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汉字偏旁部首例说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形符表义,声符表音,字的最初的一种意义叫做“本义”,字的其他意义一般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叫做“引伸义”。本义和字形是有关系的,在大量的形声字中,形符在说文等字典中一般是作为部首的,今天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中,了解常见部首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对该字本义的理解和引申义的认识,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主要部首。(一)口部之类(口舌言欠)口部口() 甲骨文是象形字,像口的形状。这个部首的字,有三类:第一类是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嘴、喙(hui鸟嘴)、喉等。第二类是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嚼、啼、叫、噬(shi咬)等。第三类是象声词,如呱(小儿声)、呦(鹿鸣声)、喔(鸡鸣声)等。第四类属于语言方面的事。如命(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语言下指令)、问(从口门声)、唯(答应)、咨(咨询)等。名,夕是夜晚,黑夜冥冥,相见时须问名。嚣,从页(首)从四口,义为众口喧闹,叫嚣。君,从君口,口以发令,能发令者为君。否,从口从不,口说不,自然是否定。 “口”字在书写中常有一些变体,例如:甘,古文字是“口”中含“一”,食物含于口中舍不得咽下,表示味道甜美。故本义为甘美、甜美。旨,“口”中加“一”表示口中尝到了汤匙(匕)中的味道。本义是味美,引申指文辞中的含意,如题旨、宗旨、要旨等。曰(yue),口中加横,表示张嘴说话。“智”,从曰( yue)从知,知也表声。意为“知识”丰富,能说会道(曰 yue)。汉字楷化后,“口”字又呈一形多义现象,如在“舍”、“营”、“宫”中表房屋形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在“合”中表盛物之器等。舌部舌:是口部的分支,舌字本身就从口。其他如,甜(会意)、辞、舔等。言(讠)部言部也可认为是口部的分支。言字本身就从口。跟语言有关的意义,原则上从言从口都可以。例如谕、喻等字。言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动词,如访、谋、谏、谤、诬、讳、谓、诺、谢、许、诛(本义是斥责,所以从言)、识(本义是记住,即记住古人传下的话,故从言)。第二类是名词,如诗、词、诰、诂等。第三类是形容词。这一类字多与道德有关,如谦、谨(本义是谨慎,特别是在语言上多加小心,故从言)、诚(语言上不虚伪,诚实)、信(言语真实)、诈(谎骗、不诚实,故从言)。欠部欠:()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人在张嘴打哈欠形。篆文上半是气字,下半是人字,表示人在呵气。现在我们说“打呵欠”正是这个“欠”。欠部也与口有关。有关呵气的动作往往从“欠”。有关欠部的一些字如:吹:从欠从口,因为吹就是“出气”。虚 欷(xuxi):大哭后的抽息声,故从欠。也作嘘唏。欢欣:徐锴说“喜动声气”,故从欠。歌:唱歌需呵长气,故从欠。歙(xi):是鼻子吸气。歇:劳作而气喘,小憩使气平息。饮:喝也需要吸气,所以从欠。(二)心部(心、忄、 )心()是象形字,金文、小篆都像心脏的形状。本义是心脏。古人认为思想由心产生,故引申为思想,情感,如:“心思”,“心情”,“谈心”,“全心全意”。因心脏在人体之中,故又引申为中央,中心,如“手心”,“湖心”,“核心”。心部的偏旁共有三种写法:1写作心,一般在字的下部。如:意、念、恩、悲等。2写作忄,放在字的左边,俗称“竖心旁。”3写作 ,放在字的下部,俗称“竖心底”。如恭、慕、忝(tian谦词)心部的字一般都是关于心理的意义,主要是性和情两类。所谓性类的字,是关于人的德性和品质的,如忠、恭、悍、惰、怠、慈、懦、愚等。所谓情类的字,是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如怨、怒、恨、恐、悔、惜、愁、悲、惭、慰等。另下面的一些字形旁从心的原因是:惟:本义是思维,故从心。慢:本义是怠慢,傲慢(不是缓慢),故从心。息:本义是呼吸,自就是鼻子,清段玉裁说:“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后引申为口里出气也叫息,故长叹又叫太息。意:从心从音,察其言(声音)而知其心意,犹言心中的声音。(三)目部(目、见)目部目( )是象形字,甲骨文像眼睛的形状,小篆将眼睛竖起来,成现在字形。本义是眼睛。目部的字跟眼睛,看的动作有关。如眺、瞻、瞰、睫、瞠等。看():上面是“手”字的变形,下面是“目”,意思是用手遮住眼睛远望。睡:从目从垂,垂亦声,眼皮下垂即表睡之意。省:本义是细看,引申为省察。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眷:本义是回头看,说文:“眷,顾也。”见部见()会意字,甲骨文上面为目,下面是人,繁体字写作“見”,表示人瞪大眼睛观看。简化后写作“见”。 见部的字多与视觉的动作有关,如观、览等。另下面的一些字从见的原因是:视,本义是看,从见、示声(右形左声)规,从夫从见,夫是人饰发簪的象形,“见”即审视,目的是使之不歪不斜,合乎要求。觉,本义是睡醒,从见,学省声(省去子)。觉字从见,意为睡醒就张开了眼睛。庄子,齐物:“觉而后知其梦也”,现代汉语的“睡觉”一词属偏义复词,偏于“睡”义。(四)页部 页(xie)是象形字。