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6 5 0 2 0 0 1 b1 6 囝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1 5 7 9 9 2 0 1 1 代替g b t1 5 7 9 9 - - 1 9 9 5 棉蚜测报技术规范 r u l e sf o rm o n i t o r i n ga n df o r e c a s to ft h ec o t t o na p h i d ( a p h i sg o s s y p i ig l o v e r ) 2 0 11 - 0 9 - 2 9 发布2 0 11 - 1 2 - 0 1 实施 宰瞀鹞鬻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铽1 9 前言 g b t1 5 7 9 9 2 0 1 1 本标准代替g b t1 5 7 9 9 - - 1 9 9 5 棉蚜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与g b t1 5 7 9 9 - - 1 9 9 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 增加了棉蚜预测预报方法,标准名称棉蚜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棉蚜测报技术规范; b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其中定义了卷叶株和油斑株; c )以有翅蚜的调查代替原有翅成蚜和有翅若蚜的分别调查; d ) 早春基数调查中,减少草本寄主的调查数量,将“5 0 株1 0 0 株“改为”5 0 株”; e ) “苗期蚜虫系统调查和伏期蚜虫系统调查”合并为。系统调查”; f ) “苗期蚜虫大田普查和伏期蚜虫大田普查”合并为“大田普查”; g ) 删除了苗期棉蚜种群结构调查; h ) 增加了系统调查田块数量; i ) 减少了普查苗期棉蚜的取样数量,将2 0 0 株改为i 0 0 株; j ) 删除了蚜害指数概念; k ) 增加了附录b 、附录d 、附录e 和附录g 。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f 、附录g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和附录e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冰、姜京宇、姜玉英、赵文新张祝华、朱先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t1 5 7 9 9 - - 1 9 9 5 。 棉蚜测报技术规范 g b t1 5 7 9 9 2 0 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早春虫源基数调查、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天敌调查、预测方法、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 的统计和历年测报资料统计汇总汇报方法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棉蚜测报调查和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卷叶株l e a fr o l lp l a n t 因蚜虫为害,造成叶片内卷1 2 的棉株为卷叶株。 2 2 油斑株o i ls p o tp l a n t 因蚜虫为害,造成植株中上部叶片有油斑的棉株为油斑株。 3 早春虫源基数调查 3 1 调查时间 棉花播种和有翅蚜大量出现以前分别调查一次,共调查两次。 3 2 调查寄主 在以木本寄主为主的地区,选择花椒、石榴、木槿等越冬寄主进行调查;在以草本寄主为主的地区, 主要对夏至草进行调查。 3 3 调查方法 调查木本寄主,每种寄主固定两株,每株在东、西、南、北、中五个部位,各选1 5c i t i 枝条一个,记载有 蚜枝数、有翅蚜和无翅蚜,计算有蚜枝率、平均单枝蚜量,结果记人表a 1 。调查草本寄主,共调查 5 0 株,计算有蚜株率和平均每株蚜量,结果记入表a 2 。 4 系统调查 4 1 菌期棉蚜系统调查 4 1 1 调查时间 棉苗出土后至苗期棉蚜( 参见附录b ) 为害末期。 4 1 2 调查田块 结合棉花前茬作物,选择具代表性的一类、二类、三类棉田各三块,发生期不施药或很少施药。 4 1 3 调查方法 每块田采取5 点取样法,定苗前每点查4 0 株,定苗后每点查2 0 株,每5d 调查一次全株蚜量,计算 蚜株率和百株蚜量。当出现棉花卷叶时,同时调查卷叶株数,计算卷叶株率。