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萧山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二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总 则2一、规划目的2二、规划任务2三、基本原则2四、规划范围3五、规划的期限及基础数据3六、规划的依据4第二章基本概况6一、自然条件6二、社会经济条件6三、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7四、土地整治的现状8五、村镇布局规划概况9六、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10第三章土地整治潜力12一、农用地整理潜力12二、土地复垦潜力13三、土地开发潜力15第四章土地整治目标17一、规划目标17二、耕地占补平衡目标17第五章土地整治布局与方案优化19一、土地整治布局19二、土地整治布局优化22第六章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安排24一、城乡建设用地现状24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24三、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安排26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27一、注重特色、保护生态27二、防止水土流失27三、建立现代化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7四、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28第八章投资供求与效益分析29一、总投资规模估算29二、筹资渠道分析30三、效益分析31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3一、法规措施33二、行政措施33三、政策措施34四、经济措施34五、其它措施35附 表附表1 萧山区土地开发潜力统计表38附表2 萧山区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潜力统计表39附表3 萧山区农用地整理潜力统计表40附表4 萧山区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新增耕地控制指标表41附表5 萧山区近期土地复垦项目表42附表6 萧山区近期土地开发项目表45附表7 萧山区近期农用地整理项目表53附表8 萧山区远期土地复垦项目表54附表9 萧山区远期土地开发项目表57附表10 萧山区远期农用地整理项目表58附 图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10年)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土地整治坡度分级图杭州市萧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图杭州市萧山区土地整治规划图(2011-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土地整治近期(2011-2015年)项目分布图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土地整治远期(2016-2020年)项目分布图ii杭州市萧山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前 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规范萧山区土地整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l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201017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201020号)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萧山区实际,紧紧围绕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这一主题,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为抓手,整合使用各类土地专项资金,积极聚合其他涉农资金,整合协调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等各类活动,对农村田、水、路、林、村、房实行综合整治。通过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加快中心村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一章 总 则一、 规划目的土地整治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地利用形态、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有计划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达到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二、 规划任务土地整治的主要任务是在执行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土地整治的条件、目标、实现方式、可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分析、安排与评价,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内容:(一)通过土地整治,落实萧山区“十二五”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标准农田); (二)总结土地整治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三)深入分析与评价土地整治资源状况与潜力,为确定规划目标,合理布局,安排土地整治项目提供依据; (四)划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安排重点项目; (五)分类分期测算规划期内土地整治投入量,并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六)研究提出实施规划的技术、经济、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七)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三、 基本原则(一)依法依规原则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土地整治任务的安排,在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理目标,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得到落实。(二)统筹协调原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对山、水、田、林、路、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调整,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用地布局结构的优化。(三)群众自愿、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以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前提,通过公示、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加强规划咨询论证,听取专家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群众自愿、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四、 规划范围萧山区行政管辖区域包括楼塔镇、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闻堰镇、宁围镇、新街镇、坎山镇、瓜沥镇、党山镇、益农镇、党湾镇等17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义蓬街道、南阳街道、靖江街道、河庄街道、前进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等11个街道和红山农场、围垦,总面积1414.08平方公里。