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doc_第1页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doc_第2页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doc_第3页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doc_第4页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l特别关注SpecialAttentions(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17卷第4期(总第95糍)20l0年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曹秀堂刘志敏薛万国【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及面临的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结合多年从事医疗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经验,梳理电子病历,临床决策,质量监测之间的关系.结果构建了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框架.该框架以临床医务人员工作为核心,以临床辅助决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为参考,在对患者实施诊疗的过程中,对各诊疗环节及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评估指标体系,完成了医疗质量的动态评价.结论该评估体系结合临床决策信息,更加注重内在医疗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关键词】电子病历;医疗质量;监测;评价MonitoringandEvaluationofQualityofMedicalCareBasedonElectronicMedicalRecord/CAOXiutang,LIUZhimin,XUEWanguo./ChineseHealthQualityManagement,2010,17(4):06一O8AbstractObjectiveTheconstructionofhealthcarequalityassessmentsystembasedonelectronicmedicalrecord,andthepossibleproblemsneededtofacewerediscussed.MethodTheliteraturewasreviewed,combinedwithyearsofexperiencesen-gagedinmedicalqualitymonitoring-managementexperience,combingelectronicmedicalrecords,clinicaldecisionmaking,andfamiliarity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qualitymonitoring.ResultTheframeworkofheahhcarequalityassessmentsystembasedonelectronicmedicalrecordssystemwasbuilt.Theframeworkregardedclinicalmedicalpersonnelworkingasthecore.andclinicalsupportingdecisioninformation,policiesandregulationsasauxiliary.Intheimplementationoftreatmentforpatients,va-riousaspectsandindicatorsoftreatmentwererealtimemonitored.Onthisbasis,theevaluationindexsystemwasformed.andthedynamicevaluationofmedicalqualitywasrealized.ConclusionTheevaluationsystemcombinedwithclinicaldecisionmakinginformationputmoreemphasisonmonitoringandevaluationintheintrinsicqualityofmedicalcare,helpingtoimprovemedicalqualityandreducemedicaleITOrs.KeywordsElectronicMedicalRecord;QualityofMedicalCare;Monitoring;EvaluationFirst-authorSaddressMinistryofMedicalIndemnity,GeneralHospitalofPLA,Beijing.100853,China1对象与方法1.1临床医疗质量的评价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大致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医疗行为内在质量.如用药,治疗措施是否符合诊疗常规,是否符合循证原则,是否适合患者病情等;(2)医疗行为管理质量.包括政策法规要求,管理规定.如是否落实三级检诊,急会诊,术前谈话等制度,是否满足检诊时限要求等;(3)医疗结果质量.如诊断符合情况,预后情况,院内感染情况,还包括远期效果的随访结果等.围绕电子病历的设计与实现,已有许多论述与实例j.其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也多有涉及j.但总体来说,由于当前电子病历系统功能限制,大多集中于上述第二方面指标的监测,如时限要求,检诊制度,缺项等.尚存在以下不足:(1)指标体系不规范.大多局限于对管理质量指标的监测,未形成高度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上升到评价层次;(2)指标取值缺乏标曹秀堂刘志敏薛万国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北京100853准规范.由于各单位数据来源不一,未对指标取值制定标准;(3)医疗质量的评价未列入日常工作,大多局限于某一特定质量目标的抽查;(4)缺乏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体现在缺乏对临床诊疗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规范的约束要求,且大多属于事后监督.1.2评价数据来源及监测医疗质量评价的数据来源于临床工作的原始记录.电子病历是医疗工作全过程的客观,完整记录,其已非传统意义上的电子病案,也不仅仅是提高结构化程度的问题,?6?ChineseHeaRhQualityManagementVo1.17No.4(SN95)JUL.2010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曹秀堂刘志敏薛万国而是涵盖了患者健康档案,历次门诊,住院就诊等所有相关医疗信息.从时间跨度上看,电子病历覆盖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正因为其数据来源广泛,时间跨度大,故各项监测,评估指标的取值方法及交换标准的规范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方便临床使用,电子病历系统会引入许多辅助系统,如合理用药系统等.这些系统对评价医疗行为的内在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疗质量监测系统中,有效地结合临床路径,循证医学,政策法规等应用系统,能对诊疗质量作出及时判断.这也是评价数据的重要来源.2结果2.1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针对前述医疗质量评价3个方面的内容,筛选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明确数据来源,取值方法,标准化方法.利用单个指标,完成某个环节质量的监测与控制;通过评价体系,能对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作出评价.