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1页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2页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3页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4页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1岁以内孩子生理、智力、社会及情感发展特点在第一年当中,婴儿以惊人的速度长大。事实上,到一岁时,它们的体重将是出生时的三倍,身高也将增加一倍。大多数的婴儿在一岁时将学会爬,甚至可能迈出小心翼翼的第一步!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一个温和的、有责任感的、可依靠的成年照料者。你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扶持、搂抱所照料的婴儿,并同他玩耍。同时他将以牙牙学语、微笑和尖声大笑回报给你。【四个月】 生理发展 体重:4.5-8.2公斤 身高:58.4-68.6厘米 晚上大约睡6小时 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4-17小时 俯卧时能抬起头及胸部 双眼能注视一个固定的位置 双眼能跟随移动中的物体或人 能抓住拨浪鼓或手指 能用四肢做摆动和踢腿动作 会打滚(由腹侧到背侧) 在支持下能坐智力发展 能用嘴探索物体 会玩手指、手、脚趾 能对谈话声、拨浪鼓、铃铛等发出的声音做出反应 会将头转向明亮的色彩及光线 能辨别奶瓶和乳房社会及情感发展 会用哭泣(有泪)表示疼痛、害怕、不适应孤单 会牙牙学语 喜欢被抚摸和拥抱 能对摇动的拨浪鼓和铃铛做出反应 会报以微笑 能对游戏做出反应【十二个月】 生理发展 体重:7.7-12.2公斤 身高:68.6-81.3厘米 晚上大约睡11-13小时 一些婴儿上午不再小睡;另一些仍在上下午小睡 开始在白天拒绝奶瓶和喂奶 每天吃三顿饭,中间加餐两次 喜欢从杯子中喝水 开始吃手上的食物 继续用嘴探索各种东西 喜欢开关柜橱的门 能爬得很好 能自己站起来 能扶着家具站住 能扶着家具或在成人的帮助下走路智力发展 说出第一个字 会说爸爸、妈妈或类似的词 会“跳舞”或随着音乐跳跃 开始对图画书感兴趣 注意人们的谈话 在提示下能拍手、挥手再见 喜欢把物体套在一起 社会及情感发展 模仿大人的动作,如从杯子中喝水,在电话中说话 能对名字做出反应 喜欢在镜子中看自己 对陌生人表示出害怕和担心 要求随时能看到父母或照料者 可以把玩具给别人,但期望他们归还 可能会依恋心爱的玩具或毯子 会把他不喜欢的东西推开(二)2岁孩子生理、智力、社会及情感发展特点两岁的幼儿喜欢独立!他们喜欢说“我的”、“不”、“我来做!”等。他们的情绪会在短短几分钟内由激动到生气再到高兴。他们花大量的时间来探索、推拉、装满、倾倒和触摸各种物体。 两岁的孩子对自己和他们所能做的事表现得更有自信。他们的个头在长高,他们的食欲减弱,可能还会挑食。但他们仍然长得很快。 这一阶段的幼儿非常依恋他们的照料人,你会发现,他们虽然去尝试新的想法并探究周围的环境,但在他们需要支持和信任时,仍会呆在你的身旁。两岁的幼儿通常会对别的孩子产生兴趣。但是当拥抱变成轻拍、轻拍变成重击的时候,社交的兴趣和生理能力就会发生冲突了。因此你必须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亲热。 生理发展 体重:10-17.2公斤 身高:81.3-101.6厘米 乳牙基本上出全了 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会用勺子吃东西 通过触摸、闻和品尝来体验事物 喜欢推、拉、装满和倾倒物品 会翻书页 能摞起4-6件物品 很多孩子(但不是全部)将学会自己上厕所 不需要帮助就能行走 会倒着走 能掷或滚较大的皮球 能俯身和下蹲 能打开柜橱,拉开抽屉 能弯腰捡起玩具而不跌倒 智力发展 喜欢简单的故事、节奏和歌曲 会用2-3个词的句子 能说出玩具的名称 哼唱或尝试着唱 喜欢看着书 被问到时,能指出眼睛、耳朵、鼻子等部位 重复一个字词 喜欢学习如何使用常用的习语 社会及情感发展 喜欢模仿父母 容易受到挫折 会亲热地拥抱和亲吻 会害怕和做恶梦 有幽默感,会大笑 喜欢穿衣服、梳头和刷牙 会极端专横和固执 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很害羞 常常一个人玩,而不是和别人一起玩 不能坐着几分钟不动或只玩一件玩具 坚持独立去做几件事,不要别人的帮助 喜欢简单的“假扮”游戏,比如对着电话听筒讲话,“戴帽子”等 会很大方地把玩具给别的孩子玩,但要他们归还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改换另一项活动 会经常性地发脾气,通常是因为他有想法却无法表达出来 会表现出进攻性的行为并想要伤害别人 当受挫或生气时会破坏周围的东西 对照料人的关心有占有欲,会表现出嫉妒(三)3岁孩子生理、智力、社会及情感发展特点 三岁大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花很多时间去看、观察和模仿。他们整天忙于探索自己的世界。三岁的幼儿对完善运动技能很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花整个上午的时间滑滑梯或者骑心爱的儿童三轮车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岁的幼儿对过去的事没有什么记忆力,他们不理解成人所说的“昨天”和“明天”。他们经常重复活动,或者不断完成又破坏,比如把拼图堆在一起。这些对于将来他们对变化和稳定的理解非常重要。 生理发展 体重:11.3-20公斤 身高:86.4109.2厘米 外形变高变瘦,开始象个成年人那样 乳牙已经出全 每天需要大约1300卡路里的热量 夜里睡10-12个小时 夜里睡觉一般不尿床(偶尔发生是很正常的) 能在帮助下上厕所(有许多男孩直到三岁多才开始学习自己上厕所) 会穿鞋(但不会系鞋带) 能在帮助下穿衣服(需要别人帮忙扣钮扣,暗扣,拉拉链) 会自己吃饭(但会掉饭粒) 尝试着抓一只大皮球 能把皮球扔过头顶 能把皮球向前踢 会单脚跳 能踮起脚尖走一小段距离 能自己爬上滑梯然后滑下来 会蹬儿童三轮车 能沿一条直线走 能用单脚站、平衡和跳 能跳过15厘米的障碍物 会用勺子和小叉子吃饭,经常用餐刀涂黄油 能独立地上厕所 会刷牙、洗手、喝水 对做饭烧菜的程序感兴趣 智力发展 所说的话,有75%到80%可以被理解 能说含3-5个词的完整的句子,如“妈妈在喝果汁,那儿有一只大狗。” 