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764-2005是一个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该标准旨在为工业产品设计、制造及标准化工作中涉及的尺寸、规格、参数等的选择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值系列,以促进零部件的互换性、减少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标准内容概述
-
优先数概念:优先数是一系列按等比数列排列的数值,主要用于标准化工作中的数值分级,便于产品尺寸、规格的优化选择。最常用的优先数系列基于十进制的对数比例,即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10的根号10(约1.2599)倍,这一系列被称为R10系列。此外,还有R5、R20、R40等系列,分别适用于不同精度或范围的需求。
-
优先数系列:标准详细规定了R5、R10、R20、R40等优先数系列的具体数值,以及如何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系列。例如,R5系列用于需要更精细分级的场合,而R40系列则适合于覆盖广泛范围但分级较粗的情况。
-
化整规则:标准提供了将实际数值化整到优先数系列上的方法和原则,确保在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标准系列的数值。这包括向上取整、向下取整或最近优先数取整等策略,以达到简化设计、降低成本的目的。
-
应用实例:虽然标准本身可能不包含具体的应用实例,但它指导用户如何在机械设计、电子设备、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中应用优先数原则,如确定螺丝直径、管道尺寸、电器容量等,以实现标准化和互换性。
-
选用指南:标准强调了根据产品特性和使用环境正确选择优先数系列的重要性,包括考虑兼容性、成本效益分析、未来扩展性等因素,并提供了决策支持框架。
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优化产品设计,通过采用统一的优先数系列减少定制部件,简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同时,它还促进了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因为全球许多国家都采用了相似的优先数体系,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应标准。总之,遵循此标准可提升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5-16 颁布
- 2005-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 S 1 7 . 0 2 0A 2 0通臀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 1 9 7 3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G u i d e t o t h e c h o i c e o f s e r i e s o f p r e f e r r e d n u mb e r s a n d o f s e r i e s c o n t a i n i n g mo r e r o u n d e d v a l u e s o f p r e f e r r e d n u mb e r s( I S O 4 9 7 : 1 9 7 3 , I DT)2 0 0 5 - 0 5 - 1 6 发布2 0 0 5 - 1 2 - 0 1实施中华 人民 共和国国 家 质量监 督 检验 检疫总 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布G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1 9 7 3o l1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4 9 7 : 1 9 7 3 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 ( 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 本标准对 I S O 4 9 7 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 本标准” ; 删去了国际标准前言; 按GB / T 1 . 1 -2 0 0 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 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时代集团公司、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北京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欣玲、 李晓沛、 王忠滨、 郎岩梅、 吴迅G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1 9 7 3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允许使用的优先数唯一化整值, 用修正量的大、 小分为两个化整值系列。 