。是由于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到破坏而造成。,片帮 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瓦斯爆炸 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透水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通常也称为透水。,跑车 矿山斜井中绞车提升时钢丝绳突然折断或因其他原因致使车溜坡的事故,第一节矿山创伤概述,一、矿山创伤特点及致伤原因 (一)创伤特点 常以多发伤和复合伤形式出现(72%) 伤势严重,多伴有创伤失血性休克(100%) 开放性损伤较多,伤口污染严重(33%) 合并症严重(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等)占7.48% 煤矿工业的创伤发生率高于其他行业。,(二)致伤原因 矿山创伤大多是由井下塌方,冒顶,片帮,跑车,礅罐,瓦斯爆炸等因素造成,这些因素构成了矿山伤常以多发伤和复合伤的形式出现。,1.直接暴力,(1)砸伤 (2)挤压伤 (3)摔伤 (4)机器伤 (5)爆炸伤,2.间接暴力 3.瓦斯、煤尘爆炸,二、矿山创伤的急救工作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制定了全国煤矿创伤急救工作规范 全国煤矿创伤急救工作规范有以下特点:,1.煤矿创伤急救工作具体有三个环节,组织领导与建设 解脱、运输与通讯 复苏与救治,2.煤矿创伤有完备的三级急救网,井下和井口保健站 矿医院 矿务局总医院,3.确立先救后送、边救边送的原则,创伤急救工作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即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阶段,搞好矿山创伤的院前救治,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救互救 提高救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缩短院前急救时间 不断完善和更新抢救设备,第二节矿难医疗救护,一、矿山急救的特点 (一)建有三级急救网络系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学救护中心 省级矿山医学救护分中心 各矿山企业总医院,(二)矿山救护队的职责,一线指挥部的设置、人命救助、防止事故的扩大与恶化、灭火、清除障碍物 救助被困矿工、确保进出通道安全、与相关急救机构联系、准备特殊用具、运出死亡者,(三)矿工的互救与自救能力,自救 井下发生意外灾害时,在灾区或受灾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互救 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基础上,去救护灾区内受伤人员的方法,二、矿难救护 (一)矿山事故现场救援程序(1) 在场人员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的向矿调度室报告。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等及时处理,消灭事故 在遇险人员暂时不能撤出灾区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寻找避难峒室待救,(一)矿山事故现场救援程序(2) 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气体中毒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 正确选择撤退路线,遵循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撤退的原则,选择正确的避灾撤退路线。 无法迅速撤离时,应借助于独头巷道、各类峒室等位置,特别要注意减少氧气的消耗,延长在峒室内的待救时间,(一)矿山事故现场救援程序(3) 防止爆炸火源烧伤措施 遇有冒顶的征兆,自己又无法脱离现场时,应立刻将身体靠向坚硬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冒顶事故发生后,伤员要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事故现场。,(二)院外急救 现场事故发生后,首先由通过急救训练的班组长组织指挥,立即用井下电话呼救。经井口保健站施行急救后,伤情允许时迅速安全地向上一级医院(矿或局医院)转送。在途中坚持“边救边送”的原则,(三)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在矿工实施互救时,急救处理程序化,遵循“先救后送,边救边送”原则,应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助他人及伤员,防止扩大灾情。进行急救时,伤者和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防护。,(四)院内急救 简单地询问受伤机制、时间及院外急救经过。受伤严重者应放置在创伤ICU病房中救治。