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护理查房(新)(888).ppt_第1页
肺癌护理查房(新)(888).ppt_第2页
肺癌护理查房(新)(888).ppt_第3页
肺癌护理查房(新)(888).ppt_第4页
肺癌护理查房(新)(88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癌护理查房,2016-8-12,查房目的,1、了解肺癌相关知识 2、掌握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 3、指导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肺癌的相关知识,肺解剖生理概要,左肺 上叶 下叶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概 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肿瘤细胞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早期有刺激性干咳和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速度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好发部位:右肺上叶 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病因与发病机制,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吸烟 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2)职业致癌因子,(3)空气污染,(4)电离辐射,(5)其他 肺结核 、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病理和分类,中心型: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周围型: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在肺的周围部分。,按部位分型,组织病理学分类: 非小细胞癌 (NSCLC) 小细胞癌 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 (SCLC),1.鳞状上皮细胞癌 多见,易 发生癌性空洞,手术机会多 2.腺癌 3.大细胞癌等,临床表现,(一)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1.咳嗽 早期:刺激性干咳 晚期:支气管狭窄,咳嗽加重,带有金属音 2.咯血 常为痰中带血,丝痰或少量咳血, 3.喘鸣 多为轻度钝痛,侵犯胸膜时尖锐胸痛,侵及肋骨时固定压痛 4.胸闷、气短/气管受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5.体重减轻 晚期恶病质 6.发热 癌肿坏死癌性发热 ,抗炎无效,(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声音嘶哑 、压迫喉返神经、上腔静脉阻综 合征 、Horner综合征 (三)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骨、淋巴结转移 (四)肺外表现 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结缔组织、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又称伴癌综合征。,临床表现,1.细胞学检查 痰脱落细胞检查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胸部普通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CT检查 磁共振(MRI)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可获取组织供组织学诊断 4.其他 如经胸壁细针穿刺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查、胸腔镜检查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治疗要点,手术治疗是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1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或)放疗。 2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辅助放疗和化疗。 必须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病例分析,姓名:李月新 年龄:71岁 性别:男 床号:23 住院号:01307836 入院日期:2013.12.26 出院日期:2014.1.8 主 诉:咳嗽,咳痰,胸闷一月,确认肺癌并胸闷.胸痛一天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胸闷,为白色粘 痰,无发热,咳血,胸痛,消瘦,低热盗汗,院外行消炎对 症治疗。院外CT示:右肺门肿块,符合中心性肺癌影像。肺 穿刺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学涂片:鳞癌。一天前胸痛胸 闷加重,伴颜面浮肿,急诊来我院,胸部CT示:右肺气胸, 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胸闷胸痛症状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收 入我科。,基本资料,病例分析,既往史:2011年患肺结核 个人史:吸烟50年,平均80支/日,已戒烟3年。饮酒少量。 婚育史:23岁结婚,婚后育有1子2女,家庭关系和睦,配偶及子 女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一兄一姐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 病 生命体征:T:36.7 P:76次/分 R:19次/分 Bp:159/80mmHg Wt:60kg H:170cm NRS评分1 查体:双侧颜面部浮肿,右侧胸廓皮下捻发感。,病例分析,化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1.CT 2.支气管镜 3.活组织检查 诊断:1.右肺癌 2.肺结核治疗后 3.右侧气胸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目标,1.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患者营养状态维持良好。 3.患者活动状况缓解,可以自行活动。 4.患者对肺癌相关知识了解及可以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5.病人焦虑、恐惧减轻或消失,心情开朗。 6.病人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控制或未发生并发症,肺癌术前护理,减轻焦虑 纠正营养状况 改善肺泡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感染 术前指导,肺癌术前护理措施,1.减轻焦虑 耐心听病人的问题,减轻病人不安情绪 向病人介绍手术方案及可能的问题,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让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关心、同情病人,动员亲属给予心理与经济方面的支持,肺癌术前护理措施,2.