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热保护.pdf_第1页
旋转电机+热保护.pdf_第2页
旋转电机+热保护.pdf_第3页
旋转电机+热保护.pdf_第4页
旋转电机+热保护.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2 9 1 6 0 1 0 k2 0 a 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13 0 0 2 2 0 0 8 i e c6 0 0 3 4 11 :2 0 0 4 代替g b t1 3 0 0 2 - - 1 9 9 1 旋转电机热保护 r o t a t i n ge l e c t r i c a lm a c h i n e s - - 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i o n ( i e c6 0 0 3 4 11 :2 0 0 4 ,r o t a t i n ge l e c t r i c a lm a c h i n e s - - p a r t1 1 :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i o n ,i d t ) 2 0 0 8 - 0 4 - 2 3 发布 2 0 0 8 - 1 2 01 实施 宰瞀擞紫瓣訾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厘1 9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i e c6 0 0 3 4 - 11 :2 0 0 4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g i 言- - - - 1 范围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热保护限值2 5 慢变化热过载的保护2 6 快变化热过载的保护3 7 脱扣后再起动5 8 型式试验5 9 常规试验6 刖吾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i e c6 0 0 3 4 - 11 :2 0 0 4 本标准等同采用i e c6 0 0 3 4 - 1 1 :2 0 0 4 ( 第2 版) 旋转电机热保护。 i e c6 0 0 3 4 - i i :1 9 7 8 ( 第1 版) 分为3 部分:i e c6 0 0 3 4 1 1 - 1 ,i e c6 0 0 3 4 1 1 - 2 ,i e c6 0 0 3 4 1 1 3 。此次 修订,i e c 将第2 部分和第3 部分的内容划分到其他标委会,而s a c t c2 6 只负责相应于原来第一部 分的工作。 本标准代替g b t1 3 0 0 21 9 9 1 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旋转电机的保护规则。 本标准与g b t1 3 0 0 2 - - 1 9 9 1 相比,在技术内容和编排格式上进行了修改。其中主要技术内容的 改变是将慢变化热过载和快变化热过载时绕组温度最大值由原来的两种类别缩减为一种,以避免混淆。 本标准图3 和图4 标题中“热临界部件”是指温度最快达到危险值的电机部件。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t c2 6 )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集团) 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强辉电机有限公司、浙江金龙电机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中船重 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上海麦格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 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电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丽、叶月君、赵文钦、叶锦武、康茂生、周卫江、周效龙、粱伯山、陈伯林、 刘宇辉、李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t1 3 0 0 2 - - 1 9 9 1 。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i e c6 0 0 3 4 - 11 :2 0 0 4 引言 热保护系统是基于保护或监控电机易损坏部件,使其温度不超过正常工作温度的原理。为此需要 选择相应的适合于所要求的保护型式和所需保护的电机部件两者的保护装置。本标准既未详述具体的 保护方法,也未明确规定某特定应用时所采用的保护措施,而是明确了电机在发生故障或违反运行规程 时,被保护部分的温度不能超过允许的最高温度。 本标准的要求并不是确保“常规”电机在任何状况下运行都能达到预计的使用寿命,而是避免绕组 绝缘失效和加速其热老化。热保护的性能指标不能定得太低,否则会引起保护系统频繁脱扣,但也不能 定得太高,否则电机在高温下连续运行将会严重影响绕组绝缘的寿命。电机按正确方法使用和维护,才 能确保绝缘寿命达到预期值。应该注意,当电机连续运行时温度每增加8k 1 0k ,绕组绝缘的寿命大 约会为原来的一半。 1 范围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1 e c6 0 0 3 4 - 1 1 :2 0 0 4 旋转电机热保护 本标准规定了装入感应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或放置在感应电机其他适当位置,以防止热过载对电机 造成严重损害的热保护器或热探测器的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按i e c6 0 0 3 4 - 1 2 要求制造且电压限值符合i e c6 0 0 3 4 1 2 规定的电机。不适用于轴 承和其他结构部件的保护。 注1 :尽管本标准中给定的温度限值比i e c6 0 0 3 4 1 中规定的值要高,但两者并不矛盾。 注2 :对特殊用途的电机可能会有附加要求,如家用电器或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的电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 e c6 0 0 3 4 一l :2 0 0 4 旋转电机第l 部分定额和性能 i e c6 0 0 3 4 1 2 :2 0 0 2 旋转电机第1 2 部分单速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起动性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i 热保护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i o n 用以保护旋转电机绕组不受热过载或者冷却系统失效而导致温度过高。 3 2 热保护系统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 通过热保护器或热探测器来保护旋转电机绕组不受热过载或者冷却系统失效而导致温度过高的保 护系统。 