小篆上面是“首”,下面是“人” 。本义:人头。引申义:书页)。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顶、颊、颈、额等。另:颠:本义是头顶,故从页,又引申为山顶,写作巅。领:本义是颈脖,故从页。项:本义是脖子的后部,故从页。颇:本义是头偏,所以从页。引申为一般的偏。顾:本义是回头看。因为回头,所以从页。顿:本义是磕头(顿首),故从页。题:页形是声,通额,由“额”引申为事物的前端之称。为文先有题,题在文之首,故“题”以页表义。烦:人首发热似火烧,头发烧心里就不畅快,故从页从火。(五)肉部之类(肉、月、骨、歹、身、尸)肉(月)部肉()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一块肉形状,小篆中间两笔表示肉的纹理。肉部偏旁有两种写法:(1)写作肉,一般放在字的下部,如腐(这类字很少);(2)写作月,放在字的左边或下部,如腹、肚、背、育(这类字占极大部分)。现代的写法,“肉”和日月的“月”,作偏旁时均写作“月”,一般称为“月肉旁”。但是从意义上还是可以辨别,如明、朝、朔、期等字和天文时令有关,自然是日月的“月”,不是从肉。再从偏旁布局上看,表肉部的形旁一般在字的左边和下部,表天文时令的月旁一般放在字的右旁(个别字例外,如朦胧)。肉部的字就其意义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名词,指头部以外的身体各部位及各种内脏等。如:肩、肘、股、肋、腹、背、脑、肝、胆、肺、脾、肠等。第二类是形容词,指有关身体的某些性状,如肥、腴、肿、胀、腻、腥、臊等。另:膏:本义是脂肪,故从肉,高声。膳:本义是备办伙食,一般指上等的肉,即肉食,故从肉。腊:本义是腊肉,故从月肉旁。冬季能腊肉的月份又称为“腊月”。育():会意字,从倒子从肉(月),倒子是孩子出生时先头后脚的象形,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故又从肉(月)。肖,从肉(月)从小,小也表声。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小”“肉”(月),因遗传关系,所以,母子或父子一般都比较“像”,故有相似义,如词语:惟妙惟肖。月肉旁还可变写为“夕”,俗称“斜肉旁”。如“祭”(),是手(又)持肉(夕)祭拜的象形。骨部骨( )骨的字形,上像交错的骨架,下是 “肉”,表示骨肉相连。凡跟骨头有关的意义都从骨。如:骸、骼、骷髅等。歹部歹( )甲骨文是象形字,上部像骨头的裂纹,下面像已剔除肉的残骨。作偏旁时楷书写作“歹”,“歹”的本义是剔去肉的残骨。残骨象征着灾难和死亡,故引申表示恶,与“好”相对,如“不知好歹”,“为非作歹”。“歹”作为偏旁,在合体字中主要作意符,所从字与死亡、杀戮、祸殃等义有关,如“死、歼、殁、殆、殃、殊、残、殇、殉、殓”。身部身( )古文字形像侧立的一个妇女,突出了她的腹部,上面的一点是指事符号,表示胎儿。“身孕”,“身怀六甲”,都表示怀孕。后引申泛指 “身体”、“自己”,“亲自”等义。常用词有躬、躲、躺等字。尸部尸() 甲骨文像一个侧坐(或屈膝侧躬)着的人形。本义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引申比喻占着职位,不做实事的人,如“尸位素餐”。又引申为人或动物死后的躯体,如“尸横遍野”。 蹲下排出的水状是“尿”,吃米等食物排出的自然是“屎”。“尾”()是“尸”后有“毛”,会意字,一个人在臀部接了一条尾巴,这是远古人模仿兽类或为了表示本族的图腾的装饰物。引申泛指脊椎躯干类动物(鸟兽虫鱼)尾巴。尸部的字分为性质很不同的两大类。第一类等于人部的分支。“尸”古字象人躬曲形,从尸的字有尻(kao屁股),展(本义转身,辗转)、尿、屎、尿等,这一类和宫室无关。第二类是 “屋”的省形(省去至),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如居、屋等。屏,本义为照壁。上古又称“萧墙”,故从尸(屋省)。 层,本义为重屋(楼房),引申为楼房的多层,故从尸(屋省)。(六)手部之类(手、又、 爪、攴、攵)手(又)部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手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在字的下部写作手(少数),如拳、掌、摹等;在字的左边写作扌(多数),如指、打、挥等字。手部的字大多数是动词。把,本义是拿着,故从手。捷,本义是获得战利品,大捷,是获得许多战利品。引申为战胜的意思。与手有关的部首及其变体有如下一些:又(是象形字。象右手形。本义是右手。以“又”组合的字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及()是会意字。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为赶上,逮住。现代的“及格”即逮住那条及格线义。取()右手拿一只耳朵形。古代武士割取敌人左耳以计战功。受()一只手(又)托一物(托盘之类)交给另一只手(爪)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是接受,承受。爪部爪()象形字,象手爪形。也可认为是手部的分支。如:爬,从爪巴声。爪部放在字的上部时,一般写作“爫 ”,如采()(手采摘树木果叶形)、舀()(手爪从臼中舀取舂好的米粒形)等。采()会意字。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摘取。舀()会意。上为“爪”,下为“臼”(ji),象伸手掏取之形。本义:用瓢勺取物。攴(攵)部攴 攵(pu)可以认为是手部的分支,说文:“攴 ,小击也,从又,卜声。” 意即手(又)持木棍(卜)进行轻击,作形旁的字一般与手有关,多表敲击之意,如:敲、鼓。“攴”读pu,在教学中可称说为“卜又旁”。