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2 9 1 6 0 k 2 6 备案号: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 b 厂r7 5 9 b 一2 0 10 代替j b t7 5 9 6 - - 1 9 9 4 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c h a r g i n gg e n e r a t i n gs e t i ns h i p s 2 0 1 0 0 2 11 发布2 0 10 0 7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m 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分类及组成 3 1 分类 3 2 组成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4 1 型号及其含义 4 2 基本参数 5 要求 5 1 总则 5 2 环境要求 5 3 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要求 5 4 尺寸要求 5 5 结构要求 5 6 材料要求 5 7 性能要求 5 8 产品标志 6 试验方法 6 1 总则 6 2 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检查 6 3 尺寸检查 6 4 标志检查 6 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 6 电刷接触面积检查 6 7 匝间冲击耐电压 6 - 8 转速变化特性 6 9 转速负载特性一 6 1 0 耐潮 6 11 盐雾 6 1 2 长霉 6 1 3 噪声测定 6 】4 振动烈度测定 6 1 5 倾斜一 616 电磁兼容 6 17 外壳防护 6 18 振动 6 1 9 高温 j b ,r7 5 9 b 一2 0 10 i i i 1 1 :! :! :! :! :! :! 3 : : 3 :; : 4 z l 7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 i b t7 5 9 6 - 2 0 10 6 2 0 包装 7 检验规则一 7 产品合格程序 7 2 检验条件 7 3 检验分类 7 4 出厂检验 7 5 型式检验一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 1 包装 8 2 运输和贮存 9 质量保证期 1 1 9 9 9 9 9 9 1 0 1 1 1 1 1 l 1 1 刖口 1 b t7 5 9 良一2 0 10 本标准代替j b t7 5 9 6 一1 9 9 4 船用充电发电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 b t7 5 9 6 - - 1 9 9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中增加了交流发电装置的内容,因此更名为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 适用范围中增加船舶主机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式; 根据船规的规定,将外壳防护等级i p 2 0 修改为不低于i p 2 2 ; 环境空气温度由0 5 0 ,修改为0 4 5 ; 一一按g b7 5 5 - - 2 0 0 8 的规定,补充及修改电机绕组的温升限值及轴承温度; 按j b 厂r5 8 1 0 一2 0 0 7 、j b 厂r 9 6 1 5 1 2 0 0 0 、j b 厂r 9 6 1 5 2 - - 2 0 0 0 、j b 厂r9 6 1 7 1 9 9 9 的规定,补充 匝间冲击耐电压的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按g b t7 0 6 0 - - - 2 0 0 8 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删去原标准中有关耐冲击的条款; 按g b t 7 0 9 4 - - 2 0 0 2 的规定,补充了硅整流控制箱的振动试验条款; 按g b t1 0 2 5 0 - - - 2 0 0 7 和g d0 1 2 0 0 6 的规定,对电磁兼容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作相应修改; 按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 0 0 6 ) 规定,纵倾角度由l o 。修改为5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船用电机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m i f 厂r c 9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世伟、马俊镛、孙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 b t7 5 9 6 - - 1 9 9 4 。 1 1 i 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充电发电装置( 以下简称发电装置) 的分类、型式和基本参数、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及包装储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为1 2k w 1 8k w ,由柴油机驱动,对蓄电池充电及其他电阻性负载供电的 船用充电发电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1 9 1 2 0 0 8 包装储运图示标示( i s o7 8 0 :1 9 9 7 ,m o d ) g b7 5 5 2 0 0 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i e c6 0 0 3 4 1 :2 0 0 4 ,i d t ) g b t9 9 7 - - - 2 0 0 8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 d 一代码) ( i e e6 0 0 3 4 7 : 2 