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_第1页
流体力学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_第2页
流体力学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_第3页
流体力学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_第4页
流体力学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2,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3,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3-1 引言,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与工程流体力学的各部分均有一定的关联,因而本章是整个课程的重点。,4,3-2 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一、拉格朗日法,定义:,把流体质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质点的运动历程,然后通过综合所有被研究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来获得整个流体运动的规律,这种方法叫做拉格朗日法。实质是一种质点系法。,流体动力学基础,5,用拉格朗日法描述流体的运动时,运动质点的位置坐标不是独立变量,而是起始坐标a、b、c和时间变量 t 的函数,即,(31),式中a,b,c,t 统称为拉格朗日变量,不同的运动质点,起始坐标不同。,用拉格朗日法分析流体运动,在数学上将会遇到困难。除少数情况外(如研究波浪运动),在流体运动中多采用欧拉法。,流体动力学基础,6,二、欧拉法,定义:,用欧拉法描述流体的运动时,运动要素是空间坐标x,y,z和时间变量t的连续可微函数。x,y,z,t 称为欧拉变量,因此,速度场可表示为:,(32),不研究各个质点的运动过程,而着眼于流场(充满运动流体的空间)中的空间点,即通过观察质点流经每个空间点上的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把足够多的空间点综合起来而得出整个流体运动的规律,这种方法叫做欧拉法(流场法)。,流体动力学基础,7,压强和密度场表示为:,式(32)中x,y,z是流体质点在 t 时刻的运动坐标,即是时间变量 t 的函数。因此,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并考虑到,可得加速度在空间坐标x,y,z方向的分量为,(35),流体动力学基础,8,矢量式为,(35a),其中,用欧拉法求流体质点其它运动要素对时间变化率的一般式子为,(36),称 为全导数, 为当地导数, 为迁移导数。,流体动力学基础,9,3- 3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一、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定义:,在实际工程问题中,不少非定常流动问题的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非常缓慢,可近似地作为定常流动来处理。,否则,称为非定常流动。,若流场中各空间点上的一切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称为定常流动。即,流体动力学基础,10,二、迹线和流线,定义:,根据 迹线微分方程为,(37),流体动力学基础,用拉格朗日法描述流体运动引进迹线概念。,1、迹线,特定位置(x,y,z)处某流体质点随时间推移所走的轨 迹。如图31所示。,11,2、流线,定义:,流线的微分方程:,设流线上一点的速度矢量为 流线上的微元线段矢量 根据流线定义,可得用矢量表示的微分方程为,(38),若写成投影形式,则为,(38a),流体动力学基础,用欧拉法形象地对流场进行几何描述,引进了流线的概念。,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绘出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所有质点的速度矢量都和该曲线相切,则此曲线称为流线。如图32。,12,例题31已知速度场为,其中k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由式(38a)有,积分上式的流线方程为,如图33所示,该流动的流线为一族等角双曲线。,流线的性质:,解根据 及 可知流体运动仅限于 的上半平面。,流体动力学基础,(1)一般情况下,流线不能相交,且只能是一条光滑曲线; (2)在定常流动条件下,流线的形状、位置不随时间变化, 且流线与迹线重合。