作偏旁又可变写成反文(攵)如:救、教、牧、败、攻、收等。教( )会意字。从攴( p),从孝,孝也表声。“攴”象以手持杖或执鞭,以示教化。本义是教育,指导。牧( )会意字。从牛,从攴( p),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败( )会意字,以手持棍击“贝”。表示毁坏,搞坏。廾部廾( )甲骨文作两手相向拱棒形,是“拱”的本字,读作gong。凡有关以“廾”为构字部件组合的字,其意义大都与手的拱、捧动作有关。弄()会意字。上为“玉”,下为“廾”(即廾, gng)。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是用手把玩,玩弄。弃()会意字。上面是个头向下的婴孩,下面是两只手。双手弃婴形。本义:扔掉;抛弃。 戒()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寸部寸()指事字,指事。小篆字形, “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即按脉之所在)的长度,凡以“寸”为构字部件组合的字,其意义大都与长度、法度及手的动作有关。“寸”与“又”形近义通,经常互用,其意义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封、取。“寸”多作手义,如:导、寻、夺、尊、对、射、讨、封等。手部还可以变写成“”、“又”等。如: 友(),会意字。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有()会意字。手(又)持肉(月)形。意思是手中有物。史()说文:“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义为手持笔记录史实须尊实重史,持中正的态度。秉,( )以手(又)持禾束。盥,双手( )会意字, 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中。本义:洗手。殳部殳(shu ),是手(又)持一种长柄钩头似的器具(几)的象形,以“殳”为部件的字大都与敲打,打击有关,且与支,又等部相通。如:、殴、毁。投()会意字。从手,从殳。殳(sh),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七、足部之类(足、止、走、辶、彳)足部足()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足部的字,都与脚有关,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名词,如:趾、蹄、踪、踵等。第二类是动词,如:跨、跪、践、跃等。另,路,本义是道路,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从足。止部止()“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后来意义缩小,转到停止的意义。后人给止加足成趾。从止的字都表示和脚有关的意义。步( )会意字。双脚前后而行。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武()会意字。从止,从戈。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企()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义:踮起脚跟引申为仰望,企盼等义。走部走() 走字金文上象两手摆动奔跑的人,下面画一只脚,走的本义就是奔跑。走部可认为是足部的分支。走部都是与一些行动有关的字。如:赴、起、超、趋、越等。彳部彳()是“行”的半文,古文字“行”像街道的十字路口( ),道路自然与人之足有关系,所以,彳部也可以认为是足部的分支。说文:“彳,小步也”。从彳的字大都与行走、道路或脚的动作等有关。例如:径,本义是小路。往,来的反面。循,本义是顺着走,与遵同义。待,本义是等待。廴(yin )是“彳”的变写,十字路口一半的象形。作偏旁时表示路,行走等义,字如:延、建(yin)。辶(chu)部辶()繁体写作辵,上面是行的一半“彳”(chi),下面是止,彳是小步的意思,止就是脚,草书楷化后写“辶 ”。凡从“辶”的字都和行走的意义有关。少数是名词,如道、迹等。绝大多数是动词,如巡、过、进、退、逝、迎、遏、逃、追等。其它如:逐,从辶从豕(猪),古人狩猪时追赶野猪形。逸,从辶从兔,兔逃走,瞬间即失。连,从车从辶,兵车出行相连貌。一说人力拉车,人车相连。辶部有不少是形容词,如远、近、遥、迩、遐、迫(近也)等,因为远近最初是就行路来说的,所以从辶。有些表示迟速的意义,如退、迅、速等,最初也是就行路说的。舛()舛是一朝上一朝下的前后脚,一正一反,故为差错、违背意。今天的“舛逆”用的是本义。“舞”字的下部“舛”正是跳舞时上下变化的脚步形。降、陟(见阜部)桀()双脚(舛)站在树“木”之上,人于木上自然高于一般人。乘()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金文加出两只脚。小篆“北”是“舛”的变写,上“千”是人的省写。乘与桀同源,本义:登,升。由登于树木之上引申为乘坐意。登()上部“癶 ”是双脚的变体,表示双脚登、踩。(八)人部之类(人、儿、子、卩)人(亻)部人()古文字字像人侧立之形。人部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在字的左边,写作“亻”旁,人部的情况复杂,区别起来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1 名词,表示人的类别。如:俊、儒、侠等。2 形容词,表示人的德性,如傲、俭、侈、仁等。3 动词,表示人的行为。这类字很多,如仰、依、倚、借、付、侵、伐、俘、侮等。以“人”为主要部件的字还有:大()人两手双腿张开以示大。