有时会在某个词上吞吞吐吐,但通常不是口吃的表现 喜欢重复词语和声音 能专心地听短故事和听大人念书 喜欢听人一字不改地讲他们熟悉的故事 喜欢听故事和重复简单的节奏 能看图或看书,讲简单的故事 喜欢唱歌并能唱简单的调子 能理解“现在、马上和将来” 会问“谁、什么、哪里和为什么”的问题 能摞起5-7块积木 喜欢玩粘土和面团(捣、卷和挤压) 能拼6块拼图 能画圆和方 能辨别日常的声音 能把一个物体和一张画有该物的画联系起来 能辨认常见的颜色,如红、绿、黄、蓝等 能数2-3件物品 当他们乐意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具体的、真实的和迫切的问题 对相同和不同很感兴趣 能辨别、搭配一些颜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对动物们独特的特征很感兴趣 有很好的自我意识,能理解自己和比自己小的幼儿的差异,但不理解自己和比自己大的孩子之间的不同 能说出自己的年龄 社会及情感发展 寻求成人的注意和同意 有时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的偏爱(通常是和自己性别不同的一方) 能接受建议并遵循一些简单的指示 喜欢帮忙做简单的家务 能在两件东西之间做出简单的选择 喜欢装傻和逗别人笑 喜欢一个人玩,但要靠近别的孩子 花大量的时间看和观察 喜欢和别的孩子玩,但仍不能合作或分享 喜欢听关于自己的故事 喜欢玩“造房子”的游戏 喜欢模仿大人和别的孩子 能回答他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这样的问题 如果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中,会对自己和他人种族的身份表示出兴趣(二)婴儿感官的发展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把12对挛生老鼠分为两组:一组放到刺激丰富的环境中,一起装进一个大笼子,灯光明亮,能听到各种声音,并装有梯子、车轮等;另一组放到尽可能没有刺激环境中,单独装进小笼子,放在昏暗无声屋子里。80天后,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长大的老鼠脑子的体积大、皱折深、分量重,而且“聪明”得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让孩子多用眼、用耳、用手等感官,丰富的感官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也就更聪明。孩子从母腹这个小天地来到陌生的大世界,如果说他们对世界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最初就是各种感觉。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基础。所以说,对孩子的感官训练是早教的第一步。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感官训练呢?”*眼睛的训练。孩子刚出生对光就有反应。不要以为新生儿怕见光。眼睛的训练,最早应先给孩子以明暗光线的刺激。随着孩子长大些,可以在他的小床周围悬挂各种色彩鲜艳的气球、布条等,这比他睁眼只看见白色的屋顶好得多。小家伙首先偏爱红色,可以拿个鲜艳的红球放在他眼前,逗引他用两眼注视,随后慢慢移动红球,吸引两眼跟踪红球。小家伙对人的脸似乎有极大兴趣,比注视别的东西的时间都长,以至盯住妈妈的脸长时间目不转睛。妈妈可以在哄抱孩子时经常变换位置抱孩子,让他从不同角度注视您的脸,训练视觉机能。对再大些的孩子应给他准备五颜六色的玩具,还可以利用游戏高觉能力。例如,大人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条红线,让孩子也画一条红线,画一条绿线,孩子也画一条线线,其它颜色类推。孩子画的颜色不一样,算输。然后互换由孩子先画。这叫“画线游戏”。也可以跟孩子说:我心里想着屋子中的一个东西,是红色的,你猜是什么?他就可能猜各种红色的东西。猜着了再办换。这叫“猜猜看游戏”。还可以把棋子、豆粒等小东西放几个在桌上,让他看一眼很快说出数目,这叫“数数游戏”。*视觉 刚刚出生的婴儿,在他的睡床周围必须要有世界名画。让色彩鲜艳的环境围绕着婴儿是我们不应忘记的,比如在书架上放上色调明亮的玩具、花盆等装饰物。一个月之后,每天给婴儿看三分钟的黑白格子图案,持续一周时间。刚一开始婴儿只能维持五秒钟的注意力,到后来能够延长到6080秒。注意力的增长与掌握大量的知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注意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婴儿最喜爱的并不是粉红色或蓝色,而是对比度鲜明的黑白两色。与属于中间色的七色活动雕刻板相比,婴儿更喜欢黑白的活动雕刻板。在九个月之前,婴儿识别颜色的视觉神经还没有生长完全,所以还不能够区别红、黄、蓝这些基本色调。六个月时,如果婴儿对条纹或格子花样产生了厌倦,就可以把活动雕刻板的格子幅度变得小一些(6厘米厘米2厘米厘米)。当婴儿对以前喜欢的图样不加理睬时,可以暂时不给他看。这个时候最好在婴儿的小床周围贴上汉字表。也可以把书写着大红字的拼音字母表贴在墙上。从出生时就开始与文字亲近的婴儿,会变得一见到文字就非常欢喜。把孩子抱到汉字表前面,每天只需用两三秒时间把一个字反复地念给他听。用不了多久,只要你一把他抱过去,他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耳朵的训练。稍一留意就会发现,小宝贝出生后似乎耳朵更好使些,有时看得不如听得好。所以,更应及早训练耳朵的听力。比如,小宝贝啼哭起来,不要以为只有喂奶才是好办法,弄出一个清脆的音响(如铃声),同样能止住小宝贝的哭声,还可以吸引他寻找声源。自然,悦耳的歌声是最好的听觉刺激。虽然母亲未必是歌唱家,但为了孩子还是应学会几首好听的歌。