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工作总结_第1页
防汛救灾工作总结_第2页
防汛救灾工作总结_第3页
防汛救灾工作总结_第4页
防汛救灾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4 防汛救灾工作总结 篇一:木格乡防汛救灾工作汇报 6月 12日下午,我乡根据县防汛指挥部有关防汛通知精神,以及县气象局天气预报,我乡领导高度重视,分析汛情,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书记、乡长、人大主席乡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到岗带班,加强防汛值班,并密切联系县防汛办和苍梧县京南电站,随时做好汛情监测工作。 6 月 13日中午 1 点,桂江洪水就涌上了木格街,洪水一直上涨,到 6 月 14 日下午 3: 30 是木格乡最高洪峰期,水位高达米,超出警戒水位米,街道水深达米。由于我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高、行动迅速,成功安全转移 安置低洼的群众和物资,使全乡人民顺利渡过了洪汛。现将有关防汛救灾工作汇报如下: 一、迅速转移 于今天 (后注 :6 月 13 日 )凌晨 4: 35 分,我乡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米,乡党政主要领导鉴于当前的汛情,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乡干部职工紧急会议,对当前的防洪防汛工作进行布置: 一、分析了县、乡两乡的汛情。县目前水位米,上涨的水势较快,我乡已超过了警戒水位米,以每小时 25 厘米以上2 / 44 的涨势上涨,汛情形势严峻。 二、分两个大组下去宣传发动群众物资转移工作。第一大组街道组,到街道作宣传发动工作,划分了两个工作小组,一 个小组负责河东区,一个小组负责河西区;第二大组,下村工作组,分三个小组,以驻村领导干部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传发动群众作物资转移工作。 三、通知街道及沿河乡直所有单位部门做好本单位的防汛各项工作,并需大力支持乡防汛指挥部的各项防汛工作。 会后,我乡派出了 27 名干部职工,到街道、村寨作宣传发动群众转移底洼物资工作,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强值班及汛情监测工作。 一、紧急部署,切实做好群众转安置工作 于今天凌晨 4: 35分,我乡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米,乡党政主要领导立即 召开班子成员、乡干部职工紧急会议,分析县、乡两级的汛情,立即派出两个大组下去宣传发动群众物资转移工作,一组街道组,到街道作宣传发动工作,负责河东区,河西区;二组,下村工作组,分三个小组,以驻村领导干部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传发动群众作物资转移工作。同时,通知街道及沿河乡直所有单位部门做好本单位的防汛各项工作,并需大力支持乡防汛指挥部的各项防汛工作。 今天早上 8: 00,我乡再次召集全体乡干部职工、乡直单3 / 44 位主要领导紧急会议,会议对当前的防汛救灾工作作出详细部署: 1、再次明确各工作组职责。 我乡设有宣传动员组、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安全保卫组、乡直组、后勤组、指挥组,明确了各组职责。 2、立即对低洼地带的人员、物资进行紧急转移,抢险组、转移安置组、乡直组人员全部支援物资、人员转移与安置,对特殊情况可强制执行,把物资、人员全部安置到较高的地理位置。 3、通知中小学校切实注意学校的师生安全,切实加强低洼地带的安全隐患的排查与监控。 4、加强汛情监测,办公室每半个小时监测一次汛情,加强与县防汛办、京南电站密切联系。同时,每一小时询问各村灾情进行统计。 我乡已对水位再上涨 3 米作好了转移安 置等工作。 二、防汛救灾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乡共出动干部职工 150 多人次,发动群众3200 多人,共安全转移物资累计金额达 1500 多万元,安全转移群众 1500 多人。同时对低洼地带、危房、地质灾害隐患处落实专人监控。我乡行动及时,转移及时,现已经把损失降至到最低程度。 三、受灾情况 4 / 44 受灾情况,全乡受灾人口 9600多人,受灾户数 3100 多户,受灾房屋 2700多户,受洪涝影响形成危房 91户,造成全倒户 10户,受灾水田 2250亩,水果 650多亩,其他农作物 1100亩,鱼塘 350亩;路桥受灾 23处、水利 设施受灾 27处,对此农户人员已撤离,同时我乡已经落实人员监控。 6 月 14 日 21: 30,木格乡党委政府连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上街清理淤泥,切实做好灾后街道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 洪汛之前,木格乡党政领导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迅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安全转移安置低洼的群众 1500多人,安全转移物资 1500 多万元,使全乡人民顺利渡过了洪汛。 为切实做好灾后环境卫生工作,木格乡党委政府做到早部暑、早组织,召开了会议,对木格街道划分卫生清洁责任区,下分四个淤泥清理工作组,从 6月 14日 21: 30开始,组织广 大干部群众连夜上街清理淤泥。此次清理活动共有 1700多名干部群众参与,组织了 2台抽水设备,对街道、市场、巷口、水沟等地方实行不留死角的清理。通过广大干部群众连夜奋战 4个多小时,到 6月 15日凌晨 1: 30,共清理了淤泥约吨,切底做好木格街道及居民区的灾后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同时,该乡还安排卫生院要切实做好灾后的卫生消毒工作。 5 / 44 二 OO八年六月十三日 篇二:屯乡防汛救灾工作小结关屯乡防汛救灾工作小结 关屯乡北接润河镇,东接半岗镇,西、南被淮河半包围,全乡有 7 个行政村, 8126 户, 33059 人 ,总面积为 59 平方公里。境内有邱家湖行蓄洪区,孔、王、李三湾行洪河道,有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北副坝、润赵保庄圩、古城保庄圩,有三里电力排灌站、王集排涝站,两个保庄圩上有 7 个穿堤涵闸,是颍上县防汛要地。 今年 5 月份,乡政府就出台了 xx年防汛抗旱工作计划 关政( xx) 20 号 ,出台了关屯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关屯乡防汛抗旱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 9个指挥所,并划段包干。 6 月 29日以来,淮河上中游连降暴雨,河水猛涨,遭遇了54年以来的特大洪水。我乡从 7月 3 日开始邱家湖指挥部上人防守,长 1810米,由乡党 委委员王文新带队,在凌圩村、古城村两防段搭庵棚 14 个。到 7 月 11 日下午 17 时,邱家湖铲堤行洪,行洪前大堤未出现任何险情。 