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 /9 27 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周 南 洋 摘 要:建立了一个由风险网络和风险扩散计算流程构 成的供应链风险扩散模型,然后分别从风险因素、 节点企 业和供应链网络三个角度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并以一 个算例说明了该模型在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评估;风险扩散;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490X(2008) 9 - 027 - 02 作 者: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湖南,长沙, 410083 风险评估是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供 应链风险评估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 向, Hallikas(2002, 2004) , Pater(2001) , Teresa (2006) , David (2007) , Tobias(2008)都对此展开过研究。基于供应链风险的 复杂、 难以度量,上述研究大都忽略了因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 性而导致风险具有扩散性的这样一个事实,即风险因素不仅 给所在企业带来风险,也会通过供应链网络传递给其他企业, 进而增加整个网络的风险。为此,本文以风险因素之间具有 传递性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其目的在于 通过提高供应链风险评估的现实接近度。 一 风险扩散模型 假设供应链风险网络如图1所示,即只考虑风险因素之 间风险的单向传递,不考虑风险之间的双向传递的可能性。 这种假设在某些情形下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大型零售企业有 着多个供应商,单个供应商对该零售企业的影响非常小以致 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零售商对单个供应商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图1 供应链风险网络图 图中阴影部分A,B,C,D, E表示该供应链网络中的节点企 业,R表示存在于节点企业中的风险因素,箭头表示某一风险因 素能影响另一风险因素。我们定义风险因素集合为r = ri| E ( r i) , I( ri) , P( ri) , num ( ri) , n( ri) , Risk( ri ) , 其中ri表示风险 因素, E( ri)表示ri所属节点企业, I( ri)表示ri一旦发生时对所 属企业造成的影响, P( ri)表示ri发生的概率, num ( ri)表示ri 能影响到的所有风险因素的个数, n( ri)表示ri所能影响到的所 有企业,Risk( ri)表示ri给供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值。设P( ri rj)为风险因素ri将自身发生概率扩散给rj的比率。设fath ( r i)为直接影响到风险因素ri的父风险因素集合, son( ri)为ri 直接影响到的子风险因素的集合,称所有影响到ri的风险因素 (包括直接和间接)为ri的祖先风险因素,称ri能影响到的所有 风险因素(包括直接和间接)为ri的子孙先风险因素, cou( r)表 示集合r中风险因素的个数。在风险因素集合r中, E ( ri ) , I ( r i ) , P ri, rj等可以通过主观期望、 历史数据、 实践经验获得,而P ( r i) , num ( ri) , n( ri) ,Risk( ri)可通过下文的计算获得。 (一) P( ri)的计算 根据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 险,其中内部风险不受上下游企业影响,其发生概率可通过企 业自身的经验和数据得出,而外部风险的发生取决于上下游 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环境,其发生概率很难直接给出,本文的 方法是通过内部风险的概率来求外部风险的概率。 首先从图1中抽取出风险因素ri的祖先风险因素,例如, 可知r8的所有祖先风险因素为r6, r1, r3,则P( r8)可由下式计 算, P( r8) = P( r1 ) P( r 1r6 ) P( r 6) + P( r3 ) P( r 3r6 ) P( r 6 ) P ( r 6r8) (1) 类似于以上步骤,可以求出供应链网络中所有风险因素 的发生概率。 (二) num ( ri)的计算 子孙风险因素个数可作为风险因素传递风险广度的依据 之一, ri的子孙风险因素是指ri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风险因 素。从图1中可以看出r1的所有子孙风险因素,其中r5, r6为 r1直接影响到的风险因素,而r9, r10, r12为r1间接影响到的风 险因素,所以可以计算出ri的num ( ri ) , 同理,可以算出网络中 所有风险因素的num ( ri)。 (三) n( ri)的计算 同子孙风险因素个数一样,影响企业个数也可作为风险 因素扩散风险广泛程度的依据之一。