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7 5 1 0 e9 1 备案号:1 9 1 1 8 - - 2 0 0 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 y t6 6 7 4 - - 2 0 0 6 密度测井刻度器校准方法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m e t h o do fd e n s i t yl o g g i n gc a l i b r a t o r 2 0 0 6 1 1 - - 0 3 发布2 0 0 7 0 4 0 1 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次 s y t6 6 7 4 - - - 2 0 0 6 前言- - - -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概述- ,- 1 5 刻度器计量特性2 6 校准条件2 7 校准用主要设备2 8 校准项目3 9 校准程序t4 1 0 校准结果的处理6 1 1 校准时间间隔6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标准仪器长期稳定性计数率测量及b 类相对不确定度计算7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密度测井刻度器量值确定方法1 0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校准证书格式一1 5 附录d ( 资料性附录) 检测数据记录格式1 7 s y t6 6 7 4 - - - 2 0 0 6 月u罱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 、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油气计量及分析方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业测井计量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昌旭、邱益香、杨志高、刘青。 密度测井刻度器校准方法 s y t6 6 7 4 - - 2 0 0 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测井领域中的补偿密度测井仪和岩性密度测井仪的刻度器的校准方法,适用于 采用脊肋图法确定密度及采用拟合方法确定光电吸收系数的密度测井仪刻度器的校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8 7 0 3 辐射防护规定 g b1 6 3 6 8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光电吸收指数p h o t o e l e c t r i ca b s o r p t i o ni n d e x 岩石中一个电子的平均光电吸收截面,符号为p e ,单位为靶恩每电子( b e ) 。 3 2 标准密度测并仪s t a n d a r dd e n s i t yl o gt o o l 按本标准要求经过稳定性检测合格,用于刻度器校准,与被校准的密度测井仪同型号的测井仪。 3 3 计数率c o u n t sp e rs e c o n d 每秒钟的脉冲计数,用c p s 表示。 4 概述 4 1 刻度器组成 刻度器由高密度模块、低密度模块及其配套模拟泥饼组成。模块一般为长方体,内有垂直井眼, 常用的高密度模块是铝( a 1 ) 模块。低密度模块是镁( m g ) 模块,重泥饼为铁片,轻泥饼为镁片。 4 2 工作原理 密度测井是利用伽马射线与物质的康普顿散射来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利用光电效应来测量地层 的光电吸收指数( 以下简称p e ) 。刻度器是模拟地层密度值和p e 值以及泥饼影响的等效装置,是一 种用于确定密度测井仪刻度系数的专用标准计量器具。刻度器的密度值和p e 值会因测井仪的型号不 同而不同,因此,赋刻度器的量值只适用于与标准密度测井仪( 以下简称标准仪器) 同型号的密度测 井仪。 密度测井仪通常采用脊肋图表述长、短源距计数率与地层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进行井壁泥饼 影响的补偿。脊肋图的脊线描述无泥饼时以地层密度为参变量的长、短源距计数率对数之间的线性关 系;对应每一密度地层都可有一条肋线,每条肋线描述同一密度值的地层以泥饼厚度为参变量的长、 短源距计数率对数之闻的线性关系,此肋线分为两段,以无泥饼和加重泥饼的井中测量数据拟合的线 s n c6 6 7 4 - - 2 0 0 6 段为重肋线;以加轻泥饼的井中测量数据拟合的线段为轻肋线。由此进行密度量值校准。 利用岩性密度测井的长源距岩性窗计数率与中能窗计数率的比值和岩石p e 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向刻度器赋一个高p e 值和一个低p e 值,以进行p e 值校准。 