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火灾安全疏散检查 撰写人:_ 部 门:_ 时 间:_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主要包括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包括室外楼梯)、疏散出口(包括疏散门和安全出口),避难走道、下沉式广场、避难间和避难层,疏散指示标志和疏散应急照明,有时还要考虑疏散诱导广播。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在建筑防火检查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使用性质、不同火灾危险性,通过对疏散走道、楼梯间、疏散门等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设置合理性的检查,为人员和物质的安全疏散提供可靠的保证。第一节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具体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查要求为: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耐火等级、建筑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符合相关规定的公共建筑。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2)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安全出口数量与建筑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和户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有关,一般要求住宅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住宅每单元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检查要求为: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0m。(3)厂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厂房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检查要求为: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4)仓库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仓库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检查要求为: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300m2。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5)汽车库、修车库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类汽车库和、类的修车库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6)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人防工程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检查要求为: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其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有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当相邻防火分区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在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2安全出口的宽度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种因素有关。安全出口宽度检查时,需要注意:(1)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2)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疏散人数计算确定。3安全出口的间距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4安全出口的畅通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在使用时保持畅通,不得设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安全出口的门向疏散方向开启。(二)检查方法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了解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根据检查场所或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疏散人数和疏散宽度指标(具体要求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六章相关内容),计算该场所或建筑每层(防火分区)需要的安全出口总宽度。根据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查看安全出口的数量,计算每个安全出口需要的最小疏散宽度,逐一核实每个安全出口的宽度是否满足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同时检查安全出口宽度与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梯段的净宽度之间是否互相匹配。安全出口的宽度、间距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二、疏散出口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这里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设置在建筑物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或安全出口上的门。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疏散门的数量、宽度、形式、间距、开启方向和畅通性等开展检查,核实疏散门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疏散门的数量疏散门的数量根据房间或场所需要的疏散总宽度经计算确定,与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基本一致。检查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不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当房间仅设一个疏散门时,需要注意: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2;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位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位于地下或半地下的房间,设备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2)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根据人员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不大于2min,从三级耐火等级的剧场、电影院等的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不大于1.5min的原则,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xx人时,其超过20xx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400人。例如,一座容纳人数为2400人的剧场,需要设置的疏散门数量为:20xx/250+400/400=9(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约为:2400/9=267(人),按2min控制疏散时间计算出来的每个疏散门所需通过的人流股数为:267/(240)=3.3(股)。此时,还需要按4股通行能力来进一步核实疏散门的宽度,即需要采用40.55=2.2(m)的疏散门较为合适。(3)体育馆的观众厅对于体育馆,体育馆观众厅容纳的人数变化幅度较大,由三、四千人到一、两万人。观众厅每个疏散门平均担负的疏散人数也相应地有个变化的幅度,而这个变化又与观众厅疏散门的设计宽度密切相关。体育馆建筑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依据容量的不同,人员从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一般按3min4min控制,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一般不超过400700人。2.疏散门的宽度疏散门的宽度是决定疏散时间的重要因素,与疏散出口的数量、疏散总宽度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尤其是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对疏散出口宽度的检查显得更加重要。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1.4m。需要注意:(1)疏散门的宽度与走道、楼梯宽度的匹配性。一般,走道的宽度均较宽,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疏散门的宽度;当以楼梯的宽度为计算宽度时,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楼梯的宽度。此外,下层的楼梯或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上层的宽度;对于地下、半地下,则上层的楼梯或门的宽度不得小于下层的宽度。(2)体育馆、剧院、电影院和礼堂观众厅疏散门的宽度与数量、疏散时间的匹配性。例如,如一座容量为8600人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如果观众厅的疏散门设计为14个,则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4=614(人)。假设每个出口的宽度为2.2m(即4股人流所需宽度),则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为614/(437)=4.15(min),大于3.5min,不符合疏散要求。因此,需要考虑增加疏散门的数量或加大疏散门的宽度。如果采取增加出口的数量的办法,将疏散门数量增加到18个,则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8=478(人),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则缩短为478/(437)=3.22(min),不大于3.5min,符合疏散要求。3.疏散门的形式疏散门的形式根据建筑类别、使用性质进行确定。