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doc_第1页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doc_第2页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doc_第3页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doc_第4页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任务书项目学校常德财经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单位常德市人民政府填表说明1.任务书是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和验收的依据,必须认真填写;2.任务书应明确建设内容的子项目及形成的最终成果;3.任务书数据要客观真实,凡弄虚作假的取消评审或立项资格;4.所有数据截止时间为上一年度的12月底。目录1.学校总体提升任务书972.特色专业群建设任务书1073.教师队伍建设任务书1194.治理能力建设任务书1255.其他特色项目建设任务书1296.分年度分项目建设经费预算表1337.项目建设经费汇总表135一、学校总体提升任务书 联系人:黄德松 联系电话号内容基本指标单位现有基础预期目标工作进展及成效验收要点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基本办学条件学校占地总面积万平方米9.8624.879.869.8624.8724.8724.87土地证2学校自有产权占地面积万平方米9.8624.879.869.8624.8724.8724.87土地证3绿化面积万平方米3.6916.183.693.6916.1816.1816.18设计方案4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7.215.947.27.215.9415.9415.94设计方案5学校自有产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7.215.947.27.215.9415.9415.94设计方案6教室数个561505656150150150查勘现场7学生住宿床位数个2550500025502550500050005000查勘现场8学生用餐座位数个1200200012001200200020002000查勘现场9图书馆建筑面积平方米1680950016801680950095009500设计方案10纸质图书万册10.84010.810.8203040台帐11电子读物(包括学校自有的和授权使用的)TB52055101520查勘现场12期刊报纸订阅数种313420313365365420420台帐13阅览室座位数个5501500550550150015001500查勘现场14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4521135004721703696671147613500台帐15计算机台数台1100230011001100230023002300台帐16当年地方生均预算内拨款元5900590059005900590059005900政府文件17当年地方财政专项拨款万元17599900015000350004200035003500政府文件18当前负债总额万元0000000资产负债表19专业与课程建设备案专业数个12161314151616教育局文件20招生专业数个812910111212教育局文件21构建专业群数个3333333人才培养方案22重点建设专业群数个2222222人才培养方案23重点建设专业群在校学生数人2213388023002400350038803880注册表24省部级以上示范(重点、骨干、特色)专业数个2422344上级文件25“双证书”专业数个812910111212人才培养方案26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学时总数学时3240324032403240324032403240人才培养方案27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总数学时960960960960960960960人才培养方案28专业课程学时总数学时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人才培养方案29专业核心课程数门4444444人才培养方案30专业核心课程学时总数学时680680680680680680680人才培养方案31拓展课程学时总数学时190190190190190190190人才培养方案32顶岗实习学时总数学时1080108010801080108010801080人才培养方案33会计专业群会计专业课程学时总数学时3240324032403240324032403240人才培养方案34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总数学时980980980980980980980人才培养方案35专业课程学时总数学时990990990990990990990人才培养方案36专业核心课程数门4444444人才培养方案37专业核心课程学时总数学时680680680680680680680人才培养方案38拓展课程学时总数学时190190190190190190190人才培养方案39顶岗实习学时总数学时1080108010801080108010801080人才培养方案40重点建设专业群3核心专业课程学时总数学时41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总数学时42专业课程学时总数学时43专业核心课程数门44专业核心课程学时总数学时45拓展课程学时总数学时46顶岗实习学时总数学时47企业参与开发的专业课程数门32403234363840人才培养方案48实行项目教学的专业课程数门45504647484950人才培养方案49理实一体化课程数门18251819212325人才培养方案50拓展课程数门25352729313335人才培养方案51累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数本45654953576165教材52累计牵头开发省级或国家共建共享计划课程数门4845678课程资源53累计参与开发省级或国家共建共享计划课程数门510678910课程资源54教师队伍建设教职工总数人209380214220280360380聘用合同55在编在职教职工数人187305187190220290305聘用合同56专任教师数人178325182187238306325聘用合同57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数人59108616279102108聘用合同58其中专业课教师数人119217121125159204217聘用合同59兼职教师数人22752730607075聘用合同60其中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数人16501820404750聘用合同61“双师型”教师数人107210110115148192210教师培养计划62从企业引进大师数人3123681012聘用合同、工资清单63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数人300123上级文件64“芙蓉”学者数人65省级及以上专业带头人数人61569121515上级文件66省级学科带头人数人120661212上级文件67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数人30012123030上级文件68市级教学名师级文件69市级专业带头人人825810152025上级文件70市级学科带头人人915910111315上级文件71骨干教师数人65130667090120130学校文件72具有正高职称教师数人01805101518上级文件73具有副高职称教师数人46854647607785教师基本情况表、职称证书74具有博士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数人0300333学历证书75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数人19331920243133教师基本情况表、学历学位证书76当年学校教师工资总额万元1128.641041155.6145221843326.44104工资清单77当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经费总额万元30125354466100125预算报表78当年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累计人天数人天3570651036303750477061206510实践或顶岗实习记录79当年公共基础课教师社会实践累计人天数人天8851620915930118515301620实践记录80当年专任教师参与对外