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这一标准,针对的是变形铝及铝合金箔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定义与分类。该标准适用于通过轧制工艺生产的铝及铝合金箔材,旨在为这类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根据标准内容,铝箔的缺陷被分为外观缺陷和性能缺陷两大类。外观缺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孔洞、裂纹、折叠、划伤等可见于表面的问题;而性能缺陷则涉及到材料的力学性能不达标或化学成分不符合规定等方面。每一种缺陷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说明。

对于具体的缺陷项目,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判定条件和允许的最大范围,比如某些类型的表面瑕疵如果超过了一定尺寸或者数量,则会被视为不合格品。此外,还提供了检测方法指导,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测量等手段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以确保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各类缺陷。

此标准不仅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参考框架,同时也为供需双方就产品质量进行沟通时设立了共同遵循的原则。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有助于提升我国铝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9-11-17 颁布
  • 2000-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金箔缺陷.pdf_第1页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金箔缺陷.pdf_第2页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金箔缺陷.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金箔缺陷.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Y S / r 4 1 7 . 3 -1 9 9 9前言 为规范、 统 一 我国铝及铝合金箔产品的缺陷名称, 以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和正确处理经贸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异议,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 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归日。 本标准由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华北铝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少洲、 孔祥鹏、 黄永青、 王淑芬、 管连仲、 李若冰、 张深阳、 梁明霞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 第 3 部分: 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Ys/-r 4 1 7 . 3 1 9 9 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变形铝及铝合金箔材常见缺陷的定义、 特征. 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本标准适用于变形铝及铭合金箔材缺陷的分析与判定2 缺陷定义、 特征、 产生原因典型示例21 非金属压入2 门门定义及特征 1 金属杂质压入箔材表面 表面呈明显的点状或长条 状黄黑色缺陷。2 . 1 . 2 产生原因 a ) 轧制工序a备条件不洁净; b ) 轧制工艺润滑剂不洁净; C ) 坯料表面有非金属压入物; d ) 铸锭内部组织不纯洁, 含有非金属杂质。2 - 2 金属压人2 . 2 . 