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92839.doc_第1页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92839.doc_第2页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92839.doc_第3页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92839.doc_第4页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92839.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微案例: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小问题,所采取的小策略、小方法、小技能。一、问题标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二、问题描述/呈现(不少于150字)张利,是一个留守小女孩,她聪明,记性好,爱学习.但她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非常。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虽然都是在外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1、不会和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她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2、心理脆弱。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她,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她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她,她也哭。3、自理能力差。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她不会叠,也哭;让她学着做值日,她说不会,让她跟小朋友学,她也哭。三、原因追溯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她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她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她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可以只写方法策略或者技能)1、给孩子权利,让她自己去选择,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2、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她。3、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助能力,同时,还要让她们学会生活中必需的求助。4、给孩子时间,让她自己去安排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独立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5、给孩子困难,让她自己去解决,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最关键的还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己。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6、从兴趣上培养。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她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她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 五、实施过程(不少于500字)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1、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孩子独立性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爱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教育。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错过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一旦孩子形成依赖性就很难改正了。2、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前提。只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孩子的特点,父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 3、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孩子独立做的事,只要是付出了努力,结果无论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信心。让孩子感觉到“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4、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独立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5、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培养初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应该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参与,从而培养孩子思考问题能力。 6、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需要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7、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8、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9、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10、从兴趣上培养。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六、实施成效(不少于500字)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孩子,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孩子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经常提醒,持之以恒。许多事情孩子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幼儿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必须靠父母的帮助和督促。经常提醒孩子按时去做该做的事,如“该洗脸了”“该洗手了”等。若孩子不愿自己做时则可说:“老师知道你很能干,一定会做的。”或说:“你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来强化老师的指令,激励幼儿持之以恒,以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两个月以后,张利有了明显的进步。1、她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2、她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她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张利的姥姥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七、评价与反思(不少于750字)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一面又总是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太差,怕孩子长大后不能面对竞争激烈未来社会。其实家长的认识和教育行为都至关重要。 1、在思想上要明确认识,高度重视 3岁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强,最容易接受教育,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期。这时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对成人做的事常常表现极大的兴趣,看见大人扫地,也到处找扫把;家里来了客人,马上抢着递拖鞋;明明还不会叠衣服,却偏偏要“自己来”.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发展的表现。但由于孩子的骨骼、肌肉等等发育尚不完善,动作还不协调,因此常常会弄脏了衣服,损坏了东西,对此,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否则,错过这个时机,等孩子的依赖性形成后再想补救,那就十分困难了。 2、在行动上要提供机会,大胆放手。 孩子的能力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没有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家长在行动上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放手让孩子去做那些应该做并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穿衣、洗脸洗手、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同时,孩子的事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决断。如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玩什么,与谁玩等等。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创设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摆碗筷、擦桌子、整理书柜、到邻居家借还东西,到附近商店买东西等等。只要孩子想做的,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 3、在方法上要因势利导,正面鼓励。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急于求成,要讲究方式方法。孩子一开始学习吃饭,洗手等等,都是当作“玩”来对待的,家长应正确把握孩子的这种游戏心理,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玩乐活动中提高独立能力。同时,家长还要通过具体、细致的启发和直观形像的示范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玩具怎么放更整齐,与同伴发生纠纷时该怎么解决矛盾等等,帮助孩子把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