本标准叙述了应用这些化整值的条件和采用的结果。 本标准给出了在优先数和各种化整值之间正确选用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考虑实际情况而不能采用优先数时, 是对 I S O 1 7 关于数系选用和化整值应用条件的补充指导。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GB / T 3 2 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I S O 3 : 1 9 7 3 , I D T ) G B / T 1 9 7 6 3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应用指南( I S O 1 7 : 1 9 7 3 , I D T)3 严格遵循优先数的优点3 .1 概 述 无论是在各种机械零件 自身的标准化上, 还是在产品结构的标准化上, 当其功能特性系列也象每个零件的尺寸那样采用等比级数时, 使用优先数系都有优越性。3 . 2 最佳的级数 从规律性的观点, 以及通过插人中间值组成较密系列, 以适应新的需要的可能性来说, 优先数能保证得到最佳的级数。3 . 3 广泛的适用性 优先数提供了逻辑性最强的方法, 能在给定的领域内( 电动机的功率, 泵的输出量等) , 前后衔接不间断地满足整个范围的需要。3 . 4 使技术和商业计算简单化 因为优先数的积和商按定义也是优先数, 所以可用对数值或序号而不用优先数自身进行计算, 尤其是当系列( 尺寸、 表记价格等) 按同样比例相乘或相除时, 使计算大为简化。3 . 5 便于计A单位的换算 当测量系列值为优先数, 同时换算系数近似为优先数时, 能很方便地换算成其他计量单位。4化整值的应用4 . 1 概述 化整值和化整值系列只在下列情况下才允许采用, 并应优先采用第一化整值系列 R r4 . 2 在某些应用场合, 由于十分必要的理由而无法使用优先数: a ) 当只需要整数的参数时, 就不可能保留全部有效数字( 例如: 齿轮的齿数用 3 2代替3 1 . 5 ) 0 b ) 对需要用偶数、 整倍数以及要求数值具有可分性或具有加法性质的项值, 有时用化整值 比较 适宜, 例如, 包装中的组合尺寸和由模数的整倍数所构成的元件尺寸等。G B/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1 9 7 3 c ) 在没有公差要求的场合, 优先数的有效位数所表示的精度, 既无实际意义, 也不便于测量的, 可 用化整值系列。 例如, 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以1 / 3 。秒取代 1 / 3 1 . 5 秒, 采用了R 1 0 / 3 系列 ( 1 , 1 / 2 , 1 / 4 , 1 / 8 , 1 / 1 5 , 1 / 3 0 , 1 / 6 0 , 1 / 1 2 5 , , - - 秒) 。4 . 3 受到现有配套产品限制的尺寸参数系列, 如因涉及到很广泛的协作范围和已有的大量物质基础,不宜轻易改变时( 例如, 考虑到经济性, 继续使用现有的工、 量具) , 可采用化整值系列, 例如, 标准直径和标准长度系列。4 . 4 由于十分重要的原因( 见 4 . 2 ) , 可以认为采用化整值是合适的。如果是考虑经济性和心理因素 愿意使用较简单形式表示的值, 尤其是在书写或读用优先数表示的示值有困难时) 1 ) , 就不允许采用化整值因为这是主观上的原因, 可能千变万化, 引起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不统一, 给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极大影响。 z 由于国际标准及技术文件是以优先数为基础的, 现行的国家标准也采用优先数, 与国际标准取得一致, 但化整值和非优先数的值则难于取得一致。 如果把一些不能改变的现行系列值( 如物理常数) 引人标准中, 即令这些数值近似于优先数或其化整值, 都不应认为是优先数的一种应用方式。这些系列不可能具备优先数的全部性质, 并且使用时也会有困难, 尤其在 3 . 5 那样的计算中。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目 前还难于改变的现行系列值, 如齿轮模数。5选用规则和化整值 系列表5 . 1 选取一些数值以满足某种用途的特定要求时。5 . 1 . 1 按下列顺序选择合适的公比: 5 - 1 0 - 2 0 - 4 05 . 1 - 2 选择具有合适的项值精度和公比均匀性的系列( 见表 1 ) , 即: a ) 优先采用 R优先数系自身( 表 1 注 c ) ; b ) 如有充分的理由而完全不能采用优先数时, 则用第一化整值系列 R c ) 最后才用第二化整值系列R ( 表 工注a ) ,了 )另外, 在有些场合对于带有加法性质的项值, 化整值的使用是有效的 也有例外) 。如 R 系列至少在一限定的范 围内提供了一个解决间题的办法, 例如; 3 + 4 =7 , 3 + 5 = 8 , 3 -+ 6 = 9 , 3 +7 =1 0 , 3 . 5 +4 . 5 =8 , 7 +7 =1 4等2 )采用既非优先数 也非化整值的特殊值, 无论是为了与不符合优先数但又尚未废止的现行标准取得一致, 或者是 为了互换性而保持现有生产过程, 或者是为了继续使用现有的工、 量具, 都会给国际标准的转化带来一定的困 难 , 同 时 也 会 影 响 按 等 比 级 数 系 列 制 造 机 器 。