调查结果记入表a 3 。 4 2 伏期棉蚜系统调查 4 2 1 调查时间 自伏期棉蚜( 参见附录b ) 为害期开始至伏期棉蚜为害末期。 1 g b t1 5 7 9 9 - - 2 011 4 2 2 调查田块 一类、二类棉田各三块,发生期不施药或很少施药。 4 2 3 调查方法 每块田采取5 点取样,每点1 0 株,每5d 调查一次。调查每株查主茎的上、中、下3 片叶蚜量、蚜霉 菌寄生情况、油斑株数、卷叶株,并计算蚜株率、百株三叶蚜量、百株三叶感染蚜霉菌蚜虫数,油斑株率和 卷叶株率。结果记人表a 4 。 5 大田普查 5 1 普查时间 在苗期和伏期系统调查田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展普查,未防治棉田在棉蚜高峰期进行普查。 5 2 普查田块 根据当地栽培情况,按一类、二类、三类棉田比例选择有代表性的棉田1 0 块以上。 5 3 普查方法 随机取样,苗期每块田调查1 0 0 株,伏期每块田调查5 0 株;调查计算有蚜株数、卷叶株数、油斑数、 蚜株率、卷叶株率、油斑率和蚜田率。结果记人表a 5 和表a 6 。 6 天敌调查 6 1 调查时间 在系统调查棉蚜的同时,进行其天敌种类和数量调查。 6 2 调查方法 调查株数、点数与系统调查棉蚜发生情况相同。其中,计算天敌单位( 天敌单位的换算参见附录c ) 与蚜虫比,结果记人表a 7 。 7 预测方法 7 1 苗期棉蚜预测 7 1 1 三叶前预测 预报以早春虫源基数调查资料和4 月5 月份气象预报,结合历年统计汇总棉蚜发生资料进行分 析,应用多种预报方法做出预报。其中影响棉蚜发生主要因子包括气候、天敌数量、防治程度和棉花种 植品种等,气候影响指标参见附录d 。 7 1 2 四叶后预测 根据三叶期棉蚜发生为害情况、棉田的益害比和天敌单位总量、代表性天敌( 例如七星瓢虫) 有效虫 态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及与蚜虫发生为害高峰期的吻合度、5 月6 月份气象预报,对比历年资料进行综 合分析,应用多种预报方法做出预报。 7 2 伏期棉蚜预测 根据7 月8 月份气象预报,对比历年资料,应用多种预报方法做出预报。 8 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的统计 8 1 发生量的衰示 早春数量以木本寄主平均1 5c m 枝长蚜量和平均每株杂草蚜量表示。其他各期以平均最高百株蚜 量和平均最高卷叶株率表示。 8 2 发生程度的划分原则 发生程度分为5 级,分别为轻发生( 1 级) 、偏轻发生( 2 级) 、中发生( 3 级) 、偏重发生( 4 级) 、大发生 ( 5 级) 。应以平均最高卷叶株率为主,结合百株蚜量进行统一划分。分级原则为: 2 g b t1 5 7 9 9 2 0 1 1 1 级:指受害密度以下的平均最高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 2 级:指介于1 级和3 级之间的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上限一般是防治指标; 3 级;指多年发生的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的平均值; 4 级:指介于3 级和5 级之间的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 5 级:指该地区历史上一些最高年份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 以平均最高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为基础,划分发生程度的其他方面还包括:平均最高百株蚜量、发 生危害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应用农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比率、应防棉田平均用药次数。 8 3 危害损失 8 3 1 皮棉危害产量损失事 即若不防治时,各期棉蚜所造成的皮棉产量损失率。本地建立产量损失计算模型的,可利用本地模 型;本地没有建立产量损失计算模型的,可参照棉蚜发生情况相似地区的损失率模型。山东省、河南省、 河北省、安徽省、辽宁省测定公式参见附录e 。 8 3 2 实际皮棉产量损失率 即统计防治后皮棉产量损失值,将防治后调查的棉田平均最高卷叶率( 或平均单株蚜量) 代入产量 损失模型,求得实际皮棉产量损失率。 8 3 3 挽回皮棉产量损失率 用不防治皮棉产量损失率减去防治田皮棉产量损失率求得。 8 3 4 全年皮棉产值损失率 全年皮棉产值损失率为各期皮棉产值损失率之和。以上结果记入表a 8 。 9 测报资料汇总和汇报 全国制定统一的“调查资料表册”( 见附录a ) 和测报资料统计( 汇总) 表册( 见附录f ) ,供各地应用 时复制。