五、 规划的期限及基础数据规划基期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规划期限:20112020年;规划近期:20112015年;规划远期:20162020年;规划基础数据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衔接一致。六、 规划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其它相关法律。(二)文件规范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土资办200996号);其它相关文件规范。(三)相关规划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浙江省土地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杭州市萧山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20102020年);萧山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09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6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水利综合规划(20082020年);其他相关规划。第二章 基本概况一、 自然条件萧山区位于钱塘江南岸,与杭州市西湖区和江干区隔江相望,为杭州南大门,其基本轮廓似一展翅翱翔的鹏鸟,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萧山区处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萧山区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中部和东北部是平原,中部间有丘陵,河网密布;西南部是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也是本区土地整治潜力的主要分布地区。二、 社会经济条件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0.0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0.03亿元。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82.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8.17亿元。(一)农业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75.0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987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二)工业2010年萧山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486.02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427.70亿元。五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规模以上企业中,577家纺织企业实现产值680.81亿元,59家化学纤维制造企业实现产值577.33亿元,161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产值781.28亿元,148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实现产值441.11亿元,179家金属制品制造企业实现产值214.66亿元,五大主导行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5.0%。三、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衔接)显示,萧山区土地总面积141408.00公顷,其中农用地90298.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86%;其中建设用地33984.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03%;其中未利用地17125.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11%。(一)农用地全区耕地面积为57062.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35%;园地面积为2304.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3%;林地面积为23064.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31%;其他农用地面积7866.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6%。(二)建设用地全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28746.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33%;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4955.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0%;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282.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0%;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为6835.29公顷,村庄用地面积为21352.41公顷,采矿用地面积为559.21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83%、15.10%、0.40%。(三)未利用地全区水域面积为15901.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24%;滩涂沼泽面积1083.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7%,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40.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0%。萧山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如表1。 表1 萧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 土地类型面积(公顷)比例(%)农用地小计90298.2663.86耕地57062.9340.35园地2304.441.63林地23064.6416.31其他农用地7866.255.56建设用地小计33984.7424.03城乡建设用地小计28746.9120.33城镇用地6835.294.83村庄21352.4115.10采矿地559.210.40交通水利建设用地4955.093.50其他建设用地282.740.20未利用地小计17125.0012.11水域15901.0511.24滩涂沼泽1083.040.77自然保留地140.910.10总面积141408.00100.00四、 土地整治的现状2006-2010年通过本区内土地整治共补充耕地1077.20公顷(2010年年底前通过国土资源部系统备案项目),其中土地开发新增耕地805.14公顷,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围垦滩涂、低丘缓坡资源,主要分布在萧山区东部围垦地区和南部、西南部的低丘缓坡地带;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51.64公顷,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沟渠、田坎及零星农用地等,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南部河谷平原地区;土地复垦新增耕地120.42公顷,主要是对废弃农居点及工矿用地进行整理,在全区均有分布。