架构说明见图1,医生的诊疗行为可以借助3个方面的知识来源得以丰富和规范:(1)基于循证医学,药物合理使用等的医疗业务知识;(2)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及法律法规;(3)患者的疾病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这些信息应该以友好,容易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主动提供给一线医务人员,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在下达医嘱前就能使诊疗行为符合规范要求,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疏忽而犯错误.医疗质量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医疗行为的关键环节,对照疾病状态及规范要求,实时监测医疗行为是否妥当.具体实施时,对每个需要监测的医疗环节,首先明确测量指标,数据来源,测量方法,以及指标的正常取值范围,再提交给监测系统,由系统自动完成该环节的质量监测,并在发现疑问时反馈给相关人员.管理者通过与监测系统的交互,可以得到各环节,各部门差错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逐步消除差错隐患,提高诊疗质量.例如,对院内感染的监测,是医疗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出于各种考虑,一般不愿意主动报告.因此,为监控感染情况,达到预警预报的目的,可以监测胸片检查结果,血培养结果,体温,抗生素使用等与感染关系较大的指标.这些指标来源于HIS的检查,检验,医嘱等不同子系统,能够及时,准确获取原始记录,指标取值可靠.但监测时需要给出其取值标准.如在胸片结果描述中识别存在炎和染字,血培养结果描述中有菌字(均排除无,未等),入院48h后体温连续3天高于38度或低于36度,入院48h后使用抗生素超过2种等.根据这些条件,为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提供了线索.若通过资料积累建立判别方程,则可以通过预警指标对重点患者进行预测,将预防工作前移.(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17卷第4期(总第95$)2olo年o7月2.2质量监测对电子病历的功能要求质量监测首先需要明确质量内涵,并随着医疗技术和手段的进步不断扩展.质量监测不仅是对缺陷的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帮助医务人员尽可能避免缺陷的发生.这也是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电子病历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功能:(1)内容全面.包含诊疗过程及时效性信息;(2)高度安全.作为患者健康档案的一部分,需要永久性保存,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其可能成为法律认可的证据文件;(3)保密性强.可追溯修改过程,严格按授权使用;(4)方便共享.符合通用的交换标准,按授权共享信息,为公共卫生和科研服务.需保障电子病历质量,以便于临床决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系统需求,如合理用药,临床路径,临床指南等应用系统.对电子病历的功能要求,也是质量监测的重要环节.每引入一个新的功能模块,也就引入了新的监测环节和检测指标.只有对各环节,各系统充分理解,才能较好地实施监测.可见,在电子病历环境下,质量监测的专业性更强,环节更复杂,任务更艰巨.2.3监测结果的可视化表达监测系统发现或预测到的问,龟菇,<:,一一图1基于电子病历的质量监测体系构架ChineseHealthQualityManagementVo1.17N0.4fSN95)JUL.2010?7?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曹秀堂刘志敏薛万国(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17卷第4期(总第9s期)20l0年07月题,应通过直观,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管理者和临床工作者便于理解,乐于接受,这是监测系统的重要功能.对管理者而言,系统可提供各种缺陷的统计结果,从中发现规律,为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对于临床工作者,除了能够及时得到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用药,治疗相关知识外,还能够及时反映出临床处置过程中的不足,在第一时间更正和完善.由于临床工作专业性强,日常业务繁忙,因此检测环节要准确,结果表达要符合专业习惯.对有些预测性指标,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医生和管理者进行预警提示,防患于未然.3讨论3.1电子病历对医疗质量评估的作用无论是质量评估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规范性,及时性,还是质量管理的常态化,都离不开电子病历的支持.同时,电子病历已不仅局限于当前医疗信息,也涵盖了患者健康保健等的历史信息,甚至可以共享历次不同医院保健,就诊资料,这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利于个性化方案的制定,提高医疗质量.也只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系统,才能完成诊疗方面的质量检测与评估.3.2医疗质量评估促进了电子病历的完善医疗质量评估贯穿整个医疗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措施的完善,会不断产生新的质控点和质控要求.电子病历必须能够满足医疗和质控要求,并不断完善.通过对质量评估结果的分析总结,为电子病历系统的完善提供了线索和目标.就目前而言,对时限,形式上的质量监测已有许多措施,但对病案内容的真实性,一致性,合理性监测尚不成熟.电子病历中引入辅助临床决策的信息系统,增强自然语言理解功能可以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式.3.3电子病历对临床工作的辅助作用医院的中心工作是临床医疗工作.质量管理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缺陷.通过电子病历对医疗质量的监测,能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满足循证原则的医疗救治经验,同时将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制度贯彻到日常医疗工作中.当前,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考评日益成为管理部门的重要手段.其数据来源主要是出院患者病案首页相关内容.但对首页填写质量主要是从形式上进行了若干审查,对其内在质量尚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如缺陷指标可能存在人为漏报.只有对电子病历不断规范和完善,使其提供丰富的临床决策信息,才能真正实现对医疗质量的监测.参考文献1KaushalR.,K.G.Shojania,D.W.Bates.Effectsofcomputerizedphysicianorderentryandclinicaldecisionsupportsystemsonmedicationsafety:asystematicreviewJ.ArchInternMed,2OO3.163(12):14091416.2雷健波.电子病历的核心价值与临床决策支持J.中国数字医学,2008,3(3):263O.3庞娟,李海波.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J.当代医学,2009,15(4):17一l8.4骆益民,陈宝安,杨海晶.实施网络实时质控提高电子病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9596.5薛万国,李包罗.临床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778O.6Gardner,R.M.,T.A.Poor,H.R.Warner.TheHELPhospitalinformationsystern:update1998J】.Internatio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