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_第1页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_第2页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_第3页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_第4页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推荐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学校名称: 西南财经大学 中心名称: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通讯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申报日期: 二零零八年七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经济学、管理学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教育部西南财经大学成立时间2006年中心建设发展历程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1985 年1995 年):初创奠基阶段学校自1978年复校之后,始终重视实践教学,除迅速恢复了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外,还在80年代初期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引入了IBM的4381中型机,成立了计算中心,后又相继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我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1996 年2000 年)成长阶段学校9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在“九五”期间,学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又重点建设了“会计学研究实验室”、“数量分析实验室”、“金融科研实验中心”、“现代企业管理研究实验室”、“经济研究实验室”、“保险与精算实验室”、“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等一批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此外,还利用西门子公司捐赠与SAP公司联合建立了工商管理信息中心。通过建设,促进了我校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和提升,初步建立起我校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从事实验教学的管理队伍和实验技术队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影响。第三阶段(2001 年2006 年)整合生长阶段在“九五”“211工程”建设基础上,“十五”“211工程”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力度,重在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期间,又设置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等一批学科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实验体系结构,丰富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2006年9月根据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战略和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有经管类各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校级实验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实验基地,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考核、评估和实验教学工作,负责制定学校实验室建设整体规划和阶段性建设目标并组织实施。中心负责整合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实验教学队伍和专业实验管理队伍。同时,学校提出了中心的建设发展目标,力争在3至5年间建成全国高等财经院校一流的实验基地,实验教学建设和实验课程开发走在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前列,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提供有力的保障。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改革创新阶段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重在应用,提高效率”的管理原则,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统一规划,重新调整了实验室布局,在原有经管类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建立了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和综合创新实验平台两大专业实验平台,建设实验室16间。形成了适应学校实际,反映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成立以后,投入了大量经费对实验室条件、设备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更换,提高了设备的保障能力和运行能力。2007年,学校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进行实验室软硬件工程建设,完成了新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大楼的建设。目前中心用于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实验用房5580平方米,拥有价值1269.55万元的仪器设备(含软件),各类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软件29套,实验设备2132台件,提供学生实验位1050个,截止2007年开设经管类实验课程111门,实验项目290项。近5年年均实验学生数92058,实验机时数181235,其中2007年提供实验课时5604课时,实验人次111497人次,实验机时330110机时。承担全校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24个本科专业16000余名学生经管类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是年,该中心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人员现有专职实验教师、管理和技术运行人员51名,形成了包括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在内,结构合理的三支适应现代实验教学发展的实验教学队伍。 中心主任姓 名李 胜 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10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 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邮 编610074电子邮箱S联系电要职责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中心工作,主要职责:1、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规划、工作计划、经费预算的编制及其实施;2、负责组织和监督实验教学中心的科研、教研、教改工作,项目的立项、验收工作,协调落实校、院对实验中心的工作要求;3、负责中心的科学管理和岗位设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人员的聘用与考核工作;4、负责中心的资源管理和调配,科研、学术交流及实验仪器的研制开发与推广,与各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社会组织的合作。教学科研主要经历李胜,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1993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研究生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0-2003年在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到校任教,历任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现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创始会员、国际电子商务协会(ICEB)创始会员、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会员、中国物流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通讯评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分类评级高级审核员、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物流企业分类评级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评标专家、成都市物流协会副会长、成都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咨询专家、西南财经大学“151”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长期担任教学工作,主要承担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服务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运筹学、管理科学基础、物流学、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服务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公司战略管理、区域经济。