奔(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美()从大从羊,大是人形,人头上的“羊 ”是插上的羽饰之形而非羊,以此显美。央()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jing)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夫()男子长“大”成人后加“一”(发簪)束发。故有大丈夫、农夫等说。从()一人跟随一人,即跟随的意思。化()一“人”直立,一人倒立(匕),以示变化。比()匕是“人”的变写(不同于“七”)表示二人挨在一起同时向里走,以示亲近之意,引申出并列,比较等意。北()二人相背,是背的古字。在战斗中,失败的一方转过身去逃跑称为“败北”,后用来表示方向。儿部儿部实际上也就是人部,因为把人字写在下面,才变了形状,隶书变成儿。如:兄、先(从人从止、本义是走在前面)、元(本义是人头。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另:“长撇儿 ”也是“人”的变写。如:见( )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突出的“目”形表示看见之意。小篆将目竖写。竟,从儿从音,“人”演唱乐曲(音)结束为竟。子部子()(象形字。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是孩子的象形。凡以“子”为形旁的字都与孩子有关。“子”作偏旁横变提,可称为“提子旁”,如:孙(比“子”还“小”的为孙),孤(从子瓜声)。育()上为“子”的倒写,可称“倒子头”,下为肉(月),孩子出生时头先出,故为倒子。孩子出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故从月肉底。卩部卩(jie)俗称单耳旁或硬耳刀,甲骨文像人跪坐形,这种坐姿在当代日本人中还可见。本义是屈膝跪坐之人。如:即()会意字,人跪坐(卩)面对食器(皀)。本义:走近去吃东西。引申为接近,靠近,正在,立刻。对比:既()是会意。左边是食器,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引申为完了,完毕,已经。危()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卩,一跪坐的人(巳)仰望山崖(厂)上站立的人( ),引申出高险义。令, 同卩,是一个跽坐在伞盖( )下发号施令的人,引申为命令、时令、使等义。命,令旁加口,强调用口发令,义同令。令既下就难以改变,必须服从,故又引申为命运、性命等。注意卩与阝的区别。(九)女、男、士部女()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温顺、敛手跪着的人形。反映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女部的字都是与妇女有关的。如:妻、妇、妃、妪、姑、妹、妣(母亲,后来指死去的母亲)、嫂、姨、妊(怀孕)、娠(shen义同妊)等。上古曾经有过一个时代是女权社会,所以上古的姓氏多数加上女旁,如姜、姚、姬、赢、妫(gui)、姒(si)等,连“姓”字本身也是女部字。关于婚姻的字也是女部字,例如嫁、娶、姻、媒、妁等字。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也可以看到许多对妇女歧视或含有侮辱女性痕迹的字。例如:奸、嫉、妨、婪、嫌、妓等都是从女部的字。另,好()妇“女”怀抱一“子,”有子即有后代,这是最“好”的。后指美。如陌上桑有“秦氏有好女”句。后引申指事物的美好。妻()一手( 又 )揪住一“女”的头发(十),强抢为妻,这是古代“抢婚”的一种习俗。一说手( 又 )把簪(十)插于“女”头上,一示为人之妻。委()“禾”穗成熟时会弯曲低垂,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故加“女”字比附人的委随曲从。妥,()一人用手(爪)在安抚一女子,故本义为安稳、安定,引申指适当,合适。媚,女子之美莫如眼睛,故从女从眉,表示女子的秋波妩媚。男部男,会意字,从田从力,表示男子是农田耕作的主要劳力。舅,从男臼声。甥,从男生声。舅与甥是相对的名词,都是男性,所以从男。士部的字也与男性有关的“士”。例如“壮”字,因为健壮、丁壮和战争有关,那是男子的事(十)示部示( )甲骨文像祭祀用的供桌。小篆变为三条腿。象祭台形。说文说:“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凡从示部的字都与神、祭祀、礼仪有关。有关。示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于神的类别,如神(天神)、祗(地神)、社(土神)等。第二类是关于祭祀的类别,如祭、祀、祠(春祭)、禅(祭天)、祝(祷告)、祈(求福)、祷(告事求福)、祓(fu祭求恶祭)、禳(祭求免灾)等。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示作偏旁可在左亦可在下,如,祭()会意字。,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十一) 疒部疒 ()侧倒看,象人病倚靠床上( )的样子,故从“疒”的字都与人的症病有关,最常见的有疾、病、痛、疽、痔、痹、疫、疟等。疲和瘦都是病部,古人把疲劳和瘦弱都看成病状。痴被看成病症,因为上古所谓痴即是白痴。痕,本义是疤痕,所以从疒。引申为痕迹。(十二)天文方面(日月雨风)日部日( )象形字。日部的字一般与太阳或阳光有关。名词有星、晨、时、晕等。形容词有明、暗、昭、昧、晚等。动词有晾、晒等。另如下面的一些字:晰,有如日光映照般明晰清楚,故晰从日。暄,日出则暖,故“寒暄”的“暄”从日,即互问冷暖意。杲(gao),会意字。从日在木上,明亮义。词语如:杲杲红日。