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孵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绪论: 1、孵化的问题,通常可分为三类:孵化场的问题,种蛋处理的问题或者种鸡的问题。如果是由种鸡引起的问题,很可能发生在至少4星期以前:其中包括3个星期的孵化时间和1个星期的存蛋时间。确定问题原因的这种延迟代价是很大的,当问题持续时间较短时,甚至使我们不能确定其原因。为了尽快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经常在孵化的第一周进行照蛋,对检出的白蛋和死胚进行监控,以尽可能缩短这种延迟是必要的。分析孵化中这些零散的信息不能做出权威的结论,虽然如此,为进一步的研究并找出最可能的原因,这仍然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2、对于孵化场来讲,为了生产最优质的雏鸡,并且当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发现,种蛋的处理,以及种鸡场的全体员工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努力是至关重要的。种鸡群完整而准确的记录(包括产蛋率、死亡率、发病率、蛋重、蛋壳质量、孵化率、饲料消耗,以及抗体监测数据)、种蛋从产出到孵化场的全面记录能够为绝大多数孵化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3、下列各要点要说明的是:当孵化率下降并观察到其中某些现象时,提出的可能的原因及适当纠正措施。 二、概要注释:偏离推荐的孵化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翻蛋频率、通风及种蛋放置的方向(大头向上或小头向上译者注)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偏离的严重程度、时间长短以及偏离发生时的胚龄有关。由于营养因素而发生畸形和死亡,其畸形和死亡高峰出现的胚龄通常取决于营养缺乏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或者营养缺乏后重又饲以适当日粮的时间长短。所以,营养的消耗率、吸收率及在蛋中沉积的效率,受到某些抑制因子及卵黄形成时间的干扰,这已被证明是造成胚胎畸形和死亡主要因素的一部分。 三、常见问题及解答:现象:照蛋为白蛋,剖检可见白色的小圆点状胚盘;无血环、未受精。原因: (1)公鸡尚未达性成熟,公鸡应该比母鸡早两周进行光照刺激;公鸡的精子形态异常;母鸡的卵泡(胚盘)异常;常发生于过于年轻或过于年老的鸡群;公鸡太少,导致交配频率不够;公鸡太多,导致公鸡互相争斗和干扰;建议公母比例如下:轻型鸡1:12-15,重型鸡1:10-12;极端的天气条件;老龄鸡群。如果是公鸡的原因,公鸡育成期穿鼻签可能有帮助;鸡群患病。这常可通过粗糙、变形的鸡蛋或薄壳蛋表现出来;体重超标,尤其肉用种公鸡(4,800克,10.6磅);营养缺乏或过剩;过度限饲;腿脚疾病,尤其重型公鸡;某些药物:如杀虫剂、化学药品、毒素、霉菌毒素等;寄生虫,如某些原虫;饲养密度过大;交配频率下降或不交配,在上面所列各种情况下常常见到,这可能是受精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光照不充足(光照强度或时间);人工授精程序不合适(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话)。 2、现象:照蛋为白蛋,剖检可见扩大的胚盘;无血环,受精。有的处于“胚前期”。原因:种蛋存放时间过长。