主研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著有教材5部233万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11篇,ISTP收录20篇,合著有专著“连锁公司快速成长奥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代表性研究成果“企业经营管理者测试评价系统”获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学科研主要成果主要科研项目1、基于环境战略的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02028),2006-2008。2、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国际比较和国际化条件下企业环境标准选择、贸易壁垒和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教育部外专局项目,2007-20083、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05ZR025 -071),20064、达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20085、达州市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20086、成都市物流统计方法研究,成都市统计局,2007-20087、成都市现代服务业研究,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20088、中国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校管课题,2004-20059、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促进政策与引导措施研究,西南财经大学校管课题,2005-200610、成都市加快发展服务业思路及对策研究,成都市政府,200411、成都市旅游统计方法研究(成统-LY-18),成都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领导小组,200612、西联钢铁物流港可行性研究,西联钢铁公司,2006-200713、我国连锁公司规模经营与统一管理理论与数学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970062),1999-2002。主要论文1、城市娱乐性大型公共建筑客流集散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增刊。2、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判别定理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3、基于Petri网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1999年第11期。4、租赁车市场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分析,交通研究与探索99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5、Evaluation of Passenger Services of Airports Using AHP and TOPSIS,SCI2003。6、城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灰色层次方法,四川环境,1999 年,第3期。7、A Grey Optimization Method in Appraising Service Level of Motor Vehicle Parking Lots, Proceeding of 2nd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 Exhibition o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Beijing, 2000.8、Application of Fuzzy AHP in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Proceeding of 2nd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 Exhibition o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Beijing, 2000.9、Improved Genetic Neural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Traff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Studies (ICTTS2000).(EI、ISTP检索)。10、灰色决策模型在交通环境大气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第3期。11、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环境保护科学,1999年,第6期。12、论企业“最佳产品”误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四期。13、The Stochastic Multi-criterion DEA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ppraising The Efficiency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 & EM, August, 2001,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ISTP检索)14、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迎接物流业跨国挑战,交通研究与探索2001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民航出版社,2001年10月。15、Combination of Forecasts for Tourism Deman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CI2003。(ISTP检索)16、Traffic Flow Prediction of Intersections Using Wavelet Neural Network, ASCE, AATT 2002. (EI检索)17、A Real-time Bus Travel-time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Kalman Filtering Theory, ASCE, AATT 2002. (EI检索)18、Prediction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Loss Using Improved Wavelet Neural Network, IEEE TENCON 2002. (EI检索)19、Simulation of Car-following Decision Based on Wavelet Neural Network,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WCICA 2002)。(EI检索)20、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误区及对策,工厂管理,2002年,第3期。21、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工程项目投标报价预测, 2004年中国控制会议。22、A Fuzzy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Forecasting Stock Price, ISSS 2002. 23、Application of AHP and TOPSIS in Urban Fire Risk Assessment, ISSST2002. (EI检索)24、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odel of Oil-storehouse Safety Based On Fuzzy AHP, ISSST 2002. (EI检索)25、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Amount of Gas Emission from Coal Face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ISSST 2002. (EI检索)26、System Safety Assessment Based on Wavelet Neural Network, ISSST 2002. (EI检索)27、Applying Fuzzy Inference and Genetic Algorithm in R&D Budget Allocation, IEEE ICMIT2002. 