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导轨磨床+精度检验.pdf_第1页
龙门导轨磨床+精度检验.pdf_第2页
龙门导轨磨床+精度检验.pdf_第3页
龙门导轨磨床+精度检验.pdf_第4页
龙门导轨磨床+精度检验.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c s2 5 0 8 0 5 0 j5 5 a 雪 中华人民共$ - n 国国家标准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1 龙门导轨磨床精度检验 s l i d e w a y sg r i n d i n gm a c h i n e sw i t ht w oc o l u m n s - - t e s t i n go ft h ea c c u r a c y ( i s o4 7 0 3 :2 0 0 1 ,t e s tc o n d i t i o n sf o rs u r f a c eg r i n d i n gm a c h i n e sw i t ht w oc o l u m n s m a c h i n e sf o rg r i n d i n gs l i d e w a y s t e s t i n go ft h ea c c u r a c y ,i d t ) 2 0 0 7 0 7 1 7 发布2 0 0 7 - 1 2 - 0 1 实施 丰瞀粥紫瓣訾雠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轴线命名 4 一般要求 4 1 计量单位 4 2 参照g b t1 7 4 2 1 1 一1 9 9 8 和g b t17 4 2 1 2 2 0 0 0 4 3 检验顺序 4 4 执行的检验项目 4 5 检验工具- 4 6 最小允差- 4 7 工作精度检验- 5 专用的安装条件- 5 。l 地基 5 2 隔离” 5 3 热效应 5 4 温度测量 6 几何精度检验 6 1 轴线运动 6 2 工作台 6 3 主轴- - 7 工作精度检验 7 1 一般要求 7 2 平面磨削 7 3 导轨磨削- 8 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 m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4 4 h埔趴引扒毖船 前言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1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 s o4 7 0 3 :2 0 0 1 20 0 0 :测量长度每增加i0 0 0 ,公差增加0 0 0 5 ,最大公差:0 0 6 0 。 工作台宽度 16 0 0 测量长度20 0 0 :0 0 2 ; 长度 20 0 0 :测量长度每增加10 0 0 ,公差增加0 0 0 8 ,最大公差:0 0 8 0 。 检验工具 平尺和量块、精密水平仪或其他方法。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 - 1 9 9 8 ( 5 3 2 2 、5 3 2 3 和5 3 2 4 ) 工作台置于行程中间位置( 不锁紧) ,工作台长度两端各向1 5 0 及宽度两侧各向内5 0 的区域可忽 略不计。 1 4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 1 检验项目 ! :! 中央或基准t 形槽对工作台移动( x 轴线) 的平行度。 搠 j l同: 扇 一因 f ? a u a 基准t 形槽。 允差 测量长度50 0 0 :0 0 2 ; 测量长度 50 0 0 :0 0 3 ; 局部公差:任意10 0 0 测量长度上为0 0 1 。 检验工具 指示器和专用量块。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1 9 9 8 ( 5 4 2 2 1 和5 4 2 2 2 1 ) 如果主轴能锁紧,可将指示器固定在主轴上。如果主轴不能锁紧,应将指示器装在靠近主轴处。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 1 检验项目 g 1 3 工作台面对工作台移动( x 轴线) 的平行度。 简图 z x 垩 _ _ _ _ - 允差 测量长度20 0 0 :0 ,0 2 5 ; 测量长度 20 0 0 :长度每增加10 0 0 ,公差增加0 0 1 3 ,最大公差0 1 3 0 。 检验工具 指示器、平尺和量块。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1 9 9 8 ( 5 4 2 2 2 1 ) 指示器固定在磨头上。 