五、 村镇布局规划概况根据杭州市萧山次区域规划,萧山区城镇分成三个等级,一级中心城区、二级组团、三级一般乡镇。中心城区包括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闻堰镇、新街镇、宁围镇、义桥镇、所前镇、红山农场和萧山区围垦;组团包括义蓬组团、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其余为一般乡镇。规划农村居民点体系形成撤村建居村、中心村和基层村3个层次,规划撤村建居村239个,中心村44个,基层村128个。表2 萧山区撤村建居村设置表镇(街道)名称个数村名楼塔镇1楼英村河上镇2伟民村、溪头村戴村镇10石马头村、河杨湖村、戴村村、三头村、大石盖村、南三村、永富村、上董村、郁家山下村、张家弄村临浦镇7新联村、新港村、南江村、临一村、临北村、新河村、苎萝村临浦镇6横一村、横二村、浦二村、通一村、塘郎孙村、通二村浦阳镇1尖山村所前镇6来苏周村、金临湖村、城南村、联谊村、信谊村、缪家村义桥镇9义桥村、联三村、罗幕村、丁家庄村、新坝村、湘东村、田丰村、七里店村、徐童山下村闻堰镇6闻兴村、三江口村、长安村、山河村、老虎洞村、黄山村宁围镇15二桥村、新华村、宁新村、宁牧村、新安村、新中村、丰东村、盈一村、丰二村、丰北村、合丰村、利一村、利二村、顺坝村、盈二村新街镇12江南村、长山头村、盛乐村、新盛村、同兴村、山末址村、盛中村、芝兰村、陈家园村、双圩村、盈中村、盛东村衙前镇9新林周村、四翔村、山南富村、凤凰村、南庄王村、呤龙村、明华村、螺山村、杨汛村瓜沥镇21航民村、明朗村、东恩村、低田畈村、永联村、沙田头村、横埂头村、靖一村、运西村、运东村、东方村、进化村、友谊村、永福村、渔庄村、群联村、东湖村、大义村、如松村、大园村、隆兴和村坎山镇17民丰河村、沿塘村、勇建村、凤升村、荣新村、三岔路村、梅仙村、建盈村、三盈村、万安村、甘露亭村、八大村、工农村、张神殿村、东社村、孙家弄村、新港村党山镇2山北村、山三村益农镇1群英村党湾镇8镇中村、老埠头村、德北村、永安村、梅东村、新梅村、新前村、团结村北干街道6明星村、兴议村、荣星村、荣庄村、城北村、塘湾村蜀山街道8知章村、黄家章村、章潘桥村、金西村、赵家墩村、湖东村、沙里吴村、桥头陈村新塘街道17裘江新村、新丰村、浙东村、霞江村、一都孙村、紫霞村、楼下陈村、和平桥村、朱家坛村、五联村、姑娘桥村、涝湖村、行头村、西许村、联华新村村、桥南沈村、傅楼村义蓬街道22蜜蜂村、义盛村、南沙村、义蓬村、蓬园村、长红村、白浪村、金泉村、杏花村、新庙前村、后新庙村、新益村、灯塔村、后埠头村、火星村、全民村、小泗埠村、金星村、春光村、春园村、春雷村、仓北村靖江街道3靖东村、和顺村、雷东村南阳街道13南翔村、雷山村、远大村、南兴村、南丰村、永利村、红山村、坞里村、赭东村、东风村、横蓬村、岩峰村、龙虎村河庄街道20向前村、群欢村、同一村、建设村、群建村、江东村、向红村、新江村、新创村、围中村、新围村、文伟村、三联村、同二村、新和村、建一村、民主村、向公村、蜀南村、闸北村新湾街道12共建村、共裕村、新南村、三新村、共兴村、共和村、冯娄村、建华村、创新村、创建村、宏新村、宏波村临江街道2萧东村、东庄村前进街道3前锋村、三丰村、临江村小计239表3 萧山区中心村设置表镇(街道)名称个数村名楼塔镇2岩山村、大同二村河上镇3紫东村、众联村、东山村戴村镇2半山村、东风村浦阳镇4桃北新村、桃源村、径游村、江西俞村进化镇4墅上王村、涂川村、天乐村、欢潭村临浦镇3大庄村、苎东村、浦南村义桥镇3蛟山村、复兴村、湘南村所前镇3祥里王村、山联村、东复村新街镇3沿江村、新塘头村、元沙村衙前镇2衙前村、项漾村党山镇5梅林村、前兴村、世安桥村、单木桥村、中沙村益农镇2众力村、三围村瓜沥镇2渭水桥村、长巷村坎山镇2国庆村、群谊村党湾镇4永乐村、庆丰村、大西村、曙光村小计44六、 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一)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整治,萧山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非常有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补充耕地的任务将更加繁重,依靠区内耕地后备资源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需要其他县市帮助补充。(二)土地整治难度大,成本高萧山区土地整治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低丘缓坡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低丘缓坡资源位置偏远,开发成本高,且现今大多为疏林地、灌木林或园地,与林地管理有矛盾;建设用地复垦主要为农居点整理,资金需求量大,村庄拆迁改造工作难度较大。(三)建设需求和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萧山区是杭州市市区的组成部分,是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主三副六组团”中的江南副城、义蓬组团、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的所在地,拥有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江工业园区、江东工业园区、前进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湘湖旅游度假区、钱江世纪城等多个大型开发区和园区区块,几乎涵盖了萧山区整个东部平原,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同时萧山区优质耕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建设与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第三章 土地整治潜力根据全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萧山区土地整治潜力主要分为农用地整理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和土地开发潜力三部分。土地整治不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能提升农用地等级。详见附表3。一、 农用地整理潜力(一)农用地整理潜力的测算与统计本次以镇(街道)为组织单位,采用实地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了各村的待整理区域的面积(包括耕地及其间的零星地类)和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耕地的系数,其测算方法如下:S= (i = 1, n 其中n为某乡(镇)村的个数) =S / S 式中:S镇(街道)新增耕地面积(公顷);i某村新增耕地系数(%);Si某村待整理区面积(公顷);镇(街道)新增耕地系数(%);S镇(街道)待整理区总面积(公顷)。萧山区农用地整理潜力主要分布在东部围垦区及南部山区,待整理的中低产田大多田块破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壤贫瘠等问题。通过对这些中低产田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配套治理,培肥土壤,对现有农田深入挖潜,预计萧山区在规划期内农用地整理潜力为2223.72公顷,初步估算可新增耕地55.59公顷,并使农用地等级有所提高。萧山区农用地整理潜力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围垦、义桥镇、戴村镇和楼塔镇。