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阅读,我做主! 高中语文三合一式“自主阅读课”的实践和研究,万晓萍老师获市师德楷模、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徐越海、王海宇老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陈乐乐、周秀丽、林萱珍老师被评为市学科骨干,林静、吴君等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郁志君、毛星初老师被评为县教坛新苗。据不完全统计:被评为市、县优秀班主任有金传多等老师(共3人次);被评为县三坛新秀的有陈伟赛等老师,人数达27%;获县优秀教师有周建华等老师,人数达30%;在市、县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有周秀丽、陈乐乐等多位老师;吴君等多位老师开市县各类公开课、讲座;邱伶敏等老师获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组老师积极申报各级类课题,撰写论文,李伟老师获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一等奖,还有35%的老师获省市县课题和论文奖。今天,语文组正以100%的努力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平 阳 中 学 语 文 教 研 组 简 介,平阳中学语文组是一个人才荟萃、和睦互助、锐意进取的团队,现有教师35名,其中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10名,有4名老师为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3位老师曾赴东北师大培训、考察。,(1)2011年,被授予“温州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语文学科培训基地”。 (2)20092010学年,万晓萍老师被评为“市第三届师德楷模”“市优秀教研组长”;陈乐乐老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吴君、陈伟赛、周秀丽老师被评为“市教坛中坚”;郁志君、高佳老师被评为“县教坛新苗”;徐越海、王海宇老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 (3)邱伶敏老师荣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周秀丽老师荣获市二等奖。 (4)文峰文学社荣获市优秀社团,文峰社刊荣获市三等奖。,课改背景简介,学生写作存在的典型问题 没有生活气息 没有贴近自我心灵,缺乏个性 没有思想(想法) “三无作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外阅读做了明确规定: 普通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明确定位: “注重个性化阅读” “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阅读教学三大误区: (1)限制过死:阅读篇目极其有限,学生被动阅读,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余地,教师往往垄断课堂,精细讲解,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也就兴趣寡然。 (2)放得过宽:不少教师认为反正是教材之外的阅读,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随意“放羊”,常常出现浅阅读或不阅读的现象。 (3)鸡零狗碎:即所谓“见缝插针”式,仅把阅读看作应试复习的点缀,积累一些高考写作素材,调节调节紧张情绪而已。,我们在2007级高一课程上首次设置了自主式阅读课,规定阅读课每周一节(采用4+1式课程,4是教材必修,1是阅读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课务,把阅读课纳入常规教学和教师考核体系。 2009年9月,我们以备课组为核心,组建了以万晓萍老师为组长,陈乐乐为副组长,陈秋芬、吴君、陈伟赛等11位老师为成员的课题组。,本课改充分彰显了阅读教学的三大特色: 自主性 有效性 系统性 本课改打破了教材一统课堂的局面,紧紧抓住新课程教学“重在自主、重在体验、重在素养”的特点,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立足于教学实际,把阅读课作为突破口,树立了“我的阅读,我做主”的学生主体意识;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首创了“读、写、评” 三合一式阅读模式,构建了高中三年规划的自主阅读课教学体系;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素质四位一体,课内、课外、作文三者合一的教学体系,填补了课程中阅读课的空白。