通过找到各子孙风险因 素所属企业,便可以得到ri影响到的企业个数n( ri)。 (四) Risk( ri)的计算 子风险因素的风险可由多个父风险因素扩散而来,体现 在父风险因素影响子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上,通过公式(2)可 以求出由ri传递给第个子风险因素的概率P( son( ri) ) , P( son( ri) ) = P( ri)P( rison( ri) cou(fath( s( ri) ) (2) 注意,此处的概率P( son ( ri)并非子风险因素son ( r i)发生的概率,而是由多个父风险因素中的一个 ( r i)扩 散过来的概率,通过P( son( ri)进而可以求出由父风险 ( r i) 传来的风险值大小Risk( son ( ri) ) , 此处要说明的是Risk 28 ( son( ri)是指son ( ri)对所属企业的风险值。通过公式 (3)可以求得ri传递给各子孙风险因素的风险值大小。 Risk( son( ri) ) = P ( son( ri)I( son( ri)(3) 设A ( ri)为ri的N个子孙风险的集合,通过公式(4)可求 得Risk( ri)。 Risk( ri ) = N k =1P (A ( r i) k)I(A ( ri)k) (4) 三 风险评估 (一)按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属于同一企业的风险 因素按“P( ri)I( ri)” 列进行排序,便可以得到该企业面临的 风险大小序列。对所有内部风险按“Risk( ri)” 列进行排序,可 以得到内部风险给供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的大小序列。 (二)按节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假设某节点企业有I个 风险因素,对这I各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可以得到该企业面临的 风险值 I i =1 I( ri)P( ri ) , 假设该企业中有T个内部风险因素, 对这T个风险因素的Risk( ri)进行求和可得该企业给供应链 网络带来的风险值 T i =1Risk( ri)。根据 T i =1Ridk( ri)进行排序 ,可 得节点企业给供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的大小序列。 (三)供应链网络综合风险评估。由于供应链网络中各 节点企业中的外部风险因素的发生是由上下游企业中的内部 风险因素扩散而来,所以供应链网络的综合风险值由网络中 节点企业的内部风险因素决定。首先筛选出所有内部风险因 素,然后对这些因素的风险值求和,便可以得到该供应链网络 的综合风险值,公式如下: Risksc= U i =1 Risk ( ri ) (5)其中 Risksc表示供应链网络的综合风险值,U表示该网络中内部风 险因素的个数, ri 表示内部风险因素, Risk( ri )表示ri给该供 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值。 四 算 例 (一)问题描述 考虑如图2所示的供应链风险网络,图中给出了风险网 络结构和各风险扩散路径,连接符上所示数字为概率的扩散 比率,其他基本信息见表1,其中带“3 ” 的风险因素为内部风 险,其发生概率给定,所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值给定。 图2 某供应链风险网络 (二)计算步骤 步骤1,根据图3所示风险扩散流程,求出所有外部风险 的发生概率。步骤2,从图6中抽取出如图4所示的子孙风险 因素结构图,观察出各风险因素的子孙风险个数,以及影响企 业个数。步骤3,计算出个风险因素对所属企业的风险值,对 同一企业内的该值进行求和,便可算出该企业自身的风险大 小。步骤4,使用图5所示风险扩散计算流程,求出各内部风 险给整个供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值,对这些风险值求和,可计 算出供应链网络的综合风险值。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到以下评估结果: (1)同一企业中的风险因素给该企业带来的风险大小序 列(见表 2) (2)内部风险给供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大小序列: R (12) R (15) R (17) R (5) R (1) R (20) R (2) R (19) R (3) R (16) R (8) 可知该供应链网络中最需解决的风险因素为C企业中的 12。 (3)企业给供应链网络带来的风险大小序列:。可见该供 应链网络中最脆弱的节点企业为C。从供应链网络中可以看 出,节点企业C位于供应链的中间位置,且有着多个上下游企 业,所以评估结果与供应链的现实状况吻合;我们还可以从表2 中看出,企业A和C面临的风险较小,却给供应链网络带来了 较大的风险,而企业B,D, E面临的风险较大,给供应链网络带 来的风险较小。所以A和C应该分担更多的风险管理成本。 表1 供应链风险评估信息表 风险 因素 企 业 发生 概率 损失 (万元) 子孙风 险因素 个数 影响企 业个数 给所属 企业带 来的风 险(万元) 企业自 身风险 (万元) 给供应 链网络 的风险 值(万元) 企业给 网络带 来的风 险值 (万元) 供应链 综合风 险值 31 32 33 4 A 0. 3329. 3339. 7 0. 2136. 6337. 7 0. 1659. 2019. 