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466.3-2004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这一标准主要规定了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来测定塑料材料熔融和结晶温度及其热焓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与未明确提及的前一版或相关标准相比,该标准引入或强调了以下几点内容:
-
适用范围的明确:标准明确了其适用的塑料类型,以及DSC测试在测定这些材料熔融和结晶特性中的具体应用范围。
-
测试条件的规范:对样品的预处理、测试气氛(如氮气或惰性气体环境)、升温速率、样品质量等测试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
仪器校准要求:强调了在进行测试前,DSC仪器需经过适当校准,包括但不限于基线校正、热量校正,以消除系统误差。
-
数据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DSC曲线分析确定熔融和结晶温度(如初熔点、峰值熔点、结晶起始温度等),以及计算热焓变化的方法,提供了更为统一和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步骤。
-
结果表述与报告:规范了测试结果的记录格式和报告内容,要求报告中应包含测试条件、样品信息、测试结果及其不确定度评估等,提高了结果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
质量控制与验证: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如重复性测试、对照样品的使用等,以验证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3-15 颁布
- 200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S 8 3 . 0 8 0 . 0 1G 3 1召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 1 9 9 9 塑料第 3 部分:差示扫描量热法( D S C )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恰的测定P l a s t i c s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 c a n n i n g c a l o r i m e t r y ( D S C ) 一P a r t 3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e n t h a l p y o f m e l t i n g a n d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 I S O 1 1 3 5 7 - 3 : 1 9 9 9 , I DT)2 0 0 4 - 0 3 - 1 5 发布2 0 0 4 - 1 2 - 0 1实施塞 氮翎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1 9 9 9前言 G B / T 1 9 4 6 6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D S C ) 分为 7 个部分: 第 1 部分: 通则; 第 2 部分: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第 3 部分: 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焙的测定; 第 4 部分: 比热容的测定; 第 5 部分: 聚合温度和/ 或时间及聚合动力学的测定; 第 6 部分: 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第 7 部分: 结晶动力学测定。 本部分为 G B / T 1 9 4 6 6的第 3 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 I S O 1 1 3 5 7 - 3 : 1 9 9 9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D S C ) 第 3 部分: 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熔的测定 本部分等同翻译 I S O 1 1 3 5 7 - 3 : 1 9 9 9 0 为便于使用,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 “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 本标准” ; b )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c ) 把规范性引用文件所列的国际标准换成对应的、 被我国等同采用制( 修) 订的国家标准, 并删除 了正文中未引用的I S O 4 7 2 ; d ) 对公式进行了编号; e ) 把 1 0 . 1 中的术语定义调整到 3 . 5 ; I ) 不再把参考文献作为附录, 而是作为与附录不同的资料性要素; 9 )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A以便参考。