因为孩子早期实在是跟母亲交往时间最长。给孩子轻声地朗读诗歌也是个好办法,这可以使他们随大人语调的变化有不同反应,又为发展语音听力做了准备。孩子非常喜欢有人跟他“谈话”,尽管他们还听不懂。所以,父母热情洋溢的语调也是很好的听觉刺激。跟大些的孩子玩“恍恍话游戏”也可以训练耳朵。如果孩子由于某些疾病(如中耳炎)听力受损,除其它措施外,父母更应注意对孩子大声喊话,以训练听力。 一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03岁的系统研究,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专著,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报告,为研究婴儿打开了一扇窗口;我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长子从出生进行了808天的观察纪录,写成儿童的心理;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陈鹤琴对婴幼儿年龄的界定婴儿期:早期儿童学把婴儿期认定为0-1岁,医学界也认同,心理学著作有的把婴儿期看作01岁,有的扩展到02岁或者0-3岁;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台湾、苏联心理学家都把婴儿期限定为“生命第一年的儿童”;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把婴儿期定为0-2、3岁;陈帼眉定为01岁。幼儿期:这里的幼儿实际上是前幼儿期,指13岁,真正的幼儿期指36岁。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总述1、活泼好动: 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除了睡觉,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在活动,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的挥手踢脚,到五六个月时,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了就放进嘴里,再大一点他就要推推这里、拉拉那里,会走以后,他的动作就更复杂了,一次玩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累。2、好模仿:婴儿出生不久,就能模仿大人伸舌头,张嘴巴,半岁以后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挥手学再见、把手指放在嘴里模仿大人刷牙;到两岁左右的时候,能模仿更复杂的动作,妈妈洗衣服,他也要给娃娃洗,妈妈弄面,他也要拿擀杖擀来擀去,三岁以后她的模仿能力更强了。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主要途径。3、好游戏:儿童天生好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从游戏中放松身心,获得快乐。三四个月的婴儿会乐此不彼的躺在床上做视物远近的游戏;一岁左右的孩子能连续十几次把球抛出去做练习游戏,两岁多的孩子会高兴的做搭积木、娃娃家游戏,也喜欢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扮演游戏。4、好奇:出生2、3个月的孩子眼睛就不停的转,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感兴趣,5、6个月大的孩子一听到声音就要转头去找,一看到东西就要伸手去拿,7、8个月至1岁左右的孩子,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心理学家称这个时期是“口腔期”;13岁的孩子喜欢做推、拉、扔、抠、压等动作,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连续开门关门25次,他对“咯吱咯吱”开门的过程很感兴趣,连续按压吹风机开关21次。5、喜欢与别人交往、合群。孩子出生的头三年主要与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开始了最初的人际交往。一岁多的孩子就喜欢摸一摸、拉一拉同伴,或者拿玩具给同伴;2、3之间,就能在一起玩平行游戏,虽然是各玩各的,但已经有了合作的先兆。有的孩子因为不太与同伴接触(成人的原因),可能表现得胆怯、害怕、不合群。6、喜欢户外生活。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户外生活,到门外去就高兴,整天呆在家里就不高兴,有的孩子在外面玩,渴了、饿了都不肯回家。有的家长过分的限制孩子外出,原因是怕不安全、怕风寒感冒、怕弄脏衣服,孩子像笼中的小鸟,正天被关在家里。有的老师也不愿多事,怕带托小班孩子到户外玩。这样长大的儿童,往往身体孱弱、知识缺乏。7、喜欢被称赞。8、9个月大的孩子就能“听懂”大人的好坏话,你表扬他,他就高兴的看着你,你若批评,他就吓得瞪着眼睛、表情呆滞;2、3岁的孩子最喜欢“听好话”,喜欢别人的称赞,夸她聪明又漂亮、夸她的新衣服、夸她画的图画,他都很高兴。我们做父母的应当把夸奖孩子放在口头上,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就夸奖他,但也不要过于滥用。8、出现第一反抗期。孩子在1.5-3岁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反抗,这时期的孩子不太听大人的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孩子在1.5岁以后,能独立行走、双手的动作也增强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导致其心理活动独立性的增加,对成人的依赖减少;2岁过后,自我意识萌芽,“我”的概念逐步形成,产生了在活动中突出“我”的强烈愿望,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当这种愿望受到成人的约束时,就表现得反抗。