刻度器校准是将密度标准并群( 以下简称标准井) 的密度值和p e 值,通过标准仪器赋予密度测 井刻度器,以此建立起密度测井仪测量数据与地层密度值和p e 值之问的关系。 5 刻度器计量特性 5 1 密度值及其不确定度 5 1 1 密度值范围: 高密度模块的密度值应大于( p l + p 2 ) 2 + 04 ; 低密度模块的密度值应小于( p 1 + 肛) 2 0 4 。 其中: 肼密度测井仪量程的最高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c m 3 ) ; 肛一密度测井仪量程的最低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e m 3 ) 。 5 1 2 密度值的不确定度:0 0 1 2g e m 3 。 5 2p e 值及其不确定度 5 2 1p e 值范围: 低p 8 刻度块,其值应为( 2 ( 卜,30 3b e ; 高p f 刻度块,其值应为( 50 o ) b c 。 5 2 2p e 值不确定度:0l b e 。 6 校准条件 6 1 外观及附件 送校刻度器应满足如下要求: 注明型号、制造厂家、出厂编号; 一结构牢固、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 配套模拟泥饼齐全,推靠设备工作正常。 6 2 校准场所及校准人贯的辐射防护 校准场所及校准人员的辐射防护应符合g b8 7 0 3 和g b1 6 3 6 8 的有关规定。 6 3 校准工作环境条件 校准工作环境应满足如下条件: 温度:i 4 5 ; 无强震动、强电磁干扰; 3 ( ) m 以内无其他放射源。 6 4 地面采集系统环境条件 地面采集系统环境应满足如下条件: 一一温度:5 3 5 ; 湿度:小于8 ( 1 : 无强震动、强电磁干扰。 7 校准用主要设备 7 1 密度标准井群 石油行业密度标准井群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 2 表1 密度标准井群主要技术指标 s y t6 6 7 4 - - 2 0 0 6 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密度标称值密度不确定度p e 值p e 不确定度 g c m 3g c m j b eb e 111 7 8( ) ( ) 0 5( ) 2 40 ( ) l 216 8 4( ) ( ) 0 5 319 0 400 0 5 4 21 7 ) o 0 0 s 522 9 500 0 5 624 3 20 0 0 5 726 4 ( )0 0 0 52 1 3( ) 0 1 827 0 30 0 0 550 7( ) 0 】 q 28 6 4o o o s3 2 40f ) 1 1 ( ) 29 1 600 0 559 3【) ( 儿 1 11 ( ) 3 1( 】( ) 1 7 2 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 。 表2 辅助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数量 密度测量范围:( 13 30 ) g e r r ? , 标准仪器 n 值测量范围:( 13 - - 1 2 ) b e 1 支 计数率稳定性误差:12 摧靠器推靠力:( 8 0 0 2 8 0 0 ) n ,可调1 奁 地面采集系统计数率相对误差;01 l 套 密度 蓐度 类型 g c m d 3 d m 模拟泥饼 1 套 轻混饼 1 3 95 ,1 0 ,1 5 ,2 0 重泥饼等效345 , 0 ,1 5 ,2 0 8 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3 。 表3 校准项目表 序号校准项目 1 整度俺及其不确定度 2 密度校正量 3 光电吸收指数p e 值及其不确定度 s y t6 6 7 4 - - 2 0 0 6 9 校准程序 9 1 外观及环境检查 检查密度刻度器外观及环境,其结果应符合第6 章规定。 9 2 标准仪器计数率测量及不确定度计算 校准前,应将工作正常的标准仪器和地面采集系统通电预热不少于3 0 m i n 。 9 2 1 稳定性测量及相对不确定度计算 稳定性测量分为长期稳定性测量和校准期间稳定性测量。 9 2 1 1 长期稳定性测量及相对极限误差计算 测量方法按第a 1 章进行,记录长、短源距计数率,数据列入校准记录中,格式按表a1 要求。 计算方法按第a2 章进行。 标准仪器长、短源距计数率长期稳定性相对极限误差均应小于或等于12 若大于12 n ,终 止校准。 9 2 1 2 校准前稳定性测量 将工作正常的标准仪器置于中等密度标准井中点,推靠良好后进行测前检查,测量长、短源距计 数率,累计采集时间为3 0 0 s 。数据列入校准记录中,格式参见表d 1 。 9 2 1 3 校准后稳定性测量 在完成各标准井中计数率测量之后,标准仪器再返回到中等密度标准井中,按9 2 12 的方法测 量并记录长、短源距计数率。测量结果也列入校准记录中,格式参见表d1 。 9 2 1 4 稳定性相对误差计算 长源距稳定性相对误差按式( 1 ) 计算: 赴= 譬1 0 0 n 式中: 乱长源距计数率稳定性相对误差; l r 校准前测量的长源距计数率; l 。校准后测量的长源距计数率。 短源距稳定性相对误差按式( 2 ) 计算 如= 学1 0 0 ( 2 ) 式中: 如短源距计数率稳定性相对误差; s r 校准前测量的短源距计数率; s 。