种蛋存放时间应1%;翻蛋不正确每小时少于1次或多于6次,或翻蛋角度不合适;(实践证明每小时翻蛋一次或每两小时翻蛋一次,均可取得满意的孵化率,但原文如此-译者注);维生素缺乏VE,核黄素,生物素,泛酸,亚油酸等。 5、现象;胚胎死于孵化的第717天;每枚胚胎都长出卵齿,趾爪成型,毛囊清晰(8天),羽毛长出(11天)。原因:孵化的温度、湿度、翻蛋、通风不合适。低湿增加了主动脉弓的畸形(13天); 污染; 营养缺乏核黄素、生物素、尼亚新(烟酸的商品名-译者注)、泛酸、VB6、VB12、硼、磷、亚油酸等; 致死基因(已经有超过30种被人们发现和报道)。 6、现象:胚胎死于孵化18天以后。原因: 不正确的孵化温度、湿度、翻蛋、通风; 出雏器温度、湿度、通风不正确; 污染,尤其是通过蛋盘污染(曲霉菌等); 熏蒸消毒浓度过大或时间过长; 转蛋落盘过程中种蛋受凉,或转蛋落盘过晚; 蛋壳破裂入孵前、孵化中或转蛋过程中破裂; 营养缺乏VA、VD、VE、VK、VB12、硫胺素、核黄素、生物素、叶酸、泛酸、亚油酸、钙、锰、磷、硒等; 胎位不正,胚胎转向失败; 胚胎生理发育意外,包括转为肺呼吸,胚内循环建立和/或肠管、卵黄囊收缩的失败;这一阶段的这些变化(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变化)都是很危险的; 遗传因素致死基因,染色体畸形; 双黄蛋; 啄壳和出雏期间,孵化器频繁开门; 蛋壳质量太差; 鸡群患病。 四、特殊问题及解答: 1、现象:未啄壳,胚胎完全成型,卵黄囊巨大;有的卵黄未完全吸收进入腹腔;有的残留蛋白。原因: 翻蛋不充分,导致胎膜发育和营养吸收受阻; 孵化期或转蛋后湿度过高; 孵化器温度过低; 出雏器温度过高; 种蛋受凉(例如转蛋时); 营养缺乏; 遗传因素; 胚胎生理发育意外; 鸡群患病; 通风不足; 种蛋存放时间过长。 2、现象:啄壳、胚胎完全成型,死于壳内。原因: 转蛋后湿度过低或温度没有及时降低; 出壳期湿度过低; 出壳期温度过高; 营养缺乏; 鸡群患病; 通风不足; 孵化的前12天翻蛋不充分; 转蛋时受损; 存蛋时间过长。 3、现象:蛋壳部分啄破,胚胎存活或死亡。原因: (1)出壳期熏蒸消毒过度; (2)小头向上孵化。 4、现象:出壳过早,雏鸡过小,叫声嘈杂。原因: 种蛋过小; 不同品种的差异; 孵化器的温度过高; 孵化器的湿度过低。 5、出壳过迟。原因: 种蛋过大; 老龄鸡群; 种蛋存放时间太长(存蛋时间每延长1天,孵化期增加40分钟,孵化率下降0.51.2%); 孵化器温度过低; 胚胎活力弱; 近亲繁殖; 孵化器湿度过高。 6、现象:发育慢,出雏拖沓。原因: 存蛋时间长的和短的混合孵化(若同时入孵,存蛋时间每延长一天孵化率下降1.2%;如果将存蛋时间较长的蛋提前入孵,以适当延长其孵化期,则孵化率只下降0.5%); 年轻鸡群和老龄鸡群所产的蛋混合孵化; 大蛋和小蛋混合孵化; 种蛋处理不正确; 孵化器或出雏器内有冷热点; 孵化器或出雏器温度过高或过低; 孵化厅通风系不合适;正压过高或负压过低;这样的压力可能改变孵化器或出雏器的通风; 7、各出雏盘出壳雏鸡的数量或质量不均匀。原因: (1)大蛋和小蛋混合孵化; (2)年轻鸡群和老龄鸡群所产的蛋混合孵化; (3)不同品种或品系的种蛋混合孵化; (4)有些种蛋存放时间过长; (5)孵化器或出雏器通风不够均衡; (6)一个或更多鸡群患病或应激; (7)不同鸡群的种蛋保存程序差异。 8、雏鸡发粘,身上粘有蛋白。原因: 孵化温度偏低; 孵化湿度偏高; 翻蛋不合适,导致胎膜发育和营养吸收受阻; 老龄鸡产蛋; 种蛋过大。 9、现象:雏鸡干燥,粘附于蛋壳内;翅膀上粘有碎蛋壳。原因: 种蛋保存、孵化和/或出雏期湿度过低; 翻蛋不正确; 蛋破损或蛋壳质量差。 10、现象:出壳过早,脐部带血。原因: (1)孵化器和/或出雏器的温度过高。 11、现象:雏鸡过小。原因: 种蛋过小; 蛋保存期和/或孵化期湿度偏低; 孵化的温度偏高; 海拔高度过高。