同时,向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时准确地传递,特编制统一汇报格式、时间和内 容的报表程序( 见附录g ) 。其中早春棉蚜预报、苗期棉蚜预报和伏期棉蚜预报所需汇报的模式报表分 别为m m z y a 、m m m y a 和m m f y a 。报表中发生程度按轻发生、偏轻发生、中发生、偏重发生、大发 生分别用1 、2 、3 、4 、5 表示;同历年比较的早、增、多、高用。+ ”表示,晚( 或迟) 、减、少、低用“一”表示;与 历年相同和相近,用“0 ”表示 缺测项目用“”表示。 g b t1 5 7 9 9 - - 2 0 1 1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衰册 衰a 1早春木本寄主蚜虫调查表 寄 调有 有 东部枝西部枝南部枝北部枝中部枝合计 日 主 查蚜 蚜 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 总平均 枝枝 枝 期名 数数 盅 翅翅翅翅翅翅翅翅翅翅翅翅蚜单枝 称 | 蚜蚜蚜蚜蚜蚜蚜蚜蚜蚜蚜蚜量蚜量 枝 头 表a 2 早春草本寄主蚜虫调查表 l 醐 寄主 调查株数有蚜株数 有蚜枝率 有翅蚜数无翅蚜数总蚜数平均每株蚜数 名称 株 头 i 裹a 3 苗期棉蚜系统调查裹 1 日期 真叶数 调查株数有蚜株数 蚜株率卷叶株数卷叶株率 有翅蚜无翅蚜折百株总蚜量 片 株 株 头 裹a 4 伏期棉蚜系统调查裹 调查三调查三叶折百株三折百株三油斑卷叶油斑卷叶 调查株数 有蚜株数蚜株率 日期 叶蚜量蚜霉菌散叶蚜量叶蚜霉苗散株数株数株率株率 株 株 头 株 表a 5 苗期棉蚜普查裹 叶片数 调查株数有蚜株数 蚜株率卷叶株数卷叶株率蚜田率 | 日期 地点类型田 防治日期防治方法 株 株 衰a 6 伏期棉蚜普查裹 调查株数l 油斑株数l 卷叶株敷 油斑株率i 卷叶株率蚜田率 1 日期地点防治日期防治方法 株 衰a 7 棉蚜天敌调查表 调查百株 夭敌种类和数量头 折天 益 敌单 日期株数 蚜量 七星异色多异龟纹 黑襟食蚜 草蛉 小大眼草间三突 食蚜姬猎其他 害 毛囊蝇幼花蝉长小黑花蟹 僵蚜 位 株 头 囊虫瓢虫瓢虫 瓢虫幼虫绒螨蝽 种类 比 虫 虫蝽蝽蛛蛛 个 4 表a 8 棉蚜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衰 g b t1 5 7 9 9 2 0 11 1 棉花种植情况 耕地面积h m 2 ;棉花面积h m 2 ;棉花面积占耕地面积比率; 麦棉问作面积h m 2 ;占棉田面积 皮棉总产量t ;平均皮棉产量 k g 6 6 7m 2 ; 棉花平均密度株6 6 7m 2 。 2 棉蚜发生防治情况 发生程度应用农药防治面积占棉田面积比率防治面积施药棉田平均防治 发生期 级h m 2“h m 2 次数 苗期 三叶前 棉蚜 四叶后 伏期棉蚜 合计 3 各期危害皮棉损失和防治获得经济效益统计 发生为害期 统计项目苗期棉蚜合计 伏期棉蚜 三叶前四叶后 产量损失率 产值损失率 若不防治 产量损失 产值损失 万元 产量损失率 产值损失率 防治挽回 产量损失 产值损失万元 产量损失率 产值损失事 防治后仍造成 产量损失 产值损失 万元 4 简述发生防治特点 5 g b t1 5 7 9 9 2 011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棉蚜发生为害期的划分 棉蚜全年的发生危害期统一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苗期棉蚜和伏期棉蚜,简称苗蚜和伏蚜;苗期棉蚜 又分为三叶前期和四叶后期( 三叶期过后至现蕾前) 。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棉蚜天敌单位的换算 g b t1 5 7 9 9 2 0 11 异色瓢虫 l e i sa x y r i d i s ( p a l l a s ) 、七星瓢虫( c o c c i n e l l as e p g e m p u n c t a t al ) 、十三星瓢虫 h i p p o d a m i at r i d e c i m p u n c t a t a ( l ) 等,食蚜量大的瓢虫成、幼虫都以1 个虫体作为1 个天敌单位。 龟纹瓢虫( p r o p y l a e a j a p o n i c at h u n b e r g ) 、多异瓢虫( a d o n i ar a r i e g a t ao o e z e ) 的成、幼虫,大草 蛉( c h r y s o p as e p t e m p u n c t a t aw e s m a e l ) 、中华草蛉( c h r y s o p as i n i c at i e d e r ) 的幼虫,食蚜蝇 ( e p i s t r o p h eb a l t e a t ad eg e e r ) 的幼虫,拟环纹狼蛛( l y c o s ap s e u d o a n n u l a t ab o e r e ts t r ) 以2 个虫体 为1 个天敌单位。 