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 b/ t 6 3 2 0 -9 2 汽轮机动叶片测频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动叶片静态固有频率( 静频) 和叶片在旋转状态下固有频率( 动频) 测试方法和条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动叶片静频和动频的测试。 2 引用标准 j j g 2 6 2通用示波器检定规程( 试行) j j g 3 4 9通用电子计数器检定规程( 试行) j j g 1 8 0电子计数器内石英晶 体振荡 器检定规程( 试 行) g b6 5 8 6通用阴极射线示波器 技术条件 g b 1 2 1 8 1低频信号发生器通 用技术条件 g b 3 1 4 6 1 频谱分析 仪通用技术 条件 z b k 5 4 0 1 8汽轮机主要零部件( 转子部分功0 工装配技术条件 j b 3 0 7 3 . 4 汽轮机用精锻动叶片 技术条件 3 技米要求 3 , 1 测试仪器 3 . 1 . 1 测试仪器应使用分别符合g b 6 5 8 6 , g b 1 2 1 8 1 和g b 1 1 4 6 1 规范的示波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 谱分析仪,亦可使用精度相当的其它测试仪器。 3 . 1 . 2 示波器、计数器应分别按j j g 2 6 2 , j j g 3 4 9 和 j j g 1 8 0规程检定. 3 , 2 静频测试 3 . 2 , 1 人员要求 频率测试人员需经过培训,并定期进行资格审查。 3 . 22 测试条件 3 . 2 . 21 单片叶片测试条件 a所测叶片应经检验合格。 b 具有可调节夹( 顶) 紧力的液 压泵及液压系统的防振测试台, 或相类 似的 其他工作台 . c . 测频夹具的设计和加工精度应符合轮缘图样 的要求。 d . 叶片装于叶轮测试时, 按产品图样 及工艺要求正确安装, 叶根紧固程 度应一 致。 e 新设计的调频自邮十 片, 应建立样片和频 率测试 卡 ( 见附 录a和附录b ) , 3 . 2 . 22 成组叶片测试条件 a . 所测叶片 应经 检验合 格, 并按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正确安 装于叶 轮上。 b . 成组叶片连接件的安装应符合 产品图 样的要求. 紧装叶片的叶根紧固程 度应一 致。 3 , 2 . 2 . 3 整圈( 网状) 连接叶片测试条件 机械电子工业部 1 9 9 2 -0 6 -2 批准 1 9 9 3 -0 1 -0 1实施 j s i t 6 3 2 0 -9 2 a , 整圈 ( 网 状)连接叶片的各部件应经检 验合格, 按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正确安装。 b . 紧装叶片叶根紧固程度应一致。 3 . 2 . 2 . 4 松装叶片叶 根与叶 轮贴合面可 用粘结剂正确固定. 3 . 2 . 3 需测定的量 按 产品图样的技术要求, 测定需测振型的 颇率值。 3 , 2 . 4 测试方法 3 . 2 - 4 . 1 自振法 自振法系指叶片处于自由衰减振动状态下测定其固有频率的方法。 二自 振法一般用于动叶片( 组) 切向a . 型振动的频率测 定。 也可用于单片叶片 其他振型 狈率的 测 量与校核。 七 . 激振锤击方向 应与 被测叶片 的振动方向 一致。 c 测试时, 调节信号 发生器的输出 频率, 使示波器的李沙茹图形为清晰稳定的圆或椭圆, 此时, 信 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值即为被测叶片的固有频率。 d . 自振法测试系统如图 1 所示。 3 . 2 . 4 . 2 共振法 共振法系指叶片处于强迫共振状态下测定其固有频率的方法。 a . 共振法适用于动叶片( 组) 及轮系各种振型 频率的测定. b . 激振器的安装 激振 器的安放应能 使产生的激振力与叶片 ( 组) 所需测定的 振动方向 一致, 且不影响叶片 频率的 正 确测量。 图1 自 振法测试系统 框图 c . 颇率的测量 由激振器产生一定的激振力施于被侧叶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狈率,使示波器的李沙茹图形为 振幅 最大的椭圆; 在此频 率值附 近进行微调, 若相位演变, 以振幅最大时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叶 片 某阶 振型的频率。继续 调节信号发生 器输出 频率, 可依次测得其他各阶振型的频率。 d . 共振法测试系统如图2 所示. 3 . 2 . 4 . 3 频谱分析法 频谱分 析法系指 使用快速富里叶( f f t ) 分析仪测定 处于自由 衰减振动状态下叶 片各阶振型固 有孩率 的方法。 a . 频 谱分析法适用于所有振动型式频率的测定。 b . 根据所测振型需 要, 选择适当 激振锤击方向 。 c . 测试前, 将频谱分析仪置于频域线性谱, 按分辨力适当 选择 频率范围。 