高海拔地区(1,500米或4,920英尺)的孵化场必须适应低湿度、二氧化碳和缺氧。大气压600mmHg(1,830米或6,004英尺),降低了胚胎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加了蛋中水分的散失; 蛋壳粗糙、过薄。 12、现象:脐孔愈合不良;羽毛、绒毛干燥、粗糙;原因: 孵化器的温度偏高或变动范围过大; 出雏器的温度偏低; 出雏器湿度过高或出雏结束后未及时降低; 种鸡营养缺乏。 13、脐孔愈合不良;雏鸡潮湿、有异味;身体发粘,体型大而软弱,呈昏睡状。原因: 脐带炎(脐部感染),通过脏的出雏盘、脏蛋、不卫生的机械设备或孵化厅污染;或种蛋消毒不严所致; 孵化器温度偏低; 孵化器或出雏器湿度偏高; 通风不足。 14、现象:雏鸡虚弱;原因: 出雏器温度偏高; 出雏器通风不足; 熏蒸消毒过度; 污染。 15、现象:胎位不正。孵化19天后的正常胎位是:胚胎的长轴与蛋的长轴一致;头位于蛋的大头;头位于右侧翅膀下,喙朝向气室;脚朝向头部。原因: 蛋小头向上或水平放置孵化; 翻蛋次数不够或翻蛋角度不合适; 孵化器温度偏低或偏高; 湿度偏高; 老龄鸡群; 种蛋接近圆形或过大; 营养缺乏,尤其VA和VB12; 种蛋处理或保存不当; 发育迟缓; 孵化18天以内的胚胎其胎位与出雏期不同,但有一种是正常的(例如:头位于两大腿之间);脚位于头部上方的胎位是很难辨认的,但可能也是正常的;喙位于翅膀上方的胎位大概是常见的一种变异类型;有些胎位不正的情况可能是致命的,其它的则不是。 16、现象:畸形。原因: 种蛋保存不当; 种蛋受到震动或大头向下转运; 遗传因素; 营养缺乏,例如:生物素、核黄素、锌或锰; 翻蛋不充分; 种蛋放置的方向不合适,例如:小头向上; 孵化器的温度偏低或偏高; 鸡群患病; 通风不足,蛋壳过厚或气孔数量少。 17、现象:脚趾弯曲,两腿外撇。原因: 孵化器温度偏高或偏低; 营养缺乏; 出雏盘底部太光滑。 18、现象:绒毛短、呈细丝状。原因: 营养缺乏,尤其核黄素; 霉菌毒素和其它毒素或营养抑制因子,导致营养缺乏; 孵化的第114天温度偏高。 19、现象:雏鸡闭眼,眼中沾有绒毛。原因: 出雏器的温度过高; 出雏器的湿度过低; 绒毛收集器失灵; 雏鸡出壳后在出雏器停留时间过长; 出雏器内通风过度。 20、炸蛋。原因: 产蛋箱脏导致种蛋脏污; 床蛋; 洗蛋不正确;用污染的布擦蛋或用污染的缓冲液洗蛋; 鸡舍的灰尘、空调器或传送带污染等等; 水分在蛋壳凝聚(“出汗”); 水喷、溅湿种蛋,种蛋浸入污染的液体中; 被早先爆炸的蛋、破蛋或漏出的蛋黄、蛋清等污染; 用脏的器械或手照蛋时污染; 孵化蛋车、空气过滤器、加湿系统污染。 21、现象:侏儒胚:生长发育受阻。原因: 种蛋污染; 孵化厅污染,尤其出雏期; 种鸡患病; 遗传因素; 营养缺乏; 甲状腺发育异常。 22、交叉喙,喙扭曲。原因: (1)遗传因素。 23、现象:无眼或眼睛畸形。原因: (1)孵化的第16天温度偏高; (2)孵化的第16.3天缺氧。 24、现象:脑外露。原因: (1)孵化的第13天温度过高; (2)孵化的第13天缺氧。 25、现象:出壳雏鸡或啄壳而未出壳的雏鸡跗部红肿。原因: 啄壳出壳期间 维生素缺乏; 蛋壳过厚,常见于1年内的小母鸡(实际上只有初产母鸡才常见这种情形,但原文如此-译者注); 孵化器的湿度偏高和/或温度偏低。 26、现象:气室过小,壳膜未完全啄破,跗关节红肿,雏鸡水肿,残留蛋白,卵黄收缩不良,蛋的失重10%;原因: 孵化器湿度偏高; 蛋壳过厚,多见于青年母鸡; 孵化器温度偏低。 27、现象:长骨变短,鹦鹉喙,骨骼弯曲;软骨营养失调。原因: 遗传因素,致死基因; 营养缺乏(生物素或锰)。 28、现象:喙短小或缺失,颜面畸形。原因: 孵化的第15天温度过高; 遗传因素,致死基因; 发育意外; 营养缺乏(尼亚新)。 29、现象:内脏异位(外露)。