杳(yao),会意字。从日沉木下,冥暗义。词语如:杳无音信。晶,会意字。从三日,众星闪烁貌。星,形声字。晶省形,生声。月部月()象形字。月部的字一般与天文时令有关。如:朔,本义为阴历每月初一。期,古义按月亮的圆缺的周期来推算时日,故从月。朗,月光明朗,故从月。“朗读”即是声音清楚响亮的大声读。“书声琅琅”的“琅”是斜玉旁,表示读书声有如珠玉碰击般清脆悦耳。月部和肉部现代字词典均写为“月”,一般地说,在合体字左边和下部的是“肉”部,除“朦胧”外,在右边的是“月”部。雨部雨( )象形字。一横象天,下面小点是雨形。以雨为上部的字,一般与雨、云气或类似雨状的自然现象有关,如雾、霜、露、雹、霞等。霄,本义指云气,故从雨字头;宵,本义是夜,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宀,房屋),故是通宵的宵。风部风,繁体是“风”,说文认为“风动虫生,故从虫,凡声”。凡以“风”为形符的字一般与风有关。如飘、飙等字。(十三)地理方面(土、邑、山、厂、石、阜)土部土(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上加一横。本义:泥土,土壤。表示关于土的名词,如土、壤、埃等。表示疆界的名称,如疆(从土 声)、境、域等。表示建筑物的名称,如城、垣、堂、垒等。表示对土或用土的动作,如填、埋等。另:基,本义为墙根,故以土为底。塞,本义为边塞,因为是要害之地,故从土。另说双手用土堵塞房屋洞穴裂缝。块,本义为土块,故从土。坏,本义为建筑物遭到破坏。因为建筑物的字往往从土,所以坏字也从土。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邑部(右耳旁)邑( )甲骨文的“邑”上面是“口”(围),像居住的区域(方城),下面像个人,有使人聚居于“邑”意,表示是人所聚居的范围或圈子。作偏旁时写作“阝”,在字的右边。本义指“国都”,引申指一般城市,故邑部的字一般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如郑、邶、邓、鄢、邯郸等均是古国邑名,后代有些姓氏也来自国名或邑名。如郑、邓、邹、郭、邵等。另,邦、郡、都、郊等,也都与行政区域有关。其它一些字如:鄙,本义为边邑。邻,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古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引申为邻近的人家或邻居的人。邮,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郎,本义为鲁邑名。礼记檀弓下有“战于郎”句。山部山( )象形字。甲骨文象山峰并立的形状。表示山名,如嵩,岱(泰山)。表示山的种类,如岳、岭、峦。表示山的部分,如岗、岩、岫(xiu、山穴)。表示山的形状,如峻、巍、崇、崔、嵯峨、峥嵘等。表示山的变化,如崩。另,岛,古人认为岛是水中之山,故从山。岸,本义是水边之高地,多为山石,故从山。厂(han)部厂( )字是山崖的意思,所以从厂的字多与山崖的意义有关。如厉,本义是磨刀石,因为与岩石有关,故从厂。今字加石作砺。仄,说文:人在厂(崖)下,侧倾也。石部 石()象形字。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碎,本义是把石碾碎,故从石。破,本义是碎,所以从石。引申为击败敌人。础,本义为柱下的石墩。阜(左耳旁)部阜()象形字。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岭或高地有关的,如:陵,本义为大阜,引申为陵墓。阳,本义是山南,故从阜。阴,本义是山北,故从阜。陆,本义是高平地。隅,本义是山角。阻,本义是山路难行。与险同义。与高下有关的动词也多从阜。如:陟()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降()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脚,脚趾向下,表示由高处向低处走下来。陨:形声字,从高处落下来)。陷()会意兼形声,左边是山坡,右边像人掉进陷阱。阜是土山,因此从阜的字又多与高的意义有关。如:阶,本义为台阶,与现代义同。陛,本义为登上殿堂的台阶。旧说天子之陛九级。陛下作为对天子的尊称,这是因为群臣对天子不敢直接称呼,呼陛下的人转告之天子。际,本义为两墙相合之缝,墙高,故从阜。引申为接界处。隙,本义为壁际孔,壁高,故从阜。如“白驹过隙”。防,本义是堤坝,堤坝须高起才能防水,故从阜。周礼稻人:“以防止水”。邑部(右耳旁)与国邑和行政区域有关,阜部(左耳旁)与山岭有关,现代均写成“阝”,邑部在右,阜部在左,应注意从意义上加以区别。(十四)宫室方面(宀、广、尸、门、户) 宀部宀( )甲骨文像简易的房屋。引申表示居住的所在。如宫、室等字都表明了这种意义。家,屋内(宀)有猪(豕)表示家。上古之人以游猎为生,后进化到把猎得的活兽豢养以备用,这才定居下来,于是以屋内养猪者表示定居的人家。宗,本义是祖庙,从宀,从示,示与祭祀有关。宇,本义是屋檐。安、定、宁,上古人民生活条件不好,所以能住在房子里就算平安、稳定、安宁了。宿()形声。据甲骨文,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本义:住宿,过夜住宿必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寄,本义是寄宿,从宀也是这个道理。寝,本义是睡觉,睡觉要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寐、寤从宀也是这个道理。字,本义是妇女于房屋(宀)里生孩子。宽,本义是屋宽大,所以从宀 。客,本义是宾客,宾客寄宿在主人家里,所以从宀。寇( )象人手持杖(支)入室(宀)击打人头(元)之形。本义指外来人侵者。牢()关养牛、马、羊的牲畜圈,亦多为简易的房屋。后引申为监牢义。 