校准后测量的短源距计数率。 将长、短源距计数率稳定性相对误差计算值列入表d1 中。 要求校准前、后的长、短源距计数率稳定性相对误差均应不大于1 2 n 。 9 2 2 在标准井中的计数率测量及其不确定度计算 9 2 2 1 计数率测量 9 2 2 1 1 无模拟泥饼条件下长、短源距计数率测量 依次将标准仪器置于1 0 个标准井的中点,推靠良好后作定点测量,每点测量计数率1 1 次,累计 计数时间3 0 0 s 。记录长、短源距计数率,数据列入校准记录中,格式参见表d 2 。 4 s y t6 6 7 4 - - 2 0 0 6 9 2 2 1 2 有轻、重泥饼条件下长、短源距计数率测量 选择密度值在( 1 6 2 7 ) g c m 3 间的四口标准并,分别定点测量加四种厚度( o 5 c m ,1 ,0 c m , 1 5 c m ,2 0 c m ) 轻模拟泥饼及四种厚度重模拟泥饼时的长、短源距计数率。每个测量点测量计数率 1 1 次,累计计数时间3 0 0 s 。记录长、短源距计数率,数据列入校准记录中,格式参见表d2 。 9 2 2 2 长、短源距计数率平均值计算 第i 口标准井测得的长源距计数率平均值为: 卜纂k 式中: i = 1 ,2 ,3 ,“ ( n 为标准井数) ; j = 1 ,2 ,3 ,m 渤为测量次数) ; k 第i 口标准井第j 次测量的长源距计数率; l 。第i 口标准井坝4 量的长源距计数率的平均值。 第i 口标准井测得的短源距计数率平均值为: s z 2 去蚤s “ 式中: 岛第i 口标准井第j 次测量的短源距计数率; s ,第i 口标准井测量的短源距计数率的平均值。 9 2 2 3 长、短源距计数率不确定度计算 9 2 2 3 1 计数率a 类不确定度 第i 口标准井长、短源距计数率平均值的a 类不确定度分别按式( 5 ) 、式( 6 ) 计算 1偿( l 4 ) 2 p 一2 忑。丁 p s a i 一f 。 式中: p l a ,第i 口标准井长源距计数率平均值的a 类不确定度; p s a ;第i 口标准井短源距计数率平均值的a 类不确定度。 9 2 2 3 2b 类不确定度 第i 口标准井的b 类不确定度为: 产l b ,。= p 。1 i b l : 产s b :2 p 。1 ,$ s i 式中: 。;第i 口标准井长源距计数率的b 类不确定度; p s b , i 第i 口标准井短源距计数率的b 类不确定度; 产。l b 长源距计数率的b 类相对不确定度,按a 2 3 确定; p 。短源距计数率的b 类相对不确定度,按a 23 确定。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霹 s y t6 6 7 4 _ 2 0 0 6 9 2 2 3 3 长、短源距计数率合成不确定度 计数率测量为不相关测量,第i 口标准井的计数率合成不确定度按式( 9 ) 、式( 1 0 ) 计算 岸l ,:= 互i a :2 + p l b :2 - ( 9 ) 户s 。= 0 s a ,:2 + p 日,2 。( 1 0 ) 式中: 胁,第i 口标准井长源距计数率合成不确定度; 鲰第i 口标准井短源距计数率合成不确定度。 9 3 刻度器密度值赋值 9 3 1 标准仪器在刻度器中的计数率测量 依次将标准密度仪器置于铝模块( a 1 ) 、镁模块( m g ) 、镁块加铁片 m g + f e ( 片) 、铝块加镁 片 a l + m g ( 片) 的中点作定点测量,每点测量1 1 次,累计计数时间3 0 0 s 。记录长、短源距计数 率,数据列入校准记录中,格式参见表d 3 。 9 3 2 建立长、短源距计数率关系 按第b1 章进行。 9 3 3 建立长源距计数率与密度值关系 按1 5 ,b1 6 进行。 9 3 4 刻度器密度值及不确定度、校正量计算 按第b 2 章进行。 9 4 刻度器p e 值赋值 9 4 1p e 值与测量计数率关系的建立 按第b3 章进行。 9 4 2 刻度器p e 值及其不确定度计算 按b 32 进行。 1 0 校准结果的处理 按本标准校准后的密度刻度器,出具校准证书,其格式参见附录c 。 l l 校准时间间隔 密度刻度器校准时间间隔建议为一年。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标准仪器长期稳定性计数率测量及b 类相对不确定度计算 s y t6 6 7 4 - - 2 0 0 6 a 1 长期稳定性计数率测量 测量前标准仪器和地面采集系统应预热不少于3 0 r a i n 。 将标准仪器置于中等密度标准井中点,推靠良好后,连续进行6 组,每组8 次测量长、 数率,每次采集时间为3 0 0 s ,长期稳定性测量持续时间为4 h 。记录格式按表a 1 要求。 a 2b 类相对不确定度计算 a 2 1 计算每组长、短源距计数率平均值 第i 组测得的长源距计数率平均值为: t = 去蓦以 式中: i = 1 ,2 ,3 ,k ( & 为组数,本标准中女= 6 ) ; j = 1 ,2 ,3 ,m ( m 为测量次数,本标准中m = 1 1 ) ; l 7 。第i 组第j 次测量的长源距计数率; l7 ,第i 组测量的长源距计数率的平均值。 第i 组测得的短源距计数率平均值为: s ,= 土s 7 :, f “,2 1 式中: s 7 i 第i 组第j 次测量的短源距计数率; s 7 。第i 组测量的短源距计数率的平均值。 