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pdf_第3页
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pdf_第4页
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4 年1 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J a n u a r y 2 0 1 4 第4 0 卷第1 期 J o u r n a lo f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A e r o n a u t i c s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 V 0 1 4 0N o 1 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 刘海霞蒋鹞飞宋凝芳潘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 0 0 1 9 1 ) 摘 要:光纤陀螺( F O G ,F i b e r O p t i cG y r o s c o p e ) 在动态运用过程中输出易产生非互 易性误差,分析F O G 产生振动误差的原因,提出结构材料的性质对F O G 动态性能有显著的影 响对作为F O G 结构核心的本体采用不同结构材料,分别建立对应的F O G 有限元模型,进行 模态分析以及谐响应分析,定性分析结构材料的比刚度对F O G 动态性能的影响,通过扫频振 动和随机振动实验验证模型建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将比刚度高的铍铝材料替换铝合金材料 应用在F O G 本体上,能将F O G 的一阶固有频率由14 5 2H z 提高至2 2 1 3H z ,可显著提高F O G 的动态输出精度,并减小F O G 整体质量,特别适用于轻小型F O G 关键词:光纤陀螺;结构材料;比刚度;动态性能 中图分类号:V2 4 1 5 3 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5 9 6 5 ( 2 0 1 4 ) 0 1 0 0 3 9 - 0 5 E f f e c to fs t r u c t u r a lm a t e r i a lu p o n L i uH a i x i a J i a n gY a o f e i t h ed y n a mi cp e r f o r m a n c eo fF O G S o n gNi n g f a n g P a nX i o n g ( S c h o o lo f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S c i e n c ea n dO p t o e l e c t r o n i c s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A e r o n a u t i c s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 ,B e i j i n g1 0 0 1 9 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nad y n a m i cp r o c e s s ,t h ef i b e r o p t i cg y r o s c o p e ( F O G ) g e n e r a t e san o n r e c i p r o c a le r r o re a s i l y A f t e ra n a l y z i n gt h er e a s o no ft h eF O Gg e n e r a t i n gd y n a m i ce r r o r ,t h ep r i n c i p l et h a ts t r u c t u r a lm a t e r i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h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F O Gd y n a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w a sp r o p o s e d A p p l i e dd i f f e r e n ts t r u c t u r a l m a t e r i a l si nt h es t r u c t u r a lb o d yt h a ta sF O Gt h em a j o rp a r t ,t h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o d e l sw e r em a d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r a t i os t i f f n e s so fs t r u c t u r a lm a t e r i a li m p a c t i n go nt h eF O Gd y n a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w a sq u a l i t a t i v e l ya n a l y z e d t h r o u g hm o d