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 T C 1 5 / S C 4 ) 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树脂应用研究所、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梅特勒一 托利多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石化树脂加工应用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乙烯公司、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包世星、 张立军、 赵平、 王刚、 王伟众、 史群策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标准下载网()GB /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1 9 9 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D S C )第 3 部分 : 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焙的测定 奋示一使用本标准的这部分时, 可能会涉及有危险的材料, 操作和设备。本标准不涉及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规定适当地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并确定这些规章制度 的适用性 。范围G B / T 1 9 4 6 6 . 3 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结晶和半结晶聚合物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熔的试验方法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B / T 1 9 4 6 6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 塑料差示扫描童热法( D S C ) 第 1 部分: 通则( i d t I S O 1 1 3 5 7 - 1 : 1 9 9 7 )术语 和定义G B / T 1 9 4 6 6 . 1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熔融m e l t i n g完全结晶或半结晶聚合物从固态向具有不同粘度的液态的转变阶段。注:这种转变也可称为熔化. 在 D S C曲线上表现为吸热峰3 . 2结晶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聚合物的无定形液态向完全结晶或半结晶的固态的转变阶段。注这种转变在 D S C曲线上表现为放热峰.对液晶, 应把无定形液态用“ 有序液态” 代替。3 . 3熔融焙e n t h a l p y o f f u s i o n在恒压下, 材料熔融所需要的热量 单位, k 1 / k g .3 . 4结晶怡 e n t h a l p y o f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在恒压下, 材料结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 kJ/kg.3 . 5特征温度特征温度如下( 见图 1 ) 外推起始温 度 T , ; , 0C , e x t r a p o l a t e d o n s e t t e m p e r a t u r e外推基线与对应于转变开始的曲线最大斜率处所作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 峰温 度几, , p e a k t e m p e r a t u r e峰达到的最大值( 或最小值) 所对应的温度。 外推终止温 度 T , , 0C , e x t r a p o l a t e d e n d t e m p e r a t u r e标准下载网()GB /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 1 9 9 9外推基线与对应于转变结束的曲线最大斜率处所作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注 :用 下 标 “ m ” 注 明 与 熔 融 现 象 有 关 的 a 度 , 下 标 “ c 注 明 与 结 晶 0 . 象 有 关 的 涌 度 . 941 . IN IT m T -了 7 .奉严吸 热才_ 人T h了 、几 .玩一温度一温 度 图 1 特征温度测定示例原理见 G B/ T 1 9 4 6 6 . 1 -2 0 0 4第 4章 。5仪器和材料见 G 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 第 5 章。使用的气氛应为分析级的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应使用清洁的镊子处理试样和样品皿。6试样见 G 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第6章。试验条件和试样状态调节见 GB/ T 1 9 4 6 6 . 1 -2 0 0 4第 7章 。校准见 GB/ T 1 9 4 6 6 . 1 -2 0 0 4第 8章 。9操作步骤9 . 1 打开仪器 见 GB/ T 1 9 4 6 6 . 1 -2 0 0 4 9 . 1 , 接通仪器电源, 使其平衡至少 3 0 mi n . 使用与校准仪器相同的清洁气体及流速。气体和流速有任何变化, 都需要重新校准。一般采用: 氮气( 分析级) , 流速 5 0 mL / m i n ( 1 士1 0 %) 。经有关双方的同意, 可以采用其他惰性气体和流速。 2标准下载网()GB/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 1 9 9 99 . 2 将试样放在样品皿内 见 G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 9 . 2, 除非材料的标准另有规定, 试样量采用 5 mg至1 0 m g 。称量试样, 精确到 。 . 1 mg . 样品皿的底部应平整, 且皿和试样支持器之间接触良好。这对获得好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用手直接处理试样或样品皿, 要用镊子或戴手套处理试样。9 . 3把样品皿 放入仪器内 见 G 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 9 . 3 ,9 . 4 温度扫描9 . 4 . 1 在开始升温操作之前 , 用氮气预先清洁 5 m i n ,9 . 