a 2 2 长期稳定性相对误差计算 长源距计数率长期稳定性相对极限误差按式( a 3 ) 计算: 糖,一:匕乒1 0 0 v o o l n u n 式中: 曲,一长源距计数率长期稳定性相对极限误差; l 7 一l 7 :中的最大值; l l :中的最小值。 短源距计数率长期稳定性相对极限误差按式( a4 ) 计算: 船= 乒江x 1 0 0 式中: 曲,一短源距计数率长期稳定性相对极限误差; s 7 。;s 7 。中的最大值; s 7 一s 7 。中的最小值。 短源距计 “1 ) ( a 2 ) ( a3 ) ( a4 ) s y t6 6 7 4 - - 2 0 0 6 a 2 3b 类相对不确定度 计数率的b 类不确定度与标准仪器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设定标准仪器在标准井和刻度器中的长、 短源距各能窗计数率稳定性相对误差是相同的。 按均匀分布计算长、短源距计数率长期稳定性的b 类相对不确定度为: 户“。= 七曲 表a 1标准仪器长期稳定性检测记录 ( a 5 ) ( a6 ) 送检单位 文件名 检测日期井号 采集时间环境温度 标准仪器型号标准仪器编号 计数率 组号 序号 123 4 56 长源距 1 短源距 长源距 2 短源距 长源距 3 短源距 长源距 4 短源距 长源距 5 短源距 长源距 6 短源距 长源距 7 短源距 长源距 8 短源距 长源距 平均 短源距 l 一 最大值 s 7 一 表a 1 ( 续) s y t6 6 7 4 - - 2 0 0 6 一 c 7 。 1s 7 。 长源距计数率b 类相对不确定度研m 短源距计数率b 类相对不确定度如 备注: 检测复核 s y t6 6 7 4 - - - 2 0 0 6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密度测井刻度器量值确定方法 密度测井刻度器的量值由标准仪器将标准井的密度值和p 8 值按下述方法传递到刻度器铝块 ( a 1 ) 、镁块( m g ) 、镁块加铁片 m g + f e ( 片) 及铝块加镁片 a l + m g ( 片) 中。 b 1 建立标准仪器长、短源距计数率关系 b 1 1 主脊线的建立 对无泥饼时仪器在各标准井测得的长、短源距计数率的对数值,做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得到: l g l 。2 a ( h + a 1 。l g s 。一- ( b1 ) 式中: i = 1 ,2 ,3 ,”( n 为参与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标准井数) ; l 。无泥饼时第i 口标准井长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a m 待求系数,为主脊线的截距; a 。待求系数,为主脊线的斜率; s 。无泥饼时第i 口标准井短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主脊线上任一点长源距计数率l 。对数值不确定度为: 。) 2 ;v m ( 0 ,0 ) + k ( 1 ,1 ) ( 1 9 s 。) 2 + k ( o ,1 ) + 巩( 1 ,o ) l g s 。 ( b2 ) 式中: 吼。主脊线上任一点长源距计数率对数值不确定度; v r m 按式( b 1 ) 最小二乘拟合确定的协方差矩阵。 b 1 2 辅助脊线建立 对各模块在有0 ,5 c m 厚轻泥饼时长、短源距计数率对数值与相应的无泥饼时长、短源距计数率 对数值的之间连线的中点,做加权最e j 、- - 乘法线性拟合,得到: l g l 。2 a o 。+ a 1 。l g s 。 ( b3 ) 式中: j = 1 ,2 ,3 ,( 女为仪器做过轻、重泥饼测量的标准井数) ; l 。第j 口标准井的05 c m 轻泥饼与无泥饼时的中点对应的长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s 。第j 口标准井的0 5 c m 轻泥饼与无泥饼时的中点对应的短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辅助脊线上任一点长源距计数率l 。对数值不确定度为: ( d l a ,) 2 = v 。( o ,o ) + u ( 1 ,1 ) ( i g s ) 2 + u ( 0 ,1 ) + v a ( 1 ,o ) l g s 。,( b4 ) 式中: 叱,辅助脊线上任一点长源距计数率对数值不确定度; v a 按式( b 3 ) 最j b - - 乘拟合确定的协方差矩阵。 b 1 3 重肋线的建立 对同一标准井中不同厚度重泥饼及无泥饼条件下的标准仪器计数率测量值的对数值,做最小二乘 1 0 s y t6 6 7 4 “ - - 2 0 0 6 法线性拟合,得到: l g l 。= a o 。+ a 1 。l g s 。 - - 式中: l 。第j 口泥饼厚度长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a 。待求系数,为重肋线的截距; a ,。待求系数,为重肋线的斜率; s 。第j 口泥饼厚度短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计算k 口标准井的重肋斜率平均值a ,。: a 1 。= ( a 1 。