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心肺复苏.ppt_第1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ppt_第2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ppt_第3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ppt_第4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表现,心脏骤停的典型临床表现: 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双侧瞳孔散大 可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 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动,诊断要点,心脏骤停 “三联征” : 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现场心肺复苏程序,进入急救现场时,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方可救护别人。 对于特定的现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判断现场安全,判断意识和呼吸,拍击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 同时判断患者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 时间不超过5-10秒。,高声求助,目的:是急救人员带来aed 获得更多的人员帮助。,复苏体位,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 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检查大动脉搏动,成人应触及颈动脉,检查大动脉搏动,注意点 1)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 以免颈动脉受压。 2)未触及搏动表明心搏已停止, 避免感觉错误。 3)检查时间10s。,人工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央、胸骨下半部,按压手法 左手掌根紧贴右手食指上方。 将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背上,呈“一字型”重叠。 两手手指交叉并使手指脱离胸壁。,按压者身体姿势 抢救者双臂绷直。 双肩中点在按压点的正上方。 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按压时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心脏按压的频率与深度 心脏按压的频率:至少100次/分。 心脏按压的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对于大多数婴儿,这相当于大约 4 厘米;对于大多数儿童,这相当于大约 5 厘米,按压的用力方式 应平稳、有规律地按压,不能间断。 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明显的停顿。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下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开放气道,舌肌和会厌后坠阻塞气道,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head tilt-chin lift),双手托颌法(jaw thrust),气道完全开放的标准:,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90),清除气道异物,开通气道注意点: 清除异物应干净 开放过程应避免人为的气道狭窄 胸部不能受压 如无法开通应争取其他器械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式: 若无呼吸,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两次,每次2秒钟。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周围,缓慢将气体吹入(吹入时间1秒钟)。吹气量600-700毫升,吹气频率为8-10次/分钟。,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不论是单人操作或是双人操作,成人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之比均为30:2。,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30:2) 并未更改。 在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每6 至8 秒钟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8 至10 次呼吸) 应避免过度通气。,电除颤,急救人员(ems)到现场急救时应先作5个周期cpr(2分钟),再给予电击。因vf 时间超过5分钟,电击除颤成功率不高。先作cpr能为心脑提供至关重要的血流,能提高电除颤成功率。 由目击者(公众)实施心肺复苏时,如公共场所有aed设施,则应尽快电击除颤。 延误除颤1分钟,死亡率上升7-10%,除颤电击片部位,胸部右上方(锁骨正下方) 左乳头侧,电击片的上缘位于腋下几英寸,电除颤,vf/vt应立即电除颤,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 单相波除颤电击能量选择360j 双相波除颤电击能量选择150 200j,电除颤,电击除颤未能使心脏重新搏动,电击使心脏顿抑(stuns),终止vf及其他电活动。电击除颤后最初几分钟,表现无收缩或心动过缓,心泵无效。 因此,电击后需要作cpr,直至出现有效血灌注。,team,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并求 援 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临床有效指征,心肺复苏有效的监测,复苏有效的监测: 临床指标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呼气末co2分压(etco2),心肺复苏时的并发症,肋骨骨折: 原因:多由于操作不当所致, 处理:cpr时多根肋骨骨折时,考虑开胸心肺复苏。 胸骨骨折: 原因:cpr时用力过猛或骨质疏松所致, 处理:与肋骨骨折相同。,心肺复苏时的并发症,心脏填塞: 原因:cpr时钝力所致心肌挫伤、心脏破裂、冠状动脉损伤导致心包腔积血、积液。 处理:立即心包穿刺抽液减压。 胸腹腔内脏损伤: 原因:多为不正确的手法或用力过猛所致肺脏损伤、肝脾破裂。 处理:应立即相应处理,有条件在心肺复苏同时作紧急剖胸、剖腹手术。,终止心肺复苏时机,心肺复苏成功 脑死亡 cpr bls及als30min以上,心肌活动仍毫无反应者。 常温下30min以上,未给予cpr抢救者 虽未达到成功目标,有他人或医生接替抢救时。 急救现场仍处于危险状态。,超长cpr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 特殊病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如溺水、低温(冻伤)、强光损伤、药物中毒、电击伤等。 2特殊弱势群体的心搏骤停,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终止心肺复苏时需特别谨慎,因小儿对损伤的耐受力较成人强,即使神经系统检查已经出现无反应状态,某些重要的脑功能仍可恢复。,超长cpr的应用,3. 特殊医疗环境下出现的心搏骤停,主要是指在手术麻醉的状态下实施cpr,可能是有麻醉低代谢的前提,加之监护与治疗设备齐备,及训练有素的复苏人员参与,国外学者谓之为超长cpr的理想场所。 4. 特殊器械介入抢救的心搏骤停。,cpr失败的原因,现场急救不及时,运送途中缺乏有效的cpr cpr技术不规范,未达到预期效果。 患者有气胸、气道阻塞、心包大量积液、 胸廓明显畸形等基础疾病。 病人心脏原安装有人工瓣膜或胸外 按压打不开人工瓣膜。,高级生命支持(ac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可归纳为: a(airway):人工气道 b(breathing):机械通气 c(circulation):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d(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心脏骤停的原因,一、给药途径的选择,静脉途径: 起效最快,复苏时首选上腔静脉系统通道。 经气管途径: 无条件或来不及开放静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气管支气管粘膜可快速有效吸收; 剂量为静脉剂量的2-2.5倍,以ns10ml稀释。 经骨髓腔途径: 不推荐心内注射!,常用的经皮静脉通道建立技术,外周静脉穿刺: 上肢静脉、下肢静脉、颈外静脉; 优点:快速、安全、简便; 缺点:容易塌陷、到达中心循环时间较长。 中心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优点:不容易塌陷、可快速补液; 缺点:并发症多,有创操作,需要熟练人员。,二、给药时机,给药物流程:,电 除 颤,复苏药物的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阿托品已不常规使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 利多卡因 镁剂 腺苷 碳酸氢钠,高质量cpr关键,在识别心脏停博后10秒内开始按压 push fast、push ha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