广部广( )是宀的省形,即甲骨文去掉了右面墙之形,以此表示少墙或者无遮拦的宽畅房子。古人穴居,房屋多是依山崖建造。作部首,广与简易的房屋有关,如:廊、库、庑等“广”与“厂”同源。广部和 部一样都是表示房屋的。如府、庐、庭、库、庖(厨房)、廒(粮仓)等。废,本义是房倾倒,没有用处了,所以从广。序,本义是东西墙,与房屋有关,所以从广。廉,本义是厅堂的边。仪礼乡伙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尸部尸部的字分为性质很不同的两大类。第一类等于人部的分支。(见(五) 肉部之类) 古字象人躬曲形,从尸的字有尻(kao屁股),展(本义转身,辗转)、尿等。这一类和宫室无关。第二类从尸,等于从屋 省,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如居、屋等。屏,本义为照壁。上古又称“萧墙”,故从尸(屋省)。层,本义为重屋(楼房),引申为楼房的多层,故从尸(屋省)。门部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后简化。门部的字,意义与门户有关,如门、阁、闾、闭等。闺,本义为小门,上圆下方,其状如圭。闺门多为内室之门,故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阙,宫门(或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楼观),又名观,中间是道路。阔,本义为宽广。阔字从门,宽字从宀 ,广字(繁体从广黄声)从广,都表示宽广的概念起源于房屋的宽阔。闯()马冲出栅门的情形。户部户( )象形字。门部的字,意义也与门户有关。两户曰门,半门曰户,户是单扇的门,从户的字一般与单扇的门有关的事物。如:扉,本义是门扇。扇,本义也是门扉。木做的叫扉,竹或苇做的叫扇。房,本义是在旁之室,堂之内为室,室之左右为房。(十五)服饰等方面(衣、巾、革、韦、系、幺、网、) 衣部衣()象形字。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在字的左边写作 衤 ,与衣服有关,名词有袂、袖、襟等。也有少数的动词,如袒、裸、裁。有些字,衣服的意义虽不明显,但仍与衣服有关。如:初()会意字。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裕”字,本义是衣物充裕,泛指富饶。财物多。“衣”作形符可拆开构形。如裹,则是外“衣”表形,内“果”标声。再如哀、衷等字。巾部巾()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下垂的布帘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从巾的字大部分表示与布帛有关的意义。如布、吊、帷、幄、幕、帜等。贴,古人用布帛书帖,故从巾。帮,本义是指用布缝鞋边,以起帮衬、挟持作用,引申为帮助。革部革()象形字。古文字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或者像两只手剥开兽皮之形。本义:去毛的兽皮。以“革”做偏旁的字多与皮革有关。如:鞭、鞋。 勒,本义是络头,用皮做成,故从革。后引申为马衔。韦部革部和韦部相近,革和韦都是兽皮,因此,从革从韦的字差不多都表示皮革的制成品。韬,本义是弓或剑的套子,一般用皮革做成。引申为韬藏的意义。纟(系)部纟( )甲骨文是象形字,像小把的细丝绞在一起之形,本义是细蚕丝。 “纟”作为偏旁,在字左时繁体写作“糹”,规范简化为“纟”;在下部时写作“糸”。在合体字中作意符,所从字与蚕丝、线及纺织行为以及颜色等义有关,如 “绢、绡、绳、絮、织、纤、级、织、绸、缎、紧、索 、绿、紫、缟”。系( )会意字,从爪(手)从二丝,像手提两束丝。小篆省去一束“丝”,并将“爪”变为“丿(表牵引)”。本义是悬挂。引申为联结,拴。维,是维系,即丝绳把“隹”缠束住。 绩,是绩麻。绝()会意。从糸(m),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细,是丝微。结,是结绳。纸,古代纸是麻絮做的,故从系。经,本义是经纬的经,即织绩时的直行丝。绪,本义是丝的头绪。统,本义是总束众丝的绪。纪,本义是清理出散丝的头绪,故从绞丝。理出了头绪就可以把乱丝整理好,故引出纪律义,因纪律的作用就是治乱。关古人对于颜色,印象最深刻的是染丝,所以有关颜色的字多数从系。如红、绀(gan天青、红青)、紫、绛(大赤)、绿等。因为颜色是抽象的概念,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素,未染色的白色丝线、白色的生绢,又引申指本色的,不加修饰的。如朴素。幺部幺(yao )象形字。像一小束细丝。从“幺”的字一般与细小有关。俗语中称说“一”或排行最后的亦称为“幺”。幼,从力从幺,幺亦声,力气小(幺),自然是年幼者。网(罒)部网( )是象形字。像张开的网。网的变形是罒,俗称“网四头”。从网四头的字一般都等于从网,“罗”字从罒,因为罗的本义是网。现在我们还说“天罗地网”。网又引申为法网。如“罚”,意即触犯了法网,轻者用“言”斥责,重者以“刂(刀)”处以极刑。罢,说文认为是能言贤能的人触犯了法网而遭罢遣。罩,本义是捕鱼的竹笼,竹笼如网。引申为覆盖。 置,从网(罒)从直,直亦声,义为把网拉好(布置好)以捕鱼或捕鸟。 部(yn)部是说文的部首,现代编的字典一般把部字归了方部。其实 部和方部没有关系。甲骨文、金文是象形字,像飘动的旗帜形,是旗杆,是飘动的旗帜。隶变后楷书写作,作偏旁时写作。本义是旗帜飘动,也指旗上的飘带。是“旗”的初文。后来只作偏旁(是说文的部首,现在归入“方”部)。在构字中主要作意符,所从字与旗帜等义有关,如“施、旆、旅、族、旌、旋、旗”。 另:旋,依徐锴说,“从从疋(足),人足随旌旗周旋”。故旋从 。引申为回转,词语如:凯旋。旅()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 表示旌旗;从,表示众人,即士兵,会意为“人”跟着“人”在旗帜下行进。