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doc_第1页
论中国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doc_第2页
论中国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摘要: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就是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经历了发现、认识、比较等探索实践,才最终找到和最终选择的。那么,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怎样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启示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科学回答。本文试图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揭示近代中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探询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一、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鸦片战争后各种斗争探索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实践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关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苦不堪言。为了拯救国家拯救人民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通过各种途径展开了轰烈烈的救国运动。 最早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案、洋务派实践“求强”、“求富”的方案,这些方案仅是对封建主义的改良,它必因封建主义的落后而失败。然后是农民阶级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发动了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后又发动了义和团起义,但因其阶级的局限性,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的维新变法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也都抵抗不住而败下阵来。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浪高过一浪,但都没有救民于水火,救中国于危难。 面对封建压迫、奄奄一息的中国,一定要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连根拔起,于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彻底“砸烂这个旧世界”的精神成为中国以死求生的选择,成为当时解决社会问题最迫切的需要。这个认识为中国先进分子共同认定。(二)新文化运动对选择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要“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民主与科学精神推动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尤其是青年学生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深刻认识西方文化。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三)中国工人运动发展是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革命的理论,工人阶级的有无和其状况是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产业工人已经有200万人。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斗争也不断深入。战斗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更是需要寻找科学的精神武器来进行斗争。(四)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条件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带来启示:其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其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其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为此,先进的中国人迅速进行选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中国社会。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就是这样一种选择,这是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中的反复比较、推求,在20世纪20年代做出的选择。(一)“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919年5月4日,运动爆发,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文化变革出现新的方向,政治运动更加波澜壮阔,中国文化路向随之发生转折:用近代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文化,改造中国社会。“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会和组织相继建立,可以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的论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经历了与各种思潮之间艰难的论争,代表性论争有三次。首先,问题与主义之争,焦点在于用什么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一争论意义在于:改造中国社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求得根本解决。其次,社会主义之论。围绕发展中国用资本主义还是用社会主义展开,使中国在历史转折关头,抛弃资本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最后,无政府主义之辩。主要围绕要不要组建无产阶级政党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展开,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指明了中国应该建立共产主义政党的道理,使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区别开来。 三次论争,核心都是如何改造中国社会的问题,通过论争,中国先进分子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摸索到改造中国的方向和途径: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政党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在这个艰辛的探索中,先进分子自觉或不自觉地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三)中国先进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冲破封建主义闭关锁国的束缚睁眼看世界,经历了彷徨、发现、认识、比较、接受等艰辛探索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纷纷从社会的不同阶层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了中国人民经过挫折与失败,终于有了新的领导核心,终于找到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政治思想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