a la n a l y s i sa n dh a r m o n i cr e s p o n s ea n a l y s i s R a n d o mv i b r a t i o na n d s i n e s w e e pv i b r a t i o ne x p e r i m e n t sw e r ea l s oe x e c u t e df o rc o n f i r m a t i o nw i t h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o d e l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f i r s tr e s o n a n c e f r e q u e n c yo ft h eF O G i si n c r e a s e df r o m14 5 4H zt o2213H zb ya p p l y i n gb e r y l l i u ma l u m i n u ma l l o yw h i c hh a s h i g h e rr a t i os t i f f n e s si n s t e a do fa l u m i n u ma l l o y F O Gd y n a m i ca c c u r a c y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i m p r o v e dw i t ht h er e s o n a n c ef r e q u e n c yi n c r e a s i n g D e s e r v et om e n t i o nt h a tb e r y l l i u ma l u m i n u ma l l o ym a k e st h eF O Gb e c o m el i g h t e r a n dm o r es u i t a b l ef o ru s ei nas m a l la n dl i g h tF O G K e yw o r d s :f i b e r o p t i cg y r o s c o p e ( F O G ) ;s t r u c t u r a lm a t e r i a l ;r a t i os t i f f n e s s ;d y n a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光纤陀螺( F O G ,F i b e r O p t i cG y r o s c o p e ) 与传 统机械陀螺相比,是一种新型全固态陀螺,不含转 动部件,具有启动快、测量范围大、可靠性高、抗电 磁干扰能力强等明显优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近年来,动态应用条件下同时兼备轻质量和高输 出精度成为轻小型光纤陀螺追求的极致。理论 上讲,光纤陀螺的全固态结构、无旋转活动部件的 特点决定了它应具有抗冲击、抗振动能力强、可靠 性高的优点然而由于陀螺结构的限制和安装技 术,在振动下会产生结构谐振使光纤线圈应力改 变,导致陀螺输出一个与S a g n a c 相移难以区分的 相位差,从而产生测量误差因此,对于轻小型陀 收稿日期:2 0 1 3 旬4 _ 0 3 ;网络出版时间:2 0 1 3 - 1 1 2 01 0 :2 8 网络出版地址:W W W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1 1 2 6 2 5 V 2 0 1 3 1 1 2 0 1 0 2 8 0 0 5 h t m 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9 0 5 0 0 9 ) 作者简介:刘海霞( 1 9 7 7 一) ,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讲师,L i u h x 0 8 b u a a e d u e n 万方数据 4 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 0 1 4 年 螺而言,要具有高的动态性能更加不易 提高光纤陀螺振动性能属于光纤陀螺工艺核 心,目前对光纤陀螺振动特性做了比较多的研究 文献 2 提出通过固化光纤环及尾纤、优化器件 布局以及改进闭环控制,实现陀螺在振动条件下 动态精度接近静态指标,文献 3 提出在光纤环 使用固胶来改善光纤环的振动性能,文献 4 提 出对环圈骨架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设计,使陀螺 谐振点远离使用环境振动的频率,文献 5 提出 采用机械减振系统和高性能数据滤波结合组成抗 振系统等以上文献通过加厚壳体外壁、优化器件 布局、灌胶固封关键光电器件、外加减振系统等,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陀螺的抗振性能,但并不利于 光纤陀螺的进一步轻小型化近年来,兼具质量 轻、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热稳定性好、高韧性、抗腐 蚀、易加工等众多优点的新型材料作为光纤陀螺的 结构材料受到重视1 ,其在满足轻小型光纤陀螺高 动态性能应用方面发挥了优势本文通过有限元动 力学仿真研究不同结构材料应用在光纤陀螺的核 心承载部件对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实验, 给出了不同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影响的 