0 0 1 ,i d t ) g b f r1 0 2 9 2 0 0 5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g b t1 3 1 1 2 0 0 8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 g b1 9 7 1 - - 2 0 0 6 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i e c6 0 0 3 4 8 :2 0 0 2 ,d t ) g b t1 9 9 3 1 9 9 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 b t 2 4 2 3 4 2 0 0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 b ;交变湿热( 1 2h + 1 2h 循环) ( i e c6 0 0 6 8 2 3 0 :2 0 0 5 ,i d t ) g b t2 4 2 3 1 6 2 0 0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 和导则:长霉( i e c 6 0 0 6 8 2 1 0 :2 0 0 5 ,i d t ) g b t2 4 2 3 1 7 2 0 0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 a :盐雾( i e c 6 0 0 6 8 2 1 1 :1 9 8 l ,i d t ) g b f r4 7 7 2 1 1 9 9 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1 部分:机座号5 6 4 0 0 和凸缘号5 5 1 0 8 0 ( i d ti e c6 0 0 7 2 1 :1 9 9 1 ) g b t4 8 3 1 1 9 8 4 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 b t 4 9 4 2 1 2 0 0 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 i p 代码) 分级( i e c6 0 0 3 4 5 :2 0 0 0 ,i d t ) g b t7 0 6 0 - - 2 0 0 8 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 b t7 0 9 4 - - 2 0 0 2 船用电气设备振动( 正弦) 试验方法 g b1 0 0 6 8 - - 2 0 0 8 轴中心高为5 61 1 1 1 1 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i e c 6 0 0 3 4 1 4 :2 0 0 7 ,i d t ) g b t1 0 0 6 9 1 2 0 0 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 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i s o 1 6 8 0 :1 9 9 9 ,m o d ) g b1 0 0 6 9 3 2 0 0 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 部分:噪声限值( i e c6 0 0 3 4 9 :2 0 0 7 ,m t ) g b t1 0 2 5 0 - - - 2 0 0 7 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i e c6 0 5 3 3 :1 9 9 9 ,i d t ) g b1 4 0 4 8 1 2 0 0 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总则( i e c6 0 9 4 7 1 :2 0 0 1 ,m o d ) g b1 4 7 11 2 0 0 6 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要求 j b 厂r7 5 9 6 - 2 0 1 0 j b 厂r4 1 5 9 1 9 9 9 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j b 厂r5 8 1 0 - - - 2 0 0 7 电机磁极线圈及磁场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j b 厂r9 6 1 5 1 2 0 0 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 b 厂r9 6 1 5 2 2 0 0 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j b 厂r9 6 1 7 - - 1 9 9 9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3 分类及组成 3 1 分类 3 1 1 按发电机型式分为: a ) 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 b )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 c ) 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 3 12 按发电机励磁方式分为: a ) 有刷励磁; b ) 无刷励磁。 3 2 组成 3 2 1 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由直流发电机和励磁装置组成。 3 2 2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由交流发电机、励磁装置和硅整流控制箱组成。 3 2 3 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由船舶主柴油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励磁装置和硅整流控制 箱组成。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4 1 型号及其含义 发电装置的型号及其含义按g b t 4 8 3 1 的规定,具体在企业标准中规定。 