二、 土地复垦潜力(一)土地复垦潜力的测算与统计以镇(街道)为调查组织单位,调查各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闲置土地面积、户数、人口数、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当地宅基地标准及村镇规划对该居民点的安排,为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空间分布服务。分析测算:Qt=Q0(1+r)tQ St= B Qt S=S0-St =Sg/ S0 式中:Qt规划农村人口总数(人);Q0现状农村人口总数(人);r人口自然增长率;t规划期(年);Q人口机械变动量(人);St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公顷);B规划人均用地(参照村镇建设标准和当地宅基地标准,并通过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农居质量和农村建房周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点规划人均建设用地)(人/平方米);S潜力面积(公顷);Sg新增耕地面积(公顷);S0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公顷);St规划农村居民点面积(公顷);增加耕地系数(%)。根据上述测算方法得到了萧山区各个镇(街道)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及新增耕地系数。2010年,全区农村居民点人均占用土地面积151.27,人均占地超过国家标准。规划期内,全区还将存在大量的城镇农村双重占地的“两栖人口”。根据镇(街道)调研及村庄规划,加强撤并自然村和中心村的建设,预计2020年通过整理旧宅基地及院坝公共用地,全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810.26公顷,初步估算可新增742.98公顷耕地。另外,其他建设用地复垦潜力为148.69公顷,初步估算可新增125.55公顷耕地。因此萧山区在规划期内土地复垦潜力为958.95公顷,可新增耕地868.52公顷。(二)土地复垦潜力分级标准的确定以镇(街道)为分级单元,按各个镇(街道)能够新增耕地的面积为分级依据。具体的分级标准如下表4。表4 萧山区土地复垦潜力分级标准表潜力等级潜力等级等级标准(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数量)符号一级潜力镇(街道)15公顷二级潜力镇(街道)3-15公顷三级潜力镇(街道)3公顷(三)各镇(街道)土地复垦潜力等级的确定根据表4的土地复垦潜力分级标准和土地复垦潜力调查统计结果,得到了萧山区各个镇(街道)的土地复垦潜力等级,其分级结果见表5。表5 萧山区土地复垦潜力分级结果表土地复垦潜力等级等级符号镇(街道)名称一级潜力镇(街道)前进街道、临江街道、党湾镇、新湾街道、义蓬街道、河庄街道、南阳街道、宁围镇、瓜沥镇、新街镇、河上镇、义桥镇、浦阳镇二级潜力镇(街道)党山镇、戴村镇、进化镇、坎山镇、萧山区围垦、闻堰镇、新塘街道三级潜力镇(街道)楼塔镇、靖江街道、益农镇、所前镇三、 土地开发潜力(一)土地开发潜力的测算与统计本次以镇(街道)为组织单位,采用实地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了各村的待开发区域的面积(包括耕地及其间的零星地类)和通过开发可增加耕地的系数,其测算方法如下:S= (i = 1, n 其中n为某镇(街道)村的个数) =S / S 式中:S镇(街道)新增耕地面积(公顷);i某村新增耕地系数(%);Si某村待整理区面积(公顷);镇(街道)新增耕地系数(%);S镇(街道)待整理区总面积(公顷)。萧山区宜开发的土地包括未利用地,废弃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该区主要分布在萧山区西南部和围垦地区。宜开发的土地应当扣除在生态功能区规划中列为禁止准入区域的范围,同时结合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成本和所处坡度的大小(坡度级别应小于25)。根据调查统计全区开发潜力为5485.22公顷,初步估算可新增耕地4662.43公顷。(二)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级标准的确定以镇(街道)为单位,按未利用地开发新增耕地的数量为潜力分级标准,其分级标准见表6。表6萧山区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级标准表潜力等级潜力等级标准及符号等级标准(开发新增耕地面积数量)符号一级潜力镇(街道)500公顷二级潜力镇(街道)100-500公顷三级潜力镇(街道)100公顷根据表6的萧山区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级标准和萧山区土地开发潜力调查结果得到了各个镇(街道)的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等级,见表7。表7 萧山区土地开发潜力分级结果表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等级等级符号镇(街道)名称一级潜力镇(街道)进化镇、萧山区围垦、所前镇、楼塔镇二级潜力镇(街道)瓜沥镇、戴村镇、义桥镇、临浦镇、浦阳镇、靖江街道、临江街道、河上镇三级潜力镇(街道)宁围镇、义蓬街道、党湾镇、坎山镇、河庄街道、益农镇、党山镇、南阳街道、新塘街道、新街镇、闻堰镇、衙前镇、蜀山街道、前进街道、新湾街道、红山农场萧山区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合计为5586.54公顷,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2006-2010年补充耕地情况,2011-2020年萧山区共需补充耕地6435.44公顷,不足部分需由龙泉市等其他县市帮助补充。第四章 土地整治目标一、 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以及萧山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确定2011-2020年土地整治总体目标是5293.40公顷(其中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4447.92公顷,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795.45公顷,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50.03公顷),同时规划期内完成2001.35公顷的中低产田改造,使农用地等级有所提高。详见附表2萧山区土地整治规划分镇(街道)控制指标表。(二)近期目标2011-2015年度萧山区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目标为3948.71公顷,其中,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3737.08公顷,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39.50公顷,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172.13公顷,完成254.87公顷的中低产地改造。根据浙政办发2012136号和浙土资厅函20121417号)文件,萧山区被列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完成不低于基本农田面积的50%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任务,结合萧山区实际,2011-2015年期间萧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29546.67公顷(44.32万亩),其中认定类高标准基本农田14.97万亩,提升类标准基本农田18.13万亩,建设类标准基本农田11.22万亩。二、 耕地占补平衡目标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为51813.33公顷,补充耕地任务为7512.64公顷。2006-2010年,本区内通过土地整治自行补充耕地面积1077.20公顷,委托遂昌、淳安、慈溪、建德、杭州、缙云、景宁、龙湾、龙游、青田、衢州、遂昌、泰顺、温岭、文成、云和等地补充耕地3600.95公顷。