仿真曲线,以及光纤陀螺实验输出数据曲线 1 振动引起的非互易性误差 由光传输的基本理论可知,当波长为A ,光在 光纤中传播时,其相位差1 为 咖= = n L = J B ( 1 ) 式中,n 为光纤的折射率;卢= 竿n 为光纤的传播 常数,与光纤材料折射率n 和光纤直径D 有关 由弹性力学理论可知,光纤所处的外界应力变化 时,可直接引起光纤的长度、形状和波导发生变 化,长度的变化将导致光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光 在光纤传播过程中所经历的相移不同,产生相位 差喁 式( 1 ) 的微分形式能表现出这个相位差: 咖= 卢L + L 郑= 卢+ L 箬n + 盖D ( 2 ) 一般A D 引起的相移变化比前两项要小两个 数量级,可以忽略,则相位差为 咖:卢+ 娑凡 ( 3 ) 该相位差在陀螺中表现为光所经历的相移大 小不相等,引起非互易性误差,产生测量误差,且 无法通过混叠消除可见,在实际应用中,光纤陀 螺受到振动等外界应力影响时,陀螺结构本身振 动会不可避免影响陀螺中的光纤环以及光电器件 的振动,造成光纤特性、光路特性和电气特性的改 变,引起陀螺噪声增大,零位发生变化p 1 提高陀 螺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以抵抗外界振动环境是 陀螺设计的关键 根据能量法求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1 : ( 4 ) 式中,E 。为系统等效刚度;m 。为系统等效质量 因此具有愈大弹性模量和愈小质量的系统固有频 率也愈大 因此,从结构材料的选择和其对陀螺动态性能 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光纤陀螺结构动态机械性能 并加以改善是解决振动非互易性误差的重要途径 2 光纤陀螺振动有限元分析 光纤陀螺结构本体是陀螺其他器件的载体, 并且起到光纤陀螺的安装固定作用,它的质量占 整个光纤陀螺总质量的7 0 以上,在承载的同时 起到保护所有光电器件的作用,是整个光纤陀螺 结构的核心,对整个陀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讨论光纤陀螺本体结构及材料对陀螺振动性 能的影响是研究光纤陀螺的动态性能的关键通 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确定本体结构在 一定动态频率范围内的振动特性,预知结构在预 定频段内的振动响应,借此优化结构设计及材料 选择,以期达到所要求的效果针对实验室某型陀 螺,陀螺采用四点反装方式,外观尺寸约8 4m mX 8 2 m mX2 4m m 在建立有限元动力学模型时,基 于分离实验的方法,摘除振动次生影响因素,只考 虑本体结构材料对光纤环振动性能的影响,模型 中只包含光纤环模块和本体,采用接合的方式模 拟这两个结构之间的螺钉连接关系,4 个陀螺安 装孑L 设置为固定,采用1 0 节点4 面体单元划分网 格,网格数1 4 75 0 1 ,节点数2 4 35 6 9 ,如图1 所示 光纤环安装 陀螺安装孔 图I 陀螺本体 有限元分析模型 模块 层 万方数据 第1 期刘海霞等: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 4 1 将本体材料属性分别设为铝合金和铍铝合金 两种不同材料,主要材料性能参数如表1 所示,分 别研究其动态性能经计算得到光纤陀螺的前5 阶固有模态频率,如表2 所示 表1铝合金、镀铝合金材料主要性能参数 表2 计算模型前5 阶固有模态频率 H z 项目 1 23 4 5 铝合金 14 5 414 7 915 5 935 7 537 1 6 铍铝合金 2 2 1 32 2 6 12 4 5 442 3 35 0 1 9 从表2 可看出,在相同结构形式下,两种不同 结构材料的陀螺固有频率相差很大,铍铝合金本 体材料陀螺的一阶固有频率为22 1 3H z ,大于 2 0 0 0H z ,远大于铝合金本体材料陀螺的一阶固有 频率( 14 5 1H z ) 在0 20 0 0H z 的一般动态环境 下,不易产生共振,有利于改善陀螺的动态性能 在光纤陀螺谐响应分析中,对光纤陀螺垂直 安装面方向施加激发,频率范围1 0 2 0 0 0H z 内, 振动条件为正弦激励波,阻尼比为0 0 2 ,具体设置 如表3 所示图2 为各点频率处的激发加速度值, 取光纤环上最大应力点进行比较,图3 和图4 分 别为两种陀螺的应力响应曲线 表3 扫频振动实验条件 频率H z 频率, z 图3 铝合金本体F O G 谐响应曲线 时 凸一 主 R j , 图4 铍铝合金本体F O G 谐响应曲线 比较图3 和图4 中的两条谐响应曲线,两种 不同结构材料明显影响陀螺在振动过程中光纤环 的受力大小具有小比刚度的铝合金材料本体陀 螺的光纤环应力比具有大比刚度的铍铝合金材料 本体陀螺大得多,并且在15 4 5H z 左右处具有最 大值,对应前面模态分析得出的第3 阶固有频率; 而且,铍铝合金材料本体陀螺在20 0 0H z 内没有 谐振点,应力随频率增大而线性增大,二者最大应 力值相差1 6 倍 从有限元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大比刚度的铍铝 合金材料本体的陀螺固有频率较大,在振动过程 中光纤环受力明显偏小,整个光纤陀螺振动特性 应明显优于铝合金材料本体陀螺 3 光纤陀螺振动实验验证 为了确定建立的两种不同结构材料的光纤陀 螺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检测陀螺动态输出 特性,采用同一只光纤环及测试系统,装配了前面 所述的两种光纤陀螺进行振动实验此次实验的 力学环境为1 0 