,二、课改研究目标与内容简介 课改研究目标: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学生自主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模式; (二)理论结合实际,开展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课改研究内容: (一)构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体系; (二)淡化技法, 以“有我阅读”“以写促读”为科研核心,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三)探索鲜活、有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一)构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体系 1、固定时间: 2、制定制度: 我们制定了平阳中学自主式阅读课工作指导意见阅读课学生守则阅读课管理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杜绝了学生放任自流现象,整顿了阅读秩序,为“有效阅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固定场所: 学校开辟了三个阅读课专用教室,为学生营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见下图2)。 4、规定书目: 我们做了高一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并结合教育部推荐的高中阶段学生课外必读书目,拟定了平阳中学高一、高二学生必读书目,由学校统一购置,优秀丰富的阅读书籍为学生自主选择创造了条件,我们还为高三学生增订了33种杂志。,(二)淡化技法,以“有我阅读” “读写结合”为核心,开展序列化教科研活动 1、自创读书札记本 札记本包含以下内容:阅读人(便于教师随时掌控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时间、周次(保证进度,克服惰性);阅读篇目和作家(培养严谨的阅读习惯);名句选录(关注细节,培养语感);抒写感悟(有我阅读,注重体验)、联想拓展(由此及彼,深化思维);并明确感悟字数(不少于300字),并有拟题和书写要求。 札记本经过课题组多次修订,最后定稿为“读书札记本”(见下图3),充分发挥了阅读感悟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目标意识和随时摘记、抒写感悟的良好习惯,从而推动了“有我阅读”有效的落实。,平阳中学自创的读书札记本,3,2促进“读、写、评”自然融合 所谓“有我之读”就是指学生自主思考、引起共鸣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实质就是一种“体验活动”,有着自由开放的阅读空间。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阅读、多元解读,注重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注重阅读中因个体认识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碰撞、砥砺。( 见下图5) 借助批注式、点评式、对话式等阅读法有效地推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抒写”,实现“读、写、评”的自然融合,并尝试了感悟式、对话式、评论式等阅读模式,使阅读更赋创造性和个性化,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评论式阅读法示例】 道可道,非常道 阅读人:王卫 篇名:问学余秋雨 作者:余秋雨 将近半个学期,每一次走进阅览室,我都径直走向书架,取下这本问学余秋雨,今天终于读完了,却意犹未尽。 几百张纸上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也许正是这莫名的吸引力让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从孔子的脚印到现代的困惑,五千年的历史我都只是浅尝辄止,而它的确是深深吸引着我。道可道,非常道也。这厚重的文化有太多不可名状的美丽光辉,使我徜徉其中,爱不释手。 伟大的孔子,潇洒的苏轼,绝不低头的嵇康一路走来,他们在各自的时代熠熠发光,凭着出众的才华和特立独行的美好品性名垂千古。而面对浩大的宇宙,飘渺的历史,也曾调侃地说,这不过是“浮云”。道可道,非常道,时间却令我不自然地恐惧。,【对话式阅读法示例】 一个人的遭遇 阅读人:高一(7)董颖颖 阅读篇目: 莫泊桑瞎子 “一个人的遭遇”,写下这几个字,心里倍感凄凉,为瞎子分外令人沉重的遭遇。 小说开头描写的事物是美好的,令人向往,而结尾却在极端残酷的死亡中落下帷幕,对比之强烈在读者心中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人们折磨、愚弄瞎子,甚至极不人道地将他当做公众取乐的工具,直到他惨死。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是啊,他在世上是这样命苦,以至于见过他的人听说他惨死,反倒感到一种轻松。”在那样的时代,他的死仿佛当真值得欣慰了。 而我不禁要问:死是他应得的么?不管是站在理性还是感性的角度,面对一个无害的生命,答案都应该是“不”。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常被一种无端的愤怒所牵绊,被蒙住良知和理智,极易受公众影响,出于不被孤立的考虑,做出残忍的事来。据说在农村,无用的鸡崽是会被母鸡啄死的,想必那班人亲手将瞎子弄死,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而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对一个生命持有起码的尊重,如何避免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以至于伤害到一个与你平等的又是无害的生命。