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疾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方法,为临床护理提高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针对现存及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300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用药方式得到改善,其中血压控制良好、症状明显改善200例,血压基本控制、症状有所改善者90例,血压有波动、症状无明显改善者10例,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对改善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字】高血压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care of hypertensive disorders and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clinical care reference. Methods: 270 cas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to focus on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ccordingl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coaching, 300 cas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ntal stat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d mode of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symptoms improved in200 cases, blood pressure under control, the symptoms have improved in 90 cases, blood pressure fluctuations,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in 10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6.67%. Conclusion: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are can reduce mental stress, mobilize pati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response capacity, to improve and eliminat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compliance, improve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words hypertension, psychological care, health education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易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除躯体因素外,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经常处于愤怒、恐惧、紧张等不良刺激下,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而易患高血压,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及离退休后,活动范围缩小,生活变得以家庭为中心,易产生狐独与不安的心理状态,家庭成员的关系、子女的独立性、老年人对子女的依靠以及配偶的死亡可使老年人产生困惑,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护理措施。新邵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对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针对现存及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宣教,通过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300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用药方式得到改善,现将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措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一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男154例,女146例。年龄4586岁,平均64.4岁。本组患者均符合200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I期88例,II期127例,III期85例。合并有肾衰竭3例,脑血管疾病68例,冠心病24例。1.2 方法对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分析,通过查阅病例资料,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与患者亲自交谈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当前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潜在的心理问题,了解患者高血压的临床分级和可能病因,了解其家族、年龄、职业、环境,有无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嗜好,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等。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1.3 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300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用药方式得到改善,其中血压控制良好、症状明显改善者200例,血压基本控制、症状有所改善者90例,血压有波动、症状无明显改善者10例,总有效率达96.67。2 高血压患者心理特征分析通过查阅病例资料,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与患者亲自交谈等多种方法,了解患者当前阶段的心理状态。据大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他们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生活与工作环境、意志力和性格特点密切相关。主要表现有:(1)焦虑与紧张 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发现血压升高后,患者对自己治疗和预后持有疑虑,整日忧心忡忡,精神紧张,担心血压降不下来会引起脑溢血、半身不遂等;(2)情绪波动 见于新入院患者,由于环境改变、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能适应新的角色,表现出心神不定,忧心忡忡;(3) 猜疑心理 患病后表现出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对医生的诊治及建议持怀疑态度;(4) 恐惧心理 患者常担心血压过高引起后遗症而致残,使生活质量下降,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5) 抑郁心理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也有的丧偶后,一个人独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老人缺乏关心、照顾,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表现情绪低落,消极颓废,悲观失望,难以入睡。(6)偏执心理 患者固执己见,不随和,多见于有一定医学知识水平,对治疗似懂非懂,按自己见解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要求医务人员缺乏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与安全感。(7)沟通障碍与人际关系紧张: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3 心理护理方法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的基础。从患者入院起,尽量给患者安排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远离危重病房的房间,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及时转换角色,介绍同室病友,向家属告知探视时间,并鼓励探视,向家属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及爱好等 2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忧虑和烦恼,使患者感到受尊敬、受重视,把忧虑和恐惧的心理转化到积极的配合治疗中。3.2 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的孤独和寂寞感 增加与患者进行非医疗活动的接触,注意与患者情感上的沟通,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适当的称呼,切忌轻率直呼姓名和床号。 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资料,感情表达=言语(7%)+声音(38%)+体态语言(55%),可见语言是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因此,交谈中应使用礼貌性语言,说话声音要温和,回答询问语速要慢,让患者心灵上感到温暖;对抑郁、焦虑患者,护士应尽可能与他们聊家常,或让同室病友主动与其交谈,避免患者产生被遗弃感,缓解孤寂心理 3 。 3.3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做好相应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随时掌握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及有效的健康指导,通过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的恢复,真诚地安慰与劝说可使患者改变对疾病的认识模式,积极的暗示可使患者身心进入积极状态,真诚的语言可以扭转患者的情绪状态,热情的鼓励,可以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1焦虑紧张患者的护理:对焦虑紧张的患者,我们应让其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向患者客观介绍近几年老年高血压的国际、国内治疗方案和相关背景知识,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与患者展开病情分析,邀请患者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介绍患者身边同类患者成功康复的病例,并对相关主治医师的业务水平进行客观介绍,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3.32 对抑郁患者的护理:对抑郁的患者,应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即与自然 、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如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力、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3.33 对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的患者的护理: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3.4 对长期服药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工作 患者对长期服药感到厌烦,常对药物的效果产生怀疑,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怕影响其他脏器功能,有的甚至将药扔掉,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地解释和讲解服药的重要性,劝导患者坚持服药 4 。