黑襟毛瓢虫 s c y r a n u s ( n e o p u l l u s ) h o f f m a n n iw e i s e 成、幼虫,草间小黑蛛 e r i g o n i d i u mg r a m i n i c o l u m ( s u n d e v a l l ) 等一般食蚜量的蜘蛛以4 个虫体为1 个天敌单位。 小花蝽( o r i u sm i n u t u sl i n n a e u s ) 、大眼长蝽( g e o c o r i sp a l l i d i p e n n i sc o s t a ) 以1 0 个虫体为1 个天 敌单位。 被寄生蜂寄生的蚜虫以1 2 0 头僵蚜为1 个天敌单位。 g b t1 5 7 9 9 2 0 11 附录d ( 资料性附录) 气候影响指标 7 月上、中旬降雨次数少。旬降雨量为2 0m m 以下,晴雨次数频繁,相对湿度为5 5 8 5 时,伏 蚜将高速增殖,猖獗发生。 7 月上、中旬无雨,温度持续高达3 0 以上;或旬内降雨日数多于晴天数,旬雨量约为6 0m m ,相对 湿度达9 0 左右时,伏蚜增殖下降,不会形成猖獗发生。 7 月上、中旬连续降雨达5d ,旬雨量6 01 1 1 1 3 1 1 以上,相对湿度8 0 9 0 时,蚜霉菌开始侵染流行。 伏蚜群体基数下降。 e 1 山东省 附录e ( 资料性附录) 部分省份棉花产量损失率计算公式 苗蚜:三叶前:y 1 = 2 0 0 2 1 e “”7 2 1 四叶后:y i = 1 9 9 2 5 e - 1 。”7 吖h 伏蚜:y 1 = 2 3 2 7 19 e _ 1 22 “吖h e 2 河南省 苗蚜:三叶前:y z = 一3 8 5 7 4 + 1 1 6 4 5l “毛土4 2 1 四叶后:y 2 = - - 4 9 6 3 3 + 1 1 2 3 2 n x 士5 4 8 5 伏蚜:y 2 一一2 8 8 0 2 + 5 4 6 5i n x z 士3 6 7 6 e 3 河北省 苗蚜:三叶前;y z = 0 3 8 86 x + o 3 8 9 四叶后:y z = 0 2 3 06 8 x + 9 5 6 23 e 4 安徽省 y 2 一o 3 3 26 z ,- - 0 6 7 80 e 5 辽宁省 伏蚜:y 2 = o 1 4 3 x ,+ o 5 3 式( c 1 ) 式( c 1 0 ) 中: y ,皮棉产量损失率, y 2 籽棉产量损失率, z ,卷叶株率,; z 。单株蚜量,头。 g b t1 5 7 9 9 2 0i i ( e 1 ) ( e 2 ) ( e 3 ) ( e 4 ) ( e 5 ) ( e 6 ) ”( e 7 ) ”( e 8 ) ( e 9 ) ( e 1 0 ) 9 g b t1 5 7 9 9 2 0 1 1 附录f (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测报资料统计( 汇总) 表册 表f 1历年棉花三叶期棉蚜发生危害情况 百株蚜量头卷叶株率 年份 起止日期危害天数占棉田面积起止日期危害天数占棉田面积 ( 月、日)( 月、日) 表f 2 历年苗期棉蚜发生危害情况 百株蚜量 头 卷叶株率 年份 起止日期危害天数占棉田面积起止日期危害天数占棉田面积 ( 月、日)d( 月、日) 表f 3 历年伏期棉蚜发生危害情况 百株蚜量 头 卷叶株率 年份 起止日期危害天数占棉田面积起止日期危害天数占棉田面积 ( 月、日)( 月、日) 表f 4 历年棉蚜发生量 早春数量苗期棉蚜伏期棉蚜 木本寄主平均每株 三叶前 四叶后 平均最高平均最高 年份 平均1 5c r l l杂草蚜量 平均最高平均最高平均最高平均最高百株蚜量 卷叶株宰 枝蚜量头头 百株蚜量头卷叶株率百株蚜量头 卷叶株率 头 衰f 5 历年各期棉蚜危害损失 苗期棉蚜伏期棉蚜 三叶前四叶后 不防治田防治田 不防治田防治田 不防治田防治田 正 发 平均 产量 平均挽回 发 平均 产量 平均 产量 挽回平均 产量 平均 产量 挽回 份 生 最高 损失 最高 产量 产量 生 最高 损失 最高 损失 产量 发生 最高最高 损失 产量 程 卷叶 率 卷叶 损失 损失 程 卷叶卷叶 率 损失 程度 卷叶 损失 卷叶 率 损失 度 株率 株率 率 塞 株率率株率 率 株率 富 率 度 株率 洼:缺少平均最高卷叶株率的用平均最高百株蚜量计算。 