4 2 基本参数 4 2 1 额定功率 发电装置额定功率一般应按下列规定: 1 2k w 、1 3k w 、1 5 k w 、2 2k w 、3k w 、4k w 、4 5k w 、5k w 、6 k w 、7 5k w 、1 0k w 、1 2 k w 、 1 5k w 、1 8k w 。 42 2 额定电压 4 2 2 1 直流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3 6 v 2 4 v ,平均电压为3 0 v 。 4 2 2 2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和轴带硅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直流输出额定电压为2 8v ( 或3 0v ) 。交 流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 2 3 转速 发电机的额定转速和最高工作转速按企业标准规定。 4 2 4 功率因数 交流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一般为1 0 。 4 2 5 工作制 发电机的工作制为连续工作制( s 1 ) 。 4 2 6 线制和接法 直流发电机为双线制。 交流发电机为三相三线制,星形( y ) 或三角形( ) 接法,经整流装置整流后双线制输出。 2 5 要求 51 总则 发电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 2 环境要求 发电装置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 ) 环境空气温度为0 4 5 ; b ) 相对湿度为9 5 ,并有凝露; c ) 倾斜和摇摆为: 纵倾5 。; 横倾1 5 。; 横摇2 2 。3 0 ; 纵摇7 。3 0 ; d ) 有盐雾、油雾、霉菌的影响; e ) 有船舶营运中产生的冲击、振动影响。 5 3 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要求 5 3 1 发电装置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涂镀层应均匀干燥、无碰伤与剥落。 5 3 2 发电机运行应平稳轻快,无有害杂声和停滞现象。 5 4 尺寸要求 发电机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应符合g b , r “ 4 7 7 2 1 的规定。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5 5 结构要求 5 5 1外壳防护 发电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与其安装处所相适应,但应不低于2 2 ,出线盒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口 4 4 ,分置式安装的硅整流控制箱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 p 2 2 。防护性能应符合g b t 4 9 4 2 卜_ 2 0 0 6 的规定。 5 5 2 结构及安装型式 发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为i m1 0 0 1 ( i m b 3 ) ,其含义按g b t9 9 7 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应在订 货合同中另行规定。 5 5 3 冷却方式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i c0 1 ( 含义按g b t1 9 9 3 的规定) 。 55 4 旋转方向 由驱动端视之,发电机的旋转方向一般应为顺时针方向,若需要逆时针方向旋转或双向旋转,应在 合同中规定。 5 5 5 绝缘等级 发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为b 级、f 级。 5 5 6 轴承和润滑 发电机采用滚动轴承结构,对采用非封闭轴承的发电机,应设有加油孔和排油道。 5 57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发电机出线盒内各出线端子之间及对机壳和硅整流控制箱接线端子之间及对机壳的电气间隙和爬 电距离应不小于6 3m n l 。 5 5 8 出线盒 5 5 81 发电机出线盒应设置出线电缆填料函。从驱动端视之,电缆填料函应位于发电机右侧。若有 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另行规定。 5 5 8 2 出线端子应用铜质材料,与接线板之间应紧固,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5 5 9 接地 55 9 1 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设计应满足g b7 5 5 2 0 0 8 中1 1 1 的规定。发电机 出线盒内近出线端子处应设置一个接地端子。采用接地螺栓接地时,接地螺栓应用铜质或导电良好的耐 腐蚀材料制成。接地螺栓的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额定电流h螺栓最小直径 a 局2 0 4 2 0 ,n 2 0 0 6 2 0 0 ,n 6 3 0 8 6 3 0 氐10 0 0 1 0 5 5 9 2 硅整流控制箱内近出线端子处应设有接地螺栓,其最小直径应符合表l 的规定。 5 5 1 0 配置方式 发电装置的配置方式有以下两种: a ) 一体式配置,电压调节器和硅整流控制箱( 对交流发电机) 与发电机本体安装在一起; b ) 分体式配置,电压调节器与发电机分置安装,或电压调节器放置在硅整流控制箱内( 对交流发 电机) ,与发电机本体分置安装。 5 5 11 发电装置的使用条件 发电装置工作时,应与相应的电压调节器配套使用,对分体式配置的交流发电机还应与相应的整流 控制箱配套使用,并与蓄电池并联工作。 5 6 材料要求 发电装置采用的材料应符合g b t7 0 6 0 的规定。 