5 0. 3333. 60111. 1 38. 0 22. 7 14. 7 9. 5 / 46. 9 35 6 7 38 B 0. 2957. 11216. 6 0. 2975. 21121. 8 0. 1949. 0019. 3 0. 1550. 3017. 5 55. 2 27. 6 / / 7. 5 35. 1 9 10 11 312 C 0. 1390. 02211. 7 0. 1351. 0016. 6 0. 1575. 60111. 3 0. 5082. 54441. 3 70. 9 / / / 109. 5 109. 5 13 14 315 316 D 0. 0689. 0015. 3 0. 0733. 0012. 3 0. 4478. 91234. 7 0. 3323. 5017. 8 50. 2 / / 38. 6 7. 8 46. 4 317 18 319 320 E 0. 4069. 01227. 6 0. 4360. 00125. 8 0. 3241. 50113. 3 0. 5528. 70115. 8 82. 5 30. 2 / 13. 3 15. 8 59. 3 296. 7 注:表中带3的风险因素为内部风险,其发生概率已知,其他通过 上文的公式计算。 表2 同一企业中的风险因素给该企业带来的风险的大小序列 企业序 列面临的风险值(万元) AR (4) R (1) R (3) R (2)38. 0 BR (5) R (6) R (7) R (8)55. 2 CR (12) R (9) R (11) R (10)70. 9 DR (15) R (16) R (13) R (14)50. 2 ER (17) R (18) R (20) R (19)82. 5 (4)供应链网络综合风险评估值: 296. 7万元。如果决策 者需对该供应链进行改进,以减小风险,可使用(下转145页) 145 法实践中每年由国家在财政经费中落实的办案经费往往只占 实际需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办案单位自己解决。这对 于公安机关自己无法鉴定,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其他机 构的鉴定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有时甚至会影响办案的质 量和效率。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 ,出现了公安机关要求被害人 自己垫付鉴定费用(特别是一些委托鉴定 ) , 然后在附带民事 诉讼中让被害人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要求被告人及 其法定代理人“ 给予物质损害赔偿 ” 的现象,这是公安机关在 办案经费紧张情况下的一种“ 变通做法 ”,但这种做法是违法 的。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2005湖北“ 佘祥林案件 ” 中,当 发现已经高度腐化而无法辨认的死尸时,张家(被害人家属) 提出进行DNA亲子鉴定,当地警方却以没有办案经费为由让 张家出2万元做亲子鉴定。张家没有出钱,警方在未进行亲 子鉴定的情况下出具鉴定书,认为死者系佘祥林妻子张在 玉。 结果 ,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冤假错案。 被害人通过自己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行使诉权的 渠道也很困难。被害人只能向检察机关“ 请求 ” 行使立案监督 权,如果检察机关不行使立案监督权,或者说人民检察院认为 公安机关不立案是正确的,被害人就只有寄希望于“ 公诉转自 诉 ” 了。 “ 公诉转自诉 ” 制度创设的直接目的就是保障被害人 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安、 检察机关职权行使的制约。 但在司 法实践中,“ 公诉转自诉 ” 案件存在很大的操作难度,公诉案件 的被害人很少能够将公诉案件顺利地转为自诉案件,主要原 因最后几乎都可归咎于自诉人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充分。 ? 有人 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170条第3款规定的“ 公诉转自 诉 ” 案件是对国家追诉原则的背离,造成公诉权与自诉权关系 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弱化乃至架空了现行不起诉制度的应有 功能;存在着弱化被追诉者诉讼主体地位的危险。因此,应当 借鉴德国的“ 强制起诉制度 ” 和日本的“ 准起诉制度 ”,以完善 我国的公诉转自诉制度。 ? 还有学者提出:我们应当借鉴法国 民事原告人制度中所蕴涵的尊重强调被害人主体性地位、 防 止权力的滥用和利用公权扶助私权并制约另一公权的思想, 赋予被害人对其认为公安或检察机关作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决定错误的案件经申诉后向法院提出公诉请求的权利,由法 院举行听证程序,对部分确有错误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裁定公安或检察机关继续进行公诉,并引入对被害人滥用权 利的防范机制,以期全面维护被害人、 被告人和社会的利益。 ? 