7 月 5 日,润赵、古城两个保庄圩指挥所成立,润赵防段长 5500 米,由乡党委副书记何超宇同志负责,又划分王集段(由副乡长林颍负责)、关屯段(由党委委员蔡玉贵负责)、6 / 44 连台段(由副乡长李先田负责);古城保庄圩防段长 7400米,划分古城段(由乡党委委员吴炳负责)、三里段(由党委委员马仲成负责)、凌圩段(由党委委员卞尔玺负责)。到 7月11日,润赵保庄圩外口水位米,古城保庄圩外口水位米,均创历史最 高水位。在 7 月 10 日夜 1 时,邱家湖前线指挥所副指挥蒋灵、潘家俊、李学富到乡政府召开全体乡干部和村支部书记会议,要求 7 月 11 日完成两个保庄圩堤顶加高任务。 11时凌晨始,两个保庄圩开展了一次人类智慧与洪水的大较量活动,盛堂乡外援民工 1200 多人,三十铺、六十铺镇调来 200 名青壮劳动力,本乡上民工 5000 人,动用挖掘机 10 台,小四轮 240 辆,用 5 天时间进行了两圩堤顶加固除险工作,两圩堤顶高度超过了米,加固堤防 15 公里,完成土方 1 万立方米,使用草袋 2万条、塑料纺织袋 6 万条,确保了圩内近 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邱 家湖行洪今年是第 15 次,均在关屯乡境内切口,我乡群众为顾全大局,保护下游利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接到行洪命令时,有些干部、群众想不通,有思想情绪,甚至部分群众有过激行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入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了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用真情化解矛盾,及时清理湖区财产,确保按时行洪和行洪时无人员伤亡。 大汛到来,带来了大灾,邱家湖境内三个村的庄稼、树木、7 / 44 渔塘被洪水吞没;两个保庄圩涵闸关闭,形成内涝外洪的局面。全乡低洼地内涝绝收,截止到今日,全乡受灾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其 中邱家湖绝收万亩,受灾人口万人,成灾人口万人,因灾倒房 47 户 107 间,损坏房屋 263户, 538间。现仍有积水村庄凌圩村的凌圩、王庄片,连台村的油坊片,漂渔塘 500亩,水毁工程 8处,道路、桥梁在水面之下无法估计损失,现统计农业损失 838 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邱家湖前线指挥所的坚强领导下,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动员全乡干群,众志成城,团结拼搏,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一是成立了关屯乡生产救灾领导小组,由书记、乡长何继武任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制定 生产救灾方案,发扬抗洪精神,完成生产救灾的目标任务;二是抓好排涝,启动三里排灌站,王集排涝站泵机5 台, 775 千瓦,现已开机 1195 台时,耗电 28 万度,抢排积水亿立方米,其中三里清理开挖排排水沟 1公里,排出水稻 1500 亩积水;三是及时发放救灾款物,下拨救灾资金 5万元,救灾面粉 5 吨,救灾大米 2 吨,救灾蔬菜吨,接收捐赠款 4万元,捐献物价值 1万元的面条、瓷盆,都已分配下发。所有款物经公示、公告后发放到灾民手中,主要解决了受灾的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四是成立了医疗小分队,设立了 3个医疗点,发放救 灾防病明8 / 44 白纸 5000 余份,接受患病群众 100 余人,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对乡村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对退水村庄逐户消毒,发放漂白粉晶片,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并开展了高温堆肥工作,把清理的杂草、淤泥粪便等堆积沤肥,保证灾后无大疫;五是稳定社会秩序,安装村村通广播大喇叭,装 275 千瓦扩音机 7 台,喇叭 108 个,拉开广播线路 15 公里。通过广播宣传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传播中央、国务院领导人到灾区视察的声音,了解国家对于行洪的补偿政策等,稳定了人心。目前,关屯乡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防汛救灾工作中,我乡涌现了许多可歌 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委书记、乡长何继武同志吃苦在前,从防汛开始至今,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副书记何超宇同志负责的防段,子堤加固工程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好评;下派干部张德是关屯村第一书记,从开始防汛那天起,没回过家一次,中间有病不下火线。全乡每一名乡、村干部都尽职尽责,通过艰苦奋斗,人人争先,不怕困难,才使得我乡两圩安然无恙,顺利通过淮河一次次洪峰。 通过小结,我乡目前存在一些难题:一是抗洪形势依然严峻,圩外口水位仍在 26 点左右,处在高水位 ,堤防长时间浸泡,险情可能随时发生;二是排涝效果差,受多次降雨影响,内涝水位长涨,绝收面积继续扩大,灾情将进一步加重;9 / 44 三是防汛经费紧张, 11日用动用的挖掘机、小四轮费用无力承担,现在催要机械费用的不断;四是水利设施损坏严重,通过大小考验,我乡基础水利设施薄弱,内涝排水不畅,行洪区道路、桥梁损坏无法估量;五是灾后重建困难,倒房户大部分是困难户,我乡人均收入低,灾民无力建房;六是灾后防疫任务重,灾后是高温,是疫情多发期,防疫工作难度大。 沿淮人民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对下一步工作也充满信心。 一是不放松 防汛工作,加强巡堤值班、查哨,不退到警戒水位以下不收兵,责任段责任人不变,确保大堤万无一失。 二是抢排内涝,开展好生产自救,三里、王集两站继续开机排涝, 7 个涵闸科学调度,专人管守,及时抢排内涝,搞好补种改种,退一亩补一亩,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加强防病防疫,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高温堆肥工作,保证灾后无大疫。 四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搞好灾后重建,如实报灾,由工作组核实灾情,争取扶持资金,使灾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二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10 / 44 篇三:区防汛救灾情况工作汇报 一、受灾情况 7 月 28日突降暴雨,暴雨量达到历史以来的最高值。