指示器测头触及工作台面上的平尺或量块并测取最大读数差值。 应在工作台中央和紧靠两侧边缘处进行检验。 每次测量前应重新固定指示器。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1 检验项目 g 1 4 工作台面对磨头移动( y 轴线) 的平行度。 简图 z l lhl 亨。 _ _ _ _ 卜叫 允差 一 测量长度10 0 0 :0 0 2 5 ; 测量长度 10 0 0 :测量长度每增加10 0 0 ,公差增加0 0 1 3 ,最大公差:0 0 5 0 。 检验工具 指示器、平尺和量块。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m 1 9 9 8 ( 5 4 2 2 2 2 ) 工作台位于行程中间位置。 指示器固定在磨头上。 指示器测头触及平尺( 量块) 的点并且每次移动前重新触及。 磨头按测量距离移动到“:点并测取最大读数差值。 测量应在横梁处于低位时进行。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 1 6 3 主轴 检验项目 ! ! ! 砂轮主轴5 a ) 锥体的径向跳动; b ) 周期性轴向窜动。 j f 2 【沙u 一幽y 一一 允差 a ) 和b ) :0 0 0 5 。 检验工具 指示器。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 - 1 9 9 8 ( 5 6 1 ,2 1 、5 6 1 2 2 、5 6 2 2 1 和5 6 2 2 2 ) a ) 指示器测头应垂直触及锥体表面。 除按g b t17 4 2 1 1 规定外,还应在锥体两端测量。 人工或点动电机旋转主轴。 b ) 指示器测头应与主轴轴线同轴。 轴向力f 数值大小和方向由制造商规定。当使用轴向预加负荷轴承时,不需旋加力f 。 人工或点动电机旋转主轴。 立轴和卧轴均进行检查。 g b t5 2 8 8 - - 2 0 0 77 i s o4 7 0 3 :2 0 0 1 检验项目 g 1 6 垂直砂轮主轴轴线与: a )工作台移动( x 轴线) 的垂直度; b ) 磨头在横梁上移动( y 轴线) 的垂直度。 简图 z b 、 g 一i 砷 允差 a ) 和b ) :0 0 2 5 0 0 8 。 a 两测点间的距离。 检验工具 指示器、支架和平尺或平板。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m 1 9 9 8 ( 5 5 1 2 4 2 ) a ) 平尺垂直放置在工作台中央并平行于工作台x 轴线运动方向。工作台在行程中间位置锁 紧。横梁在行程中间位置锁紧,垂直磨头位于行程中间并锁紧。 带有指示器的支架固定在磨头上。指示器测头触及平尺,并测取读数。然后主轴回转1 8 0 。,测 取新的读数。 b ) 将平尺平行于y 轴线运动方向放置,重复上述检验。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1 检验项目 水平砂轮主轴轴线与: a ) 工作台移动( x 轴线) 的垂直度; b ) 磨头垂直移动( z 轴线) 的垂直度。 g l7 简图 型一 1 j 下二l 口镯 j 刊 n 2 e 一 j 1 j 允差 a ) 和b ) :0 0 1 2 3 0 0 。 检验工具 平尺、圆柱形角尺和指示器。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1 9 9 8 ( 5 5 1 2 4 2 ) 横梁在中间位置锁紧。 a ) 水平主轴位于行程中间位置。 平尺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平行于工作台x 轴线运动方向。 带有指示器的支架固定在磨头上。 使指示器测头在n 位置垂直触及平尺基准面,测取读数。 回转砂轮主轴使指示器测头触及“。位置。 b ) 将平尺平行于z 轴线运动方向放置,指示器在6 。和巩点测取读数。 2 0 z y 一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o4 7 0 3 :2 0 01 7 工作精度检验 7 1 一般要求 工作精度检验m i 和m 2 仅用于无其他特殊要求时( 否则由用户提供的专用试件加工) 。 7 2 平面磨削 检验项目 m 1 平面磨削试件磨削后应具有相等厚度。 简图和试件尺寸 翊匠 2 口 翊匠 磨削要求: 工作台长度50 0 0 ,磨削5 块试件; 工作台长度 50 0 0 ,磨削7 或8 块试件。 试件材料:铸铁或钢。 同组试件应具有相同的硬度并均布固定在工作台上。 被磨削表面尺寸应尽可能地小,例如5 0 5 0 的正方形或5 0 的圆柱形。 检验条件 磨削5 、7 或8 块试件。与工作台接触的试件表面在检验前应磨平。 试件按如下位置放置: 5 块试件时:一块放置在工作台中心,其余四块分别放置在工作台的四个角上。 