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609.1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相较于《GB 6609.11-1986》,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与完善。主要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首先,新版标准对术语定义更加明确,确保了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样品处理、溶液配制等方面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说明。
其次,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限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设置,还增加了对辅助设备如空气压缩机、乙炔气瓶等的安全使用规范。
再者,《GB/T 6609.11-2004》中增加了质量控制措施,比如通过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曲线的建立以及定期检查仪器性能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新版本还特别强调了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指出在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并且要求实验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操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2-05 颁布
- 2004-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S 7 1 。 1 0 0 . 1 0H 12汤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6 6 0 9 . 1 1 -2 0 0 4 代替 G B / T 6 6 0 9 . 1 1 -1 9 8 6 &= I r .亡口 11 1 1 3 17,、 小亡 卜 户 二n 羊 、 1 1 奋卞 口 _ I L r 月卜 7J 一 , 7 1 . / Z 11 4 月 石 妇1 用 , 协卜全匕之 mo l l 岌 匕 , -, ; + 洲 叨工 主.i 土 月 已lU 闪 匕刀 矛 友 。 二 L / A v 2 , nr l A Z _ L * , 1 ,& % - i 46 * * - L - 人 M ) 寸 叹 叹 尤 猫 达 测定一氧化锰含量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s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h y s i c 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l u mi n a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ma n g a n o u s o x i d e c o n t e n t - - F l a me a t o m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 I S O 3 3 9 0 : 1 9 7 6 NE Q)2 0 0 4 - 0 2 - 0 5发布2 0 0 4 - 0 7 - 0 1 实施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小 一、 菌、 蒙 辈秘 , 花瞥撞 臀豁荟发 布G B / T 6 6 0 9 . 1 1 -2 0 0 4 前言 G B / T 6 6 0 9 -2 0 0 4 分为2 9 部分, 本标准为第1 1 部分。 本标准是对G B / T 6 6 0 9 . 1 1 -1 9 8 6 (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氧化锰量的修订 , 基本 内容没有变化。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I S O 3 3 9 0 ; 1 9 7 6 主要用 于铝生产的氧化铝锰含量 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 主要技术差异有: 删除了I S O 3 3 9 0 ; 1 9 7 6 中的引言、 引用文件、 试验报告和附录; 增加了前言和精密度( 重复性和允许差) ; 测定范围由0 . 0 0 0 2 5 8 %-0 . 0 0 6 4 6 扩大为0 . 0 0 0 2 5 0 o -0 . 0 0 8 写; 溶样器从硅酸盐玻璃管改为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 ; 掩蔽剂由氰化钾改为酒石酸钾钠。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同时代替G B / T 6 6 0 9 . 1 1 -1 9 8 6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王新亮 、 赵春晖、 李春潮 、 李成霞、 董 良。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 / T 6 6 0 9 . 1 1 一 1 9 8 6 。标准下载网() G B / T 6 6 0 9 . 1 1 -2 0 0 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铝中一氧化锰含量的测定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氧化铝中一氧化锰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0 . 0 0 0 2 5 0 0 -0 . 0 0 8 0 o 02 方法原 理 试料在聚 四氟乙烯 密封溶样器 中用盐酸恒温溶解后 , 在酒石 酸钾钠掩蔽下 , 调节溶液的 p H 至1 1 . 8 , 以三氯甲烷萃取2 一 甲基一 8 经基喳琳锰络合物, 使锰和干扰元素分离, 在低温加热下使有机相干涸 , 残 留物用稀盐酸溶解 , 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2 7 9 . 5 n m处 , 使用空气一 乙炔 火焰 , 测量其 吸光度, 以测定一氧化锰的含量。3 试 剂3 . 1 盐酸( p l . 1 9 g / mL ) : 优级纯。3 . 2 三氯甲烷。3 . 3 盐酸 : ( 1 十1 2 0 ) .3 . 4 氢氧化钠溶液: 5 0 0 g / L o3 . 5 酒石酸钾钠溶液 ; 2 0 0 g / L a3 . 6 2 一 甲基一 8 经基喳琳溶液( 2 0 g / L ) : 称取2 . 0 g2 一 甲基一 8轻基喳琳( C , , H 9 N O ) 溶解于5 m L的冰乙酸中, 用水稀释至1 0 0 mL , 混匀。3 . 7 一氧化锰标准贮存溶液: 称取0 . 6 1 96g优级纯金属锰置于 1 5 0 mL烧杯中, 加人 1 2 ml , 盐酸( 1 +1 ) , 盖上表皿 , 温热至锰全部溶解 , 冷却至室温, 将溶液移人 1 0 0 0 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1 mL含0 . 8 m g 一氧化锰。3 . 8 一氧化锰标准溶液 : 移取 1 0 . 0 0 ml , 一氧化锰标准贮存溶液( 3 . 7 ) 置于 1 0 0 0 mL容量瓶 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1 mL含0 . 0 0 8 mg 一氧化锰。4 仪器、 装置及器具4 . 1 p H计。4 . 2 干燥器: 用新活性氧化铝作干燥剂。4 . 3 原子吸收光谱仪, 附锰空心阴极灯 。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 凡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 特征浓度: 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 一氧化锰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 . 0 3 0 p .g / m I , o 精密度 : 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 1 0次吸光度, 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 1 . 