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727-2005 是一项针对林业机械中割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以及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制定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确保这些设备在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操作者和其他人员在作业时发生伤害事故,同时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以下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由操作者背负使用的,为割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等提供动力的各类机动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括汽油发动机或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

  2. 基本安全要求

    • 机械设计:要求动力装置的设计应避免锐边、尖角及突出部件,减少操作者受伤风险;并确保所有运动部件得到有效防护。
    • 热防护:规定了发动机等发热部件需有适当的隔离措施,防止操作者直接接触高温表面。
    • 振动与噪声控制:要求动力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需保持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限度内。
    • 启动与停机系统:必须配备安全可靠的启动与紧急停机装置,确保操作者能迅速控制机器。
  3. 电气安全(针对电动机型):对于电动动力装置,标准规定了绝缘电阻、漏电保护、电气强度等方面的要求,以防止触电事故。

  4. 燃油系统安全(针对汽油机型):详细说明了燃油箱、输油管路的密封性、阻火性要求,以及燃油加注和排放的安全措施,以防燃油泄漏和火灾风险。

  5. 操作者保护:强调了操作者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要求产品附带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指导正确安装、调整和使用动力装置。

  6. 试验方法:为验证上述安全要求,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试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强度测试、热稳定性测试、电气安全测试和振动噪声测试,确保产品在上市前经过全面的安全评估。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5-04-25 颁布
  • 2005-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9727-2005 林业机械 削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 安全要水和试验.pdf_第1页
GB 19727-2005 林业机械 削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 安全要水和试验.pdf_第2页
GB 19727-2005 林业机械 削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 安全要水和试验.pdf_第3页
GB 19727-2005 林业机械 削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 安全要水和试验.pdf_第4页

文档简介

I CS 6 5 . 0 6 0 . 8 0B 9 5疡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1 9 7 2 7 -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 1 9 9 8林业机械割灌机、 割草机、 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 安全要求和试验F o r e s t r y ma c h i n e r y -B a c k p a c k p o w e r u n i t s f o r b r u s h - c u t t e r s , g r a s s - t r i mm e r s , p o l e - c u t t e r s a n d s i m i l a r a p p l i a n c e s - S a f e t y r e q u i r e me n t s a n d t e s t i n g( I S O 1 4 7 4 0 : 1 9 9 8 , I D T)2 0 0 5 - 0 4 - 2 5 发布2 0 0 5 - 1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1 9 9 8目次前言 班1 范围 1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安全要求 24 . 1 排放装置 . , 24 . 2 控制部件 24 . 3 手握区 24 . 