,13,三、流管、流束与过流断面,定义:,由于流线不能相交,所以各个时刻,流体质点只能在流管 内部或沿流管表面流动,而不能穿越流管,故流管仿佛就是一 根真实的管子。,流体动力学基础,1、流管,在流场中取任意封闭曲线c,经过曲线c的每一点作流线,由这些流线所围成的管称为流管。如图34所示。,14,2、 流束,3、 过流断面,当组成流束的所有流线互相平行时,过流断面是平面;否则,过流断面是曲面。,流体动力学基础,流管内所有流线的总和称为流束。 断面无穷小的流束称为微小流束, 如图35中断面为 的流束。 无数微小流束的总和称为总流。,定义:,与流束中所有流线正交的横断面称为过流断面。如图36所示。,定义:,15,四、流量与断面平均速度,1、流量,定义:,两种表示方法:,流经任意曲面的流量,(310),式中 为速度矢量与微元面积 法线方向单位矢量 的夹角余弦。,流体动力学基础,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特定空间曲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16,2、 断面平均流速,五、一元流动、二元流动、与三元流动,流体动力学基础,定义:,运动要素是一个坐标的函数,称为一元流动。 运动要素是二个坐标的函数,称为二元流动。 运动要素是三个坐标的函数,称为三元流动。,定义:,17,3-4 连续方程式,在流场的任意点处取微元六面体,如图37。六面体中的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1)空间变化,例如:对于x轴方向,单位时间流入微元六面体的质量为 流出的质量为 其质量增加为 同样y、z 轴方向的质量增加分别为,流体动力学基础,18,(2)时间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流体运动的连续方程式为:,即,(312),物理意义:,流体动力学基础,空间上质量的增加量应该等于由于密度变化而引起的质量增加量。,19,(1)恒定压缩性流体, ,则式(312)变为,(314),在柱坐标系中,连续方程式为,(315),式中 是速度 u 在 坐标上的分量。,在球坐标系中,连续方程式为,(315a),流体动力学基础,(2)非压缩性流体, 常数,则式(312)变为,20,3-5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上节讨论了连续性方程,它反映了流体运动速度场必须满足的条件,这是一个运动学方程。现在我们分析流体受力及运动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即建立理想流体动力学方程。,一、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欧拉方程),设在x,y,z轴方向上的单位质量力为 又设流体的密度为 ,加速度的三个分量为,流体动力学基础,考虑如图38所示的边长为 的微元直角六面体, 其中角点a坐标为 ,作用在此直角六面体上的外力有两种:表面压力和质量力。,2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x方向的运动方程式为,式中,上式简化后得,流体动力学基础,22,将式(35)代入式(316)则得,(317),上面二式即是理想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式,也叫做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式。,式中x,y,z,t为四个变量, 为x,y,z,t的函数,是未知量。 也是x,y,z的函数,一般是已知的。,流体动力学基础,23,在柱坐标系中,欧拉运动微分方程为,(318),又式中 是速度 u 在 坐标轴上的分量。 分别是单位质量的外力在 坐标轴上的分量 。,流体动力学基础,24,3-6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体现。,一、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将式(316)中各式分别乘以 。相加得,(319),在稳定条件下,流体动力学基础,25,此外,稳定流时流线与迹线重合,质点沿流线运动,故流线 上速度分量为,因此,代入式(319),流体动力学基础,26,对于质量力只有重力的不可压缩流体,z 轴垂直向上为正, 则上式可写成 ,积分上式得,(320),式(320)就是单位质量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稳定流条件下沿流线的伯努利方程式。,对于同一流线上任意两点,上式可写成,(321),物理意义:,流体动力学基础,27,二、总流上的伯努利方程,(322),其中 ,积分得通过总流两过流断面的总机械能之间的关系式为,将式(321)各项同乘以 ,则单位时间内通过微元流束两过流断面的全部流体的机械能关系式为,在工程实际中要求我们解决的往往是总流流动问题。