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悲剧上演,你是否参与了悲剧的制造?你是否为弱势者做过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时常反省的。 一个人的天堂不是天堂,一个人的不幸反映的却有可能是时代的不幸。常怀有一颗温润悲悯的心吧。,(三)探索鲜活、有效的多元化激励评价体系 展示和分享阅读成果是对有效阅读的最大激励: 1充分发挥文学社、校刊的引领和辅助作用 语文学习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打破了课堂的局限,组建了文峰文学社(指导师:陈秋芬、陈伟赛)和读者服务社(指导师:林静、毛星初、陈桂),充分发挥文学社团文峰读者 校刊的引领和辅助作用: (1)我们在文峰上开辟“读书”专栏,给学生发表习作,提 供展示自我、交流分享的平台;(文峰文学社被评为市优秀社团)见图6 (2)语文组与教务处联合创办了读者,由学生自主编写,专刊学生阅读感悟。 (3)邀请组内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开展读书讲座等活动。 (见下图7),2创建多元灵活的评价体系,以激励促提升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立足于学生的不足之处,本身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流的理念。我们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改变了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以下多元评价方式: (1)生生互评式 : 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形成共鸣,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分享和提升,这样以来,既减轻教师批改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一举两得。 (2)读书交流会: 每两周定期举办,共同分享精彩的阅读感悟,从而使更多学生享受阅读体验的乐趣,促进读写的良性循环,形式灵活,不拘一格,比如辩论赛、文学小沙龙(见下图8)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3)搭建竞赛、发表平台: 强化学生的竞赛、发表意识,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促进个性化品位的提升 。 我们努力创设多种途径,比如班级墙体上的展览,校刊文峰读者今日平中(校报)上的刊登,中学语文报等多家报刊上的发表:冯蒙蒙、林明鑫等同学多篇习作发表于中学语文报;高三(16)潘园园的东南小邹鲁县博物馆寻访记被上海校友专刊转载。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比如现场作文大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等。 通过多种渠道,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合一式的联合协作体系,从而强有力地推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三、科研成果展现 作为县市少数开展阅读课的学校(目前我校已有54个班级开展阅读课),我们所摸索的经验、实践的成效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我们成功地把阅读课作为课题展开了五年的有效研究和大胆实践,促进了教师理念的更新,以科研促提升,从而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教研组团队的整体提升: 课题高中语文“读、写、评”三合一式阅读课有效实践与研究被列为浙江省规划课题,并荣获温州市规划课题三等奖;论文天堂,图书馆的模样高中语文“阅读课”读写结合的实践和思考荣获市二等奖,其他奖项不一一列举。 实践证明,“读、写、评”三合一式自主课外阅读课的实践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从隐性和显性两个角度呈现:,【成果展示】 (一)隐性成果 阅读课的有效推进,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是阅读的速度、单位时间里的阅读量;其次是阅读的知识面;再是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我们每每为学生精彩的读书札记感动喝彩,于是把它们汇编成期刊,命名为起航(见下图9),【学生读书札记切片1】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 阅读人:高二(9) 庄慧 篇名:书与时光 作者:席慕蓉 【阅读感悟】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让你读到发笑?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让你读出泪水? 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细细想来,即便读了很多书,但让人刻骨铭心的,少之又少。 有多少次捧起书本,真正是为了读书?那些倒背如流的文字又有多少未被烫上应试的奴隶烙印?当我们在读书与应试中徘徊时,对文字的热忱被一点点瓦解,对书的怨恨却慢慢的积深。 