依据各镇(街道)土地整治潜力的大小,并为了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补充耕地指标,确定土地整治规划期内补充耕地5293.40公顷。第五章 土地整治布局与方案优化一、 土地整治布局(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区划定基本农田地块面积45066.67公顷(67.6万亩),高等别、优质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南部山谷平原区有少量分布。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按照浙政办发2012136号和浙土资厅函20121417号)文件规定及杭州市下达任务,“十二五”期内萧山区完成不低于基本农田面积的50%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任务,结合萧山区基本农田现状,至2015年萧山区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29546.67公顷(44.32万亩)。根据实地调查,农业局组织开展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农业开发办组织开展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可以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可认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期内土地整治新增耕地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试行)的具体指标为建设标准,整治后划入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四项工程。一是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和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实现耕作田块集中,田面平整,土壤理化指标满足高产稳产要求。二是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和泵站及输配电工程,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三是田间道路工程,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通过田间道路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田块之间和田块与居民点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方便的生活需要。四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包括农田林网工程、岸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坡面防护工程,通过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预防和减少农田的自然灾害,保持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安全。(二)农用地整理区农用地整理区主要集中在萧山区东部围垦区及南部山区,涉及萧山区围垦、义桥镇、戴村镇和楼塔镇等乡镇,农用地整理区总面积2001.35公顷,其中新增耕地50.03公顷,全部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内主要是对基本农田进行综合整治,培肥土壤,提升农用地等级,提高耕地质量。全区范围内确定4个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1、西湖区围垦农用地整理重点区,整理面积190.45公顷2、萧山区东部围垦农用地整理重点区,整理面积877.91公顷3、义桥镇戴村镇农用地整理重点区,整理面积141.11公顷4、楼塔镇农用地整理重点区,整理面积132.93公顷农用地整理区的整治方向是:通过综合开发、整治和改造,完善整理区内的田、水、路、林等配套体系,调高土地利用率,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标准农田。具体措施包括土地平整、地块规整、灌排水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林网建设、土地权属调整等。(三)土地开发区土地开发区主要是指对未利用地,废弃林地、园地开发造地和鱼塘水面改造。该区方向是采用适宜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处于废弃状态的园地、林地,未利用地和改造坑塘水面增加农用地面积。该区主要集中在萧山区西南部山区和围垦区,呈块状分布,其中以进化镇、萧山区围垦、所前镇和楼塔镇分布最多,临浦镇、戴村镇、浦阳镇和河上镇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根据后备资源,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到规划期末土地开发总面积5390.62公顷,新增耕地4447.92公顷。其中,园地810.77公顷,林地2303.18公顷,其他农用地2157.04公顷,未利用地119.63公顷。全区范围内确定3个土地开发重点区域:1、楼塔镇低丘缓坡地开发重点区,可新增耕地80.20公顷。2、所前镇低丘缓坡地开发重点区,可新增耕地120.00公顷。3、进化镇低丘缓坡地开发重点区,可新增耕地580.67公顷。土地开发的方向是: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运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缓解人地矛盾。(三)土地复垦区结合实地踏勘成果,入户调查项目区农户搬迁意愿。对复垦地块的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整治范围与规模。在现场调查中要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居住向规划安置点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全区待复垦的资源在全区均有分布,比较集中于中部和西南部,其中以义桥镇分布最多,河上镇、新街镇和瓜沥镇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根据后备资源及调查结果,确定规划期间萧山区建设用地复垦总面积为883.86公顷,新增耕地795.45公顷。全区范围内确定3个土地复垦重点区域:1、河上镇土地复垦重点区,可新增耕地98.36公顷。2、义桥镇土地复垦重点区,可新增耕地171.23公顷。3、新街镇土地复垦重点区,可新增耕地85.83公顷。土地复垦区的方针是:通过宅基地调整、村内道路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改善农村居民点生活条件,美化居住环境。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自然社会条件相结合;必须符合村镇规划和农村居民宅基地用地标准;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用地。(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进行实地踏勘,重点是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查,摸清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基础条件、可行性、整理潜力和制约因素。对拆旧地块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限制因素、水土资源平衡、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对项目区新增耕地的面积、质量和效益进行预评估。