28、Combination of Forecasts for Dwelling Deman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ICCA 2002. 29、Dynamic Congestion Pricing Based on Traffic Guidance with Kalman Filtering Theory, ICCA 2002.30、Apply Wavelet Network to Predict Passenger Flow for Bus Line, ICCA 2002.31、Method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raffic Impact Fee Allocation, ASCE, AATT 2002. (EI检索)32、Nonlinear Combination of Travel-time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Wavelet Network, IEEE ITSC 2002. (EI、ISTP检索)33、Multi-factor Prediction of Urban Reference Land Pric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BP Network, APCCM 2002. (ISTP检索)34、Nonlinear Combination of Prediction for Real Estate Demand Based on Improved BP Networks, APCCM 2002. (ISTP检索)35、Matter Element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ystem Safety of Underground Haulage, ISSST 2002.(EI收录)36、Simulation of Car-following Decision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s System, SCI2003.(ISTP检索)37、Sele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Supply Chain of Enterprises, CCCT2003.(ISTP检索)38、Principle, Model and Approaches for Traffic Impact Fee Allocation, AATT 2004. (EI检索)39、Evaluation of Passenger Service of Airports Using AHP and TOPSIS, SCI2003. (ISTP检索)40、Simulation of Car-following Decision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s System, IEEE ITSC 2003.(EI, ISTP检索)41、Value Creation for Customers:Service Competition Strategy Research,ICMSS2004.(ISTP检索)42、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讨,生态经济,2008(7)43、基于随机需求的供应链产供销计划协同模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8,16(3)主要教学成果和获奖2006年度校优秀教师2007年度校优秀导师2007年度校优秀导师小组教学项目“产学研结合,三位一体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领队首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领队主编教材1、 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自学指南系列考试用书 (书号ISBN 7- 5616- 2857-9/TU.33,川新登字015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其中:建筑施工,主编,65万字;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编,65.7万字;工程测量,参编,33.5万字;建筑材料,参编,23万字。2、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库(书号ISBN7-81057-134-6/T.251),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副主编,47万字。软件“企业经营管理者测试评价系统”获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科研获奖“企业经营管理者测试评价系统”获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142017021151505138.9占总人数比例27.45%3922%33.33%04118%29.41%29.41%0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112912492058181235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558021321269.5507 98%以上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50250近五年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近五年来,学校投入经费2000多万用于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和实验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建设、实验师资培养等。利用这些经费,中心不断提高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对各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添置,重点加强了实验网络环境建设和学生实验用机的更新,共更新添置实验用机近千台,新建实验室12间,新增实验软件10余套。同时,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立项建设了一批实验教学示范课程;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师资培养和高层次实验师资引进等,确保了实验教学的良好条件保障和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近年来中心成员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审计署科研项目、中国人民总行科研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等教研科研项目159项。共有66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这些项目已经投入有关教学实践,应用效果良好,受到用户的称赞。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6 门:财务管理、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省级精品课程 29门。编写出版实验教材 15部,自编实验讲义 25 部。5 年间,中心成员在金融时报、中国统计、财政研究、中国管理科学、财会月刊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 274篇。中心成员简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第二学科工作年限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部门1李 胜男1971.10博士中心主任教授物流管理4教学与研究是2陈永生男1963.08硕士教师教授金融学4教学与研究是3吕先锫男1964.01博士教师教授会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4傅代国男1964.02博士教师教授会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5杜修铀男1948.05学士教师教授会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6彭韶兵男1964.7博士教师教授会计学8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7黎 实男1955.06博士教师教授计量经济8教学与研究是8李南成男1957.03博士教师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9向蓉美女1948.08硕士教师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10徐 浪女1949.11硕士教师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否统计学院11谢小燕女1955.04学士教师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12周惠彬女1949.05学士教师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13张照贵男1949.06学士教师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14庞 皓男1943.1学士教师教授计量经济8教学与研究是15刘 