纠正营养 建议患者积极进均衡饮食 营养不良者行胃肠内或胃肠外营养,肺癌术前护理措施,3.改善肺泡通气与换气功能 戒烟,至少两周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大量分泌物时行体位引流,痰液粘稠时行雾化吸入,必要时纤支镜灌洗。 保持口腔卫生 遵医嘱给抗生素,肺癌术前护理措施,4.手术前指导 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与翻身 指导病人正确床上活动,大、小便 指导手术侧手与关节活动 介绍胸腔引流设备及各种管道及注意事项 多次、深部咳出、新鲜痰液、立即送检,肺癌术后护理措施,合适体位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维持呼吸道通畅 减轻疼痛 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 活动与休息 胸腔闭式引流,肺癌术后护理措施,1.合适体位 意识未恢复,头偏于一侧 血压稳定后,半坐卧位 肺叶切除或者楔形切除着,半卧、左或右侧卧位,建议健侧卧位,促进患侧肺复张 全肺切除,平卧,1/4侧卧 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者,患侧卧位并通知医生,肺癌术后护理措施,2.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体温 脉搏、心率 呼吸:注意有无呼吸窘迫 血压 血氧饱和度,肺癌术后护理措施,3.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气吸入 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节律,呼吸音;有无发绀、气促及缺氧等症状 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每12小时1次,必要时行叩背排痰 稀释痰液,可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行纤支镜灌洗,肺癌术后护理措施,4.减轻疼痛 半卧位 胸带固定 必要时止痛药: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肺癌术后护理措施,5.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 严格控制补液的量与速度,防止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应控制钠盐摄入量,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min为宜。 记录24h出入量。 麻醉苏醒后适量饮水与进食:流食半流食普食。要求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肺癌术后护理措施,6.活动与休息 功能锻炼:练习腹式呼吸、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可减轻疼痛,促进肺扩张,增加肺通气量。练习吹气球,促进肺复张。进行抬肩、抬臂,手达对侧肩部,举手过头或拉床带活动,可预防术侧肩关节强直,有利血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有效排痰: 鼓励病人咯痰,雾化吸入后协助病人拍背、咯痰,协助病人取坐位,五指并拢,呈扣匙状,以脊柱为中线,避开脊柱及刀口,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拍击背部35次,用力要适度,通过振动作用,使痰液排出。咳嗽时帮助病人按压固定刀口,减轻刀口疼痛,嘱病人先行深呼吸35次,然后轻咳23次将痰咳至咽部后,再用力将痰咳出.,肺癌术后护理措施,7.胸腔闭式引流 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液量、色和性状,当引流出多量血液(每小时100-200ml)时,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通知医师。 一侧全肺切除胸管护理:持续夹闭,间断开放,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膈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 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排除胸膜腔内积液,复习胸膜腔有关知识,1.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 2.腔内呈负压,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水封瓶,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 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膜腔。,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位置安放,引流气体 锁骨中线第2肋间 引流液体 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 引流脓液 -脓肿的最低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保证密闭性 严格无菌 妥善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瓶的更换 注意观察并记录 拔管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妥善固定,1.各衔接处均要求密封 2.引流管固定 引流瓶低于引流口平面60-100CM 3.搬运病人前,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 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运动,观察水柱波动 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幅度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引流观察,术后少量的血液,24小时的引流量500ml 气体逸出 水柱波动 出血:鲜红色,超过100至200ml/h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更换引流主要用物,胸腔闭式引流瓶 无菌注射用水 2把止血钳 无菌纱布 标签. 棉签. 碘伏. 弯盘,更换引流瓶-主要步骤,1.向新引流瓶内加无菌注射用水,莫过长管末端 3-4CM,并贴上标签(标签上缘与水平面对其),更换引流瓶-主要步骤,2.连接引流瓶长管,3.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近段,取下旧引流瓶,更换引流瓶-主要步骤,4.用两根棉签消毒引流管口 (普通引流从近端口向远端消毒5CM,脓性引流从远端5CM处向近端口消毒 ),更换引流瓶-主要步骤,5.用纱布持引流管近段与引流瓶长管相连接,更换引流瓶-主要步骤,6.妥善固定引流瓶 低于引流管口平面60-100CM,立即用两把 血管钳双向夹闭软质的引流管 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发生意外,及时处理,发生意外,及时处理,引流管脱落 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以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绝不可擅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