突然的灾害给兴安区部分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初步统计,全区 28000 户有 1144 户被淹,其中砖混房 924户,简易 220 户;倒塌房屋 49 间,危险房屋达到 968 户,其中砖混房屋 374 户,简易土坯房屋 584 户,危房中有 47 户既将倒塌。居住在大、小鹤立河沿岸的居民有 754户,其中居住在泄洪区内的住户有 265 户,人口达 1157 人。截止到目前,全区已疏散人口 698 人,转移户数达 231户。全区受灾人口达到 4814人,受灾损失达 110 万元。 二、抢险救灾情况 区委、区政府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自 7 月 28日接到市汛情通知及工作安排起,迅速启动了防汛抢险预案,全区上下,从机关到公检法,从办事处到社区,从兴安、峻德两矿到民营企业,全面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从暴雨来到停,我们采取了一切可行办法和努力,迎难而上、迎险而上,全力抢险,做到了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指挥到位。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紧急启动防汛预案 根据市防总指示,我区年初就制定了防汛预案。进入七月11 / 44 中旬,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和市防总的安排,我们抢前抓早,全 区上下严阵以待,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做好防大汛的准备工作。一是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区直接投入 3万元资金,增购置了防汛物资。其中购置编织袋 15000条,铁锹 150 把,水泵 16 台,以及雨衣、雨靴、手电等防汛物资。二是在区粮食企业协调储备 2 万条编织袋。三是确定区环卫站 10台翻斗车和人和粮业的大吨位车 10台作为抢险运输车辆。四是将兴安矿 50人、峻德矿 50人、公安分局治安员 30人、武装部 10人编为应急抢险突击队。 全区 5 个办事处 18 个社区都相应制定了防汛预案,排查摸底辖区内的险情险段,做到心中有数。 自 7 月 28 日起,以区长为总指挥、各副区长为副总指挥的防汛组织机构速迅到位。下设抢险组,运输组、医疗救护组、督办组、宣传组,安全保卫组,随时待命。 28 日下午三点,区防总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区防汛工作。启动抢险预案、人员转移预案、应对突发汛情预案。区委、区人大政协、区政府、区检察院、区法院五个领导小组按分工,分别组织力量到五个办事处现场。 区委唐书记任队长, 64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随时待命。 (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险情 我区共有 5个办事处, 18个社区。区内有兴安、峻德两个国有煤矿,大、小鹤立河流经我区。 有 6所中学、 7 所小学,12 / 44 约 10 万人口。地区平房、简易房比重较大,河东塌陷区情况更为严重,几乎全是危房。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没有排水防洪设施。为确保全居民人身安全,汛情到来后,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是主要领导、各路负责人亲临一线指挥。 28日突降暴雨,晚八点三十分,接到报告,钢铁厂附近居民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机,区委书记、书记、区长,我们几个率领抢险小分队迅速赶往险段察看汛情,及时调集力量向钢铁厂附近集结。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疏通,洪水险情被排除。十点二十分,接到市防总通知,午夜市决定泄洪,可能殃及泄洪区内的 住户,峻德办事处小鹤立河西岸有 8 户人家居住,区防总又紧急调集兵力赶往峻德,峻德办事处干部迅速将住户转移到安全区地带。峻德办事处迅速发动社区干部分别在很短时间内将 8 户人家的 27口人转移到办事处临时避险。晚上 11点,区防总又赶往灾情严重的河东路办事处察看灾情,在沟北小坝堤决口处,副区长一行人淌着没膝深的水,与办事处干部和管片民警挨家挨户地通知撤离,将坝堤下的 14 户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兴安矿在最短时间内运来 10 车矸石,成功堵住坝堤决口。 篇四:县某年度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 13 / 44 今年全县的防汛抗旱救 灾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防汛保平安,救灾促增收”的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气象服务、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灾民安置等抢险救灾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灾区稳定,为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现将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灾害基本情况 气象灾害 =、干旱灾害。今年 =-=月份,我县降雨明显偏少,气温偏高。 =月 =日到 =月 =日,全县大部分地区近 =天高温无雨,总降雨量只有历史同期平均值的 =,为 =年来同期最少,致使全县 =个乡镇 =个村、 =.=万人不同程度受旱,影响农业生产和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全县农作物的受旱面积达 =.=万亩,其中重旱 =.=万亩,损失粮食产量 =吨,损失油料产量 =吨 ,损失烟叶产量 =担 ,损失柑桔产量=吨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 =多万元。同时 ,因干旱缺水全县有 =万千瓦水电装机不能正常发电 ,比去年同期减少发电量 =以上 ,因缺电致全县水泥厂、金属硅厂等重点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万元以上。这次旱灾损失较严重的是茅坪、泄滩、沙镇 溪、梅家河、周坪、杨林桥14 / 44 等 =个乡镇。 =、暴风雨灾害。 =月上旬,全县多次出现强降雨,先后发生了“ =.=”、“ =.=”、“ =.=”等暴风雨灾害,特别是=月 =日至 =日的持续强降雨最为严重,这次暴风雨导致全县农作物受灾 =.=万亩,绝收面积 =.=万亩 ,冲毁耕地 =亩 ,因灾倒塌民房 =户、 =间,其中倒光 =户、 =间,同时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桥河水库施工现场的部分临时设施被洪水冲垮,两河口镇太平河流域颜家台段、郭家坝镇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冲毁。