蓉女1965.03博士教师教授税务6教学与研究是16尹音频女1954.09博士教师教授税务7教学与研究是17王晋忠男1962.06博士教师副教授金融工程5教学与研究是18贺国生男1968.11博士教师副教授信用管理5教学与研究是19李玉周男1964.06博士教师副教授会计学8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20李卫东男1955.11博士教师副教授会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21黎仁华男1962.02博士教师副教授会计学5教学与研究是22李永强男1969.12博士教师副教授市场营销8教学与研究是23李少睿男1966.01博士教师副教授物流管理5教学与研究否工商管理学院24徐险峰女1968.03博士教师副教授工商管理5教学与研究是25翁智刚男1971.05博士教师副教授市场营销8教学与研究是26王谊男1955.02硕士教师副教授市场营销8教学与研究是27张卫东男1966.08硕士教师副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28毛中明男1960.1硕士教师副教授计量经济8教学与研究是29苏远琳女1963.02硕士教师副教授统计学5教学与研究否统计学院30任 栋男1957.05硕士教师副教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31雷 敏男1964.05硕士教师副教授统计学5教学与研究否统计学院32费茂清男1964.12博士教师副教授税务5教学与研究否财政税务学院33何加明男1964.05硕士教师副教授投资学7教学与研究是34武振荣男1953.11硕士教师副教授财政学7教学与研究是35李 力女1970.12硕士教师副教授投资学5教学与研究是36于晓谦女1956.11硕士教师副教授会计学6教学与研究是37张运刚男1963.8博士教师副教授保险精算5教学与研究是38许 志男1978.05博士教师讲师金融学2教学与研究是39郑 平男1972.07博士教师讲师金融学2教学与研究是40唐雪松男1976.04博士教师讲师会计学4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1谭洪涛男1972.11博士教师讲师财务管理5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2李越冬女1977.01博士教师讲师会计学3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3瞿 旭女1975.07博士教师讲师会计学4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4张 冬男1975.11硕士教师讲师会计学5教学与研究是45步丹路女1978.12硕士教师讲师会计学3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6孙静华女1972.02硕士教师讲师会计学5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7梁 婷女1979.08硕士教师讲师会计学3教学与研究否会计学院48叶作亮男1975.09博士教师讲师市场营销3教学与研究是49田俊峰男1973.12博士教师讲师物流管理4教学与研究是50李先春男1976.01硕士教师讲师市场营销4教学与研究否工商管理学院51郭 姣女1978.09硕士教师讲师物流管理5教学与研究否工商管理学院52张红历女1974.12博士教师讲师统计学8教学与研究是53黎 春女1978.2硕士教师讲师统计学3教学与研究否统计学院54周 游男1970.11硕士教师讲师计量经济8教学与研究是55马 丹女1979.1硕士教师讲师统计学4教学与研究否统计学院56李保坤男196712博士教师讲师统计学2教学与研究否统计学院57郭佩霞女1978.03博士教师讲师财政学3教学与研究否财政税务学院58吕 敏女1977.02博士教师讲师税务5教学与研究是59文 杰男1973.03博士教师讲师投资学2教学与研究否财政税务学院60邹 燕女1981.8硕士教师讲师会计2教学与研究是61李 幸女1980.5硕士教师讲师人力资源2教学与研究是62曹旭斌男1973.03硕士运行主任副研究员技术经济及管理3教学与管理是63唐世雄男1956.08学士运行部职员副教授统计学3运行是64邬丽萍女1963.03学士办公室职员高级实验师计算机科学3管理是65何继承男1948.12学士办公室职员高级实验师信息管理3管理是66崔 娜女1954.07学士运行部主管实验师信息管理3技术与维护是67刘 禹男1979.08学士教学部主管助理研究员信息管理3教学与管理是68庞先伟男1978.11学士技术部主管助理研究员计算机科学3技术与管理是69何丹萍女1980.11学士教学部职员助理工程师计算机科学3教学与实验是70刘耘礽女1985.02学士教学部职员助理工程师信息管理3教学与实验是71陈春林男1983.01学士技术部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经济学3技术与维护是72陈 浩男1983.03学士技术部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计算机科学3技术与维护是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一)实验教学指导思想扎实推进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历程,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是西南财经大学的长期目标。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西南财经大学历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学校弘扬“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提出了“理论为基、创新为魂、突出个性、强化实践”的实验教学理念。围绕夯实基础理论,激励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财经人才,我校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协作平台、资源平台的优势,以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强化知识点掌握为核心,建立一套体现专业能力结构,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分层次、多模块、立体化的动态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二)实验教学相关政策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有关精神,学校专门成立了“实验教学建设委员会”,实行实验室校、院(部)二级管理体制。成立由分管校长任主任,有关职能部门和部分专家及院、系、所负责人参加的实验教学建设委员会,负责对实验教学总体体系、实验室建设规划、仪器设备布局及实验室管理、实验队伍建设进行规划、研究、咨询,提出建议。 根据实验室建设的需要,制定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中心管理条例、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计划管理规定、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强调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为提升实验教学层次,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在大力投入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对实验室软件环境建设(包括实验教学改革、管理体制与制度、实验队伍建设、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投资与使用效率的提高、实验教学成果的评审与奖励等)也十分重视。在职能部门对中心的直线领导和专业学院教师参与实验中心管理的基础上,在校实验教学建设委员会中又设立了经管学科指导委员会督察指导各类项目的立项和验收。为推动实验室软件环境建设,学校专门设立了软件环境建设项目立项资金,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制度及政策文件详见10651_26_c_1.pdf)(三)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定位1、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教学环节。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为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确保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2、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应用能力、研究能力为核心,以完善实验条件为保障,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3、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定位:是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实验教学案例研发平台、教学与科研互动平台、社会咨询服务培训平台。 