原因: 孵化器温度过高; 遗传因素,致死基因。 30、现象:出血。原因: 皮肤红色孵化器或出雏器温度过高; 尿囊绒毛膜出血转蛋时粗暴操作; 营养缺乏(VK或VE); 胚胎死于1115天,胚体小、呈暗红色通常是蛋盘或其它污染所致。 31、现象:头部及颈后水肿。原因: (1)营养缺乏VE或硒。 五、营养缺乏症和毒性反应: 1、VA缺乏:循环系统发育异常;骨骼畸形,尤其头骨和脊柱;大脑、脊髓和神经退化;胚胎早期死亡(第23天);可使孵化中的雏鸡眼睛发干,眼睑粘连;VA过剩也可使骨骼畸形。 2、VD3缺乏:胚胎晚期死亡(17天后);发育迟缓;骨骼生长受阻;佝偻病。 3、VE缺乏:可导致循环系统问题,出血,发育迟缓,脑软化,眼睛畸形(晶状体浑浊或出血),颈部和脚水肿,胚胎死亡高峰在2-5天,出壳雏软弱。 4、VK缺乏:可导致胚胎和胎膜出血,尤其在出壳或接近出壳时。 5、硫胺缺乏:可致多发性神经炎;死亡高峰从早期到后期直到19天;出雏盘中有许多死雏。 6、核黄素缺乏:发育迟缓;腿短小;循环系统破坏;水肿;棒状绒毛;脚趾卷曲;软骨异常;贫血;肝脏为褐色或深绿色;死亡高峰在35天、1015天、以及2122天; 7、烟酸缺乏:骨骼肌增生(生长发育变慢);水肿;上喙短小;神经、血管系统畸形。死亡高峰在814天; 8、VB6缺乏:胚胎早期发育受阻,死亡高峰在814天; 9、泛酸缺乏:皮下出血,水肿,脑积水,羽毛发育不良,腿弯曲,脂肪肝,眼睛白内障,心肌苍白、心脏肥大,死亡高峰在24天和1115天; 10、生物素缺乏:软骨营养失调、骨骼畸形,长骨变短,鹦鹉喙;并趾(脚趾间有蹼状物);胚体和尿囊绒毛膜出血;胚胎死亡高峰从34天直到17天;生物素严重缺乏时,胚胎早期即大量死亡;轻度缺乏时,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后期。 11、叶酸:胫骨弯曲,并趾;头部变平;眼小;内脏外露;鹦鹉喙或其它缺陷;发育迟缓,死亡高峰在17天以后; 12、VB12缺乏:水肿(尤其在眼睛周围);出血;脚趾蜷曲;喙短;腿部肌肉发育不良;侏儒;脂肪肝;甲状腺肿大;心脏肥大,不规则;胎位不正-头在两大腿之间;胚胎死亡高峰在814天(小高峰)和1618天; 13、锰缺乏:软骨营养失调;骨骼畸形,长骨变短;鹦鹉喙;水肿;绒毛、羽毛异常;死亡高峰在18天以后;雏鸡发育不整齐; 14、锌缺乏:骨骼缺陷,尤其脊柱后段(最常见的缺陷是出现皱褶);眼小;内脏外露;喙和头畸形;水肿;雏鸡软弱,不能站立、采食和饮水;死亡率可能非常高; 15、钙缺乏:缺钙的影响大多通过较差的蛋壳质量间接反映出来;较差的蛋壳质量会增加种蛋失重率、污染率;生长受阻;降低骨骼发育指标;增加死亡率但死亡的阶段趋向于较晚;钙大量过剩也可导致胚胎畸形; 16、镁缺乏:雏鸡震颤、喘气、抽搐; 17、磷缺乏:骨的构成异常;发育迟缓;死亡高峰在1416天; 18、铜缺乏:血液及循环系统缺陷;发育迟缓;死亡高峰在3天以内; 19、碘缺乏:影响甲状腺活性;缺乏或过剩均可延长孵化期;降低生长率;增加死亡率;甲状腺可能肿大; 20、硒缺乏:缺硒将增加VE的消耗;过高水平的硒是有毒的;缺硒可导致头和颈部水肿;腿弯曲;脑和脊髓坏死;上喙短小;眼睛缺失或眼球突出;胎位不正的比例增加; 21、钼的毒性:蛋中钼的含量超过17ppm,鸡胚在12天100%死亡; 22、锂的毒性:过量的锂导致高死亡率;眼睛缺陷;大动脉扩张;神经管异常; 23、硼的毒性:蛋中过量的硼(44ppm),导致胚胎在发育早期和13天死亡;畸形的症状与核黄素缺乏相似;颜面部、喙、骨骼及附属器官畸形; 24、蛋白质、氨基酸:缺乏、过剩或不平衡可导致胚胎畸形或死亡;这些畸形包括:上喙和/或下喙短小或异常;脑外突或畸形;内脏外露;翅短小、扭曲;脊柱扭曲;身体短小;眼睛异常; 25、脂肪、脂肪酸:亚油酸缺乏:发育迟缓;75%的胚胎胎位不正头部在右翅上方;死亡高峰在14天、814天和21天以后;年轻母鸡产的头几枚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质从卵黄向胚胎转运减少,这似乎增加了死胚率; 26、其它物质: 四环素:抑制骨骼矿化;侵蚀长骨的软骨部分;骨骼畸形; 磺胺:生长缓慢;长骨变短;鹦鹉喙; 青霉素:腿、翅和头水肿、出血; 黄曲霉毒素B1:发育迟缓(从第12天开始);肝脏小;死亡率高; 氨水(孵化器内):神经管闭合不全;死亡率高。 