全县公路出现大小坍塌 =处,完全中断 交通的 =处,其中水田坝乡对外交通全部中断。这次突发性暴雨还诱发了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杨林桥镇和尚岩出现岩崩险情,两河口镇谭家河朱家坡发生滑坡险情。据统计,因暴风雨灾害,全县 =个乡镇的 =.=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近 =万元 ,其中水田坝、两河口、杨林桥受灾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 今年 = =月,乡镇上报各类地质灾害(含险情) =处,总规模达 =万方,涉及屈原、水田坝、两河口、郭家坝、周坪、杨林桥等 =个乡镇、 =个村、 =户、 =人、 =间房屋,紧急转移 =户、 =人,县政府决 定实施搬迁安置 =户、 =人。 上述地质灾害中,按乡镇划分,屈原镇 =处,水田坝15 / 44 乡 =处,两河口镇 =处,郭家坝镇 =处,周坪乡 =处,杨林桥镇=处。 按时段划分,其中 = =月份发生 =处, =月份发生 =处,=月份发生 =处, =月份发生 =处, =月份发生 =处。 按类别划分,滑坡险情 =起,涉及 =个村的 =户、 =人、 =间房屋;危岩体 =处,涉及 =个村的 =户、 =人、=间房屋。 今年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险情有:郭家坝镇王家湾、莲花沱滑坡险情,杨林桥镇和尚岩岩崩险情。王家湾滑坡体位于郭家坝镇擂鼓台村,滑坡体前缘高程 =米,后缘高程 =米,分布面积约 =.=万平方米,总体积约 =万方,共危及 =户、 =人、 =间房屋(含王家湾小学师生 =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耀、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领导到现场指导救灾,决定对受威胁最严重的 =户、 =人和王家湾小学实施搬迁重建。莲花沱滑坡体位于郭家坝镇楚王井村,滑坡体前缘高程位于 =米以下,后缘高程 =米,纵长约 =米,横宽 =-=米,滑坡体总方量约 =万立方米,该滑坡体曾于 =年 =月和 =年 =月发生大范围 变形,今年 =月 =日,滑坡体后缘局部地段出现新的变形。险情发生后,县救灾办组织县国土资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现场踏勘,并请省市地质专家到现场对滑坡体进行科学论证,目前已将受严重威胁的 =户、 =人全部实行紧急撤离,加大对滑坡体的专业监16 / 44 测。和尚岩岩崩位于杨林桥镇赵家山村,属 =年省地勘院调查的全镇 =处重大隐患点之一 ,该危岩体 =年 =月曾出现险情,当时已将危害严重的一孤岩人工剥除,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自今年 =月 =日以来,受长期干旱和持续强降雨影响,危岩体变形加剧 ,该危岩体后缘形成长约 =米,宽=-=厘米的裂缝,裂缝将危岩体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临空的鹰嘴岩状,危岩体与母岩有脱离迹象,共危及 =户、 =人、 =间房屋和两家企业,险情发生后,省市县领导和地质专家到现场踏勘,决定将险区内的 =户、 =人先期实施搬迁安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 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领导责任制落实 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调整充实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县救灾办、防汛办、防雹办 “三办”值班合并,统一办公,负责主汛期间全县灾情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从 =月 =日起,县救灾办实行 =小时值班制度,办公室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值班、专班负责现场救灾。 同时,加强了信息传递工作,与县委办、县政府办保持联系,加强了服务协调工作和检查督办工作,确保了各项救灾17 / 44 措施的落实。 县人武部、公安局、气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务局、交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分别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县人武部、公安局、卫生局还分别成立了防汛救灾应急 分队。 各乡镇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防汛抗旱救灾机构,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并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给县救灾办。水库、电站、旅游风景区以及各厂矿企业也分别组建了防汛救灾机构,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责任,制定了防汛预案。 在县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县救灾办具体负责,把全县各级、各单位的防汛救灾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全县群测群防重点险区险段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省市县 =处重点灾害点防灾预案、中小型水库渡汛方案汇总,并编印成工作手册,便于查阅,方便工作, 确保信息畅通。 规范和完善了救灾预案,基础工作扎实 一是对每处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都建立了灾害基本情况登记卡,填写了灾情的基本情况、救灾措施等,通过一张登记卡就可以反映灾害的基本情况。 二是每处地质灾害都有国土部门的应急调查报告和具体的处置意见,并督促有关乡镇和单位把救灾处置意见落18 / 44 到实处。 三是所发生的灾害险情都有统计表,涉及的总方量、人口、房屋、灾民紧急转移、搬迁安置人数都如实填报,便于汇总掌握全县的基本情况。 四是按国土部门统一规范的模式和要求,对全县 =处省市县 地质灾害点重新编制了科学的防灾救灾预案,做到了基本情况清楚,撤离路线明确,救灾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加强了防汛抗旱工作,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从早着手,提前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所有水库、堰塘、电站的防汛岗位职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二是自 =月中旬以来,组织技术人员分别到各乡镇对全县的水库、堰塘和电站进行了经常性安全防汛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渡汛。 