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的人数人65130667090120130培训计划81当年参加校本培训的专任教师数人178325182187238306325培训计划82当年参加市州级培训的专任教师数人71130737595123130培训计划83当年参加省级培训的专任教师数人36653738486265培训计划84累计参加国家级培训的专任教师数人29140345276107140培训计划85累计参加国外培训的专任教师数人610678910培训计划86实习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平方米93332885893339333288582885828858台账87校内实训仪器设备总值万元4100.8118004452.86452.88952.810552.811800资产台帐88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数个3633456查勘现场89校内实训室数个38115383895105115查勘现场90校内实训工位数个1716288017161716208024802880查勘现场91省部级及以上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数个2322333上级文件92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数个1211222上级文件93鉴定工种数个91299101112资质证书94信息化建设有线网络是否光纤接入是或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查勘现场95光纤带宽M/秒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查勘现场96到桌面带宽K/秒1024000102400010240001024000102400010240001024000查勘现场97无线网络是否全覆盖是或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查勘现场98能够实现网络教学的教室数个561505656150150150查勘现场99能够提供学生公共网络学习的座位数个7542000754754200020002000查勘现场100能够运用网络教学的教师数人178325182187238306325培训计划101能够实现在线学习的课程数门32503640444850查勘现场102能够提供个性化在线学习的课程数门8321217222732查勘现场103学校政务管理智能化是或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查勘现场104学校教学管理智能化是或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查勘现场105学校学生管理智能化是或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查勘现场106学校生活管理智能化是或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查勘现场107物联网有或无无有无无有有有查勘现场108物联网连接所有办公场所是或否无是无无是是是查勘现场109物联网连接所有教学场所是或否无是无无是是是查勘现场110物联网连接所有实训场所是或否无是无无是是是查勘现场111物联网连接所有生活服务场所是或否无是无无是是是查勘现场112校企合作本校牵头组织的职业教育集团数个1211112合作协议113参加本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的专业数个6966789合作协议114本校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数个1211112合作协议115校外实训基地数个8417095105150160170合作协议116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个8417095105150160170合作协议117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数个812910111212合作协议118当年合作企业投入资金总额万元400900400400600800900台账119当年合作企业投入设备总值万元200450200200300400450台账120顶岗实习基地数个8417095105150160170合作协议121当年合作企业接收的顶岗实习学生数人月830010000830083008300900010000合作协议122当年合作企业接收就业的学生数人83010008308308309001000合作协议123累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数个2422444合作协议124累计校外教师培训基地数个10201112141820合作协议125国际合作累计国际合作的专业数个2422344国际合作项目资料126累计国际合作的课程数个2522345国际合作项目资料127累计国际合作培养的学生数人3010030507085100国际合作项目资料128累计国际合作开发的教材数个0200012国际合作项目资料129累计参与国际技能大赛专业数个0200122上级文件130累计国际技能大赛获奖数个0200122获奖证书131累计接收外籍学生数人63066142230学生花名册132累计出国就业的学生数人15551518213855就业登记表133累计引进国外课程数个1311223国际合作项目资料134累计引进国际证书数个0100001国际合作项目资料135现聘任外籍教师数人0300123聘用合同136办学效益学历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人3553550036533753480053005500学生花名册137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数人2514500026142714400047005000学生花名册138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数人103950010391039800600500学生花名册139当年订单班数个19382021303638合作协议140当年订单培养学生数人7541500784814120014101500合作协议141当年现代学徒制班数个21224101112合作协议142当年现代学徒制人数人9054090180450495540合作协议143当年毕业生数人1184183412181251160017661834毕业生花名册144当年毕业生“双证书”人数人1184183412181251160017661834统计名册145当年毕业生初次就业人数人83010008308308309001000就业登记表146当年毕业生对口就业人数人747900747747747810900就业登记表147当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元2413330024132500280031003300统计名册148当年参加顶岗实习人数人83010008308308309001000统计名册149当年购买顶岗实习责任保险人数人83010008308308309001000统计名册150当年参加省市技能抽考总人数人8310083838390100上级通知151当年参加省市技能抽考合格人数人8310083838390100上级通知152当年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数个2823468获奖证书153当年在省部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数个12201213161820获奖证书154当年在地市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数个32453233374145获奖证书155当年职业培训总规模人天104860200000104860104860150000175000200000台账156当年职业培训总收入万元391.7747.1391.7391.7560.3653.7747.1台账157当年面向社区开放学校资源的天数天200200200200200200200台账158当年学校对外开展的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数个26502627404550台账159当年学校对外开展生产、咨询、技术服务到账收入万元4817548.148.1556575台账160当年公开发表期刊论文数篇54985556729298期刊161累计登记专利数个2522345专利台帐162累计发明专利数个0100001专利证书163累计获得国家级综合表彰数个2322223获奖证书164累计获得省部级综合表彰数个3533345获奖证书常德财经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建设任务书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建设任务书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名称: 模具制造技术特色专业群 专业群负责人: 涂承刚 联系电话:专业群各专业名称开办时间现有在校生已有毕业生届数建设期满预期在校生数核心专业模具制造技术200475991080其他专业数控技术应用20062187720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201700120机械加工技术201800240建设内容建设要点及主要措施现有基础预期目标工作进展及成效验收要点201 5年201 6年2017年201 8年201 9年1.