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到规划期末,萧山区将完成农村居民点整理669.93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354.38公顷的用地空间,用于安置整治搬迁农户,以及中心村和安置点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二三产业发展;同时为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建设及重大项目用地提供315.55公顷的用地空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原则上在各乡镇内实用,有结余的可在区内调剂实用。二、 土地整治布局优化围绕“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管理民主”的目标,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的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开发整理复垦,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人口集聚,加快中心村的培育发展。土地整治布局优化方案如下:(一)提高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生产能力。结合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广泛施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稳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二)优化利用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大力推广以“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利用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另外,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衔接,土地整治区要避免和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重叠,以避免重复投资。(三)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和重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第六章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安排一、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2010年萧山区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为28746.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33%,其中城镇用地6835.29公顷,村庄21352.41公顷,采矿地559.21公顷,人均农居点面积151.27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萧山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长,城镇工矿用地增速加快,农村居民点缩减困难。萧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平原地区农居点较为分散,多沿公路建设,一条龙现象交为严重,南部山区农居点较为集中,但土地利用率和节约集约水平有待提高。二、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一)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在绕城范围发展杭州市江南副城,即萧山区中心城区,在其外围建设义蓬、瓜沥和临浦三个组团,重点发展江东新城、临江新城和空港新城。湘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用地和规划湘湖备用水源分布于中心城区,形成城市绿心、绿核;钱塘江及沿江生态带用地,杭甬运河、萧绍运河、接线运河和其他河道水网及其两侧绿化带,主干道路两侧绿化带穿插于两个组团和三个新城之间,形成生态绿带;临浦组团位于南部山区,浦阳江穿流其中,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根据村镇体系规划,将萧山区村庄分为撤村建居村、中心村和基层村三大类型,其中撤村建居村239个、中心村44个和基层村128个。村庄所属的类型、性质和所处的地域范围不同,其土地整治的内容也不同,杭州绕城高速以内萧山境内的农村居民点全部要按多层和高层进行建设。1、撤村建居型村庄整治这些村庄在规划期内将成为城镇建设用地的一部分,其中建筑较老、层数少的房屋及规划道路、公建设施建设需要拆除的房屋,拆除后都要按照城镇居住小区的标准进行整治建设,统一建设多层、高层住宅,停止单家独院与联立式住宅的建设。小区规模一般要求1000户以上,最低不少于300户。多层住宅规划设计技术指标,按照萧山区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和管理工作纳入城市管理范围。2、中心村型村庄整治根据杭州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萧山区“一核三组团” 及外围其他镇远景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中心村,要按照村庄发展分类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建设、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大力开展城市示范村建设,优化村庄用地布局。在确定为中心村的规划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范围内,按城市小区的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多层和高层农民住宅。在原有村庄内完善配套设施等,率先与城区接轨,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突出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一核三组团”2020年至2050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以外,即萧山区东部和南部8个镇以及市区生态用地控制范围内的村庄,以强化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村庄发展性质和特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进行村庄集中改造,建设农村社区。新建住房以多层、叠式排屋为主,严格控制两户联立式住宅,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参照城市示范村。现有村庄内部按“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六化”要求实施整合整治。3、基层村型村庄整治规划确定为基层村型的村庄,一般要控制其扩张。现有村庄根据各村的区位特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按照“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整治。三、 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安排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各乡镇的村镇体系规划,通过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规划期内可复垦面积795.47公顷,具体项目见附表5、附表8。