5 7 性能要求 5 7 1 温升 5 7 1 1 发电装置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转速下运行时,各部分在4 5 环境空气温度时的温升 限值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单位:k 热分级 1 3 0 ( b )1 5 5 ( f ) 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 电阻法 项号部件名称 l 交流绕组 7 51 0 0 2 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 7 51 0 0 3 磁场绕组7 5 1 0 0 4 单层换向极绕组 8 5 1 0 5 这些部件的温升或温度应不至于损坏其本身或任何与其相邻部件的绝缘 5 换向器、集电环、电刷结构 换向器或集电环的温升或温度应不超过由电刷等级和换向器或集电环材质 组件在整个运行范围内能承受的电流的温升或温度值 6 硅整流控制箱出线端子 6 06 0 4 如用叠加法,温升限值可比电阻法高5k 。 5 71 2 轴承允许温度应不超过9 0 。 5 7 13 如试验地点环境温度不为4 5 时,温升限值的修正按g b7 5 5 的规定。 4 5 7 2 绝缘电阻 发电机各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之间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 r 2 ,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 q 。 硅整流控制箱各出线端闻及出线端对箱体之间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 0m q ,热态绝缘电阻应 不低于1m o 。 5 7 3 工频耐电压 发电机各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之间、硅整流控制箱出线端子对箱体之间应能承受5 6 0v 、历时1r a i n 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若需进行第二次耐电压试验,其试验电压为4 7 6v 。试验电压 的频率为5 0h z ,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 5 74 匝间冲击耐电压 发电机在制造过程中,应进行绕组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参数如下: a ) 交流发电机散嵌绕组的匝间冲击试验按j b 厂r9 6 1 5 2 的规定: b ) 发电机磁极线圈和磁场绕组的匝间冲击试验按m 厂r5 8 1 0 的规定; c ) 直流发电机电枢绕组匝间冲击试验按j b 厂r9 6 1 7 的规定。 5 7 5 短时升高电压 在无法进行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时,应进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试验在发电机空载时进行,试验电 压为1 3 0 额定电压,历时5m i n ,应不发生击穿。 5 7 6 电压调节范围 发电机在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行时,发电装置输出直流电压调节范围为2 4 v 3 6 v 。 57 7 稳态电压调整率 57 7 1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和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在额定转速下,负载从空载至额定 负载之间变化时,稳态电压调整率磊。应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 。稳态电压调整率按公式( 1 ) 计算: = 訾圳似“, 式中: l ,蚶。、巩i n 负载变化时,发电装置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单位为v ; 巩发电装置额定电压,单位为v 。 5 7 72 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在额定转速下,负载从空载至额定负载之间变化时,稳态电压调整率 应不大于+ 7 或一3 。稳态电压调整率按公式( 2 ) 计算: 点。,= = l 二! 盟1 0 0 ( 2 ) 一 u n 式中: 矾负载变化时,发电装置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为v ; ,n 发电装置额定电压,单位为v 。 57 8 瞬态电压调整率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和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在额定转速、额定电压下空载运行时, 突加6 0 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因数的负载,稳定后再突卸上述负载。当电压跌落时,其瞬态电压调整 率应不大于1 5 额定电压:当电压上升时,其瞬态电压调整率应不大于1 5 额定电压。电压恢复并保 持在9 5 1 0 5 稳定范围内的时间应不超过1 5s 。 57 9 电刷接触面积 直流发电机每个电刷与换向器表面的接触面积应不少于电刷全弧面的2 3 。 5 7 1 0 换向 直流发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转速下运行,其换向火花等级应不超过1 1 ,4 级。 5 71 1 超速 发电机在热态空载下,应能承受1 2 0 最高工作转速、历时2 r a i n 的超速试验而不发生有害变形。 5 1 b t7 5 9 湖0 10 57 1 2 转速变化特性 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空载转速在4 0 1 2 0 额定转速范围内变化时,发电装置的输出电压变化 应不大于lv 。 57 1 3 转速负载特性 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转速在4 0 1 2 0 额定转速范围内变化时,发电装置输出的负载电流应不 小于表3 的规定。 表3 转速负载电流 a 4 0 柏2 0 0 ,n 7 5 1 0 0 如 1 0 0 ”n1 0 0 0 0 糸 1 2 0 n n1 0 0 0 0 瓜 洼:( 4 0 7 5 ) n s 之间,负载电流按线性变化。 57 1 4 过载 5 _ 7 1 4 1直流发电机在热态下,应能承受1 5 0 额定电流、历时1 5s 的过载试验而不发生损坏,此时 电压应尽可能接近额定值。 5 7 1 42 交流发电机及励磁装置在热态下,应能承受1 5 0 0 o 额定电流、历时2m i n 的过载试验而不发生 损坏,此时电压应尽可能接近额定值。 