3 3 热探测器t h e r m a ld e t e c t o r 仅对温度敏感的电气绝缘器件,当温度达到预先设定值时能在保护系统中起切换功能。 3 4 热保护器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o r 对载流电机绕组温度敏感的电气绝缘器件,当温度达到预定值时能直接使电机断开电源。 注:有些热保护器对温度和电流都很敏感,两种效果的结合触发系统中的开关,使其切断电源。 3 5 慢变化热过载t h e r m a lo v e r l o a dw i t hs l o wv a r i a t i o n 热过载或冷却系统失效造成被保护部件的温度上升缓慢,使得热保护器或热探测器的温度能及时 1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1 e c6 0 0 3 4 - 11 :2 0 0 4 跟随其变化。 3 6 快变化热过载t h e r m a lo v e r l o a dw i t hr a p i dv a r i a t i o n 热过载或冷却系统失效造成被保护部件的温度上升速度太快,以致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温度不 能及时跟随其变化,因而产生明显的延迟,造成热保护装置与被保护部件之间温差显著。 3 7 脱扣后的最高温度m a x 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a f t e rt r i p p i n g 电机被保护部件在热保护系统脱扣后的一段时间内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3 8 直接热保护d i r e c t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i o n 当装有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电机部件属于热保护部分时,这种保护形式为直接热保护。 3 9 间接热保护i n d i r e c tt h e r m a lp r o t e c t i o n 当装有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电机部件不属于热保护部分时,这种保护形式为间接热保护。 4 热保护限值 电机应能够额定输出并按i e c6 0 0 3 4 1 :2 0 0 4 描述的所有运行条件下运行而不触发热保护装置。 热保护装置应该限制绕组温度,使其不超过第5 章或第6 章表2 中所给的值。 5 慢变化热过载的保护 当遇到热过载或违反电机运行规程所引起的慢变化热过载时,保护系统将会动作以阻止电机绕组 温度升高并使其不超过表1 的值。 图1 和图2 给出了温度作为时间函数而随时间变化的例子。 表1慢变化热过载时绕组温度的最大值 热分级 i 1 3 0 ( b )1 5 5 ( f )1 8 0 ( h ) 绝缘绕组温度的最大值 i 1 4 5 1 7 01 9 5 2 绕组温度的确定应符合i e c6 0 0 3 4 1 中8 6 2 电阻法的要求。 注1 :如果电机在表1 所规定的限值下长期运行,则绝缘绕组温度限值就会超过所属的热分级,这将导致电机的寿 命缩短。 注2 :慢变化热过载可能由于下列原因引起: n 由于通风管上堆积灰尘过多,绕组或机座冷却筋等部件上附着污垢等原因引起的通风或通风系统失效; 环境温度或者冷却介质温度过高; 缓慢增加的机械过载; 电机电压长期欠压,过压或不平衡; o 断续工作制电机违反其规定的工作方式运行; 频率偏差。 注3 :根据经验,最大温度限值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温度,电源电压的变化以及电机起动时的常规 要求。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1 e c6 0 0 3 4 1 1 :2 0 0 4 提示: 1 靠近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绕组温度 2 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温度; 3 正常工作时的温度; 4 慢变化热过载开始的时刻; x 时间坐标; y 温度坐标。 图1慢变化热过载和直接热保护示例 吣沁吖炒 i1 提示: 1 靠近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绕组温度 2 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温度; 3 正常周期性工作; 4 慢变化热过载开始时刻; x 时间坐标; y 温度坐标。 图2 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 s 4 ) 过渡时引起的慢变化热过载和直接热保护示例 6 快变化热过载的保护 当电机遇到快变化热过载时,热保护系统将会动作以防止电机绕组温度超过表2 的值。 过电流继电器对重复的快变化热过载不提供保护,因此需考虑使用热保护装置。 3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i e c6 0 0 3 4 - 11 :2 0 0 4 图3 和图4 给出了温度作为时间的函数随时间变化的例子。 表2 快变化热过载时绕组温度的最大值 热分级1 3 0 ( b )1 5 5 ( :f ) 1 8 0 ( h ) 绝缘绕组温度的最大值 2 2 52 4 0 2 6 0 4 绕组温度的确定方法应符合i e c6 0 0 3 4 1 中8 5 3 的直接测量法,比如使用热电偶。 注1 :侠变化热过载可能由于下列原因弓f 起: 电机堵转; 断相; 非正常状态下起动,如惯量过大、电压太低、负载转矩异常大; 负载突然大幅度增加; 短时间内重复起动。 注2 :根据经验,最大温度限值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温度,电源电压变化以及电机起动时的常规要求。 注3 ;表2 中的温度与热保护器或热操测器的运行温度不能混淆,运行温度必须低于表2 中的数值。 提示: 1 脱扣后绕组最高温度; 2 靠近热探硼器或热保护器的绕组温度 3 正常工作时的温度; 4 快变化热过载开始时刻; 5 脱扣时刻; 6 热探铡器或热保护器的温度; 7 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动作温度; x 时间坐标; y 温度坐标。 图3 热临界部件有直接热保护的快变化热过载示例 g b t1 3 0 0 2 - - 2 0 0 8 i e c6 0 0 3 4 1 1 :2 0 0 4 提示: l 脱扣后绕组最高温度; 2 快变化热过载时热临界部件的温度; 3 正常工作时的温度; 4 快变化热过载开始时刻; 5 脱扣时刻; 6 慢变化热过载时装在热临界部件上的热探测器或热保护器的温度; 7 对快变化热过载不是热临界部件的温度,但对慢变化热过载是热临界部件的温度 x 时间坐标; y 温度坐标。 图4 热临界部件有间接热保护的快变化热过载示例 7 脱扣后再起动 电机在保护系统脱扣后再起动前,必须进行调查以明确引起电机保护装置动作的原因。当试图再 起动电机时,应考虑i e c6 0 0 3 4 1 2 中6 3 或8 3 所述的起动条件。 本标准中所包含的保护方法只能间接保护电机转子绕组。对于大型电机( 特别是2 极电机) 和带大 惯量负载起动的电机,需要重点关注起动时和脱扣后转子的温升。 注:对保护装置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