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pdf_第1页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pdf_第2页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pdf_第3页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pdf_第4页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7 9 0 2 0 b6 0 囝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19 2 7 - - 2 0 0 9 代替g b t1 9 2 7 1 9 9 1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 m e t h o do fs a m p l et r e ec o l l e c t i o nf o rp h y s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t e s t so fw o o d ( i s o4 4 7 1 :1 9 8 2 ,w o o ds a m p l i n gt r e e sa n dl o g sf o rd e r e r m i n a t i o no f p h y s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w o o d i nh o m o g e n e o u ss t a n d s ,n e q ) 2 0 0 9 - 0 2 - 2 3 发布 2 0 0 9 0 8 01 实施 宰瞀鹊零瓣訾矬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刖置 g b t1 9 2 7 - - 2 0 0 9 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 s o4 4 7 1 :1 9 8 2 ( ( 木材在同型林分内测定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样木和原木取 样方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 b t1 9 2 7 1 9 9 1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 本标准与g b t1 9 2 71 9 9 1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3 2 采集地条件中增加了样木胸径的要求; 3 3 4 对不能满足3 2 采集地设置条件要求的树种的采样方法作了具体规定; 4 3 对在伐倒的样木上截取原木的方法作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亚方、任海青、骆秀琴、于海鹏、王朝晖、江京辉、周海宾。 本标准于1 9 8 0 年首次发布,1 9 9 1 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 g b t1 9 2 7 - - 2 0 0 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地的设置和样木选择、样木采伐、试材截取和记载以及试材编 号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研究评价各树种立木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所需试材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19 3 1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 3 采集地的设置和样木选择 3 1 采集林分的选择 研究评价某一产区某树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用的试材,应根据林分组成、林龄、地位级、郁闭度等,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林区进行采集。对于分布较广的重要树种,应事先了解各产区的情况,按不同气候、 地理位置、土壤等自然条件,划分林区采集,使试材具有代表性。 3 2 采集地条件 在采集林区中,找出立地条件具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采集地,其大小应使所采树种中胸径不小于 1 4c r l 3 的林木不少于1 0 0 株。 3 3 样木选择 3 3 1 采集地中需要试验的林木,平均胸径为2 2c i t l 及以上时,样木采集应从胸径不小于1 8e 1 “ 1 3 的林 木中选择;当平均胸径小于2 2c r d _ 时,应从胸径1 4c r f i 以上选取。按上述条件采集的林木,依胸径大小 均匀划分为5 个以上的组,从每组中抽取一株平均木作为样木。所采样木的总数不少于5 株。 3 3 2 样木应选择生长正常,树干较圆满通直而无明显缺陷的树株。 3 3 3 同一树种的样木,应从采集地中分散抽取,不得从相邻生长的立木中选取两株。 3 3 4 对于不能满足3 2 采集地设置条件要求的树种,应尽可能在同一立地条件内采集,所采样木数 量应大于5 株。 4 样木采伐、试材截取和记载 4 1采伐样木前,应按附录a 填写采集记录表,并在树干北侧标明北向记号( n ) 。伐倒时应避免撞伤。 伐倒后,应在伐根处查出生长轮数,量出树高及枝下高,填写入附录b 样木记录表中。 4 2 每株样木至少采制三份具有花或果的蜡叶标本,供鉴定树种用。 4 3 在伐倒的样木上截取三段长度为2 0m 2 5m 的原木作为试材。第一段自伐根至1 31 1 “ 1 处以 上部位截取,第二段在伐根至枝下高全长二分之一处为中心截取,第三段6 1 枝下高以下部位截取,并量 出各段的小头直径。如树干长度不足,只截取两段时,应按上述规定,只取第一和第三两段;如树干长仍 不足截取两段,则只取第一段作为试材。 如受运输条件限制,允许在原木试材的小头截面上,通过髓心划出南北方向线,平行于南北两侧锯 解成厚度为8c m 2 0c i t l 的中心板试材。 g b t1 9 2 7 - - 2 0 0 9 4 4 如需测定生材含水率,可在样木伐倒后,立即于树干1 3m 处向下截取厚度约3 0m 1 3 的圆盘,沿 南北两个半径方向,分别在心、边材位置截取约3 0f i l m 2 0m m 的木块,清除木屑及易脱落部分,并立 即称重,然后妥善包装,带回实验室按g b t1 9 3 1 测定含水率。 5 试材编号和运输 5 1 每一树种的样木和试材都应分别编号。试材截取后,立即用不易脱色的笔,将上述编号转写在每 段试材的小头截面上。蜡叶标本应注明树种和样本号。 5 2 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防止试材发生端部开裂,但不应妨碍辨别出试材的编号。 5 3 试材应及时交运,以防变色、腐朽或虫蛀。 产地 区( 林场) 面积( h m 2 ) 地形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采集记录表 表a 1 采集记录表 省( 区) 县( 森工局) 乡镇( 作业区) 土壤种类 林分积水状况 林分组成 一、林分 海拔( m ) 采集地 坡向坡度 p h深度( m ) 郁闭度 平均胸径( c m ) 地位级 平均林龄( 年) 平均树高( m ) 幼林树种 地被物 科名 标准名 平均树龄( 年) 生长情况 优势树种生长情况 灌木 主要病虫害 拉丁名 二、树种 地方名形态 平均胸径( c m ) 平均树高( m ) 木材在当地的主要用途 蜡叶标本鉴定: 繁殖方式 采集 g b t1 9 2 7 - - 2 0 0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