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1页
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2页
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3页
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胡方圆 学号:1111011022 系别班级:教育系11级应用心理班幼儿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社会化、幼儿人格的形成以及幼儿的行为习惯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关键词】:幼儿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发展、影响幼儿期是指36、7岁的儿童,这个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是家庭,因此,家庭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是直接而重要的。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方式。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会产生深刻的、长远的影响。下面介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以使我们更加直观系统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作用。一、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家庭教育方式是指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态度和采取的具体教育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扬子观、人生观)和已习惯了的教育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往往具有连贯性。儿童社会性发展也称作社会化,它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毕竟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根据性理学的研究,基本上存在四种家庭关系,因而就有四种家长教养方式。第一种,独裁,专制型。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压抑年幼者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尊心,这将破坏孩子的自尊、主动精神,自信心及其发展潜力并对个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二种,保护主义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同样是专制,却以慈爱的形式出现,其结果不仅与第一种教养方式所造成的结果类似,而且更会使儿童缺乏现实生活的能力。第三种,放任自流型。每个家庭成员各管自己的事情,父母亲不关心子女的成长、发展,家庭远离于儿童之外,儿童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而做出越轨行为。第四种,民主合作型。这是最佳的教养方式,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既是亲密合作的,又是民主的,这种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二)、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家长的教养观念是指家长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发展和教育等方面所持有的观念和看法。家长的教养观念受其文化素质、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地位的影响,通常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教子观等。家长的教养观念通常体现在教养态度对子女的期望,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中。家长的教养观念制约着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型、宽容型、专制型和民主型四种类型:(1)、权威型父母把理性、公平、爱与自己可把握的权威相结合,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性和目的性行为的发展,并且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2)、宽容型父母更多地使用他们的影响力而不是权威,他们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往往导致孩子缺乏独立。(3)、专制型父母使用大量的命令和威胁但是很少讲道理,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父母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4)、民主型父母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尊重孩子的自主和猫扑,爱生活。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爱猫扑,爱生活自主。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健全人格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权威型父母对幼儿人格的影响:权威型的父母他们立下清晰的规矩,并贯彻始终,但他们也会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虽说是他们说的算,但他们也会尊重孩子。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培养的幼儿快乐、有责任感、自需要和观点会有响应,并让孩子参与决策。他们讲民主、讲道理,自我依靠、成就动机强、能与成人和同伴合作。纵向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各种气质类型的儿童走向成熟。(二)、宽容型父母对幼儿人格的影响:采取放任教养态度的父母以不干涉原则为建立家庭关系的基础,父母对子女采取的态度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孩子会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而失去归属感。孩子会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探索行为。而且由于孩子没有什么成就,也就缺乏自尊感和胜任感。这样的孩子还容易形成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的性格。从小不懂得爱和关心,情感冷漠、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自以为是、任性、固执、自由散漫、社会适应能力差。(三)、专制型父母对幼儿人格的影响:持专制态度的父母往往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意愿办事,而且用惩罚来强制执行。不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否则就打骂或其他惩罚。有统计表明,有这种观点的家长约占20% 。这种教育方式的后果,首先会使孩子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失去安全感;失去归属感。使孩子学会粗鲁待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表现的情绪很不稳定;因惧怕失败而退缩,意志力差;因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话的习惯。孤僻,不合群,自卑感强。并逐渐形成粗暴,敌意和冷淡的性格,或者形成执拗、逃避和神经质的性格。有研究证明研究发现,问题儿童的妈妈们很少运用积极强化作为控制儿童行为的手段,单纯依赖压制性策略来对待察觉到的不恰当行为。这些过多的消极对待使儿童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会逐渐对打骂等消极对待产生抵抗性,有意重复父母试图压抑的行为,因为这样可以成功的吸引成人的注意力。(四)、民主型父母对幼儿人格的影响:民主型的父母是关心的,温和的,他们鼓励孩子独立探索,承认孩子独立活动的范围。孩子可以独立做出决定,但是必须在家长的同意下确定最终方案。民主的父母对子女爱而不惯,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这种教养方式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能感受到爱和被爱,也学会怎样爱他人和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这样的孩子情绪稳定,感情丰富,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自信,能与人和睦相处。无疑,这种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也是唯一值得推崇的。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一)、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民主权威型的家长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 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他们互相尊重, 彼此体贴、关心。孩子虽小, 但也和大人一样, 自尊心很强, 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求, 对儿童的兴趣加以引导, 挖掘他们的潜能。例如, 邻居六岁的甜甜曾经按照她父母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 在父母的督促下, 她每天进行书法练习,虽然在书法上有了一点进步, 但是在学习时总提不起精神来。一段时间后, 她父母也觉察到了这一点, 便找她谈话。她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说自己的最大兴趣是学拉小提琴。父母非但没有训斥她, 反而尊重她的选择, 满足了她的要求。正如歌德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为有了兴趣, 她学拉小提琴非常自觉, 并且在弹奏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把每首曲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 而爱而不娇, 严而有格, 宽松而不放任, 自由而不放纵,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度”这个问题, 则是家教的成功秘诀。只有尊重孩子, 以理服人, 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专制型家庭的幼儿受到很少的关爱并且受到极大的限制。父母往往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要求子绝对地服从。在这种家庭里, 从早到晚都弥漫着“火药味”。父母根本不从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早已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的头上, 全然不顾孩子们的感受, 埋怨声、责骂声、争吵声、打架声此起彼伏。当自己的愿望孩子还未达到时, 做父母的往往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或恨铁不成钢; 而当发现孩子有过错时, 他们往往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 甚至大发雷霆、体罚。例如: 我家对面王阿姨家天天打骂声不断。他们不征求孩子的意见, 硬是送他去学习钢琴。业余时, 他们又买了好多乐理资料让他学习, 每天除了练琴还是练琴。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想练琴时, 父母便是又打又骂, 一顿拳脚相加。一天, 他们儿子碰到我时, 对我说:“阿姨, 我对钢琴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每天面对键盘, 好枯燥啊!可是爸爸妈妈压根不听听我的想法, 哪怕有一点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轻则动口, 重则动手, 好怕啊!”孩子的话使我陷入了深思: 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里我们是理解的, 但是要求过分苛刻, 缺少一份宽容和理解的心, 奉行棍棒教育, 这样做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 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水平和能力与其身心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如果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 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 那岂不是拔苗助长吗? (三)、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权威型的学前儿童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这类型的父母对幼儿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的对待幼儿的要求、愿望和行为反应,尊重幼儿的意见和观念,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他们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的实施规则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表示不满,而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表示支持和肯定。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幼儿的理解、尊重、来自于他们与幼儿之间的经常交流及对幼儿的帮助。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属于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带来许多积极地影响,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 (四)、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给予较少的关爱和限制, 大家彼此互不关心, 放任自流, 任其发展。例如: 我们班的亮亮小朋友, 已经连续三、四天都咳嗽不止, 我们向他妈妈反应了这个情况, 并且告诉她长时间咳嗽对肺不好, 让她抽空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但是他妈妈却无动于衷, 根本不带他去医院, 每天接送也不见“药”的踪影。这时, 我感慨万千: 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 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家长无视孩子的健康和需要, 并且也缺乏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久而久之, 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极大的创伤。孩子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他毕竟还是一棵未发育成熟的幼苗, 还是需要受到关爱和呵护的。 【总结】: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童的生活范围较小,早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父母,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