有急诊手术指征者尽快做好术前准备,然后送往手术室施行手术,第三节矿山多发性损伤的现场救护,一、多发性创伤的早期救护 (一)多发性创伤的早期处理原则 抢救必须准确、迅速、有效 及时对生命器官损伤进行确定性手术 多发骨折的处理 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及预防隐蔽伤的漏诊,(二)现场评估 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按顺序及时检查并优先处理存在的危险因素,(四)抢救小组的沟通,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伤员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医生也要及时将检查情况反映给护士,与护士共同抢救 担架员应配合医护人员,在医护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可施行一些急救措施 必要时,驾驶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利用通讯工具通知医院做好救助准备,维持秩序等,二、各部位多发性损伤的救护,(一)以颅脑为主的多发性损伤 在这类多发伤的抢救中颅内血肿是救治的主要矛盾,要抓紧时间进行,确定致命性损伤并果断地进行处理,(二)以胸部为主的多发性损伤 矿车挤撞或冒顶均可引起此类伤。当胸部遭受挤压伤时,可造成创伤性窒息、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同时造成上肢和胸部多发骨折,还可造成纵膈和心包的损伤,这些需要紧急处理,(三)以腹部为主的多发性损伤 腹部外伤因肝、脾破裂及大血管损伤所致严重大出血时,需要优先进行手术探查。术前、术后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四)以骨盆部为主的多发性损伤 该部位创伤常较严重,出血量多,并常伴有休克。对此类损伤临床应全面检查,导尿,肛诊,腹腔穿刺,骨盆X线片及髂血管造影等。,(五)四肢关节多发性损伤 对此类损伤的急救措施是抗休克治疗。针对其并发症和合并损伤采取紧急措施。对出血的肢体给与止血包扎处理。骨折的临时制动和手术。离断肢体应尽量保存,以备再植。毁损肢体应尽早截肢。合并血管损伤时,应尽快实行血管吻合修复。,第四节瓦斯爆炸的现场急救,一、瓦斯爆炸的致伤原因和机制 瓦斯,又名沼气,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化学名称叫甲烷,是在开采时释放出来的。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井下空气中的安全允许浓度一般不超过1%,如果浓度达到5%时,遇有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瓦斯煤尘爆炸时的主要致伤因素和致伤机制有四种: 瓦斯爆炸时的压力 继发性打击伤(机械性损伤) 瓦斯爆炸时的温度 瓦斯爆炸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二、瓦斯爆炸伤的特点(1) 1.头面等裸露部位及呼吸道烧伤多。 2.休克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不易纠正,并发症多。 3.呼吸道烧伤 4.一氧化碳中毒 (1)脑水肿(2)肺水肿(3)休克,二、瓦斯爆炸伤的特点(2) 5.复合性损伤较多 瓦斯爆炸的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作用使煤层断裂,巷道坍塌所致的复合性损伤较多,三、瓦斯爆炸伤的临床表现(1) 1.烦渴发生较早。 2.烦躁不安时血容量不足、中枢缺氧的表现。 3.血管充盈不良,显示休克出现代偿期 4.少尿或无尿 5.脉搏:脉快而细、心率增快,三、瓦斯爆炸伤的临床表现(2) 6.呼吸困难表明呼吸道烧伤、气道阻塞或肺水肿 7.晚期可出现四肢厥冷、发绀、苍白、呼吸增快、昏迷、瞳孔改变等,四、瓦斯爆炸伤的现场急救 1.尽早使伤员脱离现场,安置在通风处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 3.止血和保护创面 4.四肢骨折用夹板固定,防止附加损伤 5.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6.止痛剂的应用,第五节矿山雷管爆炸伤的救护,雷管爆炸伤是高能量的复合性损伤,其特点是:受伤部位广泛,以人体显露部分面部最为重要,受伤部位出血多、创面不整齐、创面内异物较多、处理复杂且较困难,重要部位的损伤常导致严重后果,一、雷管爆炸伤的伤因和机制 雷管爆炸伤多数是由于放炮工不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接炮人未能躲开即给电引爆而致;其次是雷管的延迟爆炸或处理哑炮时发生爆炸。 雷管爆炸时突然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以高速冲击受损部位。伴随爆炸而起的煤渣等异物作用于机体造成机械性损伤。同时爆炸产生的高温引起受伤部位的烧伤,二、临床表现 1.休克 2.出血 3.创面 4.异物,三、救护原则 1.抗休克与急救护理 2.彻底清创 3.止血 4.取出异物 5.控制感染 6.防止畸形和维护功能,四、颌面部爆炸伤 1.口腔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1) 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与抗感染能力强。面部腔窦多。口腔颌面部受到爆炸打击时,折断的牙齿和碎片可成为“二次弹片”穿入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和感染。口腔是消化道门户,损伤后常妨碍正常的进食。,四、颌面部爆炸伤 1.口腔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2) 口腔颌面部是呼吸道开端,受损伤后易发生窒息。口腔颌面部有腮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