倘若有一个悠闲的下午,倘若有明媚的阳光,倘若没有人要求我去背诵,也没有人要求我去强记,我愿手捧一本书,独坐在竹椅上,静静的阅读。 倘若有这样一本书,让我安静的阅读。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文字,就为了那一股温热与感动。,【学生读书札记切片2】 行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 阅读人:高二(12)林明鑫 篇名:铁线莲 作者:夏茗悠 【阅读感悟】 有时候,会在晴朗的夜晚,仰着头看天上的繁星,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和肩上传来的阵阵酸痛。 有时候,会有雨后初晴的午后,漫步在空荡荡的校园,感受着洋溢周遭的宁静与和谐。 有时候,会在紧张的学习之后,端着一瓶汽水,看窗外的喧嚣,仿佛置身一个完全不相同的世界里。而那里,有我美好的回忆、辛酸的过去。但在片刻过后,正如作者所言,“被搅成一团的幸福和忧伤全部都会烟消云散,整个世界又必然重新喧嚣”。 忙忙碌碌的我们,也正如生活在蚁穴之中,勤劳而不知道辛苦,但只要找到一个通往外界的出口,我们必将激动万分,雀跃不己,或许还夹杂着些许恐惧、不安,但这个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时间会毫不犹豫将我们拉回残酷的现实,而另一个世界里的美好,都将如鸿爪雪泥,在记忆深处摇曳生姿,(二)显性成果 短短两年之间,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战绩辉煌,取得累累硕果: (1)2010年全国第七届“中华情”写作大赛中,我校学子勇创佳绩:冯蒙蒙、陈杨帆荣获金奖;李鋆、雷素晶、陈贤荣获银奖;曾龙、王梦露、薛蓓蓓、赖维亭、缪安妮荣获铜奖。(见下图11) (2)2010年浙江省“书香相伴、梦想同行”征文比赛中,林鑫同学获省一等奖,董芷怡、王弦稳获省二等奖(温州地区6位学生获奖,我们占了50%),林明鑫等6位同学荣获市一、二等奖。,(3)2010年,“浙江省第五届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中,吴小玲同学荣获省二等奖,林明鑫等5位同学获省三等奖,陈周婵等6位同学获优秀奖;(全省共100名)我校荣获省团体三等奖,(全省仅8所高中获奖) (4)冯蒙蒙同学被评为“2010年温州市首届小文学家”(全市仅10名),董芷怡、王弦稳、白若男同学荣获提名奖(全市仅20名)。 (见下图12) (5)2010年,“温州市第十届少儿文艺现场作文大赛”中,14位学生获奖,获奖率高达50%,其中冯蒙蒙同学获一等奖。,(6)2010年市第六届“巴拉巴拉杯”作文大赛中,陈伟伟、孔祥鑫(名列第一、二名)、颜如意、冯蒙蒙荣获一等奖,萧露露、肖晓荣获二等奖,张铭、曾淑获三等奖;一等奖我校占了50%,这在近六届“巴拉巴拉杯”作文大赛上尚属首例;因成绩显著,我校荣获得优秀组织奖;陈乐乐、陈伟赛、章海华获得“优秀指导师”称号。(见下图13) (7)我校选送的课本剧秋天的怀念荣获温州市二等奖,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指导师:曾静) (8)2011年县读书节征文比赛中,白若男、游丽诗等9位同学荣获一、二、三等奖。 (9)2011年“温州市第十一届少儿文艺现场作文大赛”中,8位学生获奖,获奖率高达35%,其中金成诚同学获一等奖。 (10)2011年县“品读红色经典,书写多彩人生”征文比赛中,林明鑫等22位获一、二、三等奖。,冯蒙蒙同学被评为“温州市首届小文学家”,在第七届“中华情”征文比赛中荣获金奖,在温州市第六届“巴拉巴拉杯”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多篇作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报温州都市报等多家报刊上。,【小文学家获奖感言】 怎一个“缘”字了得 平阳中学 冯蒙蒙 爱上文字的感觉,就好似漂泊了太久的孩子忽地抓住了一个同样悸动的灵魂。于是,隔断了无助彷徨,以一种最隐忍的姿态,在红尘紫陌的踽踽独行之外,幽然洒下一纸墨香,沉淀下或喜或悲的歌吟。 爱上文字的决然,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忠诚的誓言。生活总有不期然的无奈,无以拒绝,惟有换一种方式承受。该说是怎样的我之幸?选择了文字,便选择了最深情的沉默。悲伤失意欲罢不能时,信手随笔狂走一纸的浓愁,思绪流转的刹那,文字做了我最忠实的听众,而后便骤然平息下狂躁的心绪,极神思于天地之隅。最是得意笑歌时,笔落一纸的雀跃,倾诉于文字,将喜悦凝固成永恒的墨色,于情动间淡泊悲喜之心,了悟人生之境。携手文字,蓦得人生一清明。 爱上文字的必然,何尝不是因为它的闲雅温润,飘逸如风。悄然的夜,执一卷飘香的古书,浅吟“硕鼠,硕鼠”的艰酸,端思唐诗汉史的绮丽悲凉,偃仰啸歌,上千年的厚重,每一眼都是惊鸿之现。于是,嘴角轻启间,纷纭百态尤以醒智,灵动禅听淡入心间。于水色的文字间行走,于凌风的汉字间舞动,灵魂深处都为那一份风骨感动。 爱上文字,爱上那一份间歇飘忽如黄钟大吕般的冷寂,涤荡万千尘埃,只身于天地,也是独而不孤。爱上文字,匪为报也,永以为好也!,“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你,总会想起母亲,心里总是暖暖的;欣赏你的大方,你的豪爽,你的率真;说实话,学语文总能让我从心底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遇到您,真幸运!愿我们如茶杯与茶托一样和谐,不可或缺。”,【读书札记佳作示例】 难 得 清 明 平阳中学 冯蒙蒙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题记 清清浅浅的风自浩渺中吹来,亦刚亦柔,似是带了几分上古的哲思,世人都到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但难得其实是自己。 