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共十章.doc_第1页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共十章.doc_第2页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共十章.doc_第3页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共十章.doc_第4页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共十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土力学的英语是: (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 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 (A)Rock and Soil Mechanics (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 (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 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 (A)1890 (B)1925 (C)1960 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 (A)变形与渗流 (B)变形和稳定 (C)渗流与稳定 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 (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 (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 (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 (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 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 (A)18mm (B)2mm (C)10mm 5、压实能量越小,则 (A)最优含水量越大 (B)土越容易压实 (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 (A)液性系数 (B)塑性系数 (C)液性指数 (D)塑性指数 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 (A)比重瓶法 (B)烘干法 (C)环刀法 (D)搓条法 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1.58,则该土应定名为: (A)淤泥 (B)粉质粘土 (C)淤泥质粘土 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 (B)烘干法 (C)环刀法 (D)搓条法 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 (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 (C)化学风化作用 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 (B)烘干法 (C)环刀法 (D)搓条法 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 (A)土的渗透性越大 (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 (C)土质越软 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 (A)土的粘性越差 (B)土的渗透性越好 (C)土的变形越大 15、土粒比重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 (B)烘干法 (C)环刀法 (D)搓条法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1、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5m/d、 0.001m/d、 0.02m/d,则土层等效水平渗透系数为多少? (A)0.426m/d (B)0.174m/d (C)0.028m/d 2、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40%,土粒比重为2.75,则该土发生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 (A)1.02 (B)0.83 (C)1.20 3、管涌形成的条件中,除具有一定的水力条件外,还与土粒几何条件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 (B)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 (C)与不均匀系数没有关系 4、在防治渗透变形措施中,哪些措施是在控制水力坡降? (A)溢出部位铺设反滤层 (B)上游做垂直防渗帷幕或设水平铺盖 (C)下游挖减压沟 5、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4m/d、0.05m/d、 0.003m/d,则土层等效竖向渗透系数为多少? (A)0.367m/d (B)0.063m/d (C)0.008m/d 6、变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 (A)粘性土 (B)砂土 (C)任何土 7、计算成层地基中等效渗透系数时,水平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的土层,而垂直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的土层; (A)大 小 (B)大 大 (C)小 大 (D)小 小 8、下列哪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 (A)粗砂 (B)粉土 (C)粉砂 9、下列土体中渗透系数最小的是: (A)砂 (B)粘土 (C)粉土 10、常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 (A)粘性土 (B)砂土 (C)任何土第四章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1、地下水位下降将引起: (A)自重应力减小 (B)地面沉降 (C)超静孔压减小 2、已知宽为3m,长为6m和另一宽为6m,长为12m的矩形基础,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应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之间有何关系? (A)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B)大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 两基础角点下下z深度处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3、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有何影响? (A)不变 (B)减小 (C)增加 4、条形均布荷载中心线下,附加应力随深度减小,其衰减速度与基础宽度有何关系? (A)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慢 (B)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快 (C)与基础宽度无关 5、双层地基中上层土与下层土的变形模量之比越小,则下层土中的附加应力: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6、某方形基础中心点下1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70kPa,则该基础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A)95.2kPa (B)80.4kPa (C)56.3kPa 7、在荷载作用范围外,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是: (A)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B)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减小 (C)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增大 8、对于天然地基,若土体竖向变形模量大于水平向变形模量,则与均质地基相比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A)产生应力集中 (B)产生应力扩散 (C)没有变化 9、对于均布条形荷载p作用下的附加应力为0.1p的等值线深度大约为基础宽度的几倍? (A)6; (B)3.5; (C)2; (D)1.5 10、在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基础的什么部位? (A)基础中心 (B)基础边缘 (C)不确定第五章 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1、土体压缩性ep曲线是在何种条件下试验得到的? (A)无侧限条件 (B)部分侧限条件 (C)完全侧限 2、从现场载荷试验ps曲线上求得的土的模量为: (A)变形模量 (B)弹性模量 (C)压缩模量 3、在室内压缩试验中,土样的应力状态与实际中哪一种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状态相一致: (A)条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无限均布荷载 4、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指数为0.5,则回弹指数可能为: (A)1.0 (B)0.01 (C)0.1 