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711-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洗色牢度》相较于《GB 5711-1985》,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
标准性质变化:从强制性标准(GB)变更为推荐性标准(GB/T),这意味着该标准的应用由强制执行转变为推荐使用,给予相关行业更大的灵活性。
-
术语定义更加明确:新版标准对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更准确的定义或更新,以确保行业内对于同一概念的理解一致性增强。
-
试验方法优化:针对耐干洗色牢度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条件设定等方面做了改进和完善。例如,在溶剂选择、洗涤程序控制、试样准备及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
结果评定标准细化:对于如何评价实验后的样品颜色变化情况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标准和指南,使得不同实验室之间能够获得更加一致性的结论。
-
安全与环保要求提升:考虑到环境保护以及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等因素,《GB/T 5711-1997》增加了关于废弃物处理、通风设备配置等相关规定,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G B / T 5 7 1 1 一 1 9 9 7前 、 1 本标准 是 根据 I S O 1 0 5 - D O 1 : 1 9 9 3 纺织 品色牢度试 验第 D O 1部 分: 耐干洗 色牢度 对G B 5 7 1 1 -8 5 进行修订的, 修订后的文本等效于 I S O 1 0 5 - D O 1 : 1 9 9 3 0 根据 G B / T 1 . 1 -1 9 9 3 规定修改了封面及题头编写格式 , 采用了 I S O前言, 增加了前言, 取消了附加说明将其内容并人前言中。 本标准对 G B 5 7 1 1 -8 5 修改了如下内容 : 1 长度单位改为 m m o 2 。 试验报告要求内容按 I S O增加对使用标准编号说明、 试样规格说明。 3 为方便使用, 增加了附录 A仪器设备。 本标准从实施之 日 起 , 代替 G B 5 7 1 1 -8 5 0 本标准 由中国纺织 总会提 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 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 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鸣、 李心萍、 胡芳、 齐亚民、 徐介寿。 本标准于 1 9 8 5 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 中国纺织 总会标准化研究 所负责解释 。c B / T 5 7 1 1 一 1 9 9 7I S O前言 I S O (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为各国标准组织的国际联盟(( I S O成员) 。 国际标准的准备工作通常由I S O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对技术委员会已建立的项目有兴趣 , 则有权参加该委员会。 官方与非官方的国际组织, 与 I S O取得联 系, 亦可参与工作。I S O在 电工技术标准化的一切事项 中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Q E C ) 取得紧密联系。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向成员传递投票, 7 5 以上赞成方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 I S O 1 0 5 - D O 1 是由 I S O / T C 3 8 / S C I 纺织品技术委员会有色纺织品及染料试验分委员会制定 的。 本第 4 版对第 3 版作了技术修订, 取消并代替第 3 版( I S O 1 0 5 - D O 1 : 1 9 8 7 ) 0 I S O 1 0 5已发行了 1 3 个“ 部分” , 每部分由一个字母代表( 如: A部分” ) , 出版年份在 1 9 7 8 和 1 9 8 5年间。 每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的“ 篇” , 用相应字母及二位数字代表( 如 : AO 1 篇” ) 。 这些篇现称“ 部分” , 以单行本出版 , 但保留了原来的字母和数字, 在 I S O 1 0 5 - A O 1 中有完整目录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 B / T 5 7 1 1 一 1 9 9 7e q v I S O 1 0 5 一 X0 1 : 1 9 9 3 代替 GB 5 7 1 1 -8 5Te x t i l e s - Te s t s f o r c o l o u r f a s t ne s s -C o l o u r f a s t n e s s t o d r y c l e a n i n g1 范 围1 . 1 本 标准规定 了用于测定 各类纺织 品的颜 色耐干洗性 能的方法 。1 . 2 本方法不适于评价纺织品整理 的耐久性, 也不能用来评价纺织品的颜色耐干洗店所使用的去除斑渍操作的能力。1 . 3 本试验只包括干洗色牢度, 如需评定纺织品一般干洗所包括的其他工艺, 诸如水斑、 溶剂斑、 蒸汽压烫等全面干洗能力, 则用其他试验方法。1 . 4 织物或干洗剂中所存在的吸附水分, 或干洗剂中存在的洗涤液 , 对色牢度评级未发现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试验得出结果与商业干洗所得结果有 良好的相关性。1 . 5 如未作进一步说明, 干洗牢度即指在全氯乙烯液中的干洗牢度。然而, 如需要, 亦可用其他溶剂。