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立诚”是做人与作文的理想境界学习实践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博大精深。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从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教益。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叶老立诚的作文教育思想。 1924 年,叶老在作文论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假若有所表白,这 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于诚字正相反对的。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第 299 300页。 )这里所说的诚恳、严肃的态度,其实质是做人的品德问题;所说的原料的真实、深厚也就是文章内容上的求诚。显然,叶老按照求诚的要求,把做人与作文联系在一起。 1962 年,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明确提出 为文立诚最为贵。 1962 年 12 月 282 / 9 日,叶老在答林井然信中对早期求诚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完善,对立诚最为贵作如下解释:承询立诚最为贵一语。此语自修辞立其诚来,无非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养,实际锻炼,亦复包蕴在内。苟德之不修,实之不讲,虽自以为有物,自以为由衷,犹未诚也。这个解释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给文章的立诚下定义;第二是说文章的立诚应包括品德的立诚在内;第三是说品德的立诚决定着文章的立诚。不难看出,叶老把立诚作为人格修养和文章 的完善统一的理想境界,阐明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叶老的这个观点,在 1981 年 8 月 26 日答章熊信中再一次作了阐述: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只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或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说一首诗也如此。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551、 300 页。)综观叶老从早期到晚年的立诚主张,其内容、观点完全是一致的。可以说立诚贯穿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始终,是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既然立诚是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 员写作的理想境界,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呢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教育学生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 3 / 9 叶老强调,作文要立诚先要做人立诚。他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 551、 300 页。)这里所说的源头即生活的充实、精神的纯粹和人格的高尚。他用司马迁和杜甫的例子说明这一点:我们欢喜读司马迁的文,认他是大文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修业、游历以 及伟大的志操。我们欢喜咏杜甫的诗,称他是大诗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热烈的同情与高尚的人格。假若要找反面的例,要找一个生活空虚的真的文家,我们只好说无能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 300、 504 页。)这两个例子精辟地说明了在写作活动中人格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叶老曾建议,各种论写作的书都应该写一段做人论,非此不足以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叶老认为,指导中学生写作也必须从立诚出发,把做人与作文很好地统一起来。叶老谆谆告诫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只着眼于技能,必须时时顾及学生其人这个 整体,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重视对学生志操的陶冶,训练思想,培养感情,锻炼观察。教师训练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应该着重在这些方面。倘若他们养成了诚实的品德,思想方法是正确的,思维日渐缜密完善,情感日渐丰富纯真,观察也日益敏锐周到,他们的作文就不难做到理真、情切、4 / 9 意达,自然会写出立诚的佳作。如果教师指导作文专务形式技巧,让学生在各种优秀作文选和应考练习册中寻找秘方诀窍;在作文评讲修改上只把眼光盯在字句雕琢、表达方式上,这就本末倒置了。其结果是终其身而不能达到理真、情切、意达的目的,与作文立诚的目标相 去甚远。 二、引导学生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就写作而言,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员写出言之无物、言不由衷文章的病根,除了人格修养不够以外,主要是缺乏有所为而作的写作意识。 1964 年 1 月 4 日叶老在答宋育瞳信中指出: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 300、 504 页。)叶老的有所为而发言各有的,辞不徒作的写作目的是与作文的立诚紧密关联的。试想,作者在动笔之前,想着读者的需要,想着 文章所要发挥的社会效用,就不会写出那些言之无物、言不由衷的文字去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样,写总结,一定要指出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今后的改进方向;写通讯则努力使广大群众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提高群众的觉悟;写广告就为着给消费者介绍某种商品的性能和优点,以扩大销路。当然,学生练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与实际写作不同的地方。但仅仅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出5 / 9 发,这种练习也应该是有所为而作。朱自清说过,这种练习也是一种应用,不过是应用于假想的读者。 考察当前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忽视有所为而作的问题。相 反,为应考而作倒是非常流行的。教师为应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练,把作文训练的目标盯在应考上,过多地注重文章的形式和表达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精神训练和对生活认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作文内容是否有感而发,是否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这样必然把作文教学引向应考模式的训练,引向形式主义的死胡同。叶老告诫我们: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要提倡有所为而作。(叶圣陶答教师的 100 封信,第 103 页。) 说到有所为而作,自然要涉及作文命题。好的命题,可以诱发学生产生有所为的意识,反之,学生会觉得无所为。叶老强调语文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实际写作是先有材料,后定题目;学生作文是先有题目,后找材料。这是学生作文与实际写作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为了便于教学,命题作文又是需要采用的一种形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作文命题是无法进行改革的。叶老认为,作文命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命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情,同时又是他们想言而未曾言的事情,能诱发表达的欲望;二是命题本身要显示 写作意图,学生通过审题能充分认识到写作的目的性。