必要时可 用细化技术, 以 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测量误差要求。 a 1 1 j t 6 3 2 0 -9 2 图2 共振法测试系统 框图 d , 各阶振型频率的测量 运用 快速变换技 术, 瞬时捕捉频域线性谱的各阶振峰, 一次锤击叶片可同时测 定各阶振型的频率。 必 要时,可 将图形数据用 绘图 仪或视频打印机记录, 并核对各阶振型。 e . 频谱分析法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频谱分析法测试系统框图 3 . 2 . 5 测试 3 . 2 . 5 . 1 单片叶片测试 a . 在测试前, 根据3 . 2 . 2 . 1 . e 的 规定按 该型叶片测试卡的内容, 用样片对 测试系 统进 行校核, 至少 重复装夹测 量三次,使测 得的 频率值与 样片的频率值误差不大于1 %0 b . 不 建立样片的首片叶片 频率测 试参照附录a进行。 3 . 2 . 5 . 2 成组叶片测试 a . 测试时, 任选一组叶片, 用共振法进行振动试验。 按3 . 2 . 4 . 2 . c正确测定所需测定振型的频率, 以此为准,测定其他各叶片组的频率。 b . 拾振器应置于 较灵敏的 测试平面内。 3 . 2 . 5 . 3 整圈( 网 状) 连接叶片测试 整圈 ( 网状) 连接叶 片, 需测定以 切向为主带节径振型的 频率, 所测定的节径数不少于6 . 3 . 2 - 5 . 4 轮系振动测试 轮系振动测试需测定轴向带节径振动 形式的颇率, 所n il 定的节径数不少于6 , 3 . 2 . 6 数据记录格 式 3 . 2 . 6 . 1 单片叶片 频率数据记录 格式如表i 和表2 3 . 2 . 6 . 2 成组叶片频率数据记录格式如表 3 和表 4 , 3 . 2 - 6 . 3 整圈 ( 网状) 、轮系振动叶片频率数据记录格式如表 5 , j b/ a 6 3 2 0 -s 2 33 动频测试 3 . 3 . 1 测试准备 3 . 3 . 1 . 1 所有试验叶片 ( 组)应经 检验合格, 并按产品图样 及工 艺要 求正确安 装于叶 轮上。 3 . 3 . 1 . 2 ( 试 验) 叶轮的设计、制造和 装配应满足产品图样及工艺 要求。 3 . 3 . 1 . 3 叶片连接件应经检验合格, 并按产品图样及 工艺要 求正确装配。 3 . 3 - 1 . 4 测试前, 应 详细侧量 ( 或遥测) 叶片 ( 组)的静 频。 33 , 2 需测定的量 按产品图样及设计要求,测定动叶片需测的动频和振型。 - 3 . 3 . 3 测试方法 本标准 推荐的测试方法, 按信号传递方 式分为 集流环法和遥测法。 3 . 3 - 3 . 1 基本要求 表1 单片叶片静频测试记录 产品代号出厂编号 安装电厂_第台 叶片型号工作温度 叶根型式测试方法 级别 f ma x h z 叶片只数 f m i n hz 叶身高度 m m 频率分散度% 转子直径mm 频率合格范围 h z 使用仪表: 测试 审核年_ 月_日 j b / t 6 3 2 0 -9 2 序号叶片编号 预率 hz 质量 k g 序号 叶片编号 频率 hz 质量 k g j b/ t 6 3 2 0 -9 2 表3 成组叶片静频测试记录 产品 代号 安装 电厂 出厂编号 _ 第台 讥 型 号 工作温度 叶根型式 测试方法 级别 f ma x hz 叶片只数 f mi n hz 叶身高度m m频率分散度% 转子直径mm频率合格范围hz 成组情况 使用仪表: 测试审核 年_月_日 j d/ a 6 3 2 0 -9 2 序号叶片组号 成组 叶片数 频率 h z 序号叶片组号, 成组 叶片数 频率 hz 7 b/ t 6 3 2 0 -9 2 表5 整圈 ( 网状) 、轮系振动静频测试记录 叶片型号转子直径m m 叶根型式成组情况 级别连接方式 叶片编号 , 气 工作温度 、 叶身高度mm测试方法 使用仪表: 节 径 数 频率 h z 节 径 数 频夕 h 11 b 散度小、 d 措施. e, f . 3 . 3 . 3 . 2 测试审核年_ 月 _日 使用压电晶体片作为动频测量传感器时,应对压电晶体片进行相位标定。 使用电阻应变片作为遥测法测量动频的传感器时, 可在阻值为3 5 0 - 1 0 0 0 0 范围内 任选 一种分 灵敏度高的应变片。 传感器须用 应变 胶按工艺要求粘贴( 固 化) , 并采用薄 钢片加以 屏蔽保护。 动频测试所用的引线应采用屏蔽线,所有引线必须固定。在电厂实测时,还应采取防水刷保护 应变胶应能满足试验温度和疲劳强度的要求。 所测频率值应按叶片工作温度进行修正。 集流环法 集 流环法系指用集流环将旋转叶片的 振动信号传 递给测量仪表测定动 频的方法。 集流环法测试系统 如图4 所示。 j b/ t 6 3 2 0 -9 2 旋 转邵分静 11 郡分 图 4 集流环法测试系统框图 a . 本标准推荐两类集流环, 一类是滑环式集流环, 使用时应正确选用滑环和碳刷的材料, 结构设计 应合理;另一类是水银式集流环,使用时应严格密封,防止水银泄漏. b . 测 试时,根据试验要求, 激振 源可采用压电 晶体片、永久磁铁、交直流电 磁铁、 压力气体、 压 力液体等. c . 测试时, 必须准确测量转速, 并同时记录转速信号、 振动信号和叶片工作温度。 记录仪记录速度 的选择应合理,以 保证测 量精度。 3 . 3 . 3 . 