4 . 2 以2 0 C / mi n的速率开始升温并记录。将试样皿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 以消除试验材料以前的热历史。通常高于熔融外推终止温度( T J , ) 约 3 0 0C, 样品和试样的热历史及形态对聚合物的D S C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进行预热循环并进行第二次升温扫描( 见G 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 的 附录B ) 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若材料是反应性的或希望评定预处理前试样的性能时, 可取第一次热循环时的数据。试验报告中应记录与标准步骤的差别。9 . 4 . 3 保持温度 5 min ,9 . 4 . 4 以2 0 0 C / m i n的速率进行降温并记录, 直到比预期的结晶温度( T , ) 低约 5 0 0 C , 注1 : 经有关双方的同意, 可以采用其他的升温或降温速率.特别是, 高的扫描速率使记录的转变有高的灵敏度, 另 一方面, 低的扫描速率能提供较好的分辨能力。选择适当的速率对观察细微的转变是重要的 注2 : 由于过冷, 要达到足够低的温度变化时才能得到结晶, 结晶温度通常大大低于熔融温度。9 . 4 . 5 保持温度 5 mi n e9 . 4 . 6 以2 0 0 C / m i n 的速率( 见9 . 4 . 4 注1 ) 进行第 2 次升温并记录, 加热到比外推终止温度T Q 。 高约 3 0 0 C。9 . 4 . 7 将仪器冷却到室温, 取出试样皿, 观察试样皿是否变形或试样是否溢出。9 . 4 . 8 重新称量皿和试样, 精确到士。 . 1 m g9 . 4 . 9 如有任何质量损失, 应怀疑发生了化学变化, 打开皿并检查试样。如果试样已降解, 舍弃此试验结 果, 选择较低的上限温度重新试验 变形的样品皿不能再用于其他试验。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有试样溢出, 应清理样品支持器组件。清理按照仪器制造商的说明进行, 并用至少一种标准样品进行温度和能量的校准, 确认仪器有效。9 . 4 . 1 0 按仪器制造商的说明处理数据。9 . 4 . 1 1 应由使用者决定是否进行重复试验。1 0结果表示1 0 . 1 转变温度的测定 调整 D S C曲线图, 使峰覆盖的范围能达到满量程的 2 5 0 0 。通过连接峰( 熔融是吸热峰, 结晶是放热峰) 开始偏离基线的两点画一条基线, 如图 1 所示。如果存在多个峰, 对每一个峰要画一条基线。 对熔融转变部分曲线, 应测量每一个峰并报告下列值: 外推熔融起始温度T -; 熔融峰温几 ; 外推熔融终止温度T , . 对结晶转变部分的曲线, 应测量每一个峰并报告下列值: 外推结晶起始温度T e, ; 结晶峰温丁 。;标准下载网()GB /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1 9 9 9外推结晶终止温度T , 一温度 图 2转变怡的测定1 0 . 2 转变烙的测定( 见图2 ) 测量D S C曲线上的峰与按 1 0 . 1 所作的基线之间的面积。 熔融焙 O H m ( 或结晶焙 A Hc ) 的值用公式( 1 ) 计算, 单位为 k ) / k g . ABT、 OHs Wsv 月=- 气 共 弄 入 1一 下 丙 一 不 事 犷 W八 s D s工s. . . . . . . . . . . . . . . (1)式中:A H 试样的熔融熔或结晶焙, 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k J / k g ) ;么 H s 标准样品的熔融熔或结晶烩, 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k J / k g ) ; A 试样的峰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mm ) ; A s 标准样品的峰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mm ) ; W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毫克( mg ) ;W、 一 一 标准样品的质量, 单位为毫克( mg ) ; T试样在 Y轴的灵敏度, 单位为毫瓦每毫米( mw/ mm ) ; T s 标准样品在 Y轴的灵敏度, 单位为毫瓦每毫米( MW/ mm) ; B 试样在 X轴( 时间) 的灵敏度, 单位为秒每毫米( s / mm) ; B s 标准样品在 X轴( 时间) 的灵敏度, 单位为秒每毫米( S / m m)注1 现在的仪器可进行这种计算注2 :当聚合物的固态禾液态的比热容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可使用特殊形状的基线, 如5形基线, 以改进试验的 结 果1 1 精密度 由于未获得足够。 J 实验室间的数据, 本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尚未知道在获得这些实验室间数据后,下个版本将增加精密 的说明。 附录A给出了制标工作组对两种材料测海的数据, 仅供参考1 2 试验报告 见G B / T 1 9 4 6 6 . 1 -2. 0 0 4 , 第 1 0 章。其中试验结果的第 1 项应包括下列内容: 每个峰的转变特 征温度T , , . T , 和T o 值, , 修约到整数位; 每个峰的烙变z I 值, k J / g , 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C1 , / T1 9 4 6 6 . 3 一2 0 0 4 / 1 5 0 1 1 3 5 7 一 3 : 1 9 9 9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HD P E和 P P测定结果精 密度 制标工作组用 H D P E和P P样品在 9 个试验室之间进行了室间重复试验, 并分别对熔融和结晶的讯, 、 几 和 天进行了精密度计算, 见表 A . 2 和表 A . 2 。 