依稀记得懵懂的幼时,父母为了让好动的我静下心来,便送我去学书法。那时的我轻狂急躁,整日握着那只沾满墨汁的大笔,却终是毫无长进,怒极便把毛笔丢在案前,嚷道:“这书法太难了!”教我的老师是一个极具仙风道骨的老头,虽是年过半百,一袭长衫,满眼皆是清明。他拿起我丢下的笔,纸笔案前,一阵墨香自袖间拂开,一个“难”字如莲花般开在那张纸上,墨香阵阵,意味深长。他转过身,淡淡的对我说:“孩子,不是学,书法难,而是难于你不能律己,故心动而神妄。”我听得有些痴了,却终是不能理解其中深意几兮。 长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少了那份躁动的轻狂,却迷离于学习的彼岸。好胜如我,自是不甘落人之后,但那烦闷的生活,难以攀登的高峰,终是让我有些胆怯了。我也曾尝试着调好闹钟,让自己早点醒来,在晨光中吟诵那难懂的课文;我也曾试图说服自己,利用周末的时间,复习功课,也许再努力一点,就能赶上甚至超过那些佼佼者但终究是事与愿违,酣睡的美好怎能用一个闹钟就让步给背诵?内心的无聊、周末与朋友相聚的快乐又怎能深深掩埋在课本之中呢?于是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后悔与落寞,我不禁在此感叹:“学习怎么这么难!”老师颇为无奈地叹惋:“不是学习太难,而是惰性难改,终困于己。”似曾相识的话语,但终未博得清明几许。 偶然的一天,翻开一本飘着墨香的古书,一句佛语印在当页,佛说:“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似湖忽的从混沌中窥见了几许清明。书法长者的话语、智者的话语从记忆中跋涉而来。口中喃喃数遍,才彻悟其中奥秘。不是学书法太难,亦不是学习太苦,其实难的主角,从来都是自己。人世间纷纷杂杂,事事皆不容易,但我们迷失在其中,而那盏指路的明灯其实从来都在手中,只是我们疲于赶路,很少停下来审视自己,便终于不能了悟。 如蝶庄周,恶世间之纷杂,却不似所谓名士之流,几多烦恼几多愁。他于喧嚣中觅一份乘车的宁静,舍弃红尘紫陌的奢靡,冷眼看世间。那大鹏鸟怒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广阔,除了他,谁人有着如此高深的境界?任他尘世污浊,心不为外物所动,是何等的清明! 太白于小事中窥见大道,终能克己,艺概往日懒散之风,得百家之精华,故政途失落,也能放酒而歌。若不是这一份哲思般的洒脱,又何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灼灼才华? 前人大家之眼,早已看透“难”之所谓,故每一个名字,一旦印下便是千古流芳。但世人忙忙碌碌,却终不能得其根本,末了也只能叹一句“人生苦短”。 风从远方吹来,穿越了几千年的光华,把上古的哲思在无垠中传承,难的其实是自己,人不动,心不妄动。,“牵动内心的声音”专题导练,何为札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出自现代汉语大词典) 札记1(一)天籁之音 感受那一丝清凉 札记2(二)生活的馈赠 例1久违的问候,内心的温柔 例2那声音很轻,但牵动着彼此的心 札记3(三)感悟亲情 爱我如你 札记4(四)经典的力量牵动人心的声音,感受那一丝清凉 阅读人:洪园园 阅读时间:2011.9.14 篇名:邂逅清凉 【阅读感悟】 下雨了,倾听着雨滴敲打雨檐的脆响,清凉从心底溢出来。 推开窗,两盆兰花正笑着,眼眸是清绿的。好像能看到时光的海藻,在绿的水流里,尽然曳动。只是树下多了细碎的落花,像一些微笑,浅浅、素淡、静谧的。芙蓉开得正好,一树湿红的云。紫薇也已鼓苞了,鲜润润,将绽未绽的样子。这样的雨天,是最能润心的。 看书、听雨、网游;或在房间的各处,无声游走,感受一种清凉,从内至外,散溢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大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金华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常山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饶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高品质混凝土构件采购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服装辅料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全国分销合作协议
- 2025版汽车吊吊装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家庭厨房橱柜升级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2025标准担保公司房产抵押借款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纳米抛光浆料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医学减重管理体系
- 民宿管理运营标准化手册
- 2025年全国招标采购专业技能大赛(央企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药学带教课件
- 咯血与呕血的护理
-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讲座
- B2B信息流广告投放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