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257.23-1999 标准规定了铝土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滴定法。该标准适用于铝土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其测定范围为0.01%至2.00%。

根据此标准,样品需先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的影响。随后,将一定量的试样与硫酸及催化剂混合,在加热条件下使其中的无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出来,而有机碳则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并溶解于溶液中。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之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以此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准确称取适量的试样,并将其置于预先准备好的反应容器内。接着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和催化剂(如银丝或铜片),并在设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完成后,向体系内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充分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完全被吸收。最后,使用盐酸标准溶液对剩余的碱液进行滴定,直至达到终点。根据消耗的盐酸体积以及相关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试样中有机碳的具体含量。

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反应条件,比如加热温度、时间等参数的选择对于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同时,为了提高测定精度,还应做好空白试验校正工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转行标
  • 本标准已被废除、停止使用,转为行业标准
  • 1999-08-30 颁布
  • 2000-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 T 575.21-2006(GB 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pdf_第1页
YS T 575.21-2006(GB 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pdf_第2页
YS T 575.21-2006(GB 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 T 575.21-2006(GB 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7 3D 4 20 6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3 2 5 7 . 2 3 -1 9 9 9铝 土 矿 石 化 学 分 析 方 法 滴 定 法 测 定 有 机 碳 量M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b a u x i t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o r g a n i c c a r b o n c o n t e n t - Ti t r i me t r i c me t h o d1 9 9 9 一 0 8 一 3 0 发布2 0 0 0 一 0 4 一 0 1实施国 家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GB / T 3 2 5 7 . 2 3 一1 9 9 9前言 G B / T 3 2 5 7 . 1 3 2 5 7 . 2 1 -1 9 8 2 中没有有机碳量的测定方法。有机碳的存在是氧 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有害物质, 根据用户和生产流通领域的需要,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郑州轻金属研究院负贵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 郑州轻金属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晓春、 张爱芬。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铝 土 矿 石 化 学 分 析 方 法 滴 定 法 测 定 有 机 碳 量M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b a u x i t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o r g a n i c c a r b o n c o n t e n t - T i t r i me t r i c m e t h o dCB / T 3 2 5 7 . 2 3 一 1 9 9 9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土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土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 0 . 