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培训_(2).pptx_第1页
除颤仪培训_(2).pptx_第2页
除颤仪培训_(2).pptx_第3页
除颤仪培训_(2).pptx_第4页
除颤仪培训_(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颤监护仪应用培训,2019年10月31日,目 录,心脏电复律(电除颤)原理 心脏电除颤操作规程 philips m4735a除颤监护仪操作 ge cardioserv除颤监护仪操作,心脏电复律(电除颤)原理,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 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 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 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过程。,心肌除极,快速心律失常,高能量电流,终止异位心律,重建窦性心律,1774年,法国3岁女孩意外事件,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死亡,再电击又可飞走。 1849年,ludwig教授和学生hoffa首次发现电刺激诱导的心室纤颤 1899年,prevost和batelli发现微弱的刺激可以引起心室纤颤,但是一个对心脏更高强度的刺激也能够终止心室纤颤,并且能恢复正常的窦性节律。 1933年,hooker和kouwenhoven等开始在狗身上进行交流电体内除颤实验并取得成功。,早期实验实验阶段:,1947年,beck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使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诞生。 1956年,德国医生卓尔(zoll)证明电击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1961年,lown等人发明了应用r波触动同步电除颤技术。 1969年,kouwenhoven等研制出了一种便携式直流电除颤仪,使电除颤技术变得简便迅速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70、80年代以后产生了双向波除颤技术、植入式自动除颤器(automatic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ai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除颤仪的发明与应用阶段,电除颤用于其他心律失常(60年代,佐尔) 直流电除颤效果更好(60年代,劳恩) 体外自动除颤仪(aed,70年代) 电除颤是治疗心搏骤停/室颤最佳方法,愈早成功率愈高(80年代以来)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0,对电除颤技术认识的发展,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0,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着重于胸外按压(30:2)直至进行aed 3. 快速除颤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0,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分类: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心脏直接电复律、食管内电复律、心导管电极心脏内电复律、埋藏式自动心脏除颤器,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复律,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然后在数毫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交流电复律: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根据放电脉冲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非同步: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同步: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病人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毫秒以内,从而避开心肌易损期。,根据放电电流通过心脏的方向:可分为单向波与双向波,选择的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较高,电流峰值比较大,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电流(a),放电时间(ms),单相衰减正弦波,双相截断指数波,双相方波,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绝对/紧急适应症),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性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心律失常:室颤或心动过缓 急性肺水肿,心肌酶升高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皮肤烧伤:由电极板与皮肤连接吸抑制 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本身引起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心肌损伤:可发不紧密所致,心脏电除颤操作规程,备齐用物: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布,酒精棉球。 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得家属同意 。 将病人去枕平卧于床上,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 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心脏除颤治疗系统自动进入非同步除颤状态。 联接心电监护,电极片粘贴牢固以减少信号干扰。,选择电极部位:,左右位: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心尖区)。另一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快速用酒精棉球将电击部位皮肤去脂擦红,范围同电极板大小,避开监护导联线及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干。,前后位:两电击分别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水平及左肩胛下区。,将导电糊均匀涂抹于电极板上或垫盐水纱布。 能量选择:按要求确定合适的除颤能量。 成人:第1次为200j,第2次为300j,第3次为360j(单向波) 第1次为150j,第2次为150j,第3次为150j(双向波-飞利浦) 儿童:第1次为2j/kg,以后按4j/kg。 充电:按下除颤手柄上的充电键,仪器将有一声持续的蜂鸣音并提示充电完毕。,放电除颤:两电极板紧压病人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连接,用两拇指持续按压除颤手柄上的放电键迅速放电除颤(电击前要确定非同步状态、警告所有在场人员离开患者;电击时,严禁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立即观察示波心电活动,描记心电图,心脏听诊,继续进行有效复苏(5个cpr,按30:2)。 无效时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焦耳(双向波最大200j)。 根据需要选择同步状态时,按下sync同步键,应观察监护器图象,看直流电除颤标志是否附于r波中,若附于上时,操作按上述程序。 关电源、用纱布擦净病人皮肤,擦净电极板,整理用物。,philips m4735a除颤监护仪操作,除颤监护仪,除颤仪,?,双向波,单向波,?,philips m4735a除颤监护仪操作,m4735a结构简介 主要功能和操作 日常维护与清洁,m4735a构造介绍-后视图,打印机,ecg输入,电源,ecg输出,spo2,m4735a构造介绍-前视图,功能键,能量选择,同步开关,ecg输出,充电,放电,心电幅度,qrs音量,交/直流指示,打印条图,事件概要,标志,m4735a配件连接,pacer,m4735a除颤手柄构造介绍,接触指示器,儿童极板,儿童极板-锁扣,m4735a记录纸安装,心电监护,电极位置与监护同,m4735a导联选择,除颤第1步能量选择,检查除颤手柄是否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除颤第2步充电,手柄黄色按钮 面板,除颤第3步放电,同时按动两个手柄上的红色按钮,除颤仪维护及保养,显示屏出现low bat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