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玻璃物理钢化平整度.pdf_第1页
Low-E玻璃物理钢化平整度.pdf_第2页
Low-E玻璃物理钢化平整度.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 1 前 言 Low-E 玻璃由于其出色的红外高反射及可见光的高 透特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当代建筑物上,使得建筑的 节能效果大幅提高。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法律规定建筑玻璃 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因此 Low E 玻璃在使用中必 须要进行安全处理,通常采用的往往是物理钢化处理,即 提高了玻璃强度,又确保了一旦破坏而不伤人的安全性。 由于 Low-E 玻璃的镀膜面对中远红外的高反射特性,使 得其在进行物理钢化时的加热过程中极易产生加热不均匀 的问题,从而使得玻璃平整度很难达到使用要求。本文主 要从钢化的非对称加热及非对称冷却工艺入手,通过试验 对 Low-E 玻璃钢化的平整度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 试验理论基础 假定一个受热均匀玻璃在钢化过程中淬冷的上下冷 却能力不对称时,若上表面冷却小于下表面,则会形成不 对称应力分布,即上表面压应力小、下表面压应力大的应 力分布,如图 1 所示: 图 1 不对称应力分布图 此应力分布可分解成一个弯矩应力,如图 2 所示: 图 2 弯矩应力分布图 和一个对称分布的钢化应力图,如下图所示 图 3 对称应力分布图 而图 1 所示应力体系由于存在上下表面应力差,是 一个不稳定的力平衡,当玻璃四边不受约束条件下,玻璃 板受图 2 的弯矩应力作用下就会自动向上弯曲,从而应力 得以重新分布,得到图 3 的均匀平衡的应力分布图,而结 果就是玻璃上翘,如图 4 所示; 图 4 玻璃的翘曲 此现象对于玻璃加热后上表面温度低、下表面温度 低而钢化冷却能力对称时结果也是类似的。根据此理论, 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节玻璃上下表面温度差或者是冷却能力 对称性实现平整度的调节。 Low-E 玻璃物理钢化平整度 Discussion on Low-E of tempered glass roughness 杨 磊 董 晶 刘超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4) 摘 要:Low-E 玻璃的镀膜面对中远红外的高反射特性,使得其在进行物理钢化加工时很容易出现炸裂和严重变形, 严重限制了 Low-E 玻璃的应用领域。本文拟通过对物理钢化工艺的深入研究,以试验的方式探索一种合理的钢化工艺,使 物理钢化后的 Low-E 玻璃平整度达到使用要求。 关键词:Low-E;物理钢化;平整度 Abstract:High reflective properties of Low-E glass coating face of far infrared,this makes the tempered glass to cracking and deformation, severely limits the applications of Low-E glass. This paper 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the glass tempering process, explore ways to test a rational tempering process, Low-E glass flatness makes reached after glass tempering process. Keywords:Low-e;tempered;flatness 中图分类号:TQ17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965(2015)01-0044-02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46 玻璃在炉内的加热主要是通过辐射、对流和热传递 三方面来实现,传统加热炉都是以辐射传热为主的加热 方式。由于 Low-E 玻璃具有的抗红外辐射的特性,使得 Low-E 面的辐射加热效率大大降低,难以达到需要的钢 化点温度(620 摄氏度以上);而下表面由于有辐射和辊 子的传导传热为主的共同作用,在相等时间内就要比上表 面加热快得多,使玻璃下表面温度高于上表面,从而使玻 璃出现波形或弓形变形等缺陷。自然对流加热是由于炉内 温度场的不均匀而形成的自然空气流动,可以使炉内温度 逐渐均匀化,是较为理想的加热方式。但仅靠炉内自然的 对流无法使 Low-E 玻璃实现均匀加热。为了让 Low-E 玻璃在炉内既能够达到钢化温度,又要使上下表面温度均 匀,故要引入上表面的强制对流加热,以平衡下表面的辐 射和传导传热。强制对流加热可以通过设置炉内对流加热 器,使用循环风机形成喷流,以显著提高对流加热效果。 3 试验准备 这次试验我们选用了信义公司生产的 6mm 可钢化离 线 Low-E 玻璃,规格为 3660mm2440mm。为了方便 钢化使用,将其切裁为 1200mm900mm,并采用双边 磨对其边部进行抛光处理。 钢化设备采用本单位带有上部强制对流功能的水平 辊道钢化炉,并在试验前使用废玻璃进行两炉试生产,以 保证炉内陶瓷辊和气流场温度尽可能的均匀。 4 试验过程 先采用单片入炉的方式对钢化工艺进行摸索。并在 每一片玻璃上片时用万用表测量玻璃表面电阻值,确定膜 面方向以保证 Low-E 玻璃膜面向上入炉。在工艺参数设 定上,炉温要比钢化普通玻璃的炉温设定低 3%-5%, 以保证膜面不会被烧坏。加热时间参考了普 通玻璃的设定,暂时设定为 240s,并开启 强制对流,上下风栅距玻璃位置相等,冷却 风压暂时设为最大。然后根据每一片玻璃钢 化后的状态再对工艺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最终我们制得了平整度符合使用要求的钢化 Low-E 玻璃。 第一片玻璃在冷却阶段出现了自爆现 象,分析自爆原因为,Low-E 玻璃自身的低 辐射率导致其在炉内受到的辐射加热效率大 大降低,本次试验用钢化炉只有炉体上部有 强制对流装置,在开启强制对流的情况下依 然很难使玻璃整体温度达到钢化温度点,最 终导致内部张应力过大而自爆。所以继续钢 化时需要延长加热时间以保证玻璃内外温度尽可能均匀。 