0 1 肠 - 1 . 0 0 X.方法原理 用磷酸煮沸分解碳酸盐后, 以硫酸银作催化剂, 用过硫酸钾将有机物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 然后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 用乙醇一 乙醇胺一 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滴定。试剂3 . 1 草酸钠标准溶液: 称取0 . 2 0 0 0 g 预先在1 3 0 C 烘干过的草酸钠( 基准物质) , 用水溶解后, 移人2 0 0 ml . 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溶液 1 m l含 1 m g草酸钠。3 . 2 磷酸( 1 +1 ) ,3 . 3硫酸银 。3 . 4 过硫酸钾饱和水溶液。3 . 5 乙醇一 乙醇胺吸收液: 将 9 0 0 ml无水乙醇与 1 0 0 ml乙醇胺混匀, 加 。 . 1g 百里酚酞混匀。3 . 6 乙醇一 乙醇胺一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 将 1 . 3 g氢氧化钾溶于 9 0 0 m l , 无水乙醇中, 放置一天, 滤出不溶物, 加 1 0 0 MI乙醇胺和 。 . 1 g百里酚酞指示剂, 混匀。 按下述方法标定滴定液( 3 . 6 ) 的滴定度: 按分析步骤 5 . 2 操作, 移取1 0 . 0 0 m l草酸钠标准溶液( 3 . 1 ) 放于三口烧瓶中, 以下同 6 . 3 -6 . 4 操作。记下消耗滴定液( 3 . 6 ) 的体积( m l ) 。 按式(1) 计算滴定度 :m X 0 . 1 7 9 1 V二。. . . (1)式中: T乙醇一 乙醇胺一 氢氧化钾对碳的滴定度, g / m l; V滴定时所用乙醇一 乙醇胺一 氢氧化钾滴定液( 3 . 6 ) 的体积, ml ; m所用草酸钠的质量, 9 ;。 . 1 7 9 1 草酸钠对碳的换算系 数。国家质 f技术监督局 1 9 9 9 一0 8 一3 0批准2 0 0 0一 0 4一 0 1实施G B / T 3 2 5 7 . 2 3 一 1 9 9 9测定装置1 一压缩泵; 2 -U形压力计; 3 . 1 4 一洗气瓶, 内盛浓硫酸; 4 , 1 5 -U形管, 内盛变色硅胶, 上部玻璃纤维; 5 . 6 -U形管, 内盛烧碱石棉, 上部玻璃纤维; 7 , 1 2 -缓冲瓶邝一冷凝管; 9 一三口烧瓶, 5 0 0 .1; 1 。 一电炉; 1 1 一分液漏斗, 1 0 0 mL; 1 3 一洗气瓶, 内盛 2 0 %硫酸铜; 1 6 一吸收杯, 内盛吸收溶液; 1 7 一参比杯. 内盛吸收溶液; 1 8 -滴定管 图 1 测定装置试样样品应通过7 1 p m筛。试样应在 1 0 5 -1 1 0 下烘干 2 h, 置于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分析步骤55.15.266 . 1 测定数量 对同一试样应独立地进行三次测定, 取其平均值。6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6 . 3 按测定装置图接好测定装置, 向吸收杯和参比杯中各加人吸收液( 3 . 5 ) , 使溶液的液面高出杯内筛板 2 - 4 c m。通气( 控制流量约 。 . 3 L / m i n ) , 用滴定液( 3 . 6 ) 滴至溶液呈稳定的蓝色( 吸收杯与参比杯中颜色一致) , 停止通气。6 . 4 除去试样中碳酸盐和系统中的二氧化碳6 . 4 . 1 按表1 称取试样( 精确至。 . 0 0 1 g ) 于三口 烧瓶中, 以 少量水湿润, 加人。 . 2 g 硫酸银( 3 . 3 ) 。 移取2 0 m I磷酸( 3 . 2 ) , 按图接好测定装置, 接通冷凝器中的水, 通气( 约 0 . 3 I . / mi n ) , 加热烧瓶至溶液沸腾并回流 1 0 mi n ,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气 1 5 min ,6 . 4 . 2 若吸收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浅, 则用滴定液( 3 . 6 ) 滴至与参比杯中溶液颜色一致。 表 1有 机 碳 含 量 , %试料量, 9 。 . 。 3 一 。 . 0 8一2 . 0 0 0 “ 0 . 0 8 - 0 . 1 5一1 . 0 0 0 。 0 . 1 5 - 0 . 5 。一“ 5 0 0 “ 。 . 5 。一。 . 。 。 。 。G B / T 3 2 5 7 . 2 3 一 1 9 9 96 . 5 有机碳的测定 移取 2 0 m I . 过硫酸钾饱和水溶液( 3 . 4 ) 于分液漏斗中, 加热三口烧瓶至溶液沸腾 2 0 mi n , 在此2 0 mi n 内, 以每次加人2 - 3 ml硫酸银( 3 . 3 ) 于三口烧瓶中,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气 2 0 m i n 。 以下同6 . 4 . 2操作, 记下所消耗滴定液( 3 . 6 ) 的体积( m l ) 。6 .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有机碳( 以碳计) 的量以百分含量表示, 按式( 2 ) 计算:二_ ._ _T( V一 V ), ff V L W ( % ) =一 一 不 于 厂 一 一X 1 0 0(2 )式中: T 乙醇一 乙醇胺一 氢氧化钾滴定液( 3 . 6 ) 对碳的滴定度, g / m I; V 试样测定时所消耗滴定液( 3 . 6 ) 的体积, ml ; V o 空白所消耗滴定液( 3 . 6 ) 的体积, m1 . ; 。试料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