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抢险救灾方案_第1页
村抢险救灾方案_第2页
村抢险救灾方案_第3页
村抢险救灾方案_第4页
村抢险救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 村抢险救灾方案 篇一:村抢险救灾方案 防汛是关系社会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邂、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在上级防汛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 XXX年 7月出现 30 年一遇的洪水实际受灾、抗灾情况,编制本村防洪抢险救灾预案,并于 12 月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上沙村共有 5个自然村, 290 户 本村共有外来人口 21人,已全部纳入本预备管理。 一、主要易发灾害点 1、居住沿河低畦地带受涝的有 3 处,分别是 1、 8、 4、 6、14组共 2片,共有 130户,村民 430人,工厂 1家,住户 3人。 2、村范围内有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点 2处,共有 3户、 12 人。 2 / 29 3、经调查摸底村范围内有旧土房 5 处,居住 10户, 3人。 4、村内有壹座主要桥梁较为陈旧,防洪标准低,出现 2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存在安全隐患。 二、防汛抗洪抢险应急小组 镇下村联络员:江同志 组 长:陈同志 常务副组长:吴同志 成 员:邱宗壹、邱宗亚、邱宗参、邱宗拾 三、防洪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易发灾害点每个区均确定了中心户长, 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迅速将讯情信息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祥下表: 3 / 29 四、防汛物质储备 村部共储备了救生衣 20件,编织袋 2000条,铜锣 3 付,沙石料等防汛抢险物质(具体祥见附表三) 五、组织防洪抢险救灾 1、信息传输: 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 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 接到镇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出现暴雨以上降水时镇下村联络员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就急小组人员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洪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合4 / 29 命令时,应在 10分中内赶到指定地点。 3、组织抢险: 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害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 安置地点重点部位情况表,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 1)地畦地带: 1 家工厂救灾负责人:邱宗壹 130户村民救灾负责人:陈同志 ( 2)易滑坡地带: 救灾负责人:邱宗亚、陈同志、邱宗参 ( 3)寨厝旧土房: 5 / 29 救灾负责人:吴同志 ( 4)桥梁警戒: 当上沙河出现 20 年一遇或以上洪水时,为确保安全。上沙桥需进行封闭,禁止通行。 上坂桥警戒负责人:陈同志 4、灾后自救: 由村两委组织开展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 疫情生活生产次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 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镇政府。祥见附图一防洪抢险救灾组织流程图。 6 / 29 篇二:村抢险救灾方案 为充分做好地方防台、防汛准备工作,及时快速地投入抢险救灾,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根据上级指示,结合我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情况分析 根据上级和地方防汛、气象部门通报,我村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和暴雨,台风多发生在、月份;洪涝灾害发生在梅雨季 (月 )。村辖区河流,一旦遭到危险,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有较大威胁。 二、上级意图 基干民兵部队是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部门双重领导下的一支准地方部队,当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支援地方抢险救灾,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在抢险中锻炼和摔打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扩大基干民兵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三、连首长决心 7 / 29 坚决按照上级的命令、指示,贯彻积极、主动,掌握时机,量势用兵,严密组织的原则,在镇党委、政府的统 一领导和指挥下,迅速收拢集结部队,采取就地、就近和机动抢险的手段,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任务区分 各排具体任务分配: 一排主要担负青乐河以西的防洪抢险任务。 