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1282-1998 针叶维生素粉》是一项针对针叶维生素粉产品的林业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针叶维生素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根据标准内容,针叶维生素粉是以松科植物的嫩枝叶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一种富含多种维生素的粉末状产品。它适用于作为饲料添加剂或食品工业中的营养补充剂使用。

对于技术要求部分,明确了产品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值,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色泽、水分含量、灰分比例等物理特性;同时也规定了维生素A、D3、E等多种维生素的有效成分最低限量及其测定方法。这些具体数值与方法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安全及营养价值的基本要求。

在试验方法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如何准确测量上述各项指标。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含量,通过干燥失重法来确定样品中的水分百分比等科学手段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还制定了严格的检验规则,说明了取样方式、批量大小、合格判定条件等内容,以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同时,对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注的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合理的包装材料选择建议,强调了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适宜的储存条件,从而保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保持良好状态直至最终消费者手中。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8-09-22 颁布
  • 1998-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1282-1998 针叶维生素粉.pdf_第1页
LY-T 1282-1998 针叶维生素粉.pdf_第2页
LY-T 1282-1998 针叶维生素粉.pdf_第3页
LY-T 1282-1998 针叶维生素粉.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1282-1998 针叶维生素粉.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L v / T 1 2 8 2 - 门9 9 8前言 针叶维生素粉是将从松林抚育或采伐中得到的新鲜嫩枝叶, 经切碎、 干 燥和粉碎等工 序制成的产品。本产品可直 接作禽、 畜饲料添加剂, 也可作针叶叶绿素一 胡萝 卜 素软膏等产品的原料。 本标准以Z B B 7 2 0 0 5 - - 8 7 ( 松针粉 内 容为基础, 主要修订了产品名称, 增加了粉末粒度指标项目.对水分、 R 一 胡萝 卜 素、 粗纤维含量的等级指标进行了调整, 并参考有关标准资料, 对粗纤维含鸳和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修改, 提高了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易操作性。 本标准自 生 效之日 起, 代替Z B B 7 2 0 0 5 -8 7 ,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 周维纯、 王金秋、 宋强、 郑光耀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 / r 1 2 8 2 -1 9 9 8针 叶 维 生 素 粉代替 Z B1 3 7 2洲5 8 7Co n i f e r v i t a mi n me a l1 范围本标准规定r 针叶维生素粉的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 标志、 运输、 贮存。