表 A . I H D P E 5 0 0 0 S精密度结果试验条件精 密 度结果 Tc.1 / 几 ./ 爪、 / 兀 . / 兀 / 爪 民 / 试 样 质 量 / 们 、 义升降温速率/ ( / m, n )52 Q平均值Y1 21 .11 3 2 . 11 3 9 . 31 1 7 . 11 1 3 31 0 3 0重 复 性 r1 . 3 4 31 3 6 63 . 8 6 00 . 3 6 51 .1 9 54 . 6 4 9再 现 性 R5 . 2 5 32 . 4 5 5, . 4 1 63 .2 2 74 5 7 61 1 . 0 25l O平均值V1 2 2 41 31 ,9 3 6 . 8 一 1 1 8 飞.1 1 5 t 91 0 8 . 7重 复性 r0 9 3 70 . 9 9 4Z t o l g0 4 6 心0. 7 1 42 . 3 1 6再 现 性 R3 . 5 2 23 1 1 97 t O 6 2 卫 6 23 2 5 28 8 4 7l O2 0平均值 亨1 2 0 . 9;3藻1 4 1 . 11 1 6 . 91 1 2 . 51 6 370 . 3 6 51 7 6 61 7 6 ;重 复 性 r0 9 2 0再 现 性 R4 . 6 0 93 . 7 5 37 . 0 2 43 . 2 56 6 5 71 0 89 l Ol 0平均值 V1 2 2 . 01 3 2 . 41 3 7 . 31 1 8 41 1 5 31 06 3重 复 性 r2 3 4 80 . 9 6 62 . 0 0 70. 5 3 81 . 2 6 82 . 3 46再 现 性 R4 . 9 5 51 . 8 8 72 . 7 3 12 . 2 53 . 5 5 79 3 4 2一表 A. Z P P精密度 结果试 验 条 件精 密 度结果T n / 几, / 双际/ 了 认/ 认 / 爪 c 了 试 样质 量 / 一升 降 温 速 率 / n l只( / 刀 l i n )5一 2 O平均值亨1 5 0 . 51 6 1 . 。 一一1 1 1 71 0 5 . 59 9 .1重 复 性 r2 0 291 3 6 31 . 2 8 91 . 3 7 71 . 6 8 9 L1 . 1 2 0再 现 性 R2 . 6 7 32 . 1 8 93 8 4 63 . 6 3 23 . 6 9 46 . 6 1 65平均值亨丁 52 2l 1 6 1 . 81 6 9 . 11 1 5 .11 0 9 . 71 0 5 0一重 复 性 r1 . 1 912 . 4 1 81 . 4 6 6一 ,. 1o 81 . 1 4 81 . 1 5 8再 现 性 R3 4 8 64 . 8 9 24 . 6 2 03 . 3 1 32 . 5 9 4任 . 4 9 0l 02 0平均值亨1 4 9 21 6 3 . 31试 1 . 81 1 1 . 11 0 4 . 89 6 . 1重 复性 rr1 .1 0 91 3 722 1 9 8一 0 . 9 5 下 _1 . 3 0 42 . 3 7 4再 现 性 R4 . 0 2 81 9 6 2 84 . 9 0 33 . 0 9 43 . 7 1 37 9 8 0l 01 0平 均值 Y1 5 2 . 11 63 . 01 7 0 . 31 1 . 井1 0 9 , 31 03 . 4重 复 性 r0 6 7 41 . 2 4 91 14 7 40 . 6 9 7一0 . 。 、 51 : . 7 o 1再 现 性 R2 . 0 313 . 5 3 12 4 9 85 . 3 21GB / T 1 9 4 6 6 . 3 -2 0 0 4 / I S O 1 1 3 5 7 - 3: 1 9 9 9参考文献 1 T u r i , E . A. , T h e r ma l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o n o f p o l y m e r i c m a t e r i a l s , 2 n d E d . , Ac a d e m i c P r e s s , 1 9 9 6 . 2 且Wu n d e r l i c h , B . , T h e r ma l a n a l y s i s , A c a d e mic P r e s s , 1 9 9 0 .仁 3 P e r e z , J, P h y s i q u e e t me c a n i q u e d e s p o l y m e r e s a m o r p h e s , T e c h n iq u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4年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组织变革与战略实施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卫生院村医招聘真题
- 人际关系管理的总结与提升计划
- 2024年杭州市时代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软件考试成功策略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VB专题讨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应考策略试题及答案
- 编程与创意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初级程序员考试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 化粪池应急预案方案
- 2024年安徽高考生物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带答案
- JTG 3432-202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正式版)
- 中建项目管理手册2023年
- 中国古代的声学成就
- 甲状腺健康科普宣传课件
- 2024年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中高端人才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医药代表拜访情景演练
- 中国竹笛演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音乐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