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1七律.长征 ▎冀教版(1).doc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1七律.长征 ▎冀教版(1).doc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1七律.长征 ▎冀教版(1).doc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1七律.长征 ▎冀教版(1).doc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1七律.长征 ▎冀教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七律长征永丰堡小学 南淑芳【教学目标】1学会“磅、丸”两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利用课外诗词进一步感受长征的艰难以及红军无畏和乐观的精神。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诗文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走上了长征。2.(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上,他们翻越五岭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通过看长征地图路线,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长征ed始终,感受长征路途的遥远,体会长征的艰辛。】3回顾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七律长征这首诗。(板书课题)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来,一起齐读诗题。4.毛泽东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他便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进行激情朗诵。请听想读读这首诗吗?二、初读,读顺诗文1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再读读诗,读出节奏。出示幻灯片。三再读,理解诗文。1.默读,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的意思。板书:远征难 只等闲2.谈谈对诗题的理解。从哪看出红军长征胡艰难?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和水?圈出来。3.红军在长征途中只经历了这几座山和水吗?(18座大山,24条大河,荒无人烟的草地)诗人为什么只写这几座山几条河?【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中心句,从整体把握这首诗所表现的长征的艰难。并且引出下文中具体描写长征艰难的句子。】四品读,感悟诗情。(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沿着红军的足迹,去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从什么地方看出翻越五岭的艰难?2.理解“逶迤”。出示图片,用什么词形容?五岭跨越四省,纵横千里,一路都是崎岖的山路,翻越它,难吗?就是这样的难以翻越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3课件出示:乌蒙图,这就是乌蒙山。如果此时又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乌蒙山,你又会想到哪一个词?就是这样的难以翻越的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图片理解重点词语“逶迤”“磅礴”,体会五岭的长,乌蒙山的高大,体会红军大无畏的精神。】4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红军的无畏 乐观)5. 是啊,你逶迤的五岭有什么了不起,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细小的波浪;你磅礴的乌蒙又算得了什么,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手指板书)这就是只等闲。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6. 易也好,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读。(课件出示: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情朗读,具体朗读中心句,感受红军不畏艰难乐观的精神。】(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如果说翻越五岭和乌蒙山是红军战胜自然方面的艰难,那么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就是红军战胜敌人的艰难。红军遇到了什么艰难呢?1.理解“暖”。金沙江难渡,从哪看出来?为什么说是“暖”?2.大渡河遇到了什么艰难?出示视频,帮助理解“寒”。3.指名感情朗读【“暖”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理解“暖”字表达的红军的欣喜;让学生通过看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感受“寒”字表达的红军的惊险与悲壮。】(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课件出示诗句。师:翻越岷山,红军亦遇到了什么艰难?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呀,来,读出这份欣喜,读出这份高兴吧!2.师: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磅礴的五岭乌蒙,红军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读(课件出示: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渡过欢快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智慧和鲜血告诉我们: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通过引读中心句,进一步体会长征的艰辛,体会红军大无畏的乐观精神。】五出示张爱萍将军的过草地。这首诗描写了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艰难?表现了红军什么精神?【通过这首诗,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红军长征中经历的艰辛,体会红军战士无畏乐观的精神。】六齐诵,升华诗情师:八十多年过去了,远征者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流水磨平,但长征的精神却在世代相传。气壮山河的长征,永远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功垂千秋的红军,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来,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满怀豪情一起朗诵七律长征。师:长征壮举世人叹,长征精神永流传!长征歌曲大家唱。(播放歌曲七律长征)想唱的同学我们一起唱起来。【全体配乐朗诵,再一次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与红军无畏乐观的精神。最后在歌曲声中结束这节课,让学生达到背诵的程度。】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远征难 只等闲五 岭 细 浪乌蒙山 泥 丸 无畏金沙江 暖 乐观大渡河 寒岷 山 喜 草 地 笑七律长征教学反思永丰堡小学 南淑芳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后写的一首诗,通过了解这首诗的意思,让让学生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首先,通过看长征地图路线,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长征的始终,感受长征路途的遥远,体会长征的艰辛。2.通过红军在长征途中只经历了这几座山和水的提问,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中心句,从整体把握这首诗所表现的长征的艰难。并且引出下文中具体描写长征艰难的句子。3. 通过图片理解重点词语“逶迤”“磅礴”,体会五岭的长,乌蒙山的高大,体会红军大无畏的精神。通过与“腾细浪”和“走泥丸”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红军不畏艰难、乐观的精神。但是,学生朗读没有感情,对长征的这段历史不了解。4“暖”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理解“暖”字表达的红军的欣喜;让学生通过看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感受“寒”字表达的红军的惊险与悲壮。5.出示张爱萍将军的过草地。这首诗描写了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艰难?表现了红军什么精神?通过这首诗,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红军长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