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构建“引企入校、工学交替、双线递进”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订单模式培养改革,多样化订单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改革评价模式,实施“双证书”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多元融合、多样考核”评价体系与行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了理实结合、以证代考、学分替代的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控及评价体系。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订单式培养规模达500人以上。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开设中高职衔接班3个班。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学生“双证书”制度。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和岗位能力分析报告。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制定本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毕业标准。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数控应用技术业学徒制试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班。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数控应用技术业学徒制试点。开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并进行招生。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班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数控应用技术业学徒制试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班。开办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并招生。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群建设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新办专业教育局批准文件。现代学徒制校企协议及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班人才培养方案。各类证书。2.课程体系通过调研,与专家共商,搭建能力递进、岗位对接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立“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课程群。组建课改团队,建设15门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共建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通过与高校、涉外企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标准认证课程。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开发。试点建设中高职衔接课程。建立了以模具加工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机械制图与CAD为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CAXA制造工程师2008、现代制造技术项目实训教材、模具钳工4门校本教材。制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建设15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300G以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加工实训、电工实训、钳工制作实训3本校本教材。引进1门国际认证课程,联合开发1门国际课程。开发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3门。调研并形成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制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开发3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3门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制定校本教材开发计划。完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开发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6门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校本教材开发。开发1门中高职制衔接课程。滚动修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开发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2门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校本教材开发。引进1门国际课程。开发1门中高职制衔接课程。滚动修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开发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5门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校本教材开发。开发1门国际课程。开发1门中高职制衔接课程。滚动修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完善15门优质核心课程。完善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校本教材样书。引进国际课程。与省内1所高职院校建立中高职衔接班。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计划。国际标准课程。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校本教材样书。3门中高职衔接课程。3.教学团队引进大师,培养名师。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引进新教师,培养骨干教师,使“双师”教师达到95%。组建兼职教师库和行业专家库。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校内双师”评选与认定工作,通过读书荐书、教学比武、论文撰写等活动,建设书香校园,评选“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教坛新秀”等先进。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2名。专兼职教师38人。副高以上职称的12人,中级职称(讲师)15人。3名硕士研究生,3人在读硕士学位。80%“双师”素质专业教师。 建成名师、大师工作室,引进8名大师,培养1名名师,组建93名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培养3名群内带头人。