三是编制了水库、堰塘和 电站的防汛调度方案,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预案和重点水利设施反恐怖预案。 四是始终按照“防大汛、抗大灾,防大旱、救大灾”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编制了秭归县抗旱预案,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该留的坚决留,该弃19 / 44 的坚决弃,科学管理,节水抗旱。 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全县 =处地质灾害点的预警监测网络,明确了群测群防责任,向灾区群众发放了防灾避灾工作明白卡。 二是 =月 =日至 =月 =日,全县组织 =个工作专班, 对全县 =个乡镇群测群防点、专业监测点、县级以上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和二期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及近期出现明显变形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了灾害点的稳定状况、防灾预案、监测人员和监测实施情况,确保监测措施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是 =月 =日,全县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救灾工作督办会,各乡镇负责群测群防的工作人员和分管防汛救灾工作的领导参加,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有关防汛抢险工作的重要精神,就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防汛抗旱工作等基本知识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和指导。副县长郑之彪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 =年全县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责任状,并对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是由县救灾办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根据乡镇合村并组后的实际情况,对全县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点进行核实,整理了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及基础资料,进一步规范了地质灾20 / 44 害监测预警工作。 五是高度关注每处地质灾害险情,做到有险必查,现场踏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编印地质调查报告。对王家湾、莲花沱、和尚岩等重点灾害点派专人指导现场监测,确保了准确监测、及时预警。 加强了气象服务 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一是强化气象信息预报服务工作。按照“主动、及时、优质、周到”的要求,发布汛期天气预报和中长期气象趋势预报。今年汛期,共发布常规中长期天气预报 =多份,汛期预报 =多份,制作发布专题气象信息 =期,重要天气报告 =期。同时,加强了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为泗溪、九畹溪旅游公司提供气象安全保障服务。 二是认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今年汛期以来,县气象局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救灾、服务全县国民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工作早安排,人员早培训,高炮早检修,设施早到位,并落 实了人影工作的安全责任制。同时,抓住有利时机,科学组织防雹增雨作业,降低灾害损失,特别是“ =.=”增雨作业 ,有效缓解了全县持续近一个月的旱情。从=月 =日第一次作业到 =月 =日最后一次作业,全县共开展人影天气作业 =站次,发射炮弹 =发、火箭弹 =枚。 三是加强空管协调,确保安全作业。为了争取空管部门对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支持,县救灾办、县气象局先21 / 44 后多次与空管部门协调关系,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为人影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各部门密切配合 每次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都是亲临 现场,靠前指挥,救灾办积极协调,加强督办,县人武部、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移民局、农业局、卫生局、烟草公司、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身于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帮助灾民生产自救,抗灾保丰收。 “ =.=”暴风雨灾害发生后,民政、农业、交通、水务等部门组成四个专班迅速赶到两河口、郭家坝、归州等受灾严重的乡镇,核实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各乡镇也组建了由乡镇领导带队的救灾工作专班深入各村检查灾情,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抗灾自救。 杨林桥镇和尚岩发生岩崩险情后,县公安局 、武警中队、移民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林业局、气象局等单位都派人到现场参与和服务于救灾工作,确保了灾民在规定时间内紧急转移,确保了灾区的社会稳定。 三、主要体会 领导重视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前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农村、库区重点险区险段,查看22 / 44 灾情,慰问灾民。同时,丏题研究灾民搬迁安置工作, 确保灾民正常生产生活。 责任落实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关键。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县、乡及县直各单位、重点水库 、电站都签订了防汛抗灾工作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各部门都把防汛救灾工作纳入了主要的议事日程,使防汛救灾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检查督办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保证。