检查要求为:(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得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仓库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电影院、剧场的疏散门采用甲级自动推闩式外开门。(2)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要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4.疏散门的间距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5.疏散门的开启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门完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疏散门在使用时保持畅通,不得上锁或在其附近设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二)检查方法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门窗表和门窗大样,了解建筑层数、高度、使用功能等,一般场所或房间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面积确定疏散门设置数量,对于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体育馆的观众厅等特殊场所,还需要根据每个疏散门的平均最多疏散人数进一步校核疏散门的数量。结合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查看疏散门的数量,根据疏散宽度指标(具体要求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六章相关内容)逐一核实每个疏散门的宽度是否满足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同时检查疏散门宽度与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梯段的净宽度之间是否互相匹配。疏散门的宽度、间距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对于有防火要求的疏散门,现场还需核查产品与市场准入文件、消防设计文件的一致性。三、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的长短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人员自身活动能力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疏散所需要的时间。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疏散距离的测量,检查其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并进一步核实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布置是否均匀、合理。(一)检查内容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厂房安全疏散距离。即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具体要求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六章相关内容。需要注意:1.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2.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规定增加5m。3.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2m。4.对于一些机场候机楼的候机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等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区域,其疏散距离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专家评审纪要中的评审意见适当放宽。(二)检查方法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了解建筑类别、平面布局、消防设施的设置等,确定安全疏散距离检查标准后开展现场检查。安全疏散距离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规范有特殊规定或经专家评审确定的,可从其规定,但需要逐条检查专家评审纪要中评审意见是否已落实。第二节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走道有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其中,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20xx0的防火分隔;人防工程、大型建筑中疏散距离过长或难以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等问题的解决。一、疏散走道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通道,通常作为火灾疏散时第一安全地带。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疏散走道的宽度、走道畅通性、装修材料等进行检查,核实疏散走道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疏散走道的宽度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需要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计算确定。检查要求为:(1)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2)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50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3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3)单、多层住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住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2m。(4)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0.80m;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小于3.00m,并直通宽敞地带。2.疏散距离具体检查内容见本章第一节“安全疏散距离”的检查。3.疏散走道的畅通性疏散走道的设置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转折,疏散走道内不得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4.疏散走道与其他部位分隔疏散走道两侧采用一定耐火极限的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隔墙需砌至梁、板底部且不留有缝隙。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一、二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5h;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25h。5.疏散走道的内部装修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其顶棚装饰材料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具体检查内容见本篇第五章。(二)检查方法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了解建筑类别和平面布局,一般场所根据使用功能决定的疏散人数,疏散指标等计算确定每层疏散走道需要的最小宽度,对于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特殊人员密集场所,还需要根据地面的形式、走道的位置等因素进一步校核不同部位疏散走道需要的最小宽度。结合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测量疏散走道宽度,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二、避难走道避难走道是指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避难走道和疏散楼梯间的作用类似,疏散时人员只要进入避难走道,就可视为进入安全区域。防火检查中,通过对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数量、走道净宽、装修材料、消防设施配置等进行检查,核实避难走道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直通地面出口的数量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得少于2个,并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只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不通向该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时,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可设置一个。2.避难走道的净宽度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不得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3.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0,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乙级防火门。4.消防设施的设置避难走道内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设置防烟设施。5.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二)检查方法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了解避难走道设置位置及数量、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位置,根据所有通向避难走道防火分区的功能确定需要疏散的人数、疏散指标等计算确定避难走道需要的最小宽度。结合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测量疏散走道宽度,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需要注意的是,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容纳最多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第三节疏散楼梯间疏散楼梯间作为竖向疏散通道,其防火及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具体设置要求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六章相关内容。