二排主要担负青乐河以东的抗洪抢险任务。 各排一班为各排值班应急班,其它各班随时准备支援其它地区的抗洪抢险。 五、组织指挥 连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由张哲锋任组长,由陶建荣副组长。负责抗洪抢险的组织计划、各项准备工作的检查落实,8 / 29 值班分队 的训练抢险行动指挥、协调等工作。 六、用兵权限 凡动用基干民兵部队抢险,一般应由街道抢险救灾部门提出。各排参加抢险,由街道党委、政府和街道武装部报区武装部批准,连负责指挥。各分队进入现场后,要服从街道抢险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不得擅自行动。地方要求民兵担负泄洪、爆破任务,无论兵力大小,均须经街道人武部批准。当发现重大险情、灾情、直接威胁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各分队应迅速投入抢险救灾 ,并可边行动边报告,事后进行专题报告。 七、保障措施 、情报保障:各单位要了解汛 情、灾情,明确地方领导意图,并及时上报。 、通信保障:由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负责。 、车辆保障:由交通部门负责。 9 / 29 、器材保障:由街道防汛部门负责。 、生活保障:经费由街道政府统一解决。 、各单位要做好思想动员、明确任务、落实人员,保证部队能按时收拢,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篇三:村抢险救灾方案 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 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 ,本预案于 年 3 月 2 日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一、基本概况: 祥云村位于国宝乡东南部,与南斗村、厚德村和雷峰镇的李溪村毗邻,下辖 5 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全村共 166 户 557人。 10 / 29 二、主要易发灾害点: 我村辖区范围内主要有易发生山体滑坡地带 1处 上云共居住有 2户 8人。 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 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 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 : 乡下村联络员:黄凌鸥(乡干部) 电话:组 长:陈贞鹏(村书记)电话:常务副组长:陈信灿(村主任) 电话: 23547669 副组长(村两委委员): 陈少斌 电话: 23538420 11 / 29 成员: 陈金安 电话:陈惠阳 电话:陈惠巧 电话: 23545258 陈晓明 电话:陈贞团 电话:陈传太 电话:陈剑锋 电话: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 A、 B角, A角外出时,由 B 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 12 / 29 五、防汛物质储备: 我村共储备了雨衣 2件、编织袋 150条、铜锣 3 付等防汛物质。具体见表二。 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 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 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接到镇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 24 小时内降雨量在 50 毫米毫米及以上)降水时镇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合命令时 ,应在 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 13 / 29 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祥云村救灾负责人:陈少斌 组员:陈金安、陈惠阳、陈惠巧、陈晓明、陈贞团、陈传太、陈剑锋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 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镇政府,再由镇政府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详见附图 人员转移路线图。 七、建立长效机制 14 / 29 1、发放明白卡:每年都要编制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明白卡,同时公布村防灾责任人、中心户长的手机和电话,以便群众报灾和咨询,使群众了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可能受威胁的对象。 2、规定转移 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电话通知或敲锣,当群众接到转移信号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进行检查转移情况。 3、严格回迁制度:危险解除后,因地质灾害发生有滞后现象,村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方可回迁并密切监视动态,继续巡查 3 5 天,必要时请专家进行危险性鉴定,有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补充群众安全转移预案,并上报镇政府,做到临灾救灾有条不紊、沉着应对。 