县救灾办对每处地质灾害的处理结果定期进行跟踪督办,县水务局定期对重点水库、电站的安全渡汛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县民政局对全县灾民搬迁安置进行检查通报等。通过检查督办,确保了各项救 灾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了灾民的根本利益。 部门配合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基础。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服从大局,积极参与 抗灾救灾工作,这是保证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四、存在主要问题 灾民搬迁安置难度大。今年因地质灾害需搬迁安置灾民 =户、 =人,其中已经安置的 =户、 =人,未安置的 =户、 =人,特别是杨林桥镇和尚岩岩崩险区和郭家坝镇王家湾小学搬迁重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杨林桥镇和尚岩险区的 =户、 =人一期安置对象 =户、 =人中,已安置23 / 44 的仅 =户、 =人,新房在建的 =户、 =人,安置没有启动的还有 =户、 =人。郭家坝镇王家湾小学重建工作仅完成场平,地面建筑刚刚启动,预计到明年初才能建成使用。 丏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县是地质灾害重度分布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繁重,但全县地质丏业人才严重缺乏,一遇多灾并发,丏业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灾区,客观上影响了抢险救灾工作。 救灾资金不足。由于近几年移民与非库区灾民执行的救灾政策有差异,灾民安置资金补助标准实际上大大高于全省民政补 助标准,往年是通过项目资金补充,现在无法用此办法筹集资金,仅财政和民政筹集救灾资金,实际操作中救灾资金显得相对缺乏,客观地影响了灾民 搬迁安置进度。 篇五:县 2016年度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总结 xx 年全县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防汛保平安,救灾促增收”的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气象服务、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灾民安置等抢险救灾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灾区稳定,为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现将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灾害基本情况 24 / 44 气象灾害 1、干旱灾害。今年 6-7月份,我县降雨明显偏少,气 温偏高。 6 月 18 日到 7 月 4 日,全县大部分地区近 30 天高温无雨,总降雨量只有历史同期平均值的 7%,为 10 年来同期最少,致使全县 12 个乡镇 186 个村、万人不同程度受旱,影响农业生产和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全县农作物的受旱面积达万亩,其中重旱万亩,损失粮食产量 9515 吨,损失油料产量 588 吨 ,损失烟叶产量 18460 担 ,损失柑桔产量15918吨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 3000 多万元。同时 ,因干旱缺水全县有 614 万千瓦水电装机不能正常发电 ,比去年同期减少发电量 40%以上 ,因缺电致全县水泥厂、金属硅厂等重点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造 成经济损失 4300 万元以上。这次旱灾损失较严重的是茅坪、泄滩、沙镇溪、梅家河、周坪、杨林桥等 6个乡镇。 2、暴风雨灾害。 7 月上旬,全县多次出现强降雨,先后发生了“”、“”、“”等暴风雨灾害,特别是 7 月 8 日至 10日的持续强降雨最为严重,这次暴风雨导致全县农作物受灾万亩,绝收面积万亩 ,冲毁耕地 1815亩 ,因灾倒塌民房 37户、78间,其中倒光 28户、 62间,同时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桥河水库施工现场的部分临时设施被洪水冲垮,两河口镇太平河流域颜家台段、郭家坝镇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冲毁。全县公路出现大 小坍塌 512 处,完全中断交通的 625 / 44 处,其中水田坝乡对外交通全部中断。这次突发性暴雨还诱发了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杨林桥镇和尚岩出现岩崩险情,两河口镇谭家河朱家坡发生滑坡险情。据统计,因暴风雨灾害,全县 12个乡镇的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近 3000 万元 ,其中水田坝、两河口、杨林桥受灾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 今年 1 9 月,乡镇上报各类地质灾害(含险情) 10处,总规模达 600 万方,涉及屈原、水田坝、两河口、郭家坝、周坪、杨林桥等 6个乡镇、 10 个村、 330 户、 1362人、851 间房屋,紧急转移 134 户、 402 人,县政府决定实施搬迁安置 105户、 316 人。 上述地质灾害中,按乡镇划分,屈原镇 1处,水田坝乡 1 处,两河口镇 2 处,郭家坝镇 3 处,周坪乡 2 处,杨林桥镇 1处。 按时段划分,其中 1 4月份发生 2 处, 5月份发生 1处, 6月份发生 2 处, 7月份发生 3 处, 8 月份发生 2处。 按类别划分,滑坡险情 8起,涉及 8个村的 219户、1016人、 584间房屋;危岩体 2处,涉及 2个村的 111户、346人、 267 间房屋。 今年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险情有:郭家坝镇王家湾、莲花沱滑坡险情,杨林桥镇和尚岩 岩崩险情。王家湾滑坡体位于郭家坝镇擂鼓台村,滑坡体前缘高程 140米,后26 / 44 缘高程 370米,分布面积约万平方米,总体积约 223 万方,共危及 75 户、 529 人、 230 间房屋(含王家湾小学师生 298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耀、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领导到现场指导救灾,决定对受威胁最严重的 22 户、 62 人和王家湾小学实施搬迁重建。