G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 1 9 7 3表 1 化整值系列列1一 4一 5 7 8 一 9 一一项数 或指数51 02 04 0序号计 算值 C系列中每个项值和计算值 之间的相对误差( %)近似 的公 比1 . 61 . 2 51 . 1 21 . 0 65 R5 401 R 10 40R20 R 5和 1 0系列万乏 5 R 5二R 1 0 R 1 0 丫 1 0 lR 2 0 R 2 0 R 2 0 .11R 4 0 R 4 0 .名 l , 1 (一“、1 . 6 ( 1 . 5 ) 一厂11厂iii2 . 5一 4一、6 . 3 ( 6 )】,厂,厂“1 0 几 城 了 一 、 、 、一 一一 , “一一 、一厂 /一一、一 、 ,/ u 1才 了 二 ; _ _1 . 0I戈1 . 1 2 1 . 1V1 2 5 、: :2)1.4- - 一 1 . 6111 . 82 . 0I戈2 . 2 4 2 . 2I厂 /2 . 5 2 . 83I瀚 (3.03155 。 (3.“5)L 了- 一4 . 04 . 5 5 . 0- - - - - 一5 . 6 ( 5 . 5 )6 . 3 ( 6 . 0 )7 . 1 ( 7 . 0lI- - - 一8 . 09 . 0 1 0 . 0I - z 一_ _ 1 / r 1 . 0 -1 . 0 6 1 . 0 51 . 1 2 1 . 1 0 1 . 1 8 1 . 21 . 2 5 1 . 3 2 1 . 31 . 41 . 51 . 6 !1 . 71 . 81 . 92 .1 02 正 2 . 1 I2 . 2 4 2 . 22 . 3 6 2 . 42 : f一一2 . 6-62 丁一 一3 一 。3 . i -5 - - 3 . 2 l3 . 3 5 3 . 43 . 5 5 3 . 63 . 7 5 3 . 84 . 0 一 一4 . 224 .了一4 . 言飞 85 . 0 一 一5 . 35 : 66 一 。6 . 36 . 77 一 17 . 58 一 。8 . 59 一 。9 一 51 0 . 0 1 、 、 、 0 1 2 3 4 5 6 78 9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3 03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4 01 . 0 0 0 01 . 0 5 9 31 1 2 20 0+ 0 . 0 7- 0 . 1 8一 0 . 7 1一 0 . 7 1一 1 . 0 1- 0 . 8 8+ 0 . 2 5+ 0 . 9 5+ 1 . 2 6+ 1 . 2 2+ 0 . 8 7+ 0 . 2 4+ 0 . 3 1+ 0 . 0 6一 0 . 4 8一 0 . 4 7- 0 . 4 0- 0 . 6 5+ 0 . 4 9- 0 . 3 9+ 0 . 01+ 0 . 0 5- 0 . 2 2+ 0 . 4 7+ 0 . 7 8+ 0 . 7 4+ 0 . 3 9一 0 . 2 4一 0 . 1 7一 0 . 4 2+ 0 . 7 3- 0 . 1 5+ 0 . 2 5+0 . 2 9+ 0 . 0 1+ 0 . 7 1+ 1 . 0 2+ 0 . 9 8+ 0 . 6 3 0- 0 . 8 8一 1 . 9 6+ 0 . 9 7一 画- 0 . 6 4一 1 . 7 3+ 1 . 2 1- 2 . 2 8+ 1 . 1 9+ 1 . 5 0+1 . 4 6+ 1 . 1 1- 0 . 4 0+1 . 4 5一 1 . 9 6- 4 . 6 8一 1 . 7 3一 回一 1 . 3 8- 2 . 1 9- 4 . 9 0一 1 . 1 1- 4 . 6 8- 5 . 3 6- 5 . 1 3- 4 . 9 01 . 1 8 8 51 . 2 5 8 91 . 3 3 3 51 . 4 1 2 51 . 4 9 6 21 . 5 8 4 91 . 6 7 8 81 . 7 7 8 31 . 8 8 3 61 . 9 9 5 32 . 1 1 3 52 . 2 3 8 72 . 3 7 1 42 . 5 1 1 92 . 6 6 0 72 . 8 1 8 42 . 9 8 5 43 . 1 6 2 33 . 3 4 9 73 . 5 4 8 13 . 7 5 8 43 . 9 8 1 14 . 2 1 7 04 . 4 6 6 84 . 7 3 155 . 0 1 195 . 3 0 8 85 . 6 2 3 45 . 9 5 6 66 . 3 0 9 66 . 6 8 3 47 . 0 7 9 57 . 4 9 8 97 . 9 4 3 38 . 4 1 4 08 . 9 1 2 59 . 4 4 0 51 0 . 0 0 0 0一5 . 3 6 一5 . 1 3公 比 的最大不均匀性( %)( 见 A . 1. 2 ) .!+1 . 4 2 一5 . 3 7 1!I+1 . 6 6 + 1 . 6 6一5 . 6 1 .1!-1 . 8 3 -1 . 9 7 - 4 . 4 8 !I+1 . 1 5 +2 . 9 4“R 系列中的化整值( 方框中的值) . 特别是1 . 5 这个数值, 应尽可能不用b在 特 殊 情 况 下, 当 系 列分 档 间 距 不 允 许 “ 倒 缩 ” ( 项 值 增大 , 项 差 反 而 缩 小) 时, R 4 0 系 列中 允 许以1 . 1 5 作 为 1 . 1 8 的化整值, 以1 . 2 0 , 作为 1 . 2 5的化整值, 以构成数列: 1 , 1 . 0 5 , 1 . 1 0 , 1 . 1 5 , 1 . 2 0 , 1 . 3 0 0“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例如透平叶片的制造) , 需要很高精度时, 可采用计算值( 表内第6列) 。