4 发动机支架 24 . 5 背带 34 . 6 动力驱动部件 34 . 7 液压、 气压管道和软管 34 . 8 高温部件的防护 34 . 9 高压带电部件的防护 34 . 1 。 油箱注油口 。 34 . 1 1 启动装置 34 . 1 2 离合器 35 各项安全要求的检 验 46 标志 47 操作手册 , , 5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种危险一览表 6标准下载网()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1 9 9 8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是强制性的, 其余是推荐性的。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1 4 7 4 0 : 1 9 9 M林业机械割灌机 、 割草机 、 杆式修枝锯 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安全要求和试验)(英文版) 。 为 了 便于使用, 本标准做了编辑性修改, 即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国际标准 I S O 1 4 7 4 0 : 1 9 9 8中的“ 引用标准” 中没有列出所引用的欧洲标准“ E N 5 6 3 , 本标准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增加了这一标准, 即等效采用该标准的G B / T 1 8 1 5 3 -2 0 0 0 0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睿、 张卫国、 王振东、 伶成国、 赵大伟。标准下载网()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 1 9 9 8林业机械割灌机 、 割草机 、 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 安全要求和试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割灌机、 割草机、 杆式修枝锯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动力装置的设计和结构方面的安全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本标准叙述了消除或减少使用背负式动力装置所产生的各种危险的方法, 但不涉及使用附加机具产生的危险, 因此本标准不能单独用于背负式机器有关机械安全的评定而只适用于背负式动力装置本身性能的评定。本标准未提出关于减少噪声和振动的技术措施, 是因为减少噪声和振动危害的不同方法与生产厂家通过专业书籍或专门机构采纳的技术有关。 注: 没有公认的方法来测定背负式动力装置引起机身振动的振动值. 附录A中列出了应降低危害程度的一些重大危险。 本标准不涉及 割灌机和割草机对环境 的危害。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4 2 6 9 . 5 便携式林业机械操作者控制符号和其它标记( GB / T 4 2 6 9 . 5 -2 0 0 3 , I S O 3 7 6 7 - 5 :1 9 9 2 , T r a c t o r s , ma c h i n e r y 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 p o w e r e d l a wn a n d g a r d e n e q u i p me n t 一 S y m-b o l s f o r o p e r a t o r c o n t r o l s a n d o t h e r d i s p l a y s 一 P a r t 5 ; S y mb o l s f o r m a n u a l p o r t a b l e f o r e s t r y m a c h i n -e r y , I DT) G B 4 7 0 6 . 1 -1 9 9 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 1 部分: 通用要求( i d t I E C 6 0 3 3 5 - 1 ; 1 9 9 1 ) G B 1 0 3 9 6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 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 B 1 0 3 9 6 -1 9 9 9 , i d t I S O 1 1 6 8 4: 1 9 9 5 ) G B 1 2 2 6 5 . 1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 G B 1 2 2 6 5 . 1 -1 9 9 7 , e g v I S O 1 3 8 5 2 : 1 9 9 3 ) G B / T 1 5 7 0 6 . 1 -1 9 9 5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 通则 第I 部分: 基本术语、 方法学( e q v I S O /TR 1 2 1 0 0 - 1 : 1 9 9 2 ) G B / T 1 5 7 0 6 . 2 -1 9 9 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 2 部分: 技术原则与规范 ( e q v I S O /TR 1 2 1 0 0 - 2 : 1 9 9 2) G B / T 1 8 1 5 3 -2 0 0 。 