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引申为军队。族()会意字。表示持“矢”的众多人聚集于旗帜()下,古代的一个家族往往是一个战斗单位,引申为家族义。(十六)兵器之类(弓、戈、矢、矛、刀、斤) 弓部弓()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引()本义是拉弓。引申为拉、伸。张,驰,本义是弓弦的紧张和松弛,故从弓。弯,表示弯弓。弹,本义是发射弹丸。戈部戈(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戚,本义是大斧。戒( )会意字。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矢部矢( )象形字。甲骨文像矢箭形,上箭头,下箭尾。从“矢”的字大都与箭有关。疾,表疾病,由“矢”的飞快又引申出快速义。短,箭杆一般长三尺,古人以“矢”为标准比较长短。矛部矛( )象形字。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矜,本义是矛柄。刀部刀( )象形字。象刀形。刀部有切、刻、剖、剥等。形容词“利”字从刀,因其本义为锐利。“刀”作形符在可变写成“刂 ”,如刻、剖、剥。“利()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辨()形声字。从刀,辡(bin)声。表示用刀剖开则可辨清其质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斤部斤()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斤部有斫、析等字,这些字的本义都与斧有关。如:析()会意字。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引申为分开,解释。斩()会意字。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斧,斤形父声。所,放工具(斤)的处所(门户)。新,以斧(斤)砍树,古薪字。一说“亲”是丛生树木。由刚砍开的树木口子引申出新旧之新。(十七)农具器皿类(耒、皿、缶、瓦)耒()lei金文象犁形,本义为木犁。从耒的字多与农具或农业生产有关。如:耕、耙、耘。皿部皿()象形字。小篆字形,象碗、盆之类的食器。本义:器皿。如,盆、盎。血()把血滴于器皿中,中间一笔表示血滴。盥()会意字,双手从盆中掬起水清洗。监()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缶部缶()象形字。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如罐、缸。缺字从缶是因为缺的本义是器破。瓦部瓦()象形字。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十八(金玉财宝之类)(金、玉、贝)金部金()古文字中间是土,左右两点似金沙藏于“土”中。上面亼(今)是声旁声。做偏旁写作钅。从金(钅)都和金属有关。有金属的名称,如铜、铁、锡等。有金属工具的名称,如釜、镬、锄等。有冶金手工业的动作,如铸、锻等。有利用金属工具的动作,如镂、钓等。有金属品的性质,如锐、钝等。另:镜,古代以铜磨制而成的,故从金。鉴,铜制的承水器,鉴里有水,可以照人,所以鉴有镜子的作用。铭,本义将生平、事业等铸刻在青铜或铁等器物上,故用“金”作义符。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的文字是很难磨灭的。由此引申为永远不忘。玉部玉()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在字的左边或上边写作王,俗称“斜玉旁”。玉部有玉的名称如琼、玲、球等。有玉制物品的名称,如壁、环、珩等。有治玉手工业的动作,如琢等。另:理,本义是治玉,所以从玉。瑞,本义是玉制的信符,故从玉。引申为祥瑞。弄()会意字。上为“玉”,下为“廾”(即廾,gng双手)。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班()会意字。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引申为分开,排列等义。斑:玉中有文(通纹),即是玉的色泽驳杂不纯,引申为杂色或斑点。贝部贝()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一般表示与财物有关的意义,因为古人曾经用贝壳作为货币。有名词如财、货、资、贿等。有形容词,如贵、贱等,因为贵贱的本义是对财物价值的评估。有动词,如买、购、赏、赐、赠等。其他如:贪,本义是贪财物,故从贝。费,本义是耗费财物,故从贝。贺,本义是以礼物相庆贺,故从贝。赋,本义是赋税,赋税是财物,故从贝。贼()会意字。字形左边是贝(表财宝),右边是刀、戈,以凶器求取财物,此乃盗贼行为。贾(gu)本义是把财物买来又出卖,所以从贝,引申为商贾。质,本义是以财物抵押典当,所以从贝。典当物件双方都要遵守规则,故引申出诚实守信的意思,诚实守信是人的思想决定的,所以又引申出性质、本质等意。后引申为人质,乃含有抵押意。(十七)水部、火部水部水()古文字像水流形。水作偏旁时在字的左边写作“氵” 。水部有名词,表示江河的名称,如江、河、滩、汉、泾、渭、洛等。表示水利的名称如沟、渠、渎等。关于水的形容词,如深、浅、清、浊等。表示水的动态有流、涌、溃等。其他如:没,本义是沉没在水里。注,本义是灌进,故从水。测,本义是测量水的深浅。激,本义是水流急。“激烈”的本义是水激火烈。渐,本义是指浸湿,故用三点水旁。浸湿是逐步的,缓慢的,故引申出逐渐、渐渐等义。火部(火、灬 )火( )象形字。在字的左边写作火,在字的下边写作“灬 ”。