1 0 表f 6 历年棉蚜造成的危害损失 g b t1 5 7 9 9 2 0 11 全年 防治后损失率挽回损失率 年份 发生程度 产量损失宰产值损失率 级 产量产值产量产值 表f 7 历年春季作物七星瓢虫发生期和发生量 发生量 发生期 年份 四月平均 其中 调查日期每6 6 7 m 2检查e l 期 总虫数 卵幼虫成虫蛹 头 数量头 衰f 8 历年棉田天敌发生期和发生量 三叶前苗期棉蚜伏期棉蚜 天敌七星瓢虫天敌种群蚜霉菌 年份 发生 最高 最高每6 6 7m 2最高发生高发生面积平均最 天敌 发生高峰 发生 时间 天敌 有效虫天敌起止 蝰 百分率高寄生 单位 时间 日期时间 单位态头单位 时间期率 g b t1 5 7 9 9 - - 2 011 附录g ( 规范性附录) 棉蚜发生情况横式报表 表g 1 早春棉蚜模式报表 汇报时间:5 月1 5 日以前 序号查报内容查报结果 1 报表代码 m m z y a 2 早春寄生树平均每枝蚜量头 3 每枝蚜数比历年平均值增减百分率 4 平均每株杂草蚜量头 5 每株杂草蚜量比历年增减( 士“) 6 早播棉田平均最高百株蚜量头 7 平均最高百株蚜量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8 早播棉田平均最高有蚜株率 9 平均最高有蚜株率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土) 1 0 早播棉田平均最高卷叶株率 1 1 平均最高卷叶株率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士) 1 2 早播棉田平均最高天敌单位个 1 3 早播棉田平均最高天敌单位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士) 1 4 早播棉田益害比值 1 5 当地麦棉闽作套种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比率 1 6 麦棉间作套种面积比率比历年平均值高低( 士) 1 7 当地用药剂拌种棉田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比率 1 8 药剂拌种棉田面积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土) 1 9 预计苗期棉蚜危害高峰期( 月日) 2 0 危害高峰期比历年平均值早晚( 士d ) 2 1 预计棉蚜发生程度级 2 2 预计苗期棉蚜应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比率 2 3 预计苗期棉蚜用药防治棉田平均用药次数次 2 4 正报单位 1 2 裹g 2 苗期棉蚜模式报寰 汇报时间:6 月3 0 日以前 g b t1 5 7 9 9 2 0 1 1 序号 查报内容查报结果 1 报表代码 m m m y a 2 苗期棉蚜发生始期( 月日) 3 苗期棉蚜发生危害高峰期( 月日) 4 苗期棉蚜发生危害高峰期比历年平均早晚( 士d ) 5 苗期棉蚜发生危害末期( 月日) 6 苗期棉蚜发生危害末期比历年平均早晚( 士d ) 7 苗期棉蚜发生危害期天数比历年平均值增减( 士d ) 8 苗期棉蚜平均最高百株蚜量头 9 平均最高百株蚜量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 士) 1 0 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福建省闽侯市第六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永春三中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徐州市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州天河区一一三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衡水十三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高级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11-T 1192-2025 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技术规范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精益生产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年造价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 山地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
- 新能源产业中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的成功要素解析
- 2877管理学基础1-15套试题答案 国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