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信息大路.doc_第1页
发展历程——信息大路.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日庆典/十一国庆节 发展历程信息大路 “兰州西宁拉萨”的光缆工程胜利开通的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入中国电信网建设的史册之中。至此我国光纤干缆通信网通达全国22个省会城市。一个覆盖了大江南北,祖国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这就是“八纵八横的光缆工程”。 更让我们骄傲的是;在这个工程中,80的光通信设备都产自国内。20年前,就在两个间隔不到十米的小屋间,武邮的科学家们利用自己生产的光纤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光通信试验。他们还算了这样一笔帐;如果用光缆代替全国长途干线上的电缆,那么份量会减轻,而通话量增加。这一增一减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它将给中国通信带来的变革。 如果形象地把光纤比作一条信息大路,那么这条路能修多宽则取决于修路者的技术水平。光通信理论上我们和国际基本同步,然而产品的技术水平上却和国外有一段差距。中国的信息大路亟待拓宽。为了能让光纤从实验品转化成为产品,科研人员把工作场所一分为三;实验室、生产车间和市场。产品本身出现问题,或者不符合市场需求,就拿回实验室重新设计。随后再拿到车间和市场去检验。光纤能容纳通话量的带宽指标不断加宽。和国外的差距在日益缩小。 在武邮的影响下,全国各研究所之间出现了科研和产品上的双竞争。一旦出现新技术、新成果各个研究所会马上作出反应。这让我们迅速完成了光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大大缩小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技术上的完善带来了建设上的迅猛进展,与此同时,传输手段从地上的光缆、电缆、微波站发展到天上的卫星,一个天地一体化的信息传输网已经初据规模。建设者们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明白,在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疾驰的不仅仅是声音,还会是数据甚至图像。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利用电信网传送数据的建议被大会采纳。这意味着中国人在未来网络建设上第一次成为先行者。 当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通信网日渐成型的时候,一个和世界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传输网开始悄悄地延伸到我们的身边。今天就连生活在深山密林里的云南少数民族同胞们,也能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农产品,甚至进行网上交易。在传输功能日趋完善的网络上,中国人充满自信地实现着自己的信息化之梦。1998年由我国提议建设的一条欧亚信息高速公路,欧亚陆地光缆正式开通运营。中国有了和欧洲相连的信息通道。 1000多年前, 漫漫黄沙中的“丝绸之路”穿越了大漠戈壁,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古老的华夏文明。1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在建设着另一种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