叶老的这些观点启6 / 9 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重视作文命题科学性的探索,以便使作文训练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去体验、感悟生活中离不开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三、启发学生走向生活充实的路 叶老指出,求诚的文章来自生活的充实,所以我们只须自问,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在向着求充实的路上 ?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感情。(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 301、 304 页。)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感情呢 ?叶老认为,训练思想的途径和方法是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广泛地接触外物,运用观察力,在观察中认识、思索,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使思想日益成熟,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评价生活的思辨能力。说到培养感情,叶老指出: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 301、 304 页。)他还告诫我们,不应当用淡漠、消极的情感去对 待生活,否则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叶圣7 / 9 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 301、 304 页。)叶老的这些见解十分深刻。第一,他把指导学生作文的着眼点放在做人上,强调不断引导学生向着生活充实的路走去,除此没有别的可靠方法。第二,他把指导写作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上,强调重视对学生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第三,他告诫我们不要用消极、冷漠的情感对待生活,而要在充实的生活中培养健康、 美好的情感。这样,才会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的文字。 然而,目前不少教师的作文指导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不惜花时间训练这种做法那种做法,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培养,结果使我们的学生在许多社会现象面前缺乏独立的认识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指导的一大误区。把学生引向生活充实的路,不仅是作文指导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学会做人的终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是责无旁贷的。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 立得正,从生理学看来,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到了要坐要立的时候再来想坐立的姿势应该怎样。必须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连生理学什么的也绝不想起,这才可以终生受用。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养成习惯要从平时抓起,训练有素,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方8 / 9 能终生受益。叶老还多次强调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重要性。 1973 年他在答李业文的信中指出:当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 (不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 )看书读书的好习惯。写东西也一样,不论写个纸条,写封信,写一篇墙报的文章,都要正确、老实、实事求是,不瞎说,不乱说, 不糊里糊涂地说。看书读书写东西都是要干一辈子的事儿,养成了好习惯,不仅是个人的益处,对于社会生活和各项工作也大有益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第521 页。)从叶老的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文章要写得像个样子,还在于平时养成立诚表达的好习惯。平时没有正确、老实、实事求是的写作习惯,是决然写不出好文章的。 对于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叶老总结的规律是要靠环境的习染,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己要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教师的作业批语、操行鉴定、教学板书都要字迹工整,教 学语言要规范,在说和写方面为学生作出示范。其次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读书作文都要有一些常规,从阅读写作的态度到方法、格式的要求都要使学生心中明确,严格去做,合乎规范。再次是要注意大的语文环境的熏陶。学校班级环境布置要有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学校所有付诸文字的东西,都应力求合乎规范。还可以引导学生评论街头巷尾的广告、启事、招牌,指出其错误的地方,学习其正确的方面。学生在这样的环境9 / 9 中耳濡目染,反复感受,自然有助于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好习惯。 1982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重印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叶至善先生在 重印后记中写道:我的岳父和我的父亲都主张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他们笔下的语文老师 (指文心一书中的语文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裂解(裂化)工艺作业-胺基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胺基化工艺作业-磺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磺化工艺作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烷基化工艺作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住宅装修承包合同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名著阅读》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二次加工材相关板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专题03 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河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类建筑三类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3证)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罩式热处理炉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行测真题及答案下载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5年全国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370题)
- 第二课堂舞龙舞狮教学计划
- 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医院防溺水急救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直调管理制度
- 餐饮业员工的培训方案
- 消化道出血课件
- 美团BD岗前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