如流体在管道、渠道中的流动问题,因此还需要通过在过流断面上积分把它推广到总流上去。,流体动力学基础,28,其中 (1) 它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总流过流断面的 流体位能和压能的总和。,在急变流断面上,各点的 不为常数,积分困难。 在渐变流断面上,流体动压强近似地按静压强分布,各点 的 为常数。,(333),因此,若将过流断面取在渐变流断面上,则积分,流体动力学基础,29,(2) 它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总流过流断面的流体 动能的总和。由于过流断面上的速度分布一般难以确定,工程上常用断面平均速度 来表示实际动能,即,(334),式中 为动能修正系数,(335),工程计算中常取 。,流体动力学基础,30,将式(334)、(335)代入式(333)中考虑到稳定流动时, ,化简后得,(336),这就是理想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337),式中,因此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为:,实际流体有粘性,由于流层间内摩擦阻力作功会消耗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流体动力学基础,31,三、伯努利方程的应用,例题32一救火水龙带,喷嘴和泵的相对位置如图39。泵出口压力(a点压力)为2个大气压(表压),泵排出管断面直径为50mm;喷嘴出口c 的直径20mm;水龙带的水头损失设为0.5m;喷嘴水头损失为0.1m。试求喷嘴出口流速、泵的排量及b点压力。,1、一般水利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32,解 取a、c两断面写能量方程:,通过a点的水平面为基准面,则 ; (在大气中);水的重度 重力加速度 ; 水柱,即,将各量代入能量方程后,得,流体动力学基础,33,解得喷嘴出口流速为 。,而泵的排量为,为计算b点压力,取b、c两断面计算,即,通过b点作水平面基准面,则,代入方程得,解得压力,流体动力学基础,34,2 、 节流式流量计,下面以文丘利管为例,推导流量计算公式。,文丘利管是一种测量有压管道中流体流量的仪器,它由光滑的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三部分组成。如图310所示。,当管路中液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液流断面收缩,在收缩断面处流速增,压力降低,使节流装置前后产生压差。,基本原理:,分类:孔板、喷嘴和圆锥式(文丘利管),流体动力学基础,35,取断面11和22,计算点均取在管道上,基准面00置于管道下方某一固定位置,并取 。对11、22两过流断面列总流的伯努利方程有,由连续性方程可得,联立上面二式可得,流体动力学基础,36,故通过流量计的体积流量为,考虑到流体粘性的影响,上式右端需乘以一个流量修正系数,则,(338),流体动力学基础,37,流体动力学基础,3、 毕托管,毕托(pitot)管是指将流体动能转化为压能,进而通过测压计测定流体运动速度的仪器。常用于测量河道、明渠、风管中的流速,还可测量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速度,如船舶、飞机等的航行速度测量可用毕托管。,毕托管有简单和复合之分,其机构及测量原理如图所示。,38,流体动力学基础,简易毕托管是依据驻点流速为零,其动能转变为压力能,从而使管内液面上升的原理设计成的。,39,流体动力学基础,工程中使用的毕托管都必须经过严格标定,说明测量条件和流体种类,而且在安装时应按说明书要求去做,以减少测量误差。,40,3-7 系统与控制体,在流体力学中,系统是指由确定的流体质点所组成的流体团。如图311所示。 系统以外的一切统称为外界。 系统和外界分开的真实或假象的表面称为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随流体一起运动,系统的体积、边界面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随时间变化。 系统的边界处没有质量交换,即没有流 体流进或流出系统的边界。 在系统的边界上受到外界作用在系统上的表面力。 在系统的边界上可以有能量交换,即可以有能量输入或输出系统的边界。,特点:,定义:,流体动力学基础,41,使用系统来研究流体运动意味着采用拉格朗日的观点。在流体力学中,除个别情况下,一般采用欧拉法研究流体运动。与此相应,引入了控制体的概念。,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来说,有流体流过的固定不变的任何空间的体积称为控制体。 控制体的边界面称为控制面。它总是封闭表面。,控制面相对于坐标系是固定的。 在控制面上可以有质量交换,即可以有流体流进或流出控制面。 在控制面上受到控制体以外物体施加在控制体内流体上的力。 在控制面上可以有能量交换,即可以有能量输入或输出控制面。