1 + a 1 w ,+ + a 1 ) 雎 b 1 4 轻肋线的建立 对同一标准井中不同厚度轻泥饼及无泥饼条件下的标准仪器计数率测量值的对数值 法线性拟合,得到: l g l l ;= a 0 1 + a 1 l l g s u 一 式中: 第j 口泥饼厚度长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a 。待求系数,为轻肋线的截距; a 1 待求系数,为轻肋线的斜率; s ,第j 口泥饼厚度短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计算k 口标准井的轻肋斜率平均值a : a 1 【2 ( a 】j ,+ a 1 l ,+ + a 】;) k , ( b5 ) ( b 6 ) 做最小二乘 ( b7 ) ( b8 ) b 1 5 主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的建立 对无泥饼时各标准井的长源距计数率对数值和标准井的标称密度值,做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得 到: d 。2d 0 。+ d - 。l g l 。( b 9 ) 式中: d ,:第i 口标准井的标称密度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c m 3 ) ; n ,。待求系数,为主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的截距; d ,。待求系数,为主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的斜率。 求得主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系数d 。,d ,。 b 1 6 辅助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的建立 对辅助脊线上长源距计数率l 。的对数值与相应的标准井的标称密度值,做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得到: d 。2d f ) 。+ d 1 。l g l 。( b 1 0 ) 式中: d 。辅助脊线上第j 口标准井的标称街度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c m 3 ) d 。待求系数,为辅助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的截距; d 1 。待求系数,为辅助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的斜率; l 。辅助脊线上第j 口标准井的长源距计数率测量值。 s y t6 6 7 4 - - 2 0 0 6 求得辅助脊线密度响应关系系数n ”d 1 。 b 2 计算刻度器的密度值和校正量 b 2 1 利用重肋线与主脊线求密度和校正量 若测量点( l :,) 落在脊肋图辅助脊线的左侧,则利用本条方法求取密度值及其校正量。 b 2 1 1 求密度 过测量点( l ,s ) 做与平均重肋平行的直线,该直线与主脊线的交点坐标为校正后的长、短 源距计数率( l 。,s 。) 。 注:下角标z 分别代表m g 或a 1 或 m g + f e ( 片) 测量点。 将l 。代入式( b 9 ) 可求出校正后的密度值: d 。= d ( 。+ d 1 。 g l 。 - ( b i t ) 式中: d 。利用重肋线与主脊线确定的关系所求的密度值。 密度值d 。的不确定度为: ( 。n ) 22 v o 。( 0 ,0 ) + 。( 1 ,1 ) d g l c ) 2 + v d m ( o ,1 ) + ( 1 ,o ) l g s 。+ ( d 1 。气,) 2 ( b1 2 ) 式中: 一d 一利用重肋线与主脊线确定的关系所求的密度值不确定度; v t 按式( b 1 1 ) 最小二乘拟合确定的协方差矩阵; s 。校正后的刻度器短源计数率; 乱校正后的刻度器长源距计数率的不确定度。 b 2 1 2 求密度校正量 将测量点长源距计数率l ,代入式( b 9 ) ,可求出长源距密度值: d 训= d 岫+ d 1 。1 9 l 。 式中: d “利用测量点长源距计数率所求密度值; l 测量点长源距计数率。 通过式( b 1 1 ) 、式( b1 3 ) 可求出密度校正量: d 。= d 。一d “ 式中: d 。密度校正量。 ( b1 3 ) ( b1 4 ) b 2 2 利用轻肋线与辅助脊线求密度值和校正量 若测量点( b ,s ,) 落在脊肋图辅助脊线的右侧,则利用本条方法求取密度值及其校正量。 b 2 2 1 求密度 过测量点( l ,s ,) 做与平均轻肋平行的直线,该直线与辅助脊线的交点坐标为校正后的长、 短源距计数率( l 。,s 。) 。 注:下角标y 分别代表m g 或a 1 或 a 1 + m g ( 片) 测量点。 将l s 。代人式( b1 0 ) 可求出校正后的密度值: 】2 d 。= d o 。+ d 1 。l g l 。 密度值d 。的不确定度为: ( 4 d a ) 22 飞( o ,o ) + 飞( 1 ,1 ) ( 1 9 l 。) 2 + e v d , ( o ,1 ) + h ( 1 ,0 ) 3 l g s 。+ ( d 1 a o “ l 。) 2 式中: v o 按式( b 1 5 ) 最小二乘拟合确定的协方差矩阵。 