2 0 0 0 H z ,分别进行了正弦扫频实 验和随机振动实验正弦扫频振动实验条件与模 拟条件相同( 表3 ) ,正弦扫频实验为对数扫频,时 长为7 5m i n 实验只检测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 影响,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仅把陀螺 的本体和光纤环模块放在振动台上,其余的电路 和光路与振动台隔离实验结果如图5 图8 所 不 , 上 乒 堡 将 时间s 图5 铝合金本体F O G 扫频输出 万方数据 4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 0 1 4 年 O O 1 0 0 0 频率H z 图6铝合金本体F O G 扫频振动传感器输出 图7铍铝合金本体F O G 扫频输出 顿率H z 图8 铍铝合金本体F O G 扫频振动传感器输出 陀螺输出图示结果均为ls 平滑数输出,由陀 螺的输出结果可知,两种陀螺的动态精度相差较 大在正弦扫频实验中,铝合金材料本体陀螺在振 动时的扫频振动传感器输出线在多个频率处接近 预警线,而这些频率正好与模拟计算的前3 阶模 态频率一致陀螺静止状态下的输出零偏为 一4 6 2 6 6 ( 。) h ,在随后的振动台振动过程中,陀 螺输出零偏变为一3 9 1 7 5 ( o ) h ,且输出曲线产 生尖峰,说明陀螺在振动过程中产生了谐振,振动 结束后,陀螺回到静止状态下的输出零偏为 一4 6 1 9 6 ( 。) h ,在整个振动过程中,陀螺输出零 偏变化了7 0 9 ( 。) h ;铍铝合金材料本体陀螺振 动过程中,扫频振动传感器输出线和陀螺输出曲 线接近平稳,陀螺在静止状态下的输出零偏为 一4 6 7 1 2 ( 。) h ,在振动过程中,输出零偏变为 一4 6 7 6 8 ( 。) h ,振动结束后,陀螺零偏回到 一4 6 7 5 2 ( 。) h ,在整个振动过程中,陀螺输出零 偏仅变化0 0 4 ( 。) h ,且在振动过程中未产生谐 振因此,在相同的振动条件下,陀螺输出却相差了 1 7 7 倍,而铍铝合金与铝合金的比刚度相差不到4 3 倍,可见,比刚度值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参数,对于常 规的陀螺振动环境,采用铍铝合金材料可很好地消 除结构谐振对陀螺性能的影响,提高陀螺的动态精 度,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的正确性 陀螺的受迫振动在谐振点会加剧,并且必定 会牵连到光纤,引起光纤传输性能发生较大的变 化,导致陀螺输出零偏增大,因此若振动频率到达 陀螺谐振点,则其输出信号会产生尖峰铍铝合金 材料在扫频实验过程中,振动频率在20 0 0H z 内 都未出现大尖峰,即最小谐振点大于2 0 0 0H z ,与 前面谐响应分析结果一致,扫频振动传感器输出 结果也与谐响应分析结果吻合然而铝合金材料 本体的陀螺在约14 5 0H z 处出现一个输出尖峰, 说明此频率为光纤陀螺的谐振点,扫频振动传感 器输出结果也同样可以看出该谐振点实验测出 的谐振点和前面谐响应分析的光纤陀螺第1 阶谐 振点较接近在振动传感器输出曲线观察到3 个 尖峰,对应着光纤陀螺3 个固有频率,而光纤陀螺 输出曲线只出现一个输出尖峰,导致该原因可能 是各个谐振频率间相差不大,并且陀螺数据采集 系统采集间隔较短,对于现有的陀螺数据采集系 统,第2 阶和第3 阶谐振点处尖峰振幅引起的变 化相近,输出信号分辨不出不同振幅的尖峰,因此 铝合金材料本体陀螺在2 0 0 0H z 内输出信号本该 有3 个谐振点,而本次实验只出现2 个谐振点实 验只能确定陀螺在谐振点处出现尖峰,但无法预 测尖峰振幅的具体数值,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两 者之间具体的关系 对两种材料本体的陀螺进行随机振动实验, 振动激励施加垂直光纤陀螺安装面方向,振动范 围为1 0 20 0 0H z ,陀螺输出均为1S 平滑数,约 8 0S 左右时开始振动,振动维持3m i n 具体振动 条件如图9 所示,图1 0 和图11 分别为铝合金本 体陀螺和铍铝合金本体陀螺随机振动输出结果 $ 率H z 图9 随机振动实验条件 铝合金材料本体的陀螺振动过程中输出零偏 由一4 5 9 6 4 ( 。) h 变为1 21 6 20 0 0 ( 。) h ,约变化 了2 6 0 0 0 倍,而铍铝合金材料本体的陀螺输出零 偏由一4 6 8 1 3 ( 。) h 变为一4 7 9 0 6 ( o ) h ,仅变化 万方数据 第1 期刘海霞等: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4 3 j 阳J S 图l O 铝合金本体F O G 随机振动输出 时日JS 图1 1铍铝合金本体F O G 随机振动输出 了1 0 9 3 ( 。) h ,因此铝合金材料本体的陀螺输出 结果易受环境影响,抗振性能较差,再次证明不同 结构材料对陀螺的动态精度影响很大,高比刚度 材料能有效提高陀螺的动态性能 4 结论 本文通过设计不同本体的光纤陀螺进行了结 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影响的研究,得出结 论:本体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是改善陀螺振动 性能的关键之一,其中比刚度是陀螺结构材料的 一个敏感参数,直接影响陀螺的动态性能,比刚度 较高的材料,动态输出精度较高如某光纤陀螺的 本体采用比刚度为铝合金材料比刚度4 3 倍的铍 铝合金材料,在振动过程中其输出零偏变化仅为 前者的1 1 7 7 ,并能减小陀螺自身的1 3 的质量 