可接触表面温度 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 ( e q v E N 5 6 3 : 1 9 9 4 ) G B / T 1 8 9 6 0 林业机械 油锯词汇( G B / T 1 8 9 6 0 -2 0 0 3 , I S O 6 5 3 1 : 1 9 9 9 , M a c h i n e r y f o r f o r -e s t r y一 P o r t a b l e h a n d - h e l d c h a i n - s a w s一 V o c a b u l a r y , I D T ) G B / T 1 8 9 6 1 林业机械割灌机和割草机词汇( G B / T 1 8 9 6 1 -2 0 0 3 , I S O 7 1 1 2 : 1 9 9 9 , Ma c h i n -e r y f o r f o r e s t r y一 Po r t a b l e h a n d - h e l d b r u s h - c u t t e r s a n d g r a s s - t r i mme r s一 Vo c a b u l a r y, I DT)术语 和定义G B / T 1 8 9 6 。 和 G B / T 1 8 9 6 1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标准下载网()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1 9 9 8背负式动力装 置 b a c k p a c k p o w e r u n i t通过支撑装置将动力源携带在操作者背上的动力装置。3 . 2割灌机b r u s h c u t t e r装有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旋转刀片, 用于切割灌木、 杂草、 幼树和类似植被的机器。3 . 3手握区h a n d g r i p操作者操纵背负式动力装置时手把的表面或部位。3 . 4动力杆式修枝 锯 p o w e r p o l e - c u t t e r操作者在距切割区域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用切割装置切割树枝的便携式机器。3 . 5机具 a p p l i a n c e包括传动轴、 切割附件、 安全罩和手把的器具。3 . 6整机u n i t带有背带的背负式动力装置和机具的总称。4安全 要求 背负式动力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4 . 1 排放装里 当操作者背负动力装置时, 排气管的排气方向不应朝向操作者。4 . 2 控制部件 控制部件应设计成便于操作者戴手套时操纵的结构。4 . 2 . 1 油门扳机4 . 2 . 1 . 1 背负式动力装置应安装油门扳机锁。4 . 2 . 1 . 2 油门扳机应安装在机具上, 且用单手握持安有油门扳机机具手把的同时能勾动和松开油门扳机。4 . 2 . 1 . 3 油门扳机被松开后, 应能自动复位到使机器保持怠速运转位置并锁定。4 . 2 . 1 . 4 如机器安装起动油门锁定装置, 当操作油门扳机时此装置应自动松开。起动油门锁定装置应设计为需两次或多次操作才能使油门位于部分开启位置。4 . 2 . 1 . 5 在起动状态下, 动力能 传输给机具。4 . 2 . 2 发动机停机开关 背负式动力装置应安装停机开关, 可使其迅速停机。此停机开关应安装在油门控制装置附近, 以便于操作者双手握持手把时仍可操作。其使用方法和用途的标志应清晰耐久, 开关的颜色与背景应对比鲜 明。4 . 3手握 区 机器应有手握区。手握区为支架的一部分, 以便操作者能独自把背负式动力装置背到背上。4 . 4 发动机支架 发动机应安装在背负式支架上, 支架结构设计上使压力均衡分配给操作者背部、 肩部、 腰部和( 或)臀部 。标准下载网()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1 9 9 84 . 5 背 带4 . 5 . 1 背负式支架上应配备合适的背带。背带尺寸应可调。4 . 5 . 2 净质量超过 7 . 5 k g 的整机应配备双肩背带。4 . 5 . 3 背带不应滑脱且压力能均衡地分配给操作者背部、 肩部和( 或) 腰部。4 . 5 . 4 所设计的背带或快速脱离机构应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操作者可迅速摘下机器。背带和背负式动力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应在操作者操作下才可脱开。4 . 6 动力驱动部件 背负式动力装置结构设计上应能保护操作者免受各运动部件的伤害, 这些部件包括链轮、 柔性传动轴 、 滑轮、 轴、 齿轮、 飞( 惯性) 轮、 风扇叶、 传动带和锯链。 敞开部位应满足G B 1 2 2 6 5 . 1 的要求。4 . 7 液压、 气压管道和软管 液压、 气压管道和软管应能承受至少 5 0 0 k P a的压强, 以防泄漏危害到操作者安全。4 . 8 高温部件的防护 气缸和排气装置及与气缸和排气装置直接接触的部件应加安全罩, 以防操作者正常操作机器时意外接触上述部分。用图1 所示的试验锥探人高温区, 所能探到的高温区的接触面积不应超过 1 0 c m %安全罩可接触部分的温度不应对 操作者形成危害, 见G B / T 1 8 1 5 3 -2 0 0 0 及其附录C . 单位为毫米 田 1 试验锥4 . 9 高压带电部件的防护 应提供断电和短路保护装置并安装在低电压元件上。 