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平面布置、梯段宽度、装修材料等进行检查,核实疏散楼梯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疏散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等四种形式。其中,封闭楼梯间是用建筑构件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可以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检查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层数、建筑高度等因素判断建筑物疏散楼梯间设置的合理性。检查要求为:(1)厂房、库房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高层仓库采用封闭楼梯间。(2)民用建筑高层公共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采用防烟楼梯间;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采用封闭楼梯间。多层公共建筑。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采用封闭楼梯间。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采用封闭楼梯间;上述住宅建筑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楼梯间可不封闭;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采用防烟楼梯间。对于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3)汽车库、修车库室内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采用防烟楼梯间。(4)人防工程设有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场所等公共活动场所的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采用防烟楼梯间;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采用封闭楼梯间。2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针对不同形式疏散楼梯,主要对平面布置中疏散门选型、墙体材质、首层布局、内部装修等进行检查。具体检查要求为:(1)封闭楼梯间楼梯间靠外墙布置,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首层如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时,需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墙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2)防烟楼梯间楼梯间的首层如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时,需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防烟楼梯间需设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0,居住建筑不小于4.5;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小于10.0,居住面积不小于6.0。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墙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对剪刀楼梯间检查时,除满足上述防烟楼梯间的相关要求外,还需检查:剪刀楼梯间的梯段之间是否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共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得小于6.0m2;对于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得小于12.0m2,且短边不得小于2.4m。(3)室外楼梯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在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为乙级防火门,且不正对楼梯阶段设置。楼梯段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1.1m。疏散楼梯不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如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时可作疏散楼梯使用;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小于15。3疏散楼梯的净宽度疏散楼梯的宽度是指梯段一侧的扶手中心线到墙面或梯段另一侧的扶手中心线到墙面之间最小水平距离。根据建筑使用性质的不同,具体检查要求为:(1)一般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医疗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20m。(2)住宅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当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18m且疏散楼梯一边设置栏杆时,其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0m。(3)厂房、汽车库、修车库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10m。(4)人防工程中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场所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4m;医院不小于1.3m,其他建筑不小于1.1m。4疏散楼梯的安全性疏散楼梯间内不得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垃圾道;不得设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严禁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得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不得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天然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需检查是否采用金属管道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二、检查方法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了解建筑类别、疏散楼梯形式、在每层的位置后开展现场检查。主要进行以下操作:1.沿楼梯全程检查安全性和畅通性。需要注意的是,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得改变,必须上下直通;当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需检查是否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设有明显提示标志。2.在设计人数最多的楼层,选择疏散楼梯扶手与楼梯隔墙之间相对较窄处测量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并核查与消防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每部楼梯的测量点不少于5个,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3.测量前室(合用前室)使用面积、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4.测量楼梯间(前室)疏散门的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并核查防火门产品与市场准入文件、消防设计文件的一致性。第四节避难疏散设施避难疏散设施是火灾时供人员逃避火灾威胁的安全场所,主要包括避难层、避难间和下沉式广场等。一、避难层(间)避难层(间)是建筑内用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旅馆、办公楼、综合楼等公共建筑需要设避难层。常见避难层的类型有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式三种。防火检查中,通过对避难层设置的数量、可供避难的面积、疏散楼梯和消防设施的设置等进行检查,核实避难层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避难层设置数量避难层的设置,保证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45m。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2.可供避难的面积避难层的净面积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m2计算。3.避难层的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4.避难层的消防设施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防烟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理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教育教学改进与反思结合的试题及答案
- 能量转化理论试题及答案2025
- 英语试题30题及答案
- 零售电商行业无人货架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试题及答案在2025年
- 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的实施路径讨论试题及答案
- 未来家具设计文化与科技的碰撞试题及答案
- 安健环知识试题及答案
-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
- 高考语文120个重点文言实词
- 江苏省粮食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规程
- 2024年深圳市彩田学校初中部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安庆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沙龙培训》课件
- 充电桩四方协议书范本
- 中考英语情景交际和看图写话
- 知道智慧网课《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 事故调查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