5 7 1 5 耐潮 5 7 1 5 1 发电机经5 5 、六周期交变湿热试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a ) 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问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 3 3m q ; b ) 绕组对机壳及各绕组间应能承受5 0 h z 、4 7 6 v 实际正弦波电压的耐电压试验、历时1 m i n 而不 发生击穿或闪烁; c ) 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的外观应不低于j b 广r 4 1 5 9 - - - 1 9 9 9 中的三级要求; d ) 塑料零部件的外观应不低于j b ,r 4 1 5 9 - - 1 9 9 9 的三级要求; e ) 表面油漆外观和附着力应不低于_ l b 厂r4 1 5 9 1 9 9 9 中的二级要求。 5 71 5 2 整流控制箱经5 5 、2 周期交变湿热试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a ) 出线端子对箱体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m q ; b ) 外观不应有严重变化。 5 7 1 6 耐盐雾 发电装置外露的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应具有耐盐雾性能,经盐雾试验后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试验持续时间 底金属和镀层类别合格标准 h 钢镀锌4 8 未出现白色、灰黑色、棕色等颜色的腐蚀产物 钢镀装饰铬 4 8 未出现棕色或其他颜色的腐蚀产物 铜及铜合金镀镍铬9 6 铜及铜合金镀镍4 8 未出现灰白色或绿色的腐蚀产物 铜及铜合金镀银2 4 铜及铜合金镀锡4 8未出现灰黑色的腐蚀产物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4 8未出现灰色的腐蚀产物 4 此项镀层是指最外层的电镀层,不论何种中间镀层,均采用同试验持续时间和合格标准。 6 j b o r7 5 9 昏一2 0 1 0 5 7 1 7 耐霉 发电装置的绕组和绝缘材料件应具有耐霉性能,经2 8d 长霉试验后应符合g b t2 4 2 3 1 6 2 0 0 8 规 定的二级要求。 5 7 1 8 噪声测定 发电机在额定转速空载运行时,噪声限值应符合g b1 0 0 6 9 - 3 的规定。 5 7 1 9 振动烈度测定 发电机的振动烈度限值应符合g b1 0 0 6 8 - - 2 0 0 8 规定的n 级, 5 7 2 0 倾斜 发电机按6 1 5 规定试验后,轴承油脂不应泄漏,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 0 。 5 7 2 1 电磁兼容性 发电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限值应符合g b t1 0 2 5 0 的规定。试验项目为传导发射,试验参数及 限值按表5 的规定。 表5 频率范围限值 k h zd b “ 1 0 n 1 5 0 1 2 0 6 9 1 5 0 5 0 07 9 5 0 0 3 00 0 0 7 3 57 2 2 耐振动 硅整流控制箱应具有耐振动性能,在振动试验中和试验后,应无机械损坏和损伤,紧固件和连接件 应无松动或脱落。试验参数按表6 的规定。 表6 频率 位移幅值加速度幅值 h z删 2 唁1 32 l 1 3 2 1 0 0 6 9 5 7 2 3 耐高温 自动电压调节器在5 5 2 高温下通电工作1 6h ,试验后发电装置的空载电压调节范围和冷态 稳态电压调整率应符合5 7 6 和5 7 7 的规定。 5 8 产品标志 5 8 1 铭牌 发电装置的铭牌应用黄铜或耐蚀金属材料制成,铭牌的文字和数字应清晰、耐久。铭牌上至少应包 括以下内容: a )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 产品型号和名称; c ) 标准代号; d ) 额定功率:单位为k w ; e ) 额定电压:单位为v ; f ) 额定电流:单位为a ; g ) 额定转速、最高工作转速:单位为r m i r a h ) 绝缘等级; i ) 外壳防护等级; j ) 出品编号; k ) 出品日期; 1 ) 船检标志。 5 8 2 方向矢 对单向旋转的发电机应有方向矢,方向矢应用黄铜或其他耐蚀金属材料制成。从驱动端视之,方向 矢箭头方向应符合5 5 4 的规定。 5 8 3 出线端标志 发电装置的出线端标志应符合g b1 9 7 1 的规定。 5 8 4 接地标志 在发电机出线盒和硅整流控制箱内接地螺栓近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标志应用黄铜或耐蚀材 料制成,标志符号应符合g b1 4 7 1 1 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 1 总则 除本标准规定外,应按g b t1 0 2 9 和g b t1 3 1 1 的规定。 6 2 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检查 用目视方法检查发电装置的外观,用手轻轻转动发电机转轴,结果应符合5 3 的规定。 6 3 尺寸检查 按g b t 4 7 7 2 1 的规定,用量具测量发电装置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4 的规定。 6 4 标志检查 用目视方法检查发电装置的铭牌、出线端标志、接地标志等,结果应符合5 8 的规定。 6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按g b1 4 0 4 8 1 2 0 0 6 中7 1 3 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5 7 的规定。 6 6 电刷接触面积检查 直流发电机空载运行5m i n ,然后提起电刷,检查电刷与换向器表面的接触面积,结果应符合5 7 9 的规定。 6 7 匝间冲击耐电压 交流发电机的散嵌电枢绕组按j b ,r9 6 1 5 1 的规定进行;直流发电机电枢绕组按j b ,r9 6 1 7 的规定 进行;发电机磁场绕组或磁极线圈按j b 厂r5 8 1 0 的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4 的规定。 