笔者以为,被害人作为刑事案件的受害者,处于弱者地位,不 仅仅因为在权益被侵犯这个法律关系中是弱者,在调查证据、 收集证据这个领域也是弱者,“ 强制起诉制度 ” 、 “ 准起诉制度 ” 和“ 民事原告人制度 ” 对于我们改革“ 公诉转自诉 ” 制度,完善 我国司法维权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注: 沈宗灵主编:法学基础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版,第261页。 俄拉扎列夫主编、 王哲等译: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法 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王秀云: 试析诉讼意识 ,载于昌潍师专学报 , 2001年 第1期。 程荣斌主编: 刑事诉讼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版,第299 - 300页。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段明学: 刑事抗诉制度改革研究 以刑事诉权理论为切 入点 ,载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毕征、 刘晓星: 产子证奸 凸显法治之痛 正义成本是否 太高?,载于 广州日报 , 2005年11月14日。 郭勤、 施昌虬: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刍议 ,载于 公安学刊 , 2003年第2期。 马长生: 论佘祥林规则 ,载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沈德咏、 江显和: 公诉转自诉程序之检讨 ,载于人民司 法 , 2005年第5期。 ? 赵旭光、 侯冀燕: 论对公诉转自诉制度的改造 兼谈对遭 遇不起诉之被害人的救济问题 ,载于 兰州学刊 , 2005年第5期。 ? 李奋飞: 我国 公诉转自诉制度 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 正 ,载于 中国检察官 , 2006年第1期。 ? 刘根菊、 刘少军: 法国民事原告人制度评价与借鉴 兼 论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载于 比较法研究 , 2004 年第3期。 (责任编辑:秀 华) (上接28页) 本文所述方法再次进行评估,计算出改变后的供应链的综合 风险评估值,与改变前的进行比较,若小于296. 7万元,则可 取。 五 结 论 本文所建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的优势在于 : (1) 通过考虑 风险因素之间的传递作用,使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更接近与供 应链网络现实 ; 2) 能够找到供应链网络中最具威胁的风险因 素和节点企业,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 ; 3) 能够计算出供应链网络的综合风险值,为供应链的改进提供 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David Bogataj, Marija Bogataj . Measuring the supply chain risk and vulnerability in frequency space J .Interna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4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六安新城园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3人订阅+阅读模式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能建城乡投资(重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邮政校招预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齐河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江西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公开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铅山期末数学试卷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修辞
- 电信诈毕业论文
- 2017酒店毕业论文选题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关于医疗平台与医疗机构合作合同模板
- 福州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培训
- 胰腺炎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 淋巴水肿健康科普
- 2025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头皮健康与头发生长关系的研究
- 财务结账相关管理制度
- 叉车维修方案(3篇)
- 口腔科护士正确吸唾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