本标准适用 于 人工干燥的针叶( 含没有木质化且切面直径不超过 6 mm的嫩枝) 制备的针叶维生素2 引用标准 ;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5 9 1 7 -8 6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测定法 G B 6 4 3 2 -9 4 饲料中 粗蛋白 测定方法 G B 6 4 3 4 -9 4 饲料中 粗纤维测定方法 G B 6 .1 3 5 -8 6 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 L Y 门 1 1 7 6 -9 5 粉状松针膏饲料添加剂的试验方法3 技术要求11 供制备针叶维生素粉的嫩枝叶应该是新鲜的, 主要用马尾松( 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L a m b . ) , 黄山松( P i n u s t o ; 二 “ n e n s i s H a y a t a ) , 赤松( P i n u s d e n s i f l o r a S i e b . e t Z u c c) , 樟子松( P i n u s s y l v e s t r i ,s L . v a rm o n g o C i c a L i t v i n . ) , 油松(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 i s ( ,a r t . ) , 湿地松( P i n u s e l l i o t t i i E n g e l m . ) , 落u 1 松( L u r ig m e l i n t i ( R u p r . ) R u p r . ) , 云杉( P i c e u a s p e r a t a M a s t . ) . 冷杉( A b i e s f a b r i ( Ma s t _ ) C r a i b ) . 红松( P i ,k o r a i e n s i s S i e b . e t Z u c c . ) , 士 匾 松( P i n u s p u m il a R e g e l) , 华山松( P i n u s a r r n a n d i i F r a n c h . ) , 黑松( P i nt h u n b e r g i i P a d . ) 等嫩枝叶, 单 独或混合制备针叶维生素粉。 不允许用落叶或已 发黄的针P 卜不能棍有具他杂质, 如阔叶和球果等I2 针叶维生素粉外观为草绿色或黄绿色, 呈粉末状, 保持针叶固有的特殊气味。13 根据针叶维生素粉的质量指标分为特级品、 一级品和二级品3 . 4 针叶维生素粉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 要求。 表 1工 页 J指标特级品一级品_ 二 级 洁水分. %镇P 胡萝卜 素含hj, m g / k g粗纤维含依 “ (越粗蛋勺 含i a ,李粉末粒度 在孔径 t r n m筛上残留物料) , % 落t o9 O2 5741 17 53 055L 26 0. 弓 艺 )5国家林业局 1 9 9 8 一 0 9 一 2 2 批准1 9 9 8 一 1 2 - 0 1 实施L Y / T 1 2 8 2 一 1 9 9 83 . 5 用于生产针叶叶绿素一 胡萝 卜 素软膏及粉状松针膏饲料添加剂的针叶维生素粉质星应不低于一级川 ,o4 检验方法4 . 1 抽样方法和样品制备4 . 1 . 1 抽样方法 样品取样, 每批总数在 1 0 袋以下, 则每袋均抽取。每批总数超过 1 0 袋时, 取样袋数按式( 1 计算:取样袋数s=t o +-. , 二 。 . . . 。 。 。 (1) 取样袋点分布均匀, 每袋取样数量一致, 取得的试样混合均匀, 以四分法缩至1 k g 左右, 分装在两个清洁、 干燥的密封棕色瓶内。瓶上粘贴标签, 注明生产厂名称、 产品名称、 批号、 取样日期及取样人姓名 另外在检验记录簿上应记载取样地点、 取样时天气、 气温及仓贮情况等。 一瓶样品供化验室分析 另 一 瓶样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操处, 以备复检。4 门, 2 样品制备 将样品( 不低于。 . 5 k g ) 分成两份。 一份样品用于测定粉末粒度; 另一份样品用粉碎机粉碎至4 0 目,装 f 棕色密封广口瓶中, 作其他几个指标测定用。4 - 2 水分测定4 . 2 . 1 原理 试样在1 0 5 C 士2 C 烘箱内, 在大气压下烘干, 直至恒量, 逸失的质量为水分。4 . 2 . 2 仪器和设备4 . 2 . 2 . 1 分析天平: 感量。 , 0 0 0 1 g ,4 . 2 . 2 . 2 电热式恒温烘箱: 可控制温度为1 0 5 C士2 C。4 - 2 . 2 - 3 称样皿: 玻璃, 直径4 0 m m以上, 高2 5 m m以下4 . 2 . 2 . 4 干 燥器( 以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4 . 2 . 3 步骤 洁净称样皿, 在1 0 5 士2 C 烘箱中烘 1 h , 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3 0 m i n , 称准至。 - 0 0 0 2 g , 再烘干3 0 m i n , 同样冷却, 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之差小于。 . 0 0 0 5 g 为恒量。 用已 恒量的称样皿称取两份粉碎至4 0 目 的针叶维生素粉试样, 每份2 g 左右, 准确至。 . 0 0 0 2 g , 不盖称样皿盖, 在1 0 5 士2 C 供箱中烘千3 h ( 温度达到1 0 5 开始计时) , 取出, 盖好称样皿盖, 在干燥器中冷却3 0 m i n , 称量。 再同样烘干1 h , 冷却, 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 . 0 0 2 g ,4 . 2 - 4 结果4 . 2 - 4 . 1 含水量按式( 2 ) 计算:X1=竺 匕 二 竺星 x l o o 厅名 飞一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2)式中: X样品中水分, %; ,- 1 0 5 C 烘干前 试样及称样 皿的质量+ B : m , - 1 0 5 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的质量+ 8 + ,已恒量的称样皿的质量, 9 。4 . 2 - 4 . 2 每个 试祥取两个平行样进行分析测定, 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 . 2 %, 否则重做。4 . 3 R - 胡萝卜 素含量测定4 . 3 门原理L Y / T 1 2 8 2 一 1 9 9 8 用丙酮一 正己 烷混合液提取针叶维生素粉, 提取液经氧化镁一 硅藻土层析柱, 分离制得的胡萝卜 素溶液, 用分光光度计在 4 3 6 n m处测其光密度4 . 3 . 2 仪器和设备4 . 3 . 2 . 1 实验室用玻璃研钵4 . 3 - 2 - 2 分光光度计: 任何型号4 . 3 . 2 . 3 层析柱: C C - 1 7 - 0 14 . 3 . 2 . 4 分析天平: 感量。 . 0 0 0 2 g车32 、 5 琳锅: 瓷质 1 0 0 m 工 _4 . 3 . 26 高温炉 电加热, 配套有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可控制温度6 0 0 -C 士2 0 C4 . 3 - 2 . 7 千燥器( 以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4 . 3 . 2 . 8 玻璃漏斗: 6 c m直径。4 . 3 . 2 . 9 分液漏斗: 2 5 0 m l 。4 . 3 . 2 . 1 0 容量瓶: 棕色 1 0 0 m l4 . 3 - 2 - 1 1 玻璃水泵或真空泵。4 . 3 . 3 试剂和溶液4 . 3 . 3 . 1 丙酮( G B 6 8 6 ) : 分析纯。4 . 3 . 3 . 2 正己烷: 分析纯。4 . 3 . 3 . 3 碳酸镁: 化学纯。4 . 3 . 3 . 4 丙酮一 正己烷溶液: 丙酮 1 0 m L及正己 烷 9 0 mL混合均匀。4 . 3 . 15 氧化镁( H G B 3 1 1 4 ) : 化学纯。4 - 3 . 3 . 6 硅藻土: 化学纯。4 . 3 . 3 . 7 无水硫酸钠( G B 9 8 5 3 ) : 分析纯。4 . 3 . 3 . 8 吸附剂: 称取活化的氧化镁与硅藻土( 质量比1 : 1 ) 混合均匀, 装入瓷质增锅, 放入高温炉内,在6 0 0 C 一下 锻烧4 h , 待温度降低到1 0 0 C -2 0 0 时, 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密封备用。4 . 3 . 4 测定步骤4 . 3 . 4 . 1 称取2 g 左右针叶 维生素粉样品于研钵中, 准确至。 . 0 0 0 2 g , 加人碳酸镁。1 g , 丙酮4 0 m L和正己 烷6 0 m L的混合液3 0 m L , 一起研磨5 m i n , 静置使残留物沉降, 将上层液体过滤到分液漏斗中,残留物再用剩余的丙酮一 正己 烷混合物分3 次研磨萃取, 过滤完毕后, 残渣用丙酮2 5 m L洗涤两次, 再用正己烷2 5 m L洗涤一次, 合并洗涤液于2 5 0 m L 分液漏斗中。 用蒸馏水1 0 0 m L , 分五次洗去提取液中的丙酮。 将士 : 层液程于盛有丙酮9 m L的1 0 0 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定容至1 0 0 m L 。 然后用活化的氧化镁和硅藻土混合物( 1 : 1 ) 装入层析柱, 将管连接于吸瓶上, 用玻璃水泵或真空泵抽空, 并用一平头的装假轻轻压实吸附剂, 使表面平整, 吸附剂在柱体中高度为1 0 c m左右。 在吸附剂之上, 置一层无水硫酸钠, 高度 l c m.4 . 3 - 4 , 2 连续地抽吸过滤瓶, 倾注提出液于柱体上, 用丙酮一 正己 烷( 1将显色的胡萝 卜 素洗涤下。在整个操作中柱体顶部要覆盖着一 层溶剂。4 - 3 - 4 . 3 收集全部洗出液, 量其容积4 . 3 . 4 . 4 用分光光度计在4 3 6 n m处, 测定件 胡萝卜 素溶液的光密度。