6 8 转速变化特性 发电机在空载额定转速,整定电压为额定电压,然后改变转速,从额定转速逐渐降低至4 0 额定 转速,再从4 0 额定转速逐步增加至1 2 0 额定转速,记录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结果应符合5 ,7 1 3 的规定。 69 转速负载特性 发电机转速分别在4 0 、7 5 、1 0 0 和1 2 0 额定转速,空载时整定电压为额定电压,然后逐渐增 加负载,记录不同转速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载电流,结果应符合5 7 1 3 的规定。 6 1 0 耐潮 按g b t 2 4 2 3 4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1 5 的规定。 6 1 1 盐雾 按g b t 2 4 2 3 】7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1 6 的规定。 61 2 长霉 按g b t 2 4 2 3 1 6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1 7 的规定。 6 1 3 噪声测定 8 皿,r7 5 9 昏一2 0 10 按g b t1 0 0 6 9 1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1 8 的规定。 6 1 4 振动烈度测定 按g b t1 0 0 6 8 进行,结果虑符合本标准5 7 1 9 的规定。 61 5 倾斜 发电机轴伸分别向上倾斜1 0 。和向下倾斜1 0 。各运行至热稳态,试验后检查轴承,测量轴承温度, 结果应符合5 7 2 0 的规定。 6 1 6 电磁兼容 按g b t1 0 2 5 0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2 1 的规定。 6 1 7 外壳防护 按g b , r r4 9 4 2 1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5 1 的规定。 6 1 8 振动 按g b t7 0 9 4 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 7 2 2 的规定。 61 9 高温 将自动电压调节器置于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内,与发电机配套额定运行,然后将温度逐渐升高至 5 5 4 - 2 并保持2h ,在试验最后1h 测定发电装置的空载电压调节范围和冷态稳态电压调整率,结 果应符合5 7 2 3 的规定。 6 2 0 包装 用目视方法检查包装箱的标志、包装情况及随机文件,结果应符合8 1 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7 1 产品合格程序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均检验合格后,发电装置方能交付,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7 2 检验条件 721 所有试验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在下列气候条件f 进行: a ) 环境空气温度:1 5 3 5 : b ) 相对湿度:4 5 7 5 ; c ) 大气压力:8 6k p a 1 0 6 k p a 。 7 2 2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 5 级( 绝缘电阻表除外) ,其他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应不 低于1 0 级。 73 检验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 a ) 出厂检验: b ) 型式检验。 7 4 出厂检验 每台发电装置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7 。 表7 序号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 1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 5 36 2 2 尺寸 5 46 3 3 标志 5 86 4 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5 765 5绕组实际冷态直流电阻 6l 9 j b t7 5 9 昏一2 0 10 表7 ( 续) 序号检验项目 出一检验型式检验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 6 空载特性 6l 7 电刷接触面积 5 7 96 6 8空载电压调节范围 57 66l 9 绝缘电阻 5 7 2 6 1 1 0 工频耐电压 5 7 36l 1 1 匝间冲击耐电压 57 4 6 7 1 2短时升高电压 5 756 1 1 3 稳态电压调整率8 5 77 6 1 1 4 瞬态电压调整率 5 7 861 1 5换向 5 7 1 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N1叉车司机证模拟考试题库及N1叉车司机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外派培训安全协议模板课件
- 2025年探伤工(检测应用)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第三季度食源性疾病培训前试题(附答案)
- 时尚配饰设计与购买指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生字归类教学课件
- 2025年在职护士考试题目及答案
- 艺术字教学课件
- 太空旅游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住房供给调控预案
- 培训行业转介绍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加油站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白皮书
- 手机桌面市场深度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