5 %; 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 不是“ 零” 浓度溶液) 测量 1 0 次吸光度 , 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 . 5 %o 工作曲线线性 : 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 最高段 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 的吸光度差值之 比,应不小于0 . 7 04 . 4 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 见 G B / T 6 6 0 9 . 7 -2 0 0 4中图 t o标准下载网()GB / T 6 6 0 9 . 1 1 -2 0 0 45 试样5 . 1 试样应通过0 . 1 2 5 mm孔径筛网。5 . 2 试样应在 3 0 0 士1 0 C 烘箱中烘 2h , 并置于干燥器( 4 . 2 ) 中, 冷却至室温备用。6 分析步骤6 . 1 试料 称取 1 . 5 0 0 0 g 试样( 5 ) , 精确至0 . 0 0 0 1 g o6 . 2 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二次测定 , 取其平均值 。6 . 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作空白试验 。6 . 4 测定6 . 4 . 1 将试料( 6 . 1 ) 置于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 4 . 4 ) 的反应杯 中, 加人 2 0 m L盐酸( 3 . 1 ) , 盖好盖, 放入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 4 . 4 ) 中, 加盖, 将溶样器置于钢套中, 拧紧盖后置于烘箱中, 升温至2 4 0 士3 *C, 保温 6h , 自 然冷却至室温。6 . 4 . 2 取出聚四氟乙烯反应杯, 将溶液移人2 5 0 m L烧杯中, 用水洗净反应杯, 洗涤水并人烧杯中, 盖好表皿, 放在低温电热板上蒸发到盐类刚刚析出为止。6 . 4 . 3 取下烧杯, 加人5 0 ml , 水, 使盐类溶解, 加入2 5 m L酒石酸钾钠溶液( 3 . 5 ) , 在不断搅拌下, 缓慢加入 1 0 ml- 氢氧化钠溶液( 3 . 4 ) , 直到析出的氢氧化铝沉淀完全溶解为止。应避免氢氧化钠过量, 加人5 m I . 2 一 甲基一 8 经基喳琳溶液( 3 . 6 ) , 搅拌使其溶解 , 冷却至室温, 用氢氧化钠溶液 ( 3 . 4 ) 和盐酸( 3 . 1 ) 调节溶液的 p H 至 1 1 . 8 06 . 4 . 4 将溶液移人 2 5 0 m 工 , 分液漏斗中, 用 2 0 m L三氯甲烷( 3 . 2 ) 萃取 , 振荡 1 m i n , 分离有机相后 , 再继续用1 0 m l , 三氯甲烷( 3 . 2 ) 萃取至有机相不呈绿色为止( 通常要萃取 4 - 5 次) 。将有机相收集于盛有1 m L盐酸( 3 . 1 ) 的烧杯中, 盖上表皿, 在低温电热板上蒸发至干。6 . 4 . 5 取下烧杯, 用少量盐酸( 3 . 3 ) 溶解残留物, 并用盐酸( 3 . 3 ) 洗人2 5 mL容量瓶中, 冷却至室温, 用盐酸( 3 . 3 ) 稀释到刻度, 混匀。6 . 4 . 6 按照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2 7 9 . 5 n m处 , 以水调零点 , 试液与系列标准溶液同时测量其吸光度 , 由工作 曲线上查出相应的一氧化锰的浓度 。6 . 5 工作曲线的绘制 移取。 , 1 . 0 0 , 4 . 0 0 , 7 . 0 0 , 1 0 . 0 0 , 1 3 . 0 0 , 1 6 . 0 0 m1 . 一氧化锰标准溶液( 3 . 8 ) , 置于一组 2 5 m L容量瓶中, 用盐酸( 3 . 3 ) 稀释至刻度 , 混匀。使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 , 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2 7 9 . 5 n m处, 以水调零, 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 零” 浓度溶液的吸光度, 以一氧化锰浓度( m g /m L ) 为横坐标 ,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工作 曲线。7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氧化铝中一氧化锰含量w( Mn O) ( %) : ( C 一 C )。V w( Mn O) 二 匕,牛决丁二 X 1 0 0 MO X 1 0 式 中: C , 自 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试液中一氧化锰的浓度, 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 g / m L ) ; C Z 自 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试验溶液中一氧化锰的浓度 , 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 g / m L ) ; V 测量时试液的总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 L ) ;标准下载网() G B / T 6 6 0 9 . 1 1 -2 0 0 4 M O 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8 精密度8 . 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 的测定值 , 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 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 r ) , 超过重复性限( : ) 的情况不超过5 %, 重复性限( : ) 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 w( Mn O )( )0 . 0 0 0 2 6 0 . 0 0 0 9 5 0 . 0 0 6 4 9 重复性限r( )0 . 0 0 0 1 0 0 . 0 0 0 2 4 0 . 0 0 0 5 28 . 2 允许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互动式教学工具的营销策略与教育内容创新
- 抖音商户直播设备故障应急切换制度
- 全球视野下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化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报告
-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2025: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公共交通与公共交通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CLK2-3-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口译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泰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烟草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2025年实施方案与信息化建设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第一套路面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2590-2021 轧钢加热炉用耐火浇注料
- 研发部程序文件bom管理
- 大件运输管理制度
- 结构化思维PPT通用课件
- 跨境电商模拟试题 (1)
- 意外受伤赔偿协议书的格式
- PE管闭水试验表
- 沈阳市内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调查研究报告
- 《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试用)》
- 养老护理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