篇四:村抢险救灾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水患灾害的认识,加大对防灾、抗灾、减灾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对防洪抗灾抢险的领导,扎实做好抗洪抢险救灾 的前期准备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5 / 29 结合洋庄乡现有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及能力,对原有防洪预案进行修改、充实,特编制乡村防洪预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洋庄乡位于武夷山的西北部,与江西铅山县毗邻,全乡总人口为万人,总耕地面积万亩,下辖十个行政村。乡境内主要溪流有三条:西溪,黄柏溪,坑口溪。西溪发源于大安村黄连木山南麓,流域面积为 ,流经大安、小浆、洋庄、三渡至城关汇流口,全长,平均坡降;黄柏溪发源于星村桐木麻栗,流域面积,流经程墩(溪源)、浆溪、武夷柘洋、黄柏、高苏坂至赤石大桥汇入崇阳溪,全长,平均 坡降;坑口溪属于西溪流域支流,发源于坑口村吴家坪,流经坑口、西际、廓前、东村、四渡黄石街汇入西溪,全长,平均坡降。 二、主要易发灾害点 1、沿河低洼地带的洋庄街。洋庄街既是乡政府所在地,又是本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相对集中,现有人口近 3000 人,其地理位置为低洼盆地,河床与居住地面高差只有 2,在一般的洪水时地势较低的民房就可能进水。而且尚有相当部门民房都依河岸一侧而建,其建筑都在 50 6016 / 29 年代而建。自九二年的“七 .四”洪水以来,暴露出整个防洪体系相当薄弱,况且上游有桥梁九座,电站两座,在建工程防洪堤、高速工程建设等,防洪抗灾的任务十分艰巨。 联络电话:郑家明( 2、易滑坡或易塌方区域。本乡地质灾害危险区一处,位于洋庄乡坑口村下洋自然村后山,地质灾害类型为大雨山洪爆发,危害程度一般。坐标: X=3087500,Y=39599000,该处山洪发生于 20XX年 7 月 19日,由于局部地区大雨造成山洪爆发,该地点属于两山之间一条山沟,山洪爆发时,可能威胁民宅 2 座 8 间,住户两户 10 人。本形状区其他 范围存在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但未发现地质灾害前兆。联系人:吴华祥,联络电话:范贵福,联系电话吴钦华,联系电话: 5425686。该灾害点应急抢险方案按洋庄乡地质灾害预案执行。洋庄村路口自然村后山高速公路施工形成堆石极易发生泥石流对该自然村房屋、村民造成严重威胁,需全天候专人观察监测,联系人:郑家明,联系电话:防预方案:汛期整自然村人员另行安置。 3、水库工程下游村庄。东村村、洋庄村、小浆村、三渡17 / 29 村、四渡村。东村村、三渡村、四渡村群众 居住离河流较远,居住地的地势相对较高。小浆村、洋庄村群众临河居住,相对容易被洪水侵袭。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指导,乡里成立了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由乡长韩奕任组长,分管水利工作陈顺富任常务副组长,成员由乡党政综合办、社会事务办、林业站、财税工作站、信用社、卫生院、水利工作站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指导全乡防汛抗洪工作。抓好应急抢险队伍建设,以基干民兵为主,组建了抗洪抢险应急分队,由乡人武部部长陈顺富任队长。同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 其它两委干部为成员,各村挂点领导、包村组长负责指导各村防汛抗洪工作。 四、应急抢险方案 建立健全防汛组织,落实防汛抗洪救灾抢险任务和岗位职责。乡政府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公地点与值班室。各行政村也要相应成立群众性的抢险队伍,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其领导小组人员要做到精干务实。 18 / 29 1、在进入汛期,领导小组人员要进入 24小时的值班制度,随时保持上下通讯联系,情况汇报、反馈,掌握重要工程的运行情况,加强组织有关人员对重点工程进行全面认真、详细的检查,对险情隐患要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进行技术处理,及时了解、收集各时段的降雨强度和灾情,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做好详细的纪录和交接班手续。 2、核实检查,督促领导包片的包堤、包库、包站、包堤的四包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执行情况,认真制定防洪抢险等防灾减灾预案,督促防汛物质、器材的准备到位情况。 3、加强各主要工程、河道在汛期间的水位观察,密切注视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收集反馈与联系。 4、民兵应急分队要加强做好抗洪抢险预案的演练工作,尽快掌握抢险的各有关工作要求及常识,熟悉抢险撤退的路径、巷道、危房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做到临场不乱, 快捷有序,时刻处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快速反应状态。 5、检查、禁止在河道内乱设障,倾倒垃圾、碴土,尤其19 / 29 要检查连墩电站、温林电站、白沙电站的弃碴土、河边木、竹堆放点情况,坚决做到谁设障、谁负责清障,防止由于弃碴土、漂流木竹而造成河道变窄水位壅高,影响河道行洪能力,毁堤淹田现象。 6、加强地质灾害的检查、观察,密切注视居住在山边住户的地质情况,不要因滑坡、坍塌或泥石流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7、乡直机关单位的车辆在防汛期间一律要进行统一编号,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做到随叫随到。时刻 保持车况良好,不得以任何理由借故推辞,拖延时间,防汛期间车辆应由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统一安排调用,为便于调用。具体调用的车辆有乡政府、乡林业站、供电所、乡财政所、林派、公派等单位车辆。 