1 定义及特征 金属im或金属碎片压入箔材表面 压入物刮掉后呈现大小不等的凹陷或孔洞, 破坏 r 箔材表面的连续性2 . 2 . 2 产生原因 a ) 坯料表面有金属压入物或金属屑; b ) 坯料切边或剪T A 产生的毛刺掉入坯卷; C ) 轧辊或导辊粘铝; d ) 轧制过程中有金属屑落在箔材表面 卜2 - 3 划伤2 . 3 门定义及特征 箔材表面呈现的断续或连续的单条沟状伤痕。 一 般是在尖锐物与箔材表面接触后相对滑动时产生2 . 3 . 2 产生原因 。 ) 轧辊 I 导辊表面有尖状缺陷, 或粘有硬杂物; b ) 剪切、 合卷、 分卷的机械导辊, 导 路有尖状缺陷或粘有杂物2 . 4 擦伤2 . 4 . 1 定义及特征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1 9 9 9 一 1 1 一 1 7 批准2 0 0 0 一 0 6 一 0 1 实施Ys/r 4 1 7 . 3 一1 9 9 9 山于物体问棱与 面丫 或面与面接触后发生相对滑动或错动而在箔材表而造成的成策 或组) 分f n 的伤痕2 - 4 . 2 产生原囚 a ) 箔材在加工生产过程中 与导路、 设备接触时 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擦伤: 切 坏料松卷、 松展或有燕窝状端而缺陷; 。 ) 轧制时张力使用不当 开卷时产生层间错动而产生擦伤2 - 5 碰伤( 凹陷、 压陷)2 . 5 门定义及特征 铝箔卷与 卷或卷与其他物体相撞后 在箔卷表面或端面产生的伤痕 其 特征为铝箔卷表面或端面有部分凹陷, 严重时, 铝箔卷不易打开。2 . 5 - 2 产生原因 。 ) 各生产工序吊运或存放不当; b 运输及搬运过程中碰伤; c ) 铝箔卷在退火料架或包装台上与其他突出物磕碰而产生碰伤2 . 6 印痕2 . 6 . 1 定义及特征 钻材表面存在的周期性的凹陷或凸起。26 . 2 产生原因 a ) 轧辊或导辊表面有缺陷或粘有金属屑等脏物; b ) 管芯表面不清洁或局部存在光滑凸起; 时卷取时 箔材粘有异物2 了 表面气泡2 . 7 . 1 定义及特征 箔材表面不规则的圆形或条状空腔凸起 凸起的边缘圆滑、 两面不对称, 分布无规律2 . 了 . 2 产生原因 a ) 退火温度过高, 加热时间过长; b 金属含氢量偏高2 . 8 腐蚀2 . 8 . 1 定义及特征 错箔表面与周围介质接触, 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后, 在铝箔表面产生的缺陷 被腐蚀的侣箱表面会失去金属光泽 严重时还会产生灰色腐蚀产物2 . 8 2 产生原因 。 、 铝箔存放保管不当。 由 于气 候潮湿或雨水浸入而引 起腐蚀; 6 )仁 艺 润滑剂中含有水分或呈碱性; 。 ) 测厚仪冷却系统滴水或高压风中含水; ( 1 ) 储运过程中 包裴防腐层破损2 . 9 油斑2 . 9 . 1 定义及特征 残留 在洁材表面上 的 仁 艺润滑油及其他油污, 经退火 后在箔材表而上形成的程度不同的黄渴色斑痕2 . 9 . 2 产生原因 a )侣箔用润滑油粘度高Y s / T 4 1 7 . 3 -1 9 9 9 b ) 退火工艺不当。2 . 1 0 裂边2 . 1 0 . , 定义及特征 铝箔表面纵向边部破裂的现象, 称裂边。严重时呈锯齿状。2 门0 . 2 产生原因 a ) 辊型控制不当. 使铝箔边部出现拉应力; b ) 中间退火不充分, 金属塑性差; c )剪1 J 时送料不正, 一边未切掉; d ) 压下量过大2 . 1 1 波浪2 . 1 1 . 1 定义及特征 由于不均匀变形而使箔材表面局部产生起伏不平的现象 在边部称边部波浪, 在中间称中间波浪, 二者兼有之称复合波浪, 既不 在中间又不在边部称 = N b 波浪2 . 1 1 . 2 产生原因 a ) 来料质量不好, 同板差超标; h ) 压力调整不平衡, 辊型控制不合理; 。 ) 道次压下量分配不合理2 . 1 2 !t 折( 斜角)2 门2 门定义及特征 压过的皱折。 皱折与轧制方向成 一 定角度。压折处呈亮道花纹2 . 1 2 . 2 产生原因 a ) 后张力小; b ) 辊型控制不当. 箔材不均匀变形而产生压折; c ) 坯料板型不良, 厚度不均; d ) 轧制时送料不正2 . 1 3 乳液痕2 . 1 3 . 1 定义 及特征 箔材表面残留的呈乳白色点状或条状的痕迹。2 门3 . 2 产生原因 坯料表面有乳液痕缺陷。2 . 1 4 A粘2 . 1 4 . 1 定义及特征 残留在箔卷内的工艺润滑油及其他油污, 在退火过程中氧化, 聚合生成粘稠状沥青质, 笃 如记 箔材的顺利展开2 . 1 4 . 2 产生原因 a ) 退火制度不当, 油未挥发完全; b ) 工艺润滑油技术指标不合理, 或混入一定数量的设备润滑油。 2 门5 横波 2 . 1 5 门定义及特征 垂直压延方向横贯箔表面的波纹 2 . 1 5 . 