b 2 2 2 求校正量 将测量点长源距计数率l ,代人式( b1 0 ) ,可求出长源距密度值: d d = d o 。+ d h l g l 。 通过式( b1 5 ) 、式( b1 7 ) 可求出密度校正量: d 。l = n d d b 3 岩性密度测井刻度器p p 值及其不确定度计算 b 3 1 p e 值与测量计数率关系的建立 设定p e 值与能窗计数率比值r 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为: p e = b o + b 1 ( r + d ) s y t6 6 7 4 - - 2 0 0 6 ( b 1 5 ) ( b1 6 ) ( b1 7 ) ( b 1 8 ) ( bi 9 ) 式中: b 0 同型号岩性密度测井仪的固定系数; b ,口一标准仪器刻度系数; r 长源距岩性窗计数率与中能窗计数率的比值。 b 3 1 1 预求系数d 的初始值 将标准仪器依次放入p e 值为高、中、低的三个标准井中测量,三个测量点的标称p e 值、测量 r 值分别为:( p e ,r ,) ,( p e :,r z ) 。( p e ,r 3 ) ,将它们分别代入式( b 1 9 ) ,得: p e l = b o + b 1 ( r 1 + d ) p e 2 = b o + b 1 ( r 2 + d ) p e 3 = b o + b 1 ( r 3 + d ) 可解出: d = ( r 2 一r ,) r 3 ( r 3 一r 2 ) 一x r 1 e x 一( r 2 一r 1 ) ( r 3 一r 2 ) ( b 2 0 ) ( b 2 1 ) 其中:x = ( p e l p e 2 ) ( p p 2 一p p 3 ) b 3 1 2 求系数b 0 b l 由一组标准井的标称p s 值、标准仪器在这一组标准井中所测得的比值r ,做最小二乘法线性拟 合。 p e 。= b o + b 1 ( r 。+ d ) 式中: p e 。第i 口标准井的标称p e 值,单位为靶恩每电子b e ; ( b 2 2 ) 1 3 s y t6 6 7 4 - - 2 0 0 6 r ,第i 口标准井的岩性窗计数率与长源距中能窗计数率的比值。 得到刻度系数b 。b ,值。将b 。作为同型号岩性密度测井仪的固定参数。 b 3 2 刻度器p e 值及其不确定度计算 将该标准仪器在待赋值刻度器中测得的比值r 。代人式( b1 9 ) 中,则相应的p e 值为 p e 耻= b 。+ b 1 ( r ,+ d ) p e 值不确定度为: ( 。) 2 = ( o ,o ) + h ( 1 ,1 ) 1 ( r 。+ d ) 2 + y k ( o ,1 ) + v 矗( 1 ,o ) 1 ( r 。+ d ) + b 1d ( r ;+ d ) 2 靠; ) 2 式中: ,z 点比值r 的不确定度; v w 按式( b2 3 ) 最小二乘拟合确定的协方差矩阵。 ( b2 3 ) ( b2 4 ) c 1 校准证书格式如图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南京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3年铜陵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商洛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4年山东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浙江省金华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一中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药剂学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年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宁夏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湖南岳阳第一中学2026届高二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学前教育机构社区教案
- 2025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水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贵州毕节市中医医院招聘暨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一》冲关速记
- 直播电商职业知识培训课件
- 药学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25年本科组赛题分析试卷
- 轮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与接种应用指南
- 云南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优化:基于公路局视角的深度剖析与创新路径
- 贫血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