莲花沱滑坡体位于郭家坝镇楚王井村,滑坡体前缘高程位于 135米以下,后缘高程 560 米,纵长约 1200米,横宽 250-460米,滑坡体总方量约 1200万立方米,该滑坡体曾于 xx年 7月和 xx年 3月发生大范围 变形,今年 8 月 25 日,滑坡体后缘局部地段出现新的变形。险情发生后,县救灾办组织县国土资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现场踏勘,并请省市地质专家到现场对滑坡体进行科学论证,目前已将受严重威胁的 14 户、 32 人全部实行紧急撤离,加大对滑坡体的专业监测。和尚岩岩崩位于杨林桥镇赵家山村,属 2000 年省地勘院调查的全镇 15 处重大隐患点之一 ,该危岩体 xx年 10 月曾出现险情,当时已将危害严重的一孤岩人工剥除,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自今年 7月 9 日以来,受长期干旱和持续强降雨影响,危岩体变形加剧 ,该危岩体后缘形成长约 60 米,宽 5-53 厘米的裂缝,裂缝将危岩体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临空的鹰嘴岩状,危岩体与母岩有脱离迹象,共危及 97户、 298 人、 225 间房屋和两家企业,险情发生后,省市县领导和地质专家到现场踏勘,决定将险区内的 76户、 231人先期实施搬迁安置。 27 / 44 二、主要工作措施 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领导责任制落实 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调整充实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县救灾办、防汛办、防雹 办“三办”值班合并,统一办公,负责主汛期间全县灾情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从 5 月 1日起,县救灾办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办公室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值班、专班负责现场救灾,同时,加强了信息传递工作,与县委办、县政府办保持联系,加强了服务协调工作和检查督办工作,确保了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 县人武部、公安局、气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务局、交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分别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县人武部、公安局、卫生局还分别成立了防汛救灾应急分队 。 各乡镇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防汛抗旱救灾机构,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并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给县救灾办。水库、电站、旅游风景区以及各厂矿企业也分别组建了防汛救灾机构,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责任,制定了防汛预案。 在县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县救灾办具体负28 / 44 责,把全县各级、各单位的防汛救灾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全县群测群防重点险区险段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省市县 33 处重点灾害点防灾预案、中小型水库渡汛方案汇总,并编印成工作手册,便于查阅,方便工作,确保 信息畅通。 规范和完善了救灾预案,基础工作扎实 一是对每处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都建立了灾害基本情况登记卡,填写了灾情的基本情况、救灾措施等,通过一张登记卡就可以反映灾害的基本情况。 二是每处地质灾害都有国土部门的应急调查报告和具体的处置意见,并督促有关乡镇和单位把救灾处置意见落到实处。 三是所发生的灾害险情都有统计表,涉及的总方量、人口、房屋、灾民紧急转移、搬迁安置人数都如实填报,便于汇总掌握全县的基本情况。 四是按国土部门统一规范的模式和要求,对全县 33处省市县地质 灾害点重新编制了科学的防灾救灾预案,做到了基本情况清楚,撤离路线明确,救灾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加强了防汛抗旱工作,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从早着手,提前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 29 / 44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所有水库、堰塘、电站的防汛岗位职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二是自 5月中旬以来,组织技术人员分别到各乡镇对全县的水库、堰塘和电站进行了经常性安全防汛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渡汛。 三是编制了水库、堰塘和电站 的防汛调度方案,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预案和重点水利设施反恐怖预案。 四是始终按照“防大汛、抗大灾,防大旱、救大灾”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编制了秭归县抗旱预案,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该留的坚决留,该弃的坚决弃,科学管理,节水抗旱。 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全县 863处地质灾害点的预警监测网络,明确了群测群防责任,向灾区群众发放了防灾避灾工作明白卡。 二是 5 月 20日至 6月 5 日,全县组织 4 个工作专班,对全 县 12 个乡镇群测群防点、专业监测点、县级以上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和二期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及近期出现明显变形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了灾害点的稳定状况、防灾预案、监测人员和监测实施情况,确保监测措施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0 / 44 三是 6 月 24 日,全县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救灾工作督办会,各乡镇负责群测群防的工作人员和分管防汛救灾工作的领导参加,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有关防汛抢险工作的重要精神,就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防汛抗旱工作等基本知识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和指导。