4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让他们了解血压升高的诱因和预防措施。 4.1 注意饮食调节 合理膳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保持每天有足够的钾、钙摄入。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粗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和鱼肉,少吃或不吃腌制品和动物内脏,戒烟限酒、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并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饮食。应该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应该低于6 g,多吃一些保护血管和降压作用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主食不单一,如:豆类、玉米、胡萝卜、大蒜、海蛰、橘子、苹果、牛奶。保持大小便通畅;用力排便会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血压骤升可致脑血管意外,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所以要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人,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可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和灌肠,防止便秘,以利于血压的控制5。4.2 戒烟和控制饮酒 吸烟不仅可导致血压升高,并且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并发症,饮酒可使兴奋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类固醇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血压增高。吸烟的消耗量与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吸烟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 6 4.3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根据患者的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鼓励有运动能力的患者适当参加锻炼,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脏负担,根据病情及心脏功能量力而行,适当地锻炼,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扭秧歌、游泳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到医院检查。体重增加可引起血压升高,因身体增重时伴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即静脉的回心血量、心输出量增加,因此血压升高。相反,体重降低血浆容量及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亦就随之下降。4.4 指导患者根据正确服用药物 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休息一段时间,必要时协助病人,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可活动。同时,在变换体位时也应动作缓慢,以免发生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在睡前服用降压药,夜间起床时应注意,避免用热水洗澡,更不能大量饮酒;以免发生低血压。用药时,应密切观察老人降压药的疗效,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经常询问老人的自我感觉,有无头晕、头痛、胸闷、憋气等,观察其精神状态,以评估最佳血压值。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遵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血压不宜降的过快、过低,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正常或稍高水平,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嘱病人定期测量血压,对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患者,不宜使其下降过快,以免患者不能适应,并可导致心、脑、肾血液的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的不全等。 4 .5 疾病知识指导;护士通过问题解答,发放知识手册等方法,让患者对老年高血压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常见症状、并发症和注意事项有个基本的了解。以单次服药或少服药为原则,并解释药物的副作用,消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能经常做到心中有数。并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最新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症状,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7。 4.6 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 要做好高血压患者各时间段的血压监测,血压的位置也很重要,高度应该是在肘关节上一寸的地方,松紧适中。在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及饮酒等。 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血压。对长期测血压: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以利出院后进行有效的自测,时刻掌握血压变化情况,并进行适时治疗。4.7定期随访 根据患者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可指导患者每13个月随诊,若为高危者,每一个月随诊一次。 5 小 结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易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除躯体因素外,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经常处于愤怒、恐惧、紧张等不良刺激下,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而易患高血压。大量临床研究也已证明了高血压病除了生物学的遗传因素外,与心理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减慢,严重者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心肌梗死,并使病情恶化,因此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是防止老年高血压病加重和复发的重要措施。由此,护士应了解和熟悉高血压病人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性心理因素,根据病人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针对现存及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宣教。当病人情绪变化时,与病人进行沟通,给病人直接的心理援助;在血压控制后,根据病人性格特点,进行解释与疏导,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8。我院通过对270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显著的改善,生活质量和用药方式得到改善,其中血压控制良好、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496-3:2025 EN Safety of machinery - Electro-sensitive protective equipment - Part 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active opto-electronic protective devices responsive t
- 【正版授权】 IEC 61400-5:2020/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 5: Wind turbine blades
- 重庆汽车培训理论知识课件
- 重大安全发现管控课件
- 老年人糖尿病护理课件
- 老年人播音主持课件
- 老年人应急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CN120204435A 一种综合药品稳定性实验箱灭菌控制方法及系统
- 水工监测工-渗流观测考试题库
- 第三节 第3课时 难点专攻夺高分-与圆有关的综合问题 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2025至2030中国核反应堆建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GB/T 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
- 花甲水库库底清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 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
- 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
-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共38张课件
- 通风空调投标技术标版
- 水产食品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课件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