5、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模量6MPa,则变形模量可能为: (A)7MPa (B)6MPa (C)5MPa 6、双面排水,在土层厚度相同、性质相同的两个粘土层顶面,分别瞬时施加无限均布荷载p1=100kPa,p2=200kPa,试问经过相同时间t,两种情况的固结度有何不同? (A)p1=200kPa的固结度大 (B)p2=400kPa的固结度大 (C)两种情况的固结度相同 7、某地基粘土层的厚度均为4m,情况1是双面排水,情况2是单面排水,当地面瞬时施加一无限均布荷载,达到同一固结度时,所对应的时间有何关系? (A)t1=4t2 (B)t1=2t2 (C)t1=t2 (D)t2=4t1 8、土的渗透性越好,则: (A)变形稳定越快 (B)强度越小 (C)有效应力增长越慢 9、土的压缩性越大,则: (A)固结越快 (B)固结越慢 (C)与固结无关 10、地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的原因一般为? (A)地下水; (B)土自重与外加荷载; (C)地下水与外加荷载 ; (D)外加荷载 11、某土样经压缩试验测得其在100kPa和200kPa压力作用下压缩24小时后的孔隙比分别为0.89和0.85,则该土样的: (A)压缩指数为0.25 (B)压缩模量为4.625MPa (C)压缩系数为0.4MPa-1 12、在固结过程中,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按如下规律变化: (A)有效应力减小,孔隙水压力减小 (B)有效应力不变,孔隙水压力增大 (C)有效应力增大,孔隙水压力减小 第六章 地基沉降计算1、在疏浚河道形成的新冲填土上建造建筑物,其沉降产生的原因:) (A)原地基的自重应力 (B)冲填土自重 (C)冲填土自重及建筑物荷载 (D)建筑物荷载 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 (A)主要压缩层厚度 (B)主要持力层厚度 (C)20倍地基宽度 3、工后沉降一般是指: (A)全部的次固结沉降 (B)工程完工后使用期内地基所发生的沉降 (C)大部分的次固结沉降 4、关于地基沉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始沉降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B)土体固结沉降也有短时间完成的 (C)将地基沉降分为三部分是从时间角度考虑的 5、浙江沿海饱和软粘土地基一般情况下次固结沉降约占总沉降的: (A)40% (B)10% (C)15% 6、在半无限体表面,瞬时施加一局部荷载,这时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应力是: (A)有效应力 (B)总应力 (C)孔隙压力 7、初始沉降产生的原因: (A)土体体积不变,形状发生改变 (B)土体体积发生变化 (C)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8、在常规的沉降计算方法中,地基中的应力状态是根据什么理论计算得到的? (A)线弹性理论 (B)弹塑性理论 (C)塑性理论 9、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时,沉降计算应采用哪种压缩曲线? (A)ep曲线 (B)elogp曲线 (C)上述两种均可 10、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采用的是哪种附加应力系数? (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B)附加应力系数 (C)上述两种均可第七章 土的抗剪强度1、饱和软粘土在不同竖向荷载p1p2p3作用下在直剪仪中进行快剪,所得的强度有何不同? (A)p越大,竖向荷载越大,所以强度越大 (B)三者强度相同 (C) p越大,孔隙水压力越大,所以强度越低 2十字板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测得的抗剪强度? (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B)应力路径试验 (C)固结排水试验 3、直剪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上下剪切盒之间,三轴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什么位置上? (A)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 (B)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2 (C)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2 4、有一个砂样,在三轴试验时,在围压100kPa应力下,增加轴向应力使砂样破坏,已知砂样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破坏时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为多少? (A)200kPa (B)180kPa (C)150kPa 5、下列那个试验测试的不是土的天然抗剪强度: (A)十字板剪切试验 (B)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C)直接剪切试验 (D)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6、现场原位测试土的抗剪强度的试验有: (A)十字板剪切试验 (B)无侧限抗压试验 (C)直接剪切试验 (D)三轴压缩试验 7、在做三轴试验时,加荷速率越快,则测得的: (A)抗剪强度越大 (B)抗剪强度越小 (C) 对抗剪强度没影响 8、对于蠕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蠕变可能导致土体在没有达到抗剪强度的条件下破坏 (B)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粘聚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 (C) 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内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 9、固结不排水试验剪切阶段的总应力路径轨迹为: (A)曲线 (B)直线 (C)不确定 10、考虑土体的各向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小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 (B)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大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 (C)不确定第八章 土压力与支档结构1、挡土墙后填土发生朗肯被动破坏,滑动面的方向如何确定? (A)与水平面夹角45+/2 (B)与水平面夹角45-/2 (C)与水平面夹角45 2、库仑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哪种土类? (A)粘性土 (B)砂性土 (C)各类土 3、设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充分发挥时所需的挡土墙水平位移分别为1和2,则:) (A)12 (B) 1=2 (C)1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C)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5、对于无粘性土,在填土面水平、墙背竖直、墙背光滑的条件下,对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计算的结果比较,则: (A)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B)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C)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6、由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其作用方向: (A)必垂直墙背 (B)不一定垂直墙背 (C)一般应为水平的 7、刚性挡土墙墙背铅垂光滑,墙后土体之内摩擦角为,挡土墙后移使墙后土体产生与水平面夹角为的破裂面,土楔的重量为G,则按库仑土压力理论,作用在墙上的被动土压力为: (A)Gtan(+) (B)G /tan(+) (C)Gtan(-) 8、在下列公式的建立过程中,未涉及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的是: (A)朗肯被动土压力 (B)库仑主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9、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土静止土压力系数最大? (A)粘性土 (B)砂性土 (C)粉土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档土结构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相同的位移时,下列哪种土最可能先达到主动土压力? (A)密砂 (B)松砂 (C)软粘土第九章 地基承载力1、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 (A)地基中形成连续滑动面时的承载力 (B)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区时的承载力 (C)地基的变形达到上部结构极限状态时的承载力 2、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时根据下列何种假设推导得到的? (A)根据建筑物的变形要求推导得到的 (B)根据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推导得到的 (C)根据塑性区发展的大小得到的 3、地基荷载达到某一数值后,基础的一侧到另一侧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