7 或8 块时:按照协议。 允差 任意两试件间距离:10 0 0 :0 0 1 ; 10 0 0 20 0 0 :0 0 2 ; 20 0 0 30 0 0 :0 0 3 ; 30 0 0 :0 0 4 。 检验工具 平板、精密指示器和支座。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 - 1 9 9 8 ( 4 i 、4 2 ) 已磨好的试件放置在平板上,并用适当的检验工具依次进行测量。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 1 7 3 导轨磨削 检验雾目纠向的高摩亦化 竺! a ) 纵向的高度变化;l 一 b ) 厚度的变化。 。砌彘f 。壶 上一:| o | : ( 0 ) f 。 i t 一 i 卿弋, l 一 豳鬻麓嗣t 扩爿! 7 一闩 l 一磨削长度; 2 3 l 一连续安放试件的总长度; p 一砂轮厚度; z 3 e ; 检验条件 对代表导轨的f 1 、f 2 和f 3 平面进行磨削。 试件紧固在工作台面上并使其装夹时不变形。 三个试件应等距离地纵向放置在工作台的中央位置并使试件总长度占工作台长度三分之二。 作为测量时的基准面a ,应在安装前仔细磨平。 允差 a ) 和b ) :工作台上的安装长度( 2 l 3 ) 2 0 0 0 :0 0 1 0 ; 20 0 0 40 0 0 :0 0 1 5 ; 40 0 0 60 0 0 :0 0 2 0 ; 60 0 0 80 0 0 :0 0 2 5 。 检验工具 a ) 精密指示器支座和平板;b ) 指示器支座和平板或千分尺。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1 9 9 8 ( 4 1 、4 ,2 ) 已磨好的试件放置在平板上,并用适当的检验工具依次进行测量。 测点应位于试件磨削表面宽度的中央和两端各留7 5m m 的试件磨削表面的中央。 8 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1 p 1 检验项目 工作台x 轴线移动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简图 z x 7 l嬉 ln 广1 r 了一 ,l _ 1 _ _ 允差 测量长度 项目 l 20 0 0 20 0 0 l 50 0 050 0 0 l 1 00 0 0 轴线双向定位精度8 a 0 0 4 2 轴线单向重复定位精度r 十和r0 8 0 0 1 3 轴线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 o 0 2 5 轴线反向差值 b0 0 1 60 0 2 50 0 4 0 轴线平均反向差值 百0 0 1 0o 0 1 60 0 2 5 轴线双向定位系统偏差8 e0 0 3 20 0 5 00 0 8 0 轴线双向平均位置偏差m 0 0 2 00 0 3 20 0 5 0 8 可作为机床验收依据。 检验工具 线性标尺或激光测量装置。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和g b t1 7 4 2 1 2 检验时环境条件、机床温升、测量方法、结果的评定的表达应参照g b t1 7 4 2 1 2 2 0 0 0 。 g b t5 2 8 8 - - 2 0 0 7 i s 04 7 0 3 :2 0 0 1 p 2 检验项目 数控磨头y 轴线移动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简图 l l 丁 , - qi - - i 一日一l l j l t j t 上 卜_ 1r 1 1卜j 允差 测量长度 项目 l 5 0 0 5 0 0 l 8 0 08 0 0 l 12 5 012 5 0 l 20 0 0 轴线双向定位精度8 a0 0 2 20 0 2 50 0 3 20 0 4 2 轴线单向重复定位精度r 十和r0 8 0 0 0 60 0 0 80 0 1 00 0 1 3 轴线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0 0 1 20 0 1 50 0 1 80 0 2 0 轴线反向差值8 b 0 0 1 00 0 1 0 o 0 1 20 0 1 2 轴线平均反向差值 百0 0 0 60 0 0 60 0 0 80 0 0 8 轴线双向定位系统偏差4 e0 0 1 5o 0 1 80 0 2 30 0 3 0 轴线双向平均位置偏差m0 0 1 0 o 0 1 20 0 1 5 0 0 2 0 8 可作为机床验收依据。 检验工具 线性标尺或激光测量装置。 备注和参照g b t1 7 4 2 1 1 和g b t1 7 4 2 1 2 检验时环境条件、机床温升、测量方法、结果的评定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