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只要自己需要就力求获得满足,若被拒绝,立刻就引起他毫无道理的“逆反”。家长要平静的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二、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及内容(一)躺:仰卧、俯卧。23个月的婴儿手脚不再乱动,开始出现一些局部动作,学会抬头,成人可把他竖直抱起;45个月学翻身。(二)坐:56个月学坐,孩子真正能坐稳时,头能竖直,不向前倾,不必用双手支撑,双手能自由活动,摆弄玩具。(三)爬:爬的最佳年龄是6个月。充分的爬行能够锻炼手、腿、腰、背部的肌肉。对婴儿的交往能力、空间知觉的发展都有益处。 1、爬行动作有助于婴儿手眼协调、手脚协调能力的发展; 2、78个月的婴儿如果很少进行爬行练习,将来可能出现语言上的障碍。(因为人在爬行时,头部必须抬起,这样颈部的肌肉就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上的语言中枢,有利于学习语言。有专家研究发现,爬得时候,手与头的距离大约是30cm,这正好是两眼焦距结合的部位,经常练习爬行,有利于长大后阅读写字。(四)站:56个月,成人可以扶住婴儿的两腋,让他站立,78个月扶住他的双手让他站立,每天练习几次,增强肩、胸的活动能力;10个月左右他会自己扶住东西站立,在此期间,他还练习坐、爬、蹲等动作。不宜站得太久。到22.5岁,能独脚站25秒;2.5-3岁,能单脚站510秒。(五)走:11、12个月的婴儿可以练习行走,1215、16个月会走的婴儿都属于正常现象,有的婴儿1011个月就会走了,这是个别现象。走的太早也不利于婴儿双腿骨胳的发育。走的太晚,也应该查找原因。到18个月就走得比较稳了。1824月会用脚尖走45步,但不稳;22.5岁能后退、侧着走,能交替双脚走楼梯;,能双脚交替灵活走楼梯,能走直线。(六)跑:1318个月会跑但不稳;1924个月连续跑34m,但不稳;2530个月能奔跑。(七)跳:1924个月能开始做原地的跳跃动作,能双脚跳起,离开地面;2530个月能从楼梯末级跳下;3136个月能双脚离地腾空连续跳跃23次,能跨越一条短的平衡木。(八)仍:1318个月会仍出球去,但无方向;1924个月能双手举过头顶仍一个球;2530个月能举起手臂投掷,有方向;3136个月能把球仍出去3m多。(九)手眼协调与双手动作:45个月大的婴儿手眼的协调动作就开始发生了,表现是看到东西就伸手去拿,6个月左右,五个趾头仍是浑然一家,往往整把地去拿东西;7个月大时,两手就变得灵巧多了,能够把一只手里的东西交到另一只手里;8个月大时,就能用拇指和食指拣小东西。能手拿两物对敲;1318个月会用两三块积木垒高,能抓住一支蜡笔用来涂画;能双手捧碗,会试着自己用勺进食;1924个月能把五六块积木搭成塔,能用线穿进扣子眼,能自己用汤勺吃东西;2530个月,会自己洗手擦脸,绘画垂直线、水平线,会一页一页的翻书,会穿鞋袜、解衣扣、拉拉链;3136个月,能用积木搭成较想象的物体,能模仿画圆、十字形,试用筷子等。三、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感觉:是外部刺激的接收、登录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实现的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摸觉、运动觉等;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是对感觉输入的信息赋予意义的过程。把各种单一感觉,比如视觉与听觉,视觉与触摸觉结合为整体的整合活动,就是知觉解释世界的过程,例如,婴儿手中玩具发出响声的经历导致他们摇动手臂,使手中玩具不断地发出响声,这是视觉、听觉、动觉的整合产生的对“摇铃”的听动知觉行为。(一)视觉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之一1、基本特点: 婴儿的视觉器官在胎儿时期已基本上发育成熟; 婴儿的视觉系统仍处在成熟的过程中,如视觉神经的髓鞘化还在继续,视觉功能也在进一步完善; 出生3天的新生儿就有视线集中现象;1个月能看清距离眼睛20cm的物体; 2个月能根据物体的距离调节视力;3个月双眼幅合能力初步完成,并有“移视”和“追视”现象。2、视敏度(视力)的发展视敏度指辨别物体细微差别的能力,也就是视力。新生儿和早期婴儿的视敏度很低(成人在2m处看到的物像,新生儿只能在0.2m远处看到;4个月的婴儿就能在0.6m远处看到)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基本上达到成人的水平。3、颜色视觉的发展: 出生2周 的新生儿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3个月的婴儿已具有三色(红、绿、蓝)视觉;4个月婴儿已能在可见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我国李忠忱(1990)的研究:11月婴儿能准确分辨红、绿、蓝、黄四色,13个月能认识和准确指出红绿蓝黄黑白6种颜色,能听懂6色的名称;16个月开始说出6种颜色;18个月开始认识紫、棕、橙、粉红、浅绿、浅黄、灰色;24个月能说出15种颜色。4、模式视觉的发展: 图形模式视觉的发展对婴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与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关联。小婴儿对正常搭配的人的脸型最感兴趣,大一点的婴儿对中度复杂的图形模式有偏好。(二)听觉:1、胎儿在6、7个月时可产生听觉。我国物理声学学者刘泽轮(1990)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结论。2、58个月的婴儿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可以清楚地区分。在低频部位的可听度高于成人,在高频部位超过成人的高频。随着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成熟,婴儿在2岁前的听阈还在不断发展。