3 遥测法 遥测法系指用贴在叶 片上的传感器, 将旋转叶片的振动信号通过固 定在旋转部件上的发射机发射出 去, 由装在静止部件上的接收天线接收后, 再传递给测量仪表测定动频的方法. 遥测 法测试系统如图5 所 尔. 图5 遥测 法测试系统框图 a . 在选择发射机时, 发射机的主要技术 指标信噪比、 灵敏度、 频 率响 应和温漂等应满足动态测量需 要 . b . 发射机使用前应进 行测试, 其工作性能必须稳定. c . 正确选择发射机载颇与发射天线长 度之间的 关系, 以防止出现死区。 同时 使用的各发射机之间的 载波频率趁 不小于1 . 5 m h z , d . 发 射机电源可用电池电源或 感应电 源。 使用电池电源时, 应 严格控制工作 环境温度, 以保证电 池正常工作。 8 8 j b/ t 6 3 2 0 - 9 2 e . 发射机的 输出 信号, 通常 用调 频接收 机接收. 接收机应满足灵敏度高、 载波频率范围宽、 使用 方 便和性能稳定的要求。 3 . 3 . 4 测试 a . 测试时, 改变转速或激振力 频率, 当 被测叶片( 组) 响 应信号幅 值达到最大时的频率值即为被测 叶片的动频值。 b . 根据所测振型需要, 选择传感器粘贴位置, 以判断 单片 叶片的振型, 并可与静频对照作为 参考。 c . 为正确判断叶片组的振型, 每次试验至 少应测量两组有代表 性叶片组的动频二 试验时, 根据所测 振型需要, 选择传 感器粘贴位置, 按这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 相位判断振 型, 并可与静频对照作为参考。 d . 测试时, 应根据需测的振型, 沿圆周方向将 叶片相应等分, 在等分直径上的叶片上贴传感器, 根 据各被测叶片上传 感器输出 信号的相位判断整圈 ( 网状)连 接叶 片的 振型, 并可与静频对照作为辅助判 定。 。 . 轮系振动试验方法参照3 . 3 . 4 . d , 3 . 3 . 5 数据记录 铭式 数据记录按 表6 进行, 并应注明 使用仪器和测试方法, 画出所测得各振型的坎贝( c a m p b e l l ) 图。 表6 叶片动频测试记录 叶片型号 转子直径mm 叶根型式 成组情况 级别连接方式 叶片编号工作温度 叶 身高度m m 测试方法 使用仪表: 序号 转速 n r / mi n 频率 h z 振型 序号 转速 n r / mi n 频率 h z 振型 测试审核 年 _月_日 4 测最误差 按本标准进行测量时,测试系统的频率测量误差不得大于 1 0 0 , j b/ t 6 3 2 0 -9 2 附录a 建立样片的方法 (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了新设计的调频自由 叶片的测试方法及样片的 选择。 其他新设计的叶片测试时, 可参照 本附录规定的方法校核数据. a 1 按z b k 5 4 0 1 8 , j b 3 0 7 3 . 4 及产品图 样的技术要求, 在检验合格的叶片中 选择1 0 片备测。 a 2 叶片装于夹具后, 施于一定夹紧力, 以 每1 -5 m p e 递增进行测量, 直至频率值不受夹 紧力影响时, 该夹紧力即是样片的夹紧力。 a 3 用自 振法侧试样片切向a o 型振动频率, 且在同 样的 测试条件下, 用共振法对比测 试, 在修正共振法 附加 质量的影响后, 若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偏差在1 %的范围内, 则自 振法测定的频率即为 该型叶片的切 向a o 型振动频率值。 a 4 对需测 其他振型频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律师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恩施州音乐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司变更更改合同范例
- 低价房屋建造合同范例
- 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演练化学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乙方供货方合同范例
- 共同经营企业合作合同范例
- 交流协会租赁合同范例
- 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套管修复(2010大赛)
- 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辽宁省鞍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酒店工作安全培训(共60张课件)
- 历史人物范仲淹介绍
- 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中证金融研究院事业单位招聘23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挂轨式巡检机器人
- CJJT 182-2014 城镇供水与污水处理化验室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