G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 1 9 7 35 . 2 在选取单个数值( 例如样机规格的编制) 时, 应考虑该值以后可能是某种公比的系列中的一项, 因此, 可按 5 . 1 规定选取一个优先数。当优先数中没有合适值时, 可选取化整值。6 采用化整值的危害6 . 1 在系列中如果有一个化整值 , 或者允许一个符合上述规则的特殊值存在, 因为它们不是一个优先数, 所以也不可能转换成一个具有较小公比的系列。6 . 2 化整值系列分级的均匀性比优先数系列差, 因为在某些区间R 系列的 相对误差可达2 . 9 4 %, 而侧系列甚至可达 5 . 6 1 0 P ,6 . 3 派生系列分级的 均匀性比R , 或R 系列更差。 假如对两相邻的 项值作反向修整, 例如一个向下而另一个向上; 以 R 4 0 / 4系列( . . . 1 . 0 5 - 二 ) 为例, 在 1 . 2 3和 1 . 7 之间的相对误差达 1 . 2 6 %+2 . 5 1 %=3 . 7 7 %, 而原R 4 0 系列的 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 . 9 4 %, 因 而破坏了 优先数系 均匀 性的 基本原则。6 . 4 化整值的 精确程度不如 优先数高, 实际上化整值精度的降低在R 系列的值中可达2 . 5 1 %, 在R 系列的值中达到 5 . 3 6 0 0 0 0 而且, 由于上述情况, 当要借助表 1中第 5 列所给的序号进行计算时, 化整值就不能用于新产品设计u。6 . 5 为解决同一问题, 如果都选用不同的化整值系列而不用优先数, 则会对国际间标准化的协调带来很大 困难们。3 )例如线性尺寸的化整值的相对误差为5 %, 则其他方面相应的相对误差为 对二次方大于1 0 %( 横截面积和螺栓强度, 活塞横截面积和发动机功率) ; 对三次方大于 1 5 %( 零件的质量, 轴的挠度) ; 对四次方大于 2 0 %( 弹簧刚度) ; 对五次方大于 2 5 %( 惯性矩)4 )见 4 . 4条 的 角 注 2 ) 0G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 1 9 7 3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项值 的精 度和公 比的均匀性A 1 定 义A . 1 . 1 概述 为了正确理解和合理选用化整值, 首先应研究计算值, 优先数和化整值相对于理论值的相对程度( 通常称为项值的精度) , 以及研究相应系列的公比均匀性。A . 1 . 2 等项值相对于理论值的精度s 可以表示为以百分比描述的相对关系, 用项值与理论值的差与理论值之比的百分比表示。 优先数的相对误差列于G B / T 3 2 1 -2 0 0 5表 1的第 8列, 并在本标准的表 1中第 7 列重复列出。化整值的相对误差列于本标准表 1 中第 8 第 1 0列。A . 1 . 3 某系列公比在给定点的均匀性为该点的实际公比( 相邻两项的比值) 与理论公比之间的误差,以百分比表示6)。 表明两相邻项间公比均匀性的该误差, 可用表 1 中第7 一第 1 0 列所给项值误差的简单代数减法求得( 略去无 穷小量)”。 R , R 和侧各系列在不同点的公比最大均匀性见表 1 中第 1 第 4 列的底栏。A. 2 最 大允许的误差A . 2 . 1 如果给定这样一个条件, 即化整值对相应理论值的误差应比相邻项理论值的误差小, 则该条件可用最大允许误差来表示, 其值在公比粼 工 石 不太大时可近似等于 夕 1 己 一1 士= 2 一A . 2 . 2 在极限情况下, 两连续数之间的比值可能接近于 1 ( 即公比值) , 而这对系列的均匀性是不允许 的。A . 3 计算值的实际误差 在G B / T 3 2 1 -2 0 0 5 表 1 的第7 列中给出了计算值的五位有效数, 它相对于理论值的最大误差(0 . 0 0 0 0 5 , 最大相对误差为 0 . 0 0 4 8 %.A . 4 优先数的实际误差A . 4 . 1 在 G B / T 3 2 1 -2 0 0 5中给出了有三位有效数字的优先数, 并在第8列中列出了优先数与计算值5 )例如对优先数8 . 5 , 略去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则其精度为8 . 5 - 8 . 4 1 4 0 X 10 08 . 4 1 4 0% 一 + 1. 0 26 )例如在 R 4 0系列中取1 . 6 0和 1 . 7 0两项, 该误差为a o 1 0 - 1 6 07 )例如 1 . 6 0和 1 . 7 0两项的比值近似为:器 一 1. 0 5 9 3 ( 1 十 星 气 - 0 . 9 50 00 5 9 3( 1 + 0. 0 0 3 1)比值的精确值是 1 . 0 6 2 5 , 误差的精度值是 。 . 0 0 3 2 5 或 。3 %, 因此精确到 2 / 1 0 0 0 0 ( 就比例而言) 。GB / T 1 9 7 6 4 -2 0 0 5 / I S O 4 9 7: 1 9 7 3之间的相对误差。A . 4 . 2 公比对误差不超过 1 . 2 6 %, 而绝对误差有时是较大的; 但要指出, 由于按系列( 即两项之间的公比) 均匀性的原则选用了合适的圆整量, 故使优先数的公比仍很接近理论公 比( R 4 0系列的最大不均匀J胜为 1 . 1 5 %) 0A . 5 化整值的实际误差A . 5 . 1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使用化整值, 一般它仅有两位有效数字, 有的甚至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