实验教学规划实验教学的总体规划是:完善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方向、构建三个层次、促进四个结合,大力推进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1)完善一个中心在注重理论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同时,根据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特点,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将实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实习教学方法等融为一体,完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坚持两个方向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发挥实验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智力和知识的输出帮助企业和非盈利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功能定位教学设计特色建设效用延伸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评估改革实验教学组织改革研究服务实验教学环境与条件建设实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基础支撑建设建设项目实验教学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设计、规划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社会咨询服务、培训平台教学与科研互动平台实验教学案例研发平台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图2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图(3)强化三个基础支撑建设以实验教学环境与条件建设、实验教学、管理与技术队伍建设、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为基础支撑条件,创新、发展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实验教学建设思路的落实和建设内容的深化。(4)促进四个结合一是促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理论教学带动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二是促进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心的资源优势,为广大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通过将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科研活动发展。三是促进实验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立足财大、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高校实验教学、企业和组织发展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以服务促教学,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促进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创业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理论顶天、应用立地”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的体现。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创业型人才不可偏废。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现实社会环境需求和实验场景中发掘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而应用创业型人才培养也离不开突破性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实验教学中心是二者结合的最佳形式。(四)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从学校实际出发,中心立足于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实验教改思路:1、建设与完善一个实验教学体系。即从实验教学基础支撑建设入手,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内容的规划与设计,结合实验教学建设思路的逐级落实,借助多期次建设项目的推进,打造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等五大平台,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2、明确二个目标: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有明显的两个不足,即专业应用能力的不足与开拓创新精神的不足。两个不足的主要根源于“两个落后”,即教育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实质上反映了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三个不适应”,即不能同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不能前瞻适应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管理学科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3、构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以跨学科基础训练为主体,在基础课程阶段,通过基础训练使每位学生建立起最基本的专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应用统计相关实验、运筹学相关实验、经济学相关实验,学习利用系统仿真软件、SPSS、SAS、Matlab、Lindo、Excel、Lingo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系统建模。主要是一些验证型、分析型的共性单项实验。上述实验为经济、管理类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共性的软、硬件平台资源,以及共性的基本型实验课程。通过一般演示性、说明性的基础实验和分析类的应用型实验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测能力,以及常见技术工具的熟练使用。二是综合设计实验层次,以通用能力训练为主体,为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及其综合实践服务。包括ERP综合实验、Oracle综合实验、金融模拟综合实验、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虚拟银行、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物流综合实验、决策模拟、MIS相关实验等综合实验模块。上述实验模块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突出学科知识融合、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全校本科生的管理素质拓展训练,其中多数综合实验(如ERP综合实验、金融模拟综合实验、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物流综合实验、决策模拟)还适合用于支撑校内实习。三是研究创新实验层次,以创业竞赛、创新实践训练和项目开发为主体,为多学科创新团队提供实验服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及创业实践提供有利条件。包括供应链综合实验、企业MIS相关实验等综合实验模块、WEB开放、数据库实验、计算机网络相关实验等。其中创业型实验有: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学生实验超市等;项目型实验有: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验等;竞赛型实验有:沙盘模拟大赛、数学建模大赛、企业管理咨询大赛、物流设计大赛等。上述创新实验为本科和研究生实践教学提供虚拟的校内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4、实现“四个转化”,即向“自主化、个性化、体验化、场景化”实验教学模式转化。(1)自主化: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选题、设计、实施、分析、自主管理,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评估。(2)个性化根据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定制化实验场景、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和技术路线,强调探索性,允许失败,并从中汲取知识教益,差别化培养学生能力、岗位胜任力。尊重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3)场景化:将实验室内部模拟场景与实验室外不确定、动态的现实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应变与协调能力。(4)体验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强调学生切身体验,感知、感受经济生活和企业管理实践,重构知识经验。5、建设五个平台:通过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最终要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打造成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实验教学案例研发平台、教学与科研互动平台、社会咨询服务培训平台等五大平台。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学校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方面依托金融、统计、会计、工商管理的学科优势,率先在优势学科中推行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优势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辐射作用,在全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