3、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感知从婴儿出生时即已开始,2个月时能安静的躺着听音乐,23个月能区分音高,34月能区分音色,67个月能区分简单的曲调,在倾听音乐时伴有强烈的身体运动,1.52岁的幼儿已显示出伴随音乐节拍的身体动作和“舞蹈”动作。(三)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知觉。它包括对物体本身的空间特性如物体的大小、形状的知觉;还包括物体与主体之间在空间的关系,如距离知觉、深度知觉。下图一就是一个深度知觉的试验装置。四、婴儿注意、记忆能力的发展(一)婴儿注意的发生与发展1、新生儿已经具备了注意的能力,它们基本上是先天的、无条件定向反射。通常使用测量心率和血流量变化,作为注意发生的指标。2、3个月左右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1)婴儿更偏好复杂的刺激物; (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则图形多于规则图形;(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心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3、36个月婴儿的注意: (1)头部运动自控能力加强,扫视环境更加容易; (2)婴儿的视觉注意发展,视觉搜索平均时间变短,更加偏好复杂的、有意义的视觉图像; (3)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注意的质量;如有控制的注意的稳定性的提高;4、612个月婴儿的注意:(1)半岁以后,婴儿觉醒时间的增长是大脑成熟的标志,婴儿有更长时间去探索事物和获取更多新信息,他们经常处于警觉和积极探索状态;(2)婴儿动作的发展使他们的活动视野、活动范围显著扩大,使注意对象多样化;(3)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受经验的支配。5、1-3岁幼儿注意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密不可分。皮亚杰的试验证明,1213个月的婴儿能找到先后藏在两个位置的同一个物体,但是只有当他看见藏的动作时才能找到。1518个月的儿童能够找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 (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 (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活动的支配。言语活动不仅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而且还支配着儿童注意的选择性。 (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2岁以后,幼儿在活动中注意的时间逐渐延长,注意的事物逐渐增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二)记忆的发生和发展:1、胎儿的记忆:国外的大量研究和国内刘泽论(1991)研究证明,胎儿期已有记忆,并在出生后表现了再认的能力。2、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 2个月婴儿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可以因积累形成长时记忆;3个月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长时记忆能保持4周之久。3、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56个月的婴儿记忆间隔14天之后还能再认大多数刺激物。56个月的婴儿有48小时的记忆。4、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1)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2)8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工作记忆。婴儿开始能把新信息和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和比较。5、13岁幼儿的记忆:(1)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语言的发展,使儿童能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如“苹果”一词的符号在头脑中就可以激活关于苹果的具体表象。(2)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10个月的婴儿出现短时记忆,10%的婴儿能保持5秒,13个月的婴儿都能保持5秒,以后可增加到3040秒,1.5岁以后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有缩短的趋势。(3)表现出明显的回忆能力。1岁能够回忆几天或者十几天前的事情,2岁可以保持几个星期,3岁能达到几个月或者更长。五、婴幼儿的直观行动性思维(一)婴儿的动作思维:在能够运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之前,婴儿是借助动作思维的。 拉被单试验: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上婴儿那不到的地方,婴儿试图直接取得这个玩具,但他够不到。失败几次以后,偶然的抓住了毯子的一角,由此发现毯子的运动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于是婴儿开始拖动毯子,最后取得了玩具。婴儿从此开始对这种情景进行反复的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这可以说是婴儿智慧动作中的一大进步。皮亚杰的观察研究:杰西来到一扇关着的门前,两只手各拿着一只草叶子。