4 . 3 . 5 结果4 . 3 . 5 门R - 胡萝 卜 素含量按式( 3 ) 计算: XZ 令式中: X , 样品中p 胡萝卜 素含 量. m g / k g ; 乃 - 一 光密度;A X 10 0 09 ) 的混合液5 0 - L -1 0 01 9 6X L X W(3)L Y / T 1 2 8 2 一 1 9 9 8L 比色皿厚度, C m;W针叶维生素粉试样质量与提取液容积之比, 川m L ; 1 %计算系数。4 . 15 . 2 重复性: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 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允许相对偏差为3 %4 . 4 粗纤维含量测定4 . 4 . 1 原理 用乙醚脱脂后,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试样, 再用乙醇除去醇溶物, 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后, 所余的为粗纤维含量。4 . 4 . 2 仪器和设备4 . 4 - 2 . 1 分析天平: 感量。 . 0 0 0 1 g ,4 . 4 . 2 . 2 电 热恒温箱: 可控制温度在1 3 0 C 。4 . 4 . 2 . 3 高a炉: 电加热, 有高温计, 且可控制炉温在5 5 0 C -6 0 0 C o4 . 4 - 2 , 4 消煮器: 有冷凝球的高型烧杯( 5 0 0 m L ) 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5 0 0 m L ) o4 . 4 - 2 . 5 过滤装置: 抽真空装置, 吸滤瓶及漏斗。4 . 4 - 2 . 6 过滤器: G 2 号玻璃滤器。4 . 4 - 2 . 7 干燥器( 以变色硅胶作千澡剂) 。4 . 4 . 2 , 8 索氏提取器: 1 5 0 m L ,4 . 4 . 3 试剂4 . 4 - 3 . 1 硫酸( G B 6 2 5 ) 溶液: 分析纯, 0 . 1 2 8 m o l / L 士0 . 0 0 5 m o l / L , 每1 0 0 m L含硫酸1 . 2 5 g 。 配制时取7 m l 硫酸. 加入一定量蒸 馏水中, 用蒸馏水稀释成1 0 0 0 m L , 配制后应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4 . 4 _ 32 氢氧化钠( G B 6 2 9 ) 溶液: 分析纯, 0 . 3 1 3 m o t / L士0 . 0 0 5 m o t / L , 每 1 0 0 mL含氢氧化钠1 . 2 5 g , 配制时称取分析纯氢氧化钠1 3 g , 用蒸馏水定容至1 0 0 0 m L , 氢氧化钠溶液标定: 氢氧化钠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准确称取。 . 6 g -1 . 0 g 经1 0 5 士5 C 烘箱中烘干过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称准至。 . 0 0 0 2 g ) 、 加1 0 0 m L 蒸馏水, 1 滴酚酞指示剂, 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其浓度按式( 4 ) 计算: 刀 I = V X 2 0 4 . 2 2X 1 0 0 0”, 二。 二 “ , . ,二 。,二 甲 ,.。 (4)式中: : 氢氧化钠浓度, m o l / L ; , 称取邻苯二甲 酸氢钾的质量, 9 ; V 滴定时用去氢氧化钠体积, m L ;2 0 4 . 2 2 - 邻苯二甲 酸氢钾分子量。4 . 4 - 3 . 3 9 5 %乙醇( G B 6 7 9 ) : 化学纯。4 . 4 - 3 . 4 乙醚( G B 1 2 5 9 1 ) : 化学纯。4 . 4 . 15 正辛醉: 分析纯, 防泡剂。4 . 4 . 4 测定步骤 称取1 g -2 g 过4 0目 的试样, 准确至0 . 0 0 0 2 g , 用滤纸包好, 放入索氏 抽提器中, 用乙醚回 流抽提6 h , 将脱脂样品风干, 仔细地全部移人消煮器, 加浓度准确为。 . 1 2 8 m o t / L 士。 . 0 0 5 M O M一 且沸腾的硫酸溶液2 0 0 m L和1 滴正辛醇, 立即加热, 应使其在2 m i n 内沸腾, 且连续微沸3 0 m i n 士1 m i n , 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 试样不应离开溶液沾到瓶壁上( 可补加沸蒸馏水) 。随后用G 2 号玻璃滤器抽滤, 用沸蒸馏水洗至不含酸, 取下不溶物, 放入原消煮器中, 加浓度准确且已 沸腾氢氧化钠溶液2 0 0 m L , 同样准确微沸3 0 m i n 。 立即用原G 2 号玻璃滤器抽滤, 先用硫酸溶液2 5 m L洗涤, 再用沸腾蒸馏水洗至洗液为中性。 用乙醇1 5 m l - 洗残渣, 再将玻璃滤器和残渣放入烘箱, 干1 3 0 士2 下烘干2 h ,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量。