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工程确保大截面预应力梁工程质量QC成果.ppt_第1页
某博物馆工程确保大截面预应力梁工程质量QC成果.ppt_第2页
某博物馆工程确保大截面预应力梁工程质量QC成果.ppt_第3页
某博物馆工程确保大截面预应力梁工程质量QC成果.ppt_第4页
某博物馆工程确保大截面预应力梁工程质量QC成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确保大截面预应力砼梁工程质量 中建八局海关博物馆工程qc小组 2011.11.22,一、概述: 海关博物馆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号,总建筑面积为33000平方米,主要功能分为博物馆区、办公区、地下车库及体能训练中心,主楼为地下三层,地上五层,体能训练中心为全埋式地下空间,外墙厚1400-800mm变截面钢筋混凝土墙体,顶板主要荷载为3m厚覆土,设计为了保证结构安全经分析将体能训练中心主梁梁截面设置为4000800,内设56根有粘结预应力筋同时设置48根无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直径为21.6mm。,二、qc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中建八局海关博物馆qc小组 类型:现场型 课题:确保大截面预应力砼梁工程质量 组建时间 2011年6月15日 活动时间 2011年6月15日2011年11月20日 小组人数:8人,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海关博物馆工程,采用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梁,跨度为31m,截面尺寸为800mm4000mm;梁采用17-21.6mm,1770mpa级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采用qmv22张拉锚固体系,成孔波纹管采用95,接管采用100的波纹管。该工 程预应力为单向张拉,另一端直接预埋在混凝土梁头中,其施工难度很大。 理由二、体能训练中心预应力梁施工处在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上,为关键工序,其施工进度及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 理由三、本工程质量目标是鲁班奖,工程预应力梁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优质工程的评审。,四、现状调查: 2011年6月20日,由技术经理郝坤鹏、质量总监陈大权、施工员郝杨栋、资料员华晨对投标单位所施类似工程进行了调查,通过相关记录,共收集到100条信息,根据现场实际存在的情况及调查获得的100条信息,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得出预应力张拉力控制、波纹管位置偏移等5大类问题,详见频数表和排列图:,由排列图直观可见,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是预应力张拉力控制和波纹管位置偏移。,五、课题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目标:,(二)、可行性分析:,六、原因分析: 针对预应力张拉力控制和波纹管位置偏移两个主要问题,qc小组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绘制了因果图。,结论:从因果图可以看出,造成预应力张拉力控制难和波纹管位置偏移的末端因素共有10条,小组通过认真讨论后,认为以上因素有共性,总结为8条。,七、要因确认: 针对8个末端因素, 我qc小组对8条末端因素逐项进行了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一:,要因确认二:,要因确认三:,要因确认四:,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七,要因确认八,结论:由现场调查可知,波纹管内径有偏差;预应力筋没 有进行复试、检验;技术交底流于形式3个末端因素是我小 组需要解决的主要原因。,八、对策措施: 针对波纹管内径有偏差;预应力筋没有进行复试、检验;技术交底流于形式3个末端因素我小组制订了对策措施。,九、对策实施: 根据对策措施,小组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实施一:明确波纹管内径要求 1、项目经理徐德华组织对波纹管、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等进行合格供方评价,明确波纹管的内径要求:95;接头处波纹管内径要求100;预应力关键材料钢绞线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03;国家标准,采用高强度低松弛、强度等级为1770mpa,型号为1721.6mm的钢绞线;使用配套锚具。 2、质检员姜松巍按要求对分批进场的钢绞线、波纹管、锚具(1000套为验收批)进行材料验收。 3、材料员郭永胜在质检员的指导下做好钢绞线、波纹管、配套锚具的存放、归类、防锈工作;建立领用消耗台帐,正确合理使用预应力材料。 实施效果:钢绞线、锚具有品质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外观符合要求;波纹管质量、外观、内径均符合使用要求。,实施二:按规定进行材料复试、检验 1、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分批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 2、选择有相应检验资质的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作为预应力筋的复试检验单位。项目部按要求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附产品质量合格证,强度、延伸检验报告,复试检验报告, 复试合格并取得监理确认后使用预应力筋。 实施效果验证:通过材料报验,预应力筋强度、延伸等常规性试验项目均符合gb/t5224-95国家标准,预应力材料取得监理的确认,合格证、复试报告如下:,钢绞线复试报告,钢绞线合格证,锚具合格证,锚具检查报告,实施四:技术交底: 2011年9月5日,由技术经理郝坤鹏全面负责技术交底。,实施效果验证:2011年9月6日,对参加有粘结预应力砼框架梁施工的工人进行了考试,20名工人全部参加了考试,平均得分98.5分,其中最低分为94分。,十、效果检查: 2011年11月20日,工程砼梁完成预应力张拉施工任务。 效果一: 1、定性目标实现:检验批质量合格率100%;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率100%。,2、定量目标实现:千斤顶施加预应力记录数据表明:弹性伸长实际值与计算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3内,符合设计要求。对施工中波纹管固定位置偏移情况进行抽样,共抽查点数为20个,其中不合格点1个,合格率达到95。 通过本次qc小组的攻关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出现的预应力张拉力控制难,波纹管位置偏移等质量问题,实现了预期目标,2011年9月30日,由监理、设计、项目部有关人员对该工程预应力梁进行了验收,根据现场调查的质量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如下表:,效果二: 通过本次qc活动,全体成员提高了质量意识和个人能力,掌握了新的qc 知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团队精神,自我评价打分见下表:,(二)效果三 1、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对原计划3次预应力张拉调整为2次,合理施工方案的选择,节约了人工和机械的消耗量,减少了大量的无效工作,综合节约5万元。经测算,扣除小组活动经费2000元,共节约4.8万元,缩短了工期10天。 2、社会效益: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实现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形式,增加建筑平面使用的灵活性和使用面积,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梁的表面开裂现象,降低能耗,社会效益显著。,十一、巩固措施 1、根据发布的评审意见,把该项成果逐一修改和完善。 2、将本次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以不断提高专业施工水平。 十二、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通过qc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