他想门把伸出右手,但看到除非把草叶放下,就不能扭动门把。他把草叶放在地上,打开门,在把叶子拿起来,走进门去。但是当他要走出屋子时事情变得复杂了。他把叶子方在地上并去抓住门把,但他觉擦到把门拉向自己时必须同时挪开那处于门和门槛之间的草叶,于是,他拾起叶子把它放在转动着的门之外。这种整体性操作恰恰是发生在表象或关系知觉上的十分独特的智慧活动。(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和标志:1.52岁左右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时期;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三)3岁前儿童的思维属于直观行动性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1、思维在直接感知中进行。思维紧紧依靠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2、思维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离开自己的动作,思维也就不存在了。(举例:2-3岁孩子画画)六、婴幼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一)前言语阶段(也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生后第一年)1、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23个月的婴儿在吃饱睡足时,会发出“啊咕”等声音,这不是嗓音,这种声音只有在安静和满足时才出现。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婴儿发出的声音有了明显的元音和辅音,有比较分明的音节。如ba-ba-ba,dadada.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发出的语音能与个别事物结合起来,说出少数几个词。(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1、言语发生的标志: (1)用不太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 (2)持续的、自发的使用一些词。 (3)词带有个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 (4)能掌握10词左右。2、言语发生的两个小阶段:(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11.5岁)这一阶段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说出的语词很少,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停顿或沉默期;(2)积极说话阶段(1.53岁)孩子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语句也迅速发展。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3、23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七、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一)依恋的发展1、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03个月)对谁都微笑,那怕是一个精致的面具。 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和熟悉他的人表现出更多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 特uixiang殊情感连接阶段(6个月-3)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2、婴儿依恋的类型:(1)回避型:妈妈是否在场对这类孩子影响不大,妈妈离开他们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回来也不予理睬。这类儿童还未形成依恋。(2)安全性依恋:与妈妈在一起能安静的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不是总粘在妈妈身旁。(3)反抗型依恋:对妈妈的离开很警觉,有点打惊小怪,甚至会极度反抗,与妈妈在一起,也不把妈妈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3、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的发展;(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3)安全的依恋使母婴形成良好的感情联结。(二)同伴关系的发展1、同伴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以在5、6个月的婴儿身上看到,他们可以互相触摸、观望,甚至用哭泣来对其他婴儿的哭泣做出反应。2、612个月的婴儿交往的社会性逐渐增加。他们可以对见过2、3次面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触摸;3、1224个月的孩子开始在一起互相游戏,表现出初步的交往能力;4、23岁孩子的同伴关系表现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上。