所有高电压下的电器装置包括火花塞的电极都应绝缘良好, 以防操作者意外接触。应用检验仪器和探针检测以上元件是否符合要求 , 见 G B 4 7 0 6 . 1 -1 9 9 8 及其图 1 ,4 . 1 0 油箱注油口4 . 1 0 . 14 . 1 0 . 2燃油箱盖应有连接链。燃油箱注油口直径应不小于 2 0 mm,注油口或燃油箱盖应标记清晰。4 . 1 0 . 3 燃油箱盖的设计应确保在正常工作温度下, 各工位和搬运时, 无漏油现象。燃油箱通气孔的渗漏 不属漏油 。4 . 1 0 . 4 注油口周围不应有妨碍用漏斗加油的其他部件。4 . 1 1 启动装it 机器应安装发动机启动装置, 不需用其他独立的辅助设备( 如: 皮带、 绳索) 启动发动机。当背负式动力装置装备电启动装置时, 应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4 . 1 2 离合器 背负式动力装置应有离合器, 确保其结合转速不低于厂家推荐的怠速转速的 1 . 2 5 倍。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1 9 9 85 各项安全要求的检验对机器的安全要求应根据表 1 进行各项检验。 表 1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条款安 全 要 求试 验 方 法检查 ,功 能 试 验“测 定 亡4 . 1排放装置JJ4. 2控制部件丫丫4 . 2 . 1油 门 扳 机了丫J4 . 2 . 2发动机停机开关丫J4 . 3手 握 区JJ4. 4发动机支架J4 . 5背 带JJ4. 6动力驱动部件J4. 7液压、 气压管道和软管JJ4. 8高 温 部 件 的 防 护JJ4. 9高压带电部件的防护JJJ4 . 1 0油 箱 注 油 口J了J4 . 1 1启动装置JJ4 . 1 2离合器了J 检查机器是否完备。b 查机器或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性能是否符合规定 使用某种类型的装置或仪器测定出数值.标 志 标志应易识别和耐久且位于背负式动力装置的醒目位置。标志应能抵抗周围环境的侵蚀, 例如温度、 湿度、 汽油、 润滑油、 摩擦和表面温度对其的影响。标志宜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在操作手册中予以说明。所有的控制部件都应按 G B / T 4 2 6 9 . 5的要求标志相应的符号。与安全要求有关的符号应符合GB 1 0 3 9 6 的要求。 符号应与背景对比清晰, 框线宽度至少 1 . 5 mm, 在5 0 0 mm的范围内应易识别标志的用途。 如果标志除了说明开关的功能还要标示出其位置, 那么此标志应位于开关的便于调节的位置处。 背负式动力装置应至少标志以下信息: a ) 厂家名称和原产国; b ) 系列号和型号; c ) 厂家的标志, 如出厂编号; d ) 发动机停机开关、 阻风门和燃油和( 或) 润滑油的油箱盖的指示标志; e ) 应戴耳罩的标志; f ) 醒目标示下列声明, 如: “ 警告!见使用说明书” 。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1 9 9 8操作 手册 背负式动力装置应配备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中应对操作者维护和安全使用背负式动力装置的各方面提供说明, 包括操作者穿工作服和戴个人防护装备( P P E ) 以及操作前需进行培训的必要性的说明。操作手册应按 GB / T 1 5 7 0 6 . 2 -1 9 9 5的5 . 5 要求编写并应考虑到使用者可能无操作经验这一情况。操作手册的所有条款中使用的术语都应符合G B / T 1 8 9 6 0 和G B / T 1 8 9 6 1 的要求。 注:应广泛使用照片和图表, 这些照片和图表可作为整机操作手册的一部分. 在操作手册封面应着重说明通读本手册的重要性。 操作手册应包括以下信息: a ) 背负式动力装置的运输、 搬运和存放, 如: 存放之前的清理和维护, 包括金属刀片的切割附件安全罩的使用等; 在运输过程中确保背负式动力装置不会泄漏燃油、 破损或伤害他人。 b ) 背负式动力装置的试运转, 如: 依据装配说明进行初次调试和检查; 对装配有离合器的背负式动力装置来说, 应检查发动机怠速时, 传动轴是否随动; 加注燃油和润滑油的注意事项, 特别是防火注意事项; 安全标志和符号的解释说明。 c ) 背负式动力装置 自身, 如: 主要部件包括安全装置和背带的使用说明及其标志、 名称、 功能, 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 P P E ) 包括所需工作服的说明; 操作前的检查和 日常维护, 如: 检查紧固件、 油箱密封和各部件的完好情况; 机器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指导; 声压级、 声功率级、 振动级的数据, 包括其危害警告和降低危害的方法; 厂家推荐使用的安全装备的图示和说明。 d ) 背负式动力装置的使用, 如: 操作指南, 包括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P P E ) 和需要适当培训; 警告不应在疲劳、 生病、 饮 酒和服嗜睡药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个人防护装备( P P E ) 说明中应包括推荐使用的保护 听力装置的类型; 操作机器时可能遇到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 启动和停机操作时的安全要求; 废气排放的警告说明和在封闭的室内进行启动和停机的危险说明; 应使用厂家提供的背带。 