火部有名词,表示与火有关的东西,如烟、灰、炭、烛等。有关于火的形容词,如热、烈、等。表示用火的动作,如焚、熬、煎、煨等。焦( )会意字。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燕、鱼(繁体为四点底)二字下部的“灬”分别是表示燕尾和鱼尾,与火无关,注意不要拿火的意义去说明这些字。(十七)植物之类(艹、木、竹、禾、米)艹部艹()象形字,像小草初生。草部主要是关于草本植物的一些概念。如花、草、菜、苗等。落,本义是落叶,故从草头。葺,古代村民多以茅盖屋,年余则须翻修补充一些茅草,由此引申为修葺。苏,本义是紫苏(药名),故从草头。藉,本义是以茅藉地(垫在地上)。节,本义是竹子或芦苇等的节段,故从草头。艺,本义是种植,故从草头,种植是一种技能,后又引申为技能。芒,本义指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如麦芒,引申指像芒刺一样的东西,如锋芒、光芒等。荤,本指姜、葱、蒜等香辣味的蔬菜,故从草头,煮肉类食物时常配以此类菜作佐料,故后以荤代指肉食,以素代指素食。 “艹”还可省写为“十”,如:才(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表示初始义。生( )会意字。甲骨文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是一株草(十)从“土”中萌生而出状。卉()从三草(十),花草之总名。莽( )上下均为草,犬奔逐于草木中,引申指草木繁茂,又由犬奔引申出粗率,莽撞义。木部木( )象形字。甲骨文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析( )会意字。从木从斤,为以斤(斧)破木,本义是破木,由此引申出“分析”。构,本义是以木架屋,故从木。朴,本义是未经雕饰的木,引申为朴实、朴素。梁,本义是桥梁,故从木。杯,本来是用木制的,所以从木。竹部竹( )象形字。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篇,本义是书篇,上古书用竹简,所以从竹。策,马鞭用竹做成,所以从竹。箸,本义是筷子,所以从竹。算,古人计算用竹筹,所以从竹,“目”表示用眼看,(一说算盘珠子)下“ 廾 ”表示双手在拔弄,正在计算的状态。简,从竹间声,古人曾用竹片做成“简”来誊写。故“简”字从竹头。禾部禾( )古文字像禾穗下垂形。禾部主要是表示农作物的词。如稻、穗等。秀,本义是禾吐穗,故从禾。委()本义是指禾穗低垂,后喻指女性的温顺、曲从等义。秋,本义是禾谷熟,故从禾。秉()本义是手持一把禾。租,本义是地租,地租收的是谷物。税,赋税收的也是谷物。积,本义是积聚谷物。米部米()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部可以认为是禾部的分支,如粱、粟等字,但大多数表示与米粮有关。如粒、精、粗、粲(舂得很白的米)等字。食部的字和米有些关系,如粥,糕等字,大多与食品有关,如饭、饮、馍等。其他如:馆,本义是招待所,供膳食,故从食。飨,用酒食款待人,故从食。酉部酉()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酒坛形。本义:酒。从“酉”的字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如醇、酿、酌、酬(劝酒)、酹(以酒沃地)、酣、醉等,另如:配,本指人(已)在配酒。醒,本义是喝醉酒后清醒过程,引申指清醒。酷,本义是酒味浓烈,引申形容程度深。醋,本义指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液体调料。(十八)动物之类(鸟、隹、习、虫、犬、豕、羊、马、牛)鸟部鸟()像长尾鸟之形,鸟部的字与禽类有关。如:鸣(鸟鸣叫)鸡、鸭等。隹部隹( )(象形。指短尾鸟类。从隹的字与鸟类有关。集()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随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南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6年临夏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日照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克拉玛依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七台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年陇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6年随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
- GB/T 15176-1994插入式电子元器件用插座及其附件总规范
- GB/T 1464-2005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句子(一)
- 养兔学课件(精选优秀)
- 197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电子防滑器检修标准
- 2022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土建分册)培训课件- 第5章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解决问题
- 阀门设计手册第三版计算书(带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