,定义:,控制面的特点:,流体动力学基础,42,3-8 动量方程,动量方程是理论力学中的动量定理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流体运动的动量变化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其优点在于不必知道流动范围内部的过程,而只需要知道边界面上的流动情况即可。,在流场中针对具体问题,有目的地选择一个控制体,如图312中虚线所示。使它的一部分控制面与要计算作用力的固定边界重合,其余控制面则视取值方便而定。控制体一经选定,其形状、体积和位置相对于坐标系是不变的。,一、用欧拉法表示的动量方程,流体动力学基础,43,设 t 时刻流体系统与控制体v重合,且控制体内任意空间 点上的流体质点速度为 ,密度为 ,则流体系统在 t 时刻 的初动量为 ,经过 时刻以后,原流体系 统运动到实线所示位置,这个流体系统在 时刻的末动量为,流体动力学基础,44,式中,于是,即,这就是欧拉法表示的动量方程。,流体动力学基础,45,式中,流体动力学基础,46,在 时间内,作用在控制体内流体上的合外力等于同时间间隔内从控制体净流出的流体动量与控制体内流体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之和。,定常不可压缩总流流束如图313所示。把流线方向取为自然坐标 s 的正向,取如图中虚线所示的总流流束为控制体,则总控制体表面上有动量交换。令这两个过流断面上的平均速度为,(340),式(339)可化简为,控制体的动量定理:,二、定常不可压缩总流的动量方程,流体动力学基础,47,式中 为用平均速度计算动量而引起的动量修正系数,在常见的湍流情况下 。,三、 动量方程的应用,图314表示一水平转弯的管路,由于液流在弯道改变了流动方向,也就改变了动量,于是就会产生压力作用于管壁。因此在设计管道时,在管路拐弯处必须考虑这个作用力,并设法加以平衡,以防管道破裂。,1、流体作用于弯管的力,流体动力学基础,48,现在我们用动量方程来确定这种作用力。,同理,对于 y 轴方向有,从以上公式可求出 与 ,从而可以计算r。,于是按式(340),有,沿 x 轴方向的动量变化为 沿 x 轴方向的作用力总和为,我们用两个分量来分析:,流体动力学基础,49,表明:,图35的容器在液面下深度等于 h 处有一比液面面积小得多的出流孔,其面积为a,在出流孔很小的前提下,假使只就一段很短的时间来看,其出流过程就可以当作近似的稳定流看待。这时理想流体的出流速度将是 ,这一瞬时,容器由流体水平方向的动量变化将决定于单位时间内由容器流出来的动量 。这一动量变化当然在大小上、方向上、位置上恰好等于器壁在水平方向加在流体上的压力合力。流动流体则反过来对容器壁上作用一个方向与出流速度相反的水平推力。这个力的大小也就等于容器内流体的动量变化率,即,射流反推力(背压)的大小恰好等于出流孔处的流体静压力的两倍。如果容器能够运动,射流就可能克服容器移动的阻力,而使容器向流体射出速度的反方向运动。,2 、 射流的背压(反推力),流体动力学基础,50,3-9 动量矩方程,设 为某参考点至流体速度矢量 的作用点的矢径,则用此矢量 对动量方程两端进行矢性积运算,可得动量矩方程为,(341),等式左断是控制体上合外力对于坐标原点的合力矩 。等式右端第一项是控制体内动量矩对时间的变化率。在定常流动时,第一项等于零。等式右端第二项是通过控制面流出与流入的流体动量矩之差,或通过控制面的净动量矩。,流体动力学基础,51,现以定转速的离心式水泵或风机为例来推导叶轮机中的定常流动的动量矩方程。,1入口; 2出口; 牵连速度; 流体在叶轮内的相对速度; 流体的绝对速度。,如图316所示,取叶轮出、入口的圆柱面与叶轮侧壁之间的整个叶轮流动区域为控制体。,流体动力学基础,52,假定叶轮叶片数目无限多,每个叶片的厚度均为无限薄,则流体在叶片间的相对速度 必沿叶片型线的切线方向。于是将动量矩方程式用于叶轮机时,需用绝对速度 代替(341)式中的质点速度。由于定常运动,故得叶轮机中的定常流动的动量矩方程,(342),由图316所示的速度三角形可以看出,因而式(342)可以写成,流体动力学基础,53,因为叶轮机的角速度为,故叶轮机的功率,(343),或,(344),这是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它首先由欧拉在1754年得到,故又称欧拉方程。 对于涡轮类机械(如水轮机等),流体从叶轮外缘2流入内缘1,基本方程为,(345),流体动力学基础,54,流体动力学基础,例题33 一变径弯管,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转角 ,直径由 da200 mm 变为 db150 mm ,在流量 时,压强 ,求水流对 ab 段弯管的作用力。不计弯管段的水头损失。,解:求解流体与边界的作用力问题,一般需要联合使用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55,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