再在5 5 0 C 士2 5 C 高温炉中灼烧3 0 m i n , 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L Y / T 1 2 8 2 一 1 9 9 8车4 - 5 结果4 . 4 . 5 . 1 粗纤维含量按式( 5 ) 计算X 4 ( / ) 一 m , - rr+,m 1 0 0 。 (5 )式中: X; 一 一 样品中粗纤维含量, %; , 1 - 一 1 3 0 C 烘干后玻璃滤器及试样残渣的质量+ 8 ; m , - 5 5 0 C 灼烧后玻璃滤器及试样残渣的质量. x ; , 试样( 未脱脂时) 的质量, B4 . 4 . 5 . 2 重复性: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 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纤维含量在 1 0 %以下, 允许相差( 绝对值) 为 。 . 4 , 粗纤维含量在 1 0 %以上, 允许相对偏差为 1 %4 . 5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4 . 5 门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含氮量, 即在催化剂存在下, 用硫酸破坏有机物, 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按。 加入强碱并蒸馏使氨逸出, 用硼酸吸收后, 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 乘以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 . 2 5 . 计算粗蛋白质含量。4 . 5 . 2 仪器和设备4 . 5 . 2 . 1 分析天平: 感量0 . 0 0 0 1 g4 . 5 . 2 . 2 电炉。4 . 5 . 2 . 3 滴定管: 酸式, 2 5 m L .4 . 5 - 2 . 4 凯氏烧瓶: 5 0 0 m L ,4 . 5 . 2 . 5 凯氏微量蒸馏装置( 见图 1 ) ,冷却水 1 - - . 蒸汽发生瓶;2 一安全管;3 一导管;4 一汽水分离管; 5 -祥品入口; 6 -冷凝管; 7 一吸收瓶; 8 -蒸馏器; 9 一 隔热管 图 1 凯氏微量蒸馏装置4 . 5 . 2 . 6 锥形瓶: 1 5 0 m L ,4 . 5 . 2 . 7 容量瓶: 1 0 0 m L ,4 . 5 . 3 试剂4 . 5 . 31 硫酸( G B 6 2 5 ) : 化学纯, 密度1 . 8 4 g / m l 。4 . 5 - 3 . 2 结晶硫酸铜( G B 6 6 5 ) : 分析纯, 分子式C u S O , - 5 H , O.4 . 5 . 13 硫酸钾( H G 3 -9 2 0 ) : 化学纯。L Y / T 1 2 8 2 一 1 9 9 84 . 5 . 3 . 4 混合催化剂: 称取结晶硫酸铜2 g 和硫酸钾 1 0 g 放在清洁研钵内研细混匀4 . 5 . 35 氢氧化钠( C U B 6 2 9 ) : 分析纯, 4 0 g 溶成1 0 0 m l - , 配成4 0 %水溶液( m / V ) ,4 . 5 . 16 硼酸( ( ; B 6 2 8 ) : 分析纯, 1 g 溶于 1 0 0 ml _ 水 配成 1 %水溶液( m/ V )4 . 5 . 37 无水碳酸钠( G B 6 3 9 ) : 分析纯。4 . 5 . 3 . 8 甲 基橙指示剂; 0 . 1 % 水溶液, 溶解1 g 甲基橙( H G B 3 0 8 9 , 分析纯) 于1 0 0 0 m 工 一 蒸馏水中4 5 19 0 . 0 1 m o t / 1 - 盐酸标准溶液4 . 5 . 19 . 1 0 . 1 m o l / I _ 盐酸标准溶液配制: 量取8 . 3 m l盐酸( ( ; B 6 2 2 , 分析纯, 密度 1 . 1 8 g / m L ) , 用蒸馏水稀释至1 0 0 0 m L ,4 . 5 . 19 . 2 0 . 1 m o l / I盐酸标准溶液标定: 0 . 1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用无水碳酸钠进行标定, 用0 . 1 Y, 日 某橙作指示剂。由于碳酸钠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 因此所用碳酸钠应事先于烘箱中在1 8 0 C 烘2 h -3 h , 烘干过后在干燥器里冷却并保存备用。 准确称取干燥过的无水碳酸钠0 . 1 g 左右( 称准至。 . 0 0 0 2 g ) 于2 5 0 m L锥形瓶中, 加入5 0 m 工 一 蒸馏水溶解, 再加入1 滴0 . 1 %甲基橙指示剂, 用。 . 1 m o l / I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黄色刚变成橙色为比式中 1 0 6用式( 6 ) 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m X 2 0 0 0 1 0 6 . 