这一实验分析方法应用于轻小型陀螺的设计中, 可降低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1 L e eB R e v i e wo ft h ep r e s e n ts t a t u so fo p t i c a lf i b e rs e n s o r s J O p t i c a lF i b e r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3 ,9 ( 2 ) :5 7 7 9 2 宋凝芳,张春熹,李立京,等数字闭环光纤陀螺振动误差分 析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 0 0 4 ,3 0 ( 8 ) :7 0 2 7 0 6 S o n gN i n g f a n g ,Z h a n gC h u n x i ,L iL i j i n g ,e ta 1 A n a l y s i so fv i b r a 。 t i o ne r r o ri nd i g i t a lc l o s e d 1 0 0 pf i b e ro p t i cg y r o s c o p e J J o u r n a l o f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A e r o n a u t i c s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 ,2 0 0 4 , 3 0 ( 8 ) :7 0 2 7 0 6 ( i nC h i n e s e ) 3 孟照魁,邵洪峰,徐宏杰,等固胶对保偏光纤环的影响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 0 0 6 ,3 2 ( 8 ) :9 5 8 9 6 1 M e n gZ h a o k n i ,S h a oH o n g f e n g ,X uH o n g j i e ,e ta 1 E f f e c tc a u s e d b yc o a t i n ga d h e s i v eO i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 m a i n t a i n i n gf i b e rc o i l J J o u r n a lo f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A e r o n a u t i c s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 , 2 0 0 6 ,3 2 ( 8 ) :9 5 8 9 6 1 ( i nC h i n e s e ) 4 刘淑荣,吴衍记,徐磊结构谐振对闭环光纤陀螺振动性能的 影响 J 红外与激光工程,2 0 0 8 ,3 7 ( S ) :2 5 6 2 6 9 L i uS h u r o n g ,W uY a n j i ,X uL e i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v i b r a t i o n e r r o ra n ds t r u c t u r a lr e s o n a n c ei nc l o s e d l o o pF O G J I n f r a r e d a n dL a s e r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8 ,3 7 ( S ) :2 5 6 2 6 9 ( i nC h i n e s e ) 5 任剡,房建成,许端直升机光纤陀螺I M U 抗振设计及实时 滤波方法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 0 1 3 ,3 9 ( 4 ) :1 5 R e nY a n ,F a n gJ i a n e h e n g ,X uD u a n A n t i - v i b r a t i o nd e s i g na n d r e a l - t i m ef i l t e rm e t h o d sf o rF O GI M Uu s e di nt h eh e l i c o p t e r J J o u r n a lo f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A e r o n a u t i c s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 , 2 0 1 3 ,3 9 ( 4 ) :1 5 ( i nC h i n e s e ) 6 刘孝宁,马世光铍铝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J 稀有金属, 2 0 0 3 ,2 7 ( 1 ) :6 2 6 5 L i uX i a o n i n g ,M aS h i g u a n g S t u d y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A I B ea l l o y J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R a r eM e t a l s ,2 0 0 3 ,2 7 ( 1 ) :6 2 6 5 ( i n C h i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