聘请3名企业知名现场专家。培养骨干教师56人。组建35人以上的兼职教师库和行业专家库。校内“双师”达95%。每年开展读书、荐书等活动。评选一批“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和“教坛新秀”。完成3项以上省、市课题及形成系列改革成果。教师论文集5本。制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团队培养计划。资深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签约结对培养。培养1名名师。制定“师德标兵”等系列优秀教师评选标准。开展读书荐书、教学比武、论文撰写、教师讲坛等活动,编辑1本教师论文集。确立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校本课题,开展课题研究申报准备工作。制定“校内双师”评选与认定标准。评选一批“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和“教坛新秀”。建成1间大师工作室,引进大师2名,继续培养名师。选派30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申报1项省级和1项市级课题。培养1名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知名现场专家,培养骨干教师30人,聘请8名兼职教师。选派5名教师参加职业鉴定并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引进2名新教师。开展读书荐书、教学比武、论文撰写、教师讲坛等活动,编辑1本教师论文集。评选一批“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和“教坛新秀”。引进大师2师,建成1间名师工作室;40名教师下企业顶岗。培养1名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知名现场专家,培养骨干教师40人,聘请10名兼职教师。派1名骨干教师参加“精英教师国际交流项目”。引进6名新教师。编辑1本教师论文集。评选一批“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和“教坛新秀”。课题研究。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或技术骨干与中青年教师签约结对。50名教师下企业。引进大师2师,培养1名带头人,聘请1名企业知名现场专家,培养骨干教师45人,聘请10名兼职教师。派2名骨干教师参加“精英教师国际交流项目”。引进2名新教师。编辑1本教师论文集。评选一批“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和“教坛新秀”。在研课题结题并申报1项新课题。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60名教师下企业顶岗。培养双师型教师90人。引进大师2师, 聘请7名兼职教师。派2名骨干教师参加“精英教师国际交流项目”。引进2名新教师。编辑1本教师论文集。评选一批“师德标兵”、“育人典范”、“教学大师”、“精英教师”、和“教坛新秀”。课题研究。双师教师评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学团队培养计划。培训、进修及培养资料。各类提升证书、结业毕业资格证书。聘用合同。获奖证书、课题成果。各类先进典型资料。论文集。4实习实训条件完成新校区11000平米理实一体化教学大楼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完善实习实训设备,完善6个专业基础实验室,6个,构建6个专项能力实训室。通过调研、走访建立职业规划、顶岗实习、对口就业“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15家。建设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软件公司联合开发“虚拟工厂(装调车间)”软件,进行专业群实训信息化教学尝试。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精密数控实训车间等8个实训室。有7家深度合作企业。建成拥有6个基础技能实训室、3间新机房、20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11000平方米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理实一体化大楼。建成“模具虚拟工厂”实训平台。建立15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理实一体化大楼功能设计。校内实训基地规划。校外实训基地甄选计划;和软件公司联合开发“虚拟工厂(装调车间)”软件,进行专业群实训信息化教学尝试。调研、走访多家企业,与其中3家签订“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完成6个基础技能实训室的配置。使用“虚拟工厂(装调车间)”软件进行专业群实训信息化教学。调研、走访多家企业,与其中3家签订“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其中1家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成11000平方米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理实一体化大楼。完成6个基础技能实训室的搬迁。制定设备购置计划。调研、走访多家企业,与其中3家签订“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建设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购置设备,建设好20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3间机房。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调研、走访多家企业,与其中3家签订“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其中1家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建设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完善实训室和新大楼的建设。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调研、走访多家企业,与其中3家签订“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理实一体化大楼建设资料。设备购买清单。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设备使用及维修记录。“虚拟工厂”开发记录及资料。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方案。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及相关协议。5.服务能力以常德市机械加工教研联组主持学校为平台,完善建设常德市机械加工专业教师师资培训基地,主办常德市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活动。开展社会培训,每年培训人数为7000人。成立机械类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鉴定工作及技术讲座。建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咨询中心,面向社会服务。组建模具制造技术研发团队,开发新产品3项。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每年培养“双证”毕业生720人。每年培养全日制毕业生200多人,中级考证合格率达85%。每年为社会培训技能人才1000多人。 近三年在省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共有35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与多家企业开展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制造模具。承办了三届常德市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每年完成各类培训人数不少于7000人。2017年后每年专业群招生人数不低于720人,学生考证合格率达90%以上。每年开办考证辅导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不少于1000人学生教师获得省部级奖励30人次以上。