副县长郑之彪代表县政府与 各乡镇政府签订了 xx 年全县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责任状,并对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是由县救灾办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根据乡镇合村并组后的实际情况,对全县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点进行核实,整理了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及基础资料,进一步规范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五是高度关注每处地质灾害险情,做到有险必查,现场踏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编印地质调查报告。对王家湾、莲花沱、和尚岩等重点灾害点派专人指导现场监测,确保了准确监测、及时预警。 加强了气象服务工作,最 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一是强化气象信息预报服务工作。按照“主动、及时、优质、周到”的要求,发布汛期天气预报和中长期气象趋势预报。今年汛期,共发布常规中长期天气预报 1000 多份,汛期预报 200 多份,制作发布专题气象信息 31 期,重要天气报告 26 期。同时,加强了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为泗溪、31 / 44 九畹溪旅游公司提供气象安全保障服务。 二是认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今年汛期以来,县气象局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救灾、服务全县国民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工作早安排,人员早培训,高炮早检修,设施早到位,并落实了人影 工作的安全责任制。同时,抓住有利时机,科学组织防雹增雨作业,降低灾害损失,特别是“”增雨作业 ,有效缓解了全县持续近一个月的旱情。从 4月 9 日第一次作业到 8 月 13 日最后一次作业,全县共开展人影天气作业 75站次,发射炮弹 3326发、火箭弹 7 枚。 三是加强空管协调,确保安全作业。为了争取空管部门对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支持,县救灾办、县气象局先后多次与空管部门协调关系,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为人影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各部门密切配合 每次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都是亲临现场,靠前指挥 ,救灾办积极协调,加强督办,县人武部、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移民局、农业局、卫生局、烟草公司、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身于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帮助灾民生产自救,抗灾保丰收。 “”暴风雨灾害发生后,民政、农业、交通、水务等部门组成四个专班迅速赶到两河口、郭家坝、归州等受灾严32 / 44 重的乡镇,核实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各乡镇也组建了由乡镇领导带队的救灾工作专班深入各村检查灾情,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抗灾自救。 杨林桥镇和尚岩发生岩崩险情后,县公安局、武警中队、移民局、民 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林业局、气象局等单位都派人到现场参与和服务于救灾工作,确保了灾民在规定时间内紧急转移,确保了灾区的社会稳定。 三、主要体会 领导重视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前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农村、库区重点险区险段,查看灾情,慰问灾民。同时,丏题研究灾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灾 民正常生产生活。 责任落实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关键。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县、乡及县直各单位、重点水库、电站都签订了防汛抗灾 工作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各部门都把防汛救灾工作纳入了主要的议事日程,使防汛救灾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检查督办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保证。县救灾办对每处地质灾害的处理结果定期进行跟踪督办,县水务局定期对重点水库、电站的安全渡汛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县民政局对全县灾民搬迁安置进行检查通报等。通过检查督办,33 / 44 确保了各项救灾措施 落到实处,确保了灾民的根本利益。 部门配合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基础。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服从大局,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工作,这是保证 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四、存在主要问题 灾民搬迁安置难度大。今年因地质灾害需搬迁安置灾民 126户、 383 人,其中已经安置的 82户、 252 人,未安置的 44户、 131人,特别是杨林桥镇和尚岩岩崩险区和郭家坝镇王家湾小学搬迁重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杨林桥镇和尚岩险区的 97 户、 298 人一期安置对象 76 户、 231 人中,已安置的仅 42户、 126 人,新房在建的 12户、 43 人,安置没有启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