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文化有关知识积淀.doc_第1页
儒家经典文化有关知识积淀.doc_第2页
儒家经典文化有关知识积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经典文化有关知识积淀【儒家思想】孔子思想总结:“仁”的思想; “孝”的思想;“礼”的思想; 中庸思想; 天命思想; 教育思想。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涵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就是爱别人,但最重要的是爱父母。因此他的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一己之私,遵守礼的规定。人们通过自身道德修养自觉维护礼的规定。要实践“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行“忠恕”之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和他的弟子把实现仁、成就仁当做最高的生存价值和追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礼”是仁(道德)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最根本精神内容;礼是一种政治秩序和行为规范,有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礼”的核心观念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秩序和等级制度。我们应辩证看待“礼”,作为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手段,有了“礼”大家才能各安其职,各乐其业,才能使种种竞争处于有序状态;在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秩序和等级制度方面,则违背了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思想。3、君子观:论语里谈及的“君子”,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君子要有一定的言行标准和道德修养要求。主要观点有:其一,君子不器(多种才能)。(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其二:君子与小人有别。君子不党(拉帮派):(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胸怀远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重义轻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勇对逆境:(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其三,君子重视自我道德修养。君子要重视仁德修养,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一个前提)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君子对物质与精神的抉择(两个中心)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仁德修养的三规范。(三个规范)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君子人格塑造的四个基本原则。(四个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即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其四,君子严格自律,有“三戒”“三畏”“九思”,强调自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篇)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篇)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其五,君子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少说多做,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君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4、中庸思想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但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或折中,关键在于掌握好分寸,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孔子将当做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质(自然无修饰)胜文(文采,修饰的)则野(粗野,鄙陋),文胜质则史(虚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认真严肃)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5、为政观一、治国安邦的前提:君主官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篇)“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二、治国安邦的政治纲领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诸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行“仁政 “,爱民,重民,贵民邦之本选用人才: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实践方法:发展人口 、发展经济 、发展教育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立法:道与礼治理国家,要坚持德治为先,与法治相结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6、教育观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内容: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子以四教:文(典籍)、行(实践)、忠、信。 具体内容为“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培养一批具备君子德行的治国安邦的人才,即“士”。教与学思想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孔子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启发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学习态度。爱学、乐学;坚持不懈,知难而进;见贤思齐,不耻下问,虚心求学,奋发不已。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思结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学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交友观.交友原则:A志趣相近,理想相同。“毋友不如己者”; B真诚相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告而善导之”;C与友共勉,共激共励: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思思,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D物质共享,生活关照: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E交益友,去损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虚伪奸诈),友善柔(阿谀奉承),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激进)狷(耿介)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交友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8、言语观:慎言、言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