第二块玻璃在其他设定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40s 加热时 间,玻璃冷却阶段并未出现炸裂现象。但玻璃出现了向上 弯曲。用细棉绳沿着玻璃对角线绷紧,用钢直尺测量其对 角线与玻璃表面距离差值为 2.5mm,该长度为对角线长 度的 1.6。分析其弯曲原因为,玻璃在炉内运行时,由 于下表面没有 Low-E 膜,并直接与陶瓷辊道接触,导致 下表面的温度要高于上表面,会造成 Low-E 玻璃在加热 过程中下表面受热膨胀快于上表面。同时在冷却时,在相 同的冷却能力下(此时上下风栅压力设置一样)下表面产 生的压应力要大于上表面,为了平衡下表面的压应力,玻 璃会自动向上弯曲来平衡上下表面应力。所以应适当降低 下表面风压,以达到玻璃上下表面应力平衡的效果。将下 表面风压降低为 48Hz 后,又分别试验了两块玻璃,两块 玻璃平整度均为 2.0mm,为对角线长度的 1.3,平整度 已优于风压调整前, 表面应力测试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符合试验预期。 为了进一步优化钢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采 用了两块玻璃同时入炉的钢化方法,由于炉内负载提高, 我们又适当延长加热时间到 320s。同时为了降低下表面 压应力,下风压进一步下调为 47Hz。玻璃出炉后测量其 平整度为 1.5-2.0mm。从结果可以看出下风压的降低, 对玻璃平整度有着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平整度,下 风压输出下调为 45Hz。玻璃出炉后测量其平整度为 0.2- 0.5mm,为对角线长度的 0.13 -0.33,更加平整。这 一试验结果已经大大超出预期。 5 关键问题分析 5.1 非对称加热 本次试验采用的钢化炉由于没有配备下部强制对流 加热装置,所以玻璃在炉内加热时仅靠上部强制对流加热 表 1Low-E 玻璃钢化试验主要数据及参数 序号 玻璃规格(mm) 炉温() 加热时间(s) 上/下风压 (Hz) 平整度(mm) 11200x900x670524050/50自爆 21200x900x671028050/502.5 31200x900x671028050/482.0 41200x900x671028050/482.0 51200x900x670532050/471.5-2.0 61200x900x670532050/471.5-2.0 71200x900x670532050/450.2-0.5 81200x900x670532050/450.2-0.5 91200x900x670532050/450.2-0.5 101200x900x670532050/450.2-0.5 111200x900x670532050/450.2-0.5 12 1200x900x6 70532050/45 0.2-0.5 (下转第57页)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57 泥浆粒度分布变窄。由图可知球磨 24h 对泥浆的粒度分布 较好。实验采用球磨 24h. 图 4 解胶剂含量与流出时间关系 4.3 昔格达土泥浆的解胶实验结果分析 采用快速球磨以昔格达土 / 选钛尾矿质量比分别为 10:0、10:1、10:3、10:10 其编号为 A、B、C、D 进行配 料研究了以 Na2CO3、Na2SiO3做解胶剂实验。在快速球 磨机上球磨 10min 泥浆 m( 料 )/m( 球 )/m( 水 )=1:2:0.39, 快速球磨 10min,泥浆理论水份 28%,球磨后取出 200g 泥浆,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解凝剂并充分搅拌,观测泥浆 在解凝剂加入 0.01% 0.50%) 时泥浆流出时间。实验结 果见图 4。 解凝剂的解凝效果取决于分散相 ( 固相 )、分散介 质 ( 液相 ) 和分散剂 ( 解凝剂 ) 的共同作用和贡献,不 同的解凝剂对泥浆的作用效果及解凝程度不同。由图可 见:以 Na2CO3为解胶剂,其添加量在 0.1%-0.3% 之 间流出时间最少,解胶效果好,以 Na2SiO3作为解胶剂 其添加量 0.1%-0.3% 之间效果最好 , 但关于配方全是 昔格达土的在试验范围内解胶剂含量达了 0.5%。综上所 述以 Na2CO3、Na2SiO3做为解胶剂用量在配料总质量的 0.1%-0.3% 之间。 5 结 语 1)本文研究了以昔格达土、选钛尾矿为原料球磨时 间与粒度的关系。得到最优球磨时间为 24h。 2)以 Na2CO3、Na2SIO3作为解胶剂。研究了解胶剂 的添加与泥浆流动关系。得到最佳区间为解胶剂使用在原 料总质量的 0.1%-0.3% 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彭胜恩 . 昔格达组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6,2:16-18. 2 向贵府 . 昔格达土混合填料最优含水量研究 J. 中 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15(2):48. 3 谯春丽 . 昔格达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J. 四川水利 ,2003,5:33. 4 刘明 . 攀枝花选钛尾矿的综合利用 J. 矿业快报 .2007.6:53-54. 无法达到理想的均匀加热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 通过延长加热时间尽可能的使玻璃上下表面温度趋于一 致,但无法达到上下表面都开启强制对流的理想效果,最 终玻璃在出炉时上下表面会存在些许的温度差异。 5.2 非对称冷却 一般来讲 Low-E 玻璃从加热炉出来后,玻璃本身温 度约 620 630,进入到钢化段快速冷却,形成钢化应 力。如果玻璃上、下表面冷却不均匀,会造成玻璃上弯、 下弯或波形大等质量缺陷,更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玻璃破 碎等问题,故需要保证上下表面均匀冷却。而本次试验较 为特殊,玻璃在出炉时下表面温度较上表面高,如果采取 对称冷却方式,必然会导致下表面应力过大,出现如图 4 的弯曲。所以我们采取了降低下表面风压的方法来减小玻 璃下表面产生的压应力,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6 结 语 1)Low-E 玻璃在钢化加热时要比相同厚度的普通 玻璃加热时间延长 15% 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