2 引用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 G B 2 5 0 - - 1 9 9 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id t I S O 1 0 5 - A 0 2 : 1 9 9 3 ) G B 2 5 1 - 1 9 9 5 评 定沾色用灰 色样卡 ( i d t I S O 1 0 5 - A0 3 : 1 9 9 3 ) G B / T 6 1 5 1 - - 1 9 9 7 纺织 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 ( e q v I S O 1 0 5 - A0 1 : 1 9 9 4 )3 原理 纺织品试样和不锈钢片一起放人棉布袋内, 置于全氯乙烯内搅动( 按 1 . 3 和 1 . 5 ) , 然后将试样挤压或离心脱液 , 在 热空气 中烘 燥 , 用评定 变色用灰色样 卡评定试样 的变色 。 试验结 束 , 用透射光将 过滤后 的溶剂与空 白溶 剂对照 , 用评定沾色用 灰色样卡评定 溶剂 的着 色。4 设备和材 料4 . 1 合适的机械装置: 由装有一根旋转轴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4 . 2 ) , 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4 5 m m士l 0 m m。 轴及容器组件的转速为4 0 r / m in 士2 r / m in 。 水浴锅温度由恒温器控制, 使试验溶剂保持在 3 0 C士2 C. 注:与上述规定仪器同样结果的其他仪器亦可用。4 . 2 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 直径 7 5 m m士5 m m, 高 1 2 5 m m士1 0 m m, 容量 5 5 0 m L 士5 0 m L , 用耐溶剂的密封圈密封 。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7 一 0 6 一 0 9 批准1 9 9 7 一 1 2 一 01 实 施G B / T 5 7 1 1 一 1 9 9 7耐腐蚀的不锈钢圆片直径: 3 0 mm 士2 m m, 厚度: 3 mm士。 . 5 m m, 光洁无毛边, 质量为2 0 g 士2 g .未染色的棉斜纹布, 单位质量为2 7 0 g / m , 士7 0 g / m 2 , 不含整理剂, 剪成1 2 0 m m X 1 2 0 m m样布。全氯乙烯, 贮存时应加人无水碳酸钠 , 以中和任何可能形成的盐酸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 符合于 G B 2 5 0 ;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符合于 G B 2 5 1 0比色管 , 直 径为 2 5 mm oIJ月马JCU7 月月月马月月5 试样5 . 1 如样品是织物, 取 4 0 m m X 1 0 0 m m试样一块 。5 . 2 如样品是纱线, 将它编成织物, 取 4 0 m m X 1 0 0 m m试样一块; 或制成平行长度为 l 0 0 m m, 直径约为5 m m 的纱束, 扎紧两端。5 . 3 如样品是散纤维, 取足够量, 梳压成 4 0 m m X 1 0 0 m m的薄层。6 操作程序6 . 1 将两块未染色的正方形棉斜纹布(( 4 . 4 ) 沿三边缝合, 制成一个内尺寸为 l 0 0 m m X l 0 0 m m的布袋 ,将一块试样和 1 2 片不锈钢圆片(( 4 . 3 ) 放人袋内, 用任何方便的形式缝合袋 口。6 . 2 把装有试样和钢片的布袋放在容器内, 在 3 0 C士2 C, 加入 2 0 0 m L全抓乙烯(( 4 . 5 ) 。 如用其他溶剂( 1 - 5 ) , 须 在报告 中说 明。在规定 的装置 (( 4 . 1 ) 中 , 3 0 C士2 处理试样 3 0 mi n o6 . 3 从溶剂中拿 出布袋 , 取出试样, 夹于吸水袋或布之间, 挤压或离心去除多余的溶剂, 将试样悬挂在温度为 6 0 C士5 ,c的热空气中烘燥。6 . 4 用灰色样卡(( 4 . 6 ) 评定试样的变色。6 . 5 试验结束后, 用滤纸过滤留在容器中的溶剂(( 4 . 2 ) 。 将过滤后的溶剂和空白溶剂倒人置于白纸卡前的比色管( 4 . 7 ) , 采用透射光, 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4 - 6 ) 比较两者的颜色。了 试验 报告试验报告应 包括下列部分 :a ) 本标准编号( 即: G B / T 5 7 1 1 -1 9 9 7 ) ;b )试样所 需规格 ;C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2025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25年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 2025年湖北省宜昌县域高中协同发展共同体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活动二 怎样洗衣更干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沪科黔科版
- 2025年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报告
- 2025年无人机测绘高级实操题解与技巧
- 2025年检验技师中级考试模拟试卷
- 2025年村级农家乐环保员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托育师安全技能考核题及答案
- 2025年道路安全文明题及答案
- ASTM 标准中文版 A和B系列2021
- GB/T 43681-2024生态系统评估区域生态系统调查方法
- 饮料风味稳定性与感官评价
- 充电宝市场调研报告
- 后端开发入门课件
- 高职应用写作课件
- 译林版牛津英语9A单词背记默写纸
- 神经内科头痛健康宣教
- 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 幼儿歌曲弹唱伴奏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分析文本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备课校本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