附上:婴儿期儿童心理特点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5-6个月婴儿就可以再认妈妈,这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时起,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并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儿童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成人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应经常和儿童交往,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当的玩具,并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二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脑的发育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睡眠时间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动作的发展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如: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语言的发展词汇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词汇量3岁:8001000个;4岁:160020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言语表达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言语失常现象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专家提示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脑的发育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睡眠时间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动作的发展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如: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语言的发展词汇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词汇量3岁:8001000个;4岁:160020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言语表达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言语失常现象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专家提示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教育重点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思维与想象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但是,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6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如口算10以内数字的加减,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中。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计划游戏活动的内容,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还能事先分配好角色,确定活动规则,在游戏中按规则、角色身份行事。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大萝卜比人还大,要大人、孩子、小狗、小猫等一齐拔。四种儿童游戏(以智力发展水平分)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2.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3.象征性游戏:如办家家等。4.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记忆对图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字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完整地记住一个短小的故事或大人委托的一件小事。一记牢,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把一个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辨认和记忆,较少分析偏旁部首、字形结构。所以认字不够准确,常常容易把近似的字混淆。45岁时,还不会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67岁时,虽不会主动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但一经提醒,记忆的效果就会迅速提高。专家提示孩子的记忆容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的现象,如他们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自己也会编织一些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家长不要误以为他们在撒谎。辨别力可以正确辨别红、橙、黄等七种颜色,并能分辨每种颜色的几种不同色度。能辨别上下、前后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能说明什么是白天,什么是晚上。