e ) 维护指导, 如: “ 三包,jK 务以及正确安装安全装置; 用户维护和检查故障用的图解或图表; 不正确 维护和拆下安全装置 的后 果。G 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09 9 8 附录A( 规 范性附录)各种 危险一览表 表A . 1 是在G B / T 1 5 7 0 6 . 1 -1 9 9 5 和G B / T 1 5 7 0 6 . 2 -1 9 9 5 的附录A的基础上编制的各种危险一览表。 本表最后一栏( 本标准给出的处理方法) 中各处理方法的含义是: “ 不相关” 即: 机器对人无较大危险。 “ 给出” 即: 机器对人有较大危险, 对G B / T 1 5 7 0 6 . 1 -1 9 9 5 和G B / T 1 5 7 0 6 . 2 -1 9 9 5 中 所述的 危险给出的处理方法。即: 在设计时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危害; 防护措施; 减少危害的建议方法。 “ 部分给出” 即: 机器对人有较大危险, 有关条款给出的方法可处理其中一部分的危险, 而对其 他存在较大危险的部分则需另寻解决办法, 本表并未给出。 “ 未给出, U P : 机器对人有较大危险, 但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并未加以考虑。 表 A . 1 各种危险一览表条款出处本标准给出的处理方法GB / T 1 5 7 0 6 . 1 - 1 9 9 5G B / T 1 5 7 0 6 . 2 - 1 9 9 5A . 1 机械危险 如下列原因所致: 机器零件的形状、 相对位S t . 质盆和稳定性( 元件势能) 、 质量和速度( 元件动能)、 机械强度不足、 在弹性元件( 弹焚) 的位能或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位能4 . 2A . 1 . 1 挤压危险4 . 2 . 1 , 4 . 2 . 23 . 2不 相 关A . 1 . 2 剪切危险4 . 2 . 1 , 4 . 2 . 23 . 2 , 4 . 1 . 1不 相 关A . 1 . 3 切割或切断危险4 . 2 . 1 , 4 . 2 . 23 . 2不 相 关A . 1 . 4 缠绕危险4 . 2 . 1 , 4 . 2 . 24 . 5和4 . 1 1中给出A . 1 . 5 吸人或卷人危险4 . 2 . 13 .1 1, 4 . 1 . 1, 6 . 1 . 24 . 5 和4 . 1 1中给出A . 1 . 6 冲击危险4 . 2 . 14 . 1 , 4 . 1 4中给出A . 1 . 7 刺伤或扎穿危险4 . 2 . 1不 相 关A . 1 . 8 摩探或磨损危险4 . 2 . 13 . 3 b )不相关A . 1 . 9 高压流体喷射危险4 . 2 . 1不 相 关A . 1 . 1 0 ( 机器零件和加工材料或工件的)抛出危险4 . 2 . 23 . 8不 相 关A . 1 . 1 1 机器及其零部件丧失稳定性4 . 2 . 23 . 3 . 6 . 2 . 5不 相 关A . 1 . 1 2 与机械有关的滑倒、 倾倒和跌落危险( 由于其物理特性)4 . 2 . 36 . 2 . 4不 相 关A . 2 电气危险, 如:4 . 33 . 9A . 2 . 1 与带电压零件直接或间接接触4 . 34 . 9中给出GB 1 9 7 2 7 -2 0 0 5 / I S O 1 4 7 4 0 : 1 9 9 8表 A. 1 ( 续)条款出处本标准给出的处理方法GB / T 1 5 7 0 6 . 1 - 1 9 9 5 G B / T 1 5 7 0 6 . 2 - 1 9 9 5A. 2 . 2 静电现象4 . 3不 相 关A. 2 . 3 热辐射或热现象, 如熔化粒子的喷射、 短路和过载化学效应等4 . 3不 相 关A. 2 . 4 电气设备的外部影响4 . 33 . 4不 相关A. 3 热危险, 如:4 . 43 . 6 . 3A. 3 . 1 与超高温物体或材料、 火焰或爆炸物接触及热源辐射所产生的烧伤或烫伤4 . 44 . 8中给出A. 3 . 2 过热和过冷的工作环境危害健康的影 响4 . 4不 相 关A. 4 噪声危险, 如:4 . 53 . 6 . 3A. 4 . 1 永久性听力损失、 耳鸣或其他影响, 如失去平衡、 失去知觉4 . 56和7中部分给出A. 4 . 2 干扰语言通讯和听觉信号等4 . 5未 给 出A. 5 振动危险( 引起各种神经和血管疾病 )A, 5 . 1 神经失调和血脉失调4 . 63 . 6 . 3不相关A. 6 辐射危险, 如:4 . 7A. 6 . 1 电弧不相关A. 6 . 2 激光不 相 关A . 6 . 3 离子束4 . 7不 相 关A. 6 . 4 机器使用高频电磁场不相关A. 7 由机械所加工、 使用或排除的各种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如:4 . 83 . 3 b )A. 7 . 1 接触或吸人有害、 有毒、 腐蚀性和有刺激性的液体、 气体、 烟雾和灰尘所导致的 危 险4 . 84 . 1中给出A . 7 , 2 火灾和爆炸危险4 . 84 . 1 0中给出A. 7 . 3 生物( 霉菌) 和微生物( 病毒或细菌 ) 危 险4 . 8不 相 关A. 8 机器设计中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 即机器与人的特性和能力不协调, 如:4 . 93 . 6A. 8 . 1 不利于健康的姿势和极度或重复用力所导致的危险4 . 93 . 6 . 1 , 3 . 6 . 44 . 2 .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