2 产 t : 原因Y s / r 4 1 7 . 3 一1 9 9 9 卷取张力控制不当, 缠卷时先松后紧2 . 1 6 起棱2 . 1 6 . 1 定义及特征 铝箔表面匕 的横向条状2 _ 起 称起枝2 . 1 6 . 2 产生原因 。 ) 管芯、 套筒不圆有楞: 卜 ) 剪切时, 卷取张力选用不当: 。 ) 分切时同 轴卷径大小不一 样2 . 1 7 松树枝状花纹2 . 1 7 . 1 定义及特征 箔材表面呈现的有规律的松树枝状花纹表面有明显的色差. 但十分光滑2 . 1 7 . 2 产毛 原因 a ) 轧制时道次压 卜 量过大, 金属在轧辊间由于摩擦力大, 流动速度慢. 产生滑移; b ) 辊型不好, 温度不均2 . 1 8 裂ti ( 孔洞)2 . 1 8 . 1 定义及特征 箔材表面局部出现的横向或纵向大小不一 的开裂现象21 8 . 2 产生原因 a )车 L 辊有砂眼; b , 外来物脱掉后形成裂C I ; c ) 来料表面有臾杂、 气道、 划伤等缺陷; d 压下斌过大导致变形不均2 门9 松卷2 . 1 9 门定义 及特征 山于缠卷不紧, 沿管芯方I句 提取箔卷时, 箔材呈圆筒状自由脱落: 或用手指按压箔卷时产生局部凹陷的现象2 . 1 9 . 2 产生原因 a ) 分切时张力 过小或张力不均; 卜 ) 分切速度太快; c ) 压N r _ 辊压力过小2 . 2 0 毛刺2 . 2 0 门定义及特征 剪切后, 箔材边部存在的大小不等的毛发状的刺状物2 . 2 0 . 2 产生原因 。 ) 剪切时刀刃不锋利; b ) Knii4 滑不良; 。 剪刃间隙及重叠量调整不当。2 . 2 1 串层2 . 2 1 . 1 定义及特征 铝箔卷端面层与层之间不规则, 造成端面不平整2 . 2 1 . 2 产生原因 。 ) 坯料不平整; b ) 卷取张 力控制不 当;Y S / r 4 1 7 . 3 -1 9 9 9 。 )i t = 平辊M 0s不, L ; d ) 卷取时对中系统异常2 . 2 2 t 形2 . 2 2 . 1 定X及特征 铝箔卷端而层与层之间的rk层造成塔状偏移 称为塔形塔形是串层中的特例2 . 2 2 . 2 r . 生原因 。 ) 来料板型不好; b ) 卷取对中调节控制系统异常; c ) 压平辊调整不当: ( 1 )卷取张力小2 . 2 3 翘边2 . 2 3 . 1 定义及特征 铝箔卷两端向上翘起的现象, 称为翘也, 典特征为铝箔卷边向上部翘起2 . 2 3 . 2 产生原因 1 ) 压下 量过大, 板刑调整不当; h )润滑油分布不均; c )剪刃A 1 整不当。2 . 2 4 t t x L2 . 2 4 , 1 定义及特征 I 0 , 拈表面迎光可见的不规则小孔2 - 2 4 . 2 产生原因 a ) 坯料中带有夹杂、 气道、 金属或非金属压入 物等缺陷: 卜 ) 车 !_ 辊表面粗糙或有缺陷; c ) 车 L 制油不清洁: d ) 坯料表面有严重麻皮( 松树枝状) ; B ) 外部环境不 好. 灰尘大2 . 2 5 开缝2 . 2 5 . 1 定义及特征 铝箔经轧制后按纵向自然裂开的现象称开缝 2 . 2 5 . 2 产生原因 。 ) 轧制H IS 后张力过小: b 、 来料中问松, 边部紧; c ) 辊型控制不当。 2 . 2 6 皱纹 2 . 2 6 门定义及特征 铝箔表面呈现的细小的、 纵向或斜向局部凸起的、 一条或数条圆滑的槽沟, 称皱纹 2 , 2 6 - 2 产生原因 ) 压 卜 ?4 f 过大. 致使轧制时变形不均或卷取时张力不够; 曰 辊型控制不当或轧制油压力过低; c ) 坯料厚薄不均、 板型不好或有横波; d ) 卷取轴不平, 套筒不圆 2 . 2 7 起鼓 2 . 2 7 - 1 定4 及特征Y S / T 4 1 7 . 3 - 1 9 9 9 铝箔卷表而的局部凸起或凹陷, 展开后表面纵向有皱折2 - 2 7 . 2 产生原因 a ) 精整平衡锤调整不当; b ) 卷取时后张力过大; c ) 退火后冷却速度大快2 . 2 8 亮点2 . 2 8 - 1 定x及特征 铝箔双合轧制时, 出现在铝箔暗面上不均匀分布的发亮的点称为亮点2 . 2 8 . 2 产生原因 a ) 双合前 箔材的表面粗糙不均或有辊印、 横波等缺陷; b ) 轧辊表面粗糙不均; 。 ) 选用的双合油不适当。2 - 2 9 箭头2 . 2 9 . 1 定义及特征 箭头是铝箱卷剪切时形成的一种缺陷。 其特征为铝箔卷端面 几 一定层数在同一处由内向外的凸起.A起程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弱, 呈. n ” 状, 反映在箔卷表面则为凹入的横波2 . 2 9 . 2 产生原因 。 ) 卷取张力不 够; b )卷取张力前小后大。2 . 3 0 M连2 . 3 0 . 1 定义及特征 铝箔卷退火 后, 层与层之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