成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咨询中心,开展设备维护修理、技术咨询工作。技术服务站正常运作后年收入达到10万以上。本地权威媒体每年报道专业师资培训及专业教学改革1次以上。开展各类培训,参培人数不少于7000人。培养全日制合格毕业生300名。中级考证合格率达88%。学生、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奖。筹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咨询中心。举办常德市机械加工教研联组活动。制定专利研发计划。开展各类培训,参培人数不少于7000人。培养全日制合格毕业生300名。中级考证合格率达90%。学生、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奖。制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咨询中心章程,为常德市机械加工行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举办常德市机械加工教研联组活动。开展1项专利研发。开展各类培训,参培人数不少于7000人。培养全日制“双证“毕业生600名。中级考证合格率达90%。学生、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咨询中心年收入5万元。举办常德市机械加工教研联组活动。申报1项专利并开展1项新专利研发。开展各类培训,参培人数不少于7000人。培养全日制“双证”毕业生超720人。中级考证合格率达90%。学生、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奖。形成成熟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机制。技术服务站年收入8万元。举办常德市机械加工教研联组活动。申报1项专利并开展1项新专利研发。开展各类培训,参培人数不少于7000人。培养全日制“双证”毕业生超720人。中级考证合格率达90%。学生、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咨询中心年收入10万元。举办常德市机械加工教研联组活动。申报1项专利。考证花名册和培训花名册。培训资料。各项竞赛成绩。学生技能抽考成绩和通报。技术培训、服务记录。效益账本。联组活动记录。新闻报道,社会影响。专利证书。注:2个及以上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分开填写任务书。常德财经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群建设任务书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名称: 会计专业群 专业群负责人: 肖 薇 联系电话:专业群各专业名称开办时间现有在校生已有毕业生届数建设期满预期在校生数核心专业会 计1987111825960其他专业金融事务20091353120电子商务201500240会计电算化201600400135建设内容 建设要点 及主要措施 现有基础 预期目标 工作进展及成效 验收要点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一、人才培养模式1、对接岗位,构建“理实合一、工学合一、产教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2、滚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3、按“岗、课、证、赛”一体化要求,推行“岗证融合”制度;4、会计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建设。1、已形成“课证融合,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思路已经形成;3、实行了“理实结合、以证代考、学分替代”的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控及评价体系。1、建立会计专业群专家指导委员会;2、构建“三合一”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3、实行毕业生“岗证融合”制度;4、建立会计专业群自主设置与调整新机制。1、针对区域内特色产业、企业、行业展开调查,形成调研报告;2、组建“会计专业群”专家指导委员会;3、制定人才培养方案;4、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并招生。1、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专业群建设情况进行过程评价;2、制定毕业生“岗证融合”制度;3、开办电算化专业,并招生;4、在核心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1、对社会岗位能力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再次调研;2、修订和完善“岗证融合”制度。1、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2、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企业满意度调查;3、结合调查问卷和区域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对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估。1、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2、进一步完善“岗证融合”制度。1、会计专业群专家指导委员会章程;2、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人才培养方案;4、评价模式改革方案;5、“岗证融合”制度。二、课程体系1、搭建“资源共享、能力递进、岗位对接”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资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2、完善会计专业群8门核心课程、新增7门核心课程,建设30G以上的教学资源库;3、引进并与国际机构联合开发1门国际课程,优化3本校本教材,2本案例指导书的编写,校企合作共同编写4本专业教材并出版;4、与长沙民政职院建立中高职衔;5、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教学系统”。1、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为省级精品课程,金融企业会计实务为校内精品课程;2、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经综合知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T3等6门教材已出版;3、财务会计岗位实务、会计基本技能、行业会计等7门校本教材已投入使用;4、4门课程教学资源库已于2014年7月搭建框架。1、 制定会计专业群教学计划,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2、建设与优化15门优质核心课程;3、开发2本校本教材,编写4本教材;4、继续完善与优化核心课程资源库;5、与长沙青蓝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一体化教学系统”;6、搭建“慕课”平台。1、构建“能力递进、岗位对接”课程体系;2、调整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3、完善4门核心课程资源,建设1门核心课程;4、构建一体化教学系统框架。1、完善4门核心课程资源,建设1门核心课程,优化3本校本教材;2、教材出版(财务会计岗位实务);3、丰富“一体化教学系统”核心课程资源库;4、与长沙民政职院建立中高职衔接。1、 滚动修改会计专业群教学计划;2、 建设2门核心课程,编写案例指导书;3、全面推广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一体化教学系统”学生考练平台的搭建。1、建设2门核心课程,编写2本校本教材;2、社会调研,进一步优化课程评价体系;3、搭建2门核心课程“慕课”平台;4、“一体化教学系统”的投入使用;5、引进国际课程1门。1、滚动修改会计专业群教学计划;2、建设1门核心课程;3、出版专业教材2本(小额信贷实务、网络营销实务);4、开发2门核心课程“慕课”资源;5、完善“一体化教学系统”。1、财经商贸专业群岗位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