第七章 生态环境保护本规划十分重视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护措施:一、 注重特色、保护生态注重保留当地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特色和风貌,妥善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科学处理好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制止因片面追求用地指标,违背自然规律搞过度整治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等行为的发生。二、 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减少甚至防治待整治地区的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包括增加果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植面积,以及采取人工嫁接天然植被的技术,保护山区耐瘠薄的天然植被,并开发其经济利用价值,达到增加其生物学产量的目的,以提高其地表覆盖度;耕作措施是指在果园套种绿肥作物或牧草,形成林果-草-牧-菌的果园种植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园地的植被覆盖度,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工程措施则包括在缓坡地修筑梯田,在较陡的坡地挖鱼鳞坑,在侵蚀坡地筑山边沟,在山前洪水易发区修筑水窖、沉淀池等集雨工程设施。总之,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综合运用,达到山区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三、 建立现代化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利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原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构建大的生物循环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土地的永续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增值。另外,要坚持土地的用养结合,不断提高土地质量。四、 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工矿用地吃土是造成优等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土地复垦对工矿用地占地毁地进行生态重建,并实施必要的平整和培肥,修建配套道路及水利设施,可将废弃地复垦再造为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用地。第八章 投资供求与效益分析一、 总投资规模估算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填挖土方、修筑农村道路、整修农田水利设施、搬迁村庄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注入。同时,土地整治的投资额与工程的难易程度及利用方向有关。根据调查,全区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费用平均如下:(1)农用地整理,每亩需投资0.3万元;(2)废弃压占破坏地复垦,新增1亩耕地需投资约8.5万元;(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新增1亩耕地复垦费用约8.5万元,但拆迁补偿费用很高,每亩大约需要100万元;(4)土地开发,新增1亩耕地需投资5.0万元。(5)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认定类项目每亩需投资0.26万元;提升类项目每亩需投资0.28万元;建设类项目每亩需投资0.3万元。按照上述调查和规划的目标任务,投资测算如下:(一)农用地整理面积2001.35公顷,需投资0.90亿元(二)废弃压占破坏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125.54公顷,需投入资金1.60亿元;(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复垦新增耕地面积669.93公顷,需投入复垦资金8.54亿元;拆迁补偿资金100.49亿元,二者合计109.03亿元;(四)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4447.92公顷,需投入资金33.36亿元;(五)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认定类项目面积14.97万亩,提升类项目18.13万亩,建设类项目11.22万亩,需投入资金12.33亿元。以上五项合计,规划期内共需投入资金157.22亿元。如果不计算拆迁补偿,则需投入资金56.73亿元。二、 筹资渠道分析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以及本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耕地开垦费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应履行补充耕地义务,必须按照“占一补一”的要求,通过垦造耕地或缴纳开垦费,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补充。按照杭州市萧山区补充耕地指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2012年萧山区补充耕地指标回购和区内有偿调剂的价格标准为10万元/亩,垦造耕地的区级补助资金由指标调入方承担。按最低30000元/亩的区级补助标准,通过有偿使用垦造耕地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至少可筹措耕地开垦费86.73亿元。(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根据省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70%专项用于土地整治等。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按每亩3.2万元计算,以每年1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测算,最少可筹得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2.4亿元。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共可筹措109.13亿元资金。如果不计算拆迁补偿费,完全可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三)土地出让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环保试填空题库及答案解析
- 模拟法庭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 墙砖施工方案道客巴巴
- 示范区幕墙施工方案
- 口才节目编排方案讲解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业设备自动化控制方案设计
- 剪板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做好护理教学组长工作
- 引水隧洞工程建设详细方案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套课件
- 彩钢大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 《啤酒品牌的营销策略以青岛啤酒为例(论文)》
- 舞蹈鉴赏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61841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实习报告》
- 《中外美术史》课件1中外美术史.1(原始社会)
- 刺梨产品之养生有维系列简介共26页课件
- MPA、公务员必修课《公共政策》课件: 政策制定
- 大学物理高斯定理课件-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