不仅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而且知道“前天”和“后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初步学习看钟表,会看整点和半点。知道一年有四季,共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看简单的图画,可以把握整体,照顾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看出所画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识别各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情绪和情感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他们的害怕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的害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怪等的害怕加剧了。对讥笑、斥责、伤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在集体生活中,道德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理智感产生,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和好问,他们的提问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们的注意。他们还特别喜欢收集“破烂”、拆装玩具,这是探究性的强烈表现。专家提示儿童第一次从家庭踏入同伴的集体行列,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如果片面地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会使他们情绪压抑,影响身心的发展。教育重点提供丰富、适宜的智力玩具,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耐心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经常结合生活实际向他们提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社会技能的发展他们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游戏转向联合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由比较松散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玩伴不稳定,经常在变化。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事,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或争演某个角色,也有的是为了使别的孩子服从自己。不过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专家提示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这种情况在36岁儿童中占一定比例。独生子女、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性别3岁儿童已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会不会变化还不太清楚。6岁儿童已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教育的影响,已意识到不同性别行为上的差异。4岁前,与同性或异性玩伴都玩得十分融洽;4岁后,男孩女孩的游戏内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专家提示他们虽然知道一些适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但不一定都肯接受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尤其是女孩,而男孩因怕被嘲笑而较少模仿或学习女孩的行为。个性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如知道自己是聪敏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等等。6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智力超群或有特别才能的“神童”崭露头角。专家提示孩子的自我意识基本上是家长、同伴、教师平常对他们的评价的翻版。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积极评价的幼儿往往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周围人否定的、消极评价的幼儿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孩子的行为习惯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他们一般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只能是量的变化,除非客观环境、儿童的亲身经历一次次出现极严重的转折,否则是很难改变的。正因为如此,要特别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要特别关心那些动作笨拙、胆怯、不合群的孩子,通过指导尽快使他们受到同伴的欢迎。教育重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形象化的教育,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