8、粮站、供销社要认真做好抢险物质的供应准备工作,保证随要随供应,供电要时刻做好防汛抢险的供电安全工作,保证不断电,做到哪里有灾情就要及时赶到现场,防止因电的问题而引起人员的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治安所在紧急的情况下要维护好治安秩序,保证抢险工作的迅速展开与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林业公安、林业站应协助做好沿溪流20 / 29 两岸的 木材堆放清理工作;避免大量木材、竹聚集在沿河两岸。一但发生特大洪灾,造成财产损失,影响河道行洪,国土资源所及建设所要切实做好因强降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抢险方案,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水位情况分析与抢险措施 (一)当洋庄街供销社宿舍台阶水位上涨到倒数第二台阶时,这是相应的水位高程为 264M,其洋庄村部、乡政府干部下宿舍已处于被淹的临界状态; 措施: ( 1)值班室人员要加强值班,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和风情发展趋势,及时向乡党委、政府和市防汛办报告。 ( 2)通知洋庄村做好组织动员街路村民随时转移疏散、撤退的思想准备。 ( 3)民兵应急分队应在乡武装部长的带领下,整装待命,做好抢险前的充分准备工作和器具、救生衣等,并派员在上21 / 29 游水槽坝段观察两岸及上游水位变化情况,加强堤岸民房、大坝的巡视检查。 ( 4)由乡防汛领导小组值班人员与上游的大安村、小浆村及时联系,了解上游的雨情、水情,特别是连墩电站大坝泄洪情况,并及时通知下游三渡村加强堤岸的检查巡视,及时反馈情况。 (二)当水位上涨到最后一个台阶时: 加油站民房处于被淹的临界状态,这时相应水 位高程为, 措施: ( 1)乡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应坐镇指挥,对所有车辆进行统一调度,集中待命,同时民兵应急分队整装待发,并立即通知洋庄村动员村民积极准备投入抗洪抢险。 ( 2)将水位情况及时向市防讯办汇报,通知下游三渡村做好抢险准备,同时各村挂点领导应迅速进入各自岗位,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准备。 22 / 29 (三) 当水位涨到洋庄街路最高点时,这是相应的水位高程为。 措施: ( 1)乡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应在现场办公指挥,并发布抗洪抢险命令及有关规定; ( 2)洋庄村应进入紧急状态, 组织动员街路靠河边的村民转移,民兵应急分队三个班组分别在街的上、中、下段抢险救灾,疏散转移群众。 ( 3)水利工作站、供电所、邮电支局加强值班,组织人员检修和准备抢修设备、线路,尽一切可能地保障安全供电和通讯网络畅通。 ( 4)密切注视水位上涨变化情况,了解全乡的灾情,及时向市防汛办汇报。 ( 5)所有车辆按指定地点、任务,积极投入抢险中去,并 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抢运抢险物资,运送人员的准备。 23 / 29 六、撤退转移方案 (一)洪水规模 ( 1)当水位到达高程时,低洼处民房墙角浸水。 ( 2)当水位到达高程时,信用社地段河边、民房处于被淹状态,政府干部下宿舍已进水以上,油库民房处在被淹状态。 ( 3)当水位到达高程时,洋庄街所有临近河边的民房已被淹。 (二)转移原则 ( 1)出现上述各种洪水位情况时,应迅速做出反应,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不要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当出现第三种情况时,应迅速就近向公路转移。 ( 2)沿街以内四个巷道作为迅速分散转移路段,有组织地按预定撤退路线转移。 24 / 29 (三)营救系统 ( 1)以民兵应急分队为主的抗洪抢险队快速投入抢险营救被困人员;各有关 单位也要相应组织临时抢险队伍,统一由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长指挥调配。 ( 2)所有车辆统一指挥调用,治安派出所要做好治安保卫工作;卫生院应做好救护和防疫工作。 ( 3)财税工作站、供销社、粮站要负责组织搞好抗灾抢险物资的准备,做好随要随供应,供电所要保障正常安全供电和随时做好线路工作准备。 (四)灾后自救 灾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安置灾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1)对灾害影响进行核实和评价。 ( 2)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灾民安抚和疫情监控,25 / 29 积极争取灾后重 建资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 3)建立社会救助基金,积极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及个人捐助社会救济资金。 ( 4)重视灾害保险的防灾减灾作用,鼓励各单位和公民积极参加突发灾害的保险,提高全民保险意识。 篇五:村抢险救灾方案 为有效应对我村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参加全县组织的抢险救灾任务,及时组织民兵抵御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保障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情况判断 根据我村地理 自然条件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情况,在我县局部地区发生地震、森林火灾、洪涝灾害是可能的。 26 / 29 1、 震情。我村处于国家公布的地震最活跃区域内,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一旦发生大的地震,将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