0X V, m o t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一一 。 . 1 m o l / L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n 称取的无水碳酸钠的质量, 9 ;V 滴加的0 . 1 m o l / I 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m 工 ;。 碳酸钠的分子量。4 . 5 . 19 . 3 0 . 0 1 m o l / I盐酸标准溶液 将。 . 1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 1 0 倍4 . 5 . 31 0 混合指示剂 甲基红一 嗅甲 酚绿混合指示剂 用甲 基红( H G 3 -9 5 8 ) 0 . 1 环乙 醇溶液与澳甲 基酚绿( H G 3 -1 2 2 0 )0 . 5 %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合, 置于阴凉处, 保存期为三个月 或甲基红一 亚甲 基蓝混合指示剂。用甲基红( H G 3 -9 5 8 ) 0 . 2 %乙醇溶液与亚甲基蓝( H G B 3 3 9 4 )()1 %水溶液等体积混合使用。4 . 5 . 3 . 1 1 蔗搪( H G 3 -1 0 0 1 ) : 分析纯。4 . 5 . 31 2 硫酸馁( G B 1 3 9 6 ) : 分析纯。4 . 5 . 4 测定步骤4 . 5 . 4 . 1 试样的消煮: 称取过4 0目的针叶维生素粉I g 2 g , 准确至0 . 0 0 0 2 g , 全部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催化剂4 g 左右, 与试样混合均匀, 再加硫酸2 5 m L和2 粒玻璃珠, 在电炉上小心加热, 待样品焦化, 泡沫消失, 再加强火力, 直至溶液澄清后, 再加热至少2 h o4 . 5 . 4 . 2 氨的蒸馏: 将上述消煮液冷却, 加蒸馏水2 0 m L , 转人2 5 0 m L容量瓶, 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取1 0 m i . l 硼酸溶液, 加4 滴混合指示剂, 使微量蒸馏装置冷凝管末端浸入此溶液, 蒸馏装置的蒸发器的水中应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 硫酸数滴, 且保持此液为橙红色, 否则补加硫酸。取1 0 m L消化稀释液于蒸馏器内, 用约1 0 m l蒸馏水将沾在小漏斗上的样品洗下, 再加入1 0 m L 4 0 %氢氧化钠溶液 再加入1 0 M L -1 5 m l 蒸馏水后, 立即塞紧, 加水少许防漏气, 开电 炉加热, 通蒸汽蒸馏, 当 硼酸溶液达到2 5 m L时, 放下接收三角瓶, 再蒸1 m i n , 用蒸馏水洗冷凝管末端, 洗液均流入吸收瓶4 . 5 . 4 . 3 滴定: 吸收氨后的吸收液立即用。 . 0 l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溶液由蓝绿色变灰红色( 甲基y f溟甲酚绿) 或蓝绿色变浅紫色( 甲基红一 亚甲基蓝) 为终点。4 . 5 . 4 - 4 空白: 称取蔗糖0 . 1 g , 代替试样, 用蒸馏水定容至2 5 0 m L 。 按4 . 5 . 4 . 2 和4 . 5 - 4 . 3 进行蒸馏、滴定, 滴定消 耗。 . O l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 . 6 m l4 . 9 - 4 . 5 仪器检查: 精确称取。 . 2 g 硫酸钱, 代替试样。 定容至2 5 0 m l , 按4 . 54 . 2 和4 . 54 . 3 进行蒸L Y / T 1 2 8 2 一 1 9 9 8馏、 滴定, 按式( 7 ) 计算( 但不乘系数 6 . 2 5 ) 硫酸按含氮量应为2 1 . 1 9 %士0 . 2 , 否则应检查定氮仪是否漏气或加碱、 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本5 . 5 测定结果4 5 . 5 . 1 粗蛋白含量按式( 7 ) 计算:一X6( V , 一 V, ) c X 0 . 0 1 4 0 X 6 . 2 5片V , 叨x- Fx 1 0 0式中: X 6 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 %; V , -滴定试样时所需酸标准溶液体积, m L ; V ,滴定空白时所需酸标准溶液体积, m L; :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m o l / L ; , 试样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