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doc_第1页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doc_第2页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doc_第3页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doc_第4页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内蒙古库布齐房地产开发公司富升帝豪小区5#楼建筑面积10073.88(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263.02);6#楼建筑面积18114.39(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620.74);5#楼建筑高度69.60m,6#楼建筑高度57.60m;地下车库建筑面积42456地下二层。本工程室内高差0.60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类别为一类建筑。22结构概况结构形式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地上标准层层高3.0m;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形式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形式筏基,独立柱基结构类型全剪力墙结构2 工程特点: 本工程地下车库与主楼地下室贯穿一起不设置结构缝;在地库上设置环绕主楼后浇带;待主楼封顶后进行浇筑。在浇筑整体砼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浇筑不能连续完成,需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人员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了解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1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从以往接触的一些工程中, 由于施工缝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二是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1.1 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1.2 施工时处理不妥 这是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 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混凝土面没有凿毛, 残渣没有冲洗干净, 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2) 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 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 浇筑上层混凝土后, 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 浇筑上层混凝土时, 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 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 (4) 下料方法不当, 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5) 混凝土墙体单薄, 钢筋过密, 振捣困难, 混凝土不密实。 (6) 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7)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2预防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定, 认真对待, 避免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而引发质量事故, 以确保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规范规定了确定施工缝位置的两原则: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5条规定:“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混凝土施工缝对剪力影响较大,对弯矩影响不大。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中,梁的抵抗弯矩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和钢筋的拉力形成的,而混凝土施工缝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混凝土施工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承载力影响不大;由于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为两次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施工缝留置时,不需要考虑弯矩,只需考虑剪力即可。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置在梁托下部。 (2) 对于单向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 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4)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 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5)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6)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竖壁上。 (7)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8)楼梯施工缝的留设分两种分别对待:1、对于四周均为剪力墙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梁的一半,进休息平台1/3净跨的部位(至少超过250-300mm)。此时楼梯梁在相应剪力墙位置要留梁窝,至少过墙中,最好穿透。2、对于四周框架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段上下各3跑位置,因为此时楼梯受力均靠楼梯梁承担,将其看做一受弯构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留置了。综上所述本工程的施工缝留设位置应按以下方法留置较为妥当;6#楼地下三层、二层施工缝留设地库环绕主楼的后浇带上较好一些,靠近主楼的后浇带一侧随主楼一同施工;5#楼地下三层、地下二层施工缝留设:南面和北面留设在后浇带位置上,东面因受场地制约施工缝留设在距5#楼东面外墙2米处,地库框架结构跨中1/3处,此部位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按规范要求适宜留设施工缝,2#商业将施工缝留置在AL轴线加强带上和10-13轴线的后浇带上;地库砼浇筑时以后浇带和加强带划分区域留设施工缝,当无法留置在此部位时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将施工缝留置在跨中的1/3处剪力较小处 。 2.2 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已浇筑的混凝土, 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 MPa。 (2)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且不得积水。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 微露粗砂, 表面粗糙。 (3) 浇筑前, 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 mm15 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 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 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 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3处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3.1 出现问题的现象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 混凝土酥松, 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 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3.2 处理问题的措施 (1) 出现问题较多的部位一般还是地下部分, 而且由于其通常情况下都有防水的要求, 根据施工缝渗漏水情况和水压大小, 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 丙凝) 灌浆堵漏, 其方法见“ 地下防水工程堵漏技术” (2) 对于不渗漏水的施工缝出现缺陷后, 可沿缝剔成V 形槽, 遇有松散部位, 须将松散石子剔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