27、微生物: 传支:胚体矮小;心脏狭小;肺发育迟缓;脾脏扩张;蛋壳薄而粗糙,孵化中失水过多导致雏鸡过小; 新城疫:生长减慢;羊膜囊狭小;胚胎发育的早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畸形; 肉毒梭菌中毒:肌肉萎缩;脂肪堆积;关节异常;上喙短小; 葡萄球菌:广泛的组织出血和坏死; 链球菌:损坏关节滑膜; 大肠杆菌:腐败; 曲霉菌:黑色或暗绿色腐败蛋;胚胎红色或发暗,矮小; 鸡白痢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经种蛋垂直传播;胚胎败血症;死胚率高;雏鸡死亡率也高。 六、打蛋监测 1、为了评估种鸡群受精率、孵化率的进展情况,必须打蛋进行监测。这也是确定孵化问题产生原因的权威性诊断工具。有三种打蛋监测方法可以对孵化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它们是: (1)未孵化的新鲜种蛋剖检; (2)孵化512天后照蛋检出的白蛋和死胚蛋剖检,注意小头向上孵化的种蛋要记录清楚; (3)不能出壳的毛蛋剖检。 2、解剖新鲜种蛋通常用来为种鸡群的受精率提供直接的评估数据,并且以此对毛蛋、白蛋和死胚蛋剖检获得的受精率数据进行确认。照蛋检出的蛋中包括未受精的白蛋、早期死胚蛋及破蛋;毛蛋中包含了所有不能出壳的部分。毛蛋、白蛋和死胚蛋的剖检应该每星期或至少三星期进行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三足式袋卸料离心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深度解析教育科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教育机构如何利用游戏化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 企业培训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以智慧教室为例
- 新版培训课件模板图片
- 碧桂园张家港拓客内部培训89
- 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在城市老旧小区健身设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 全球铀矿资源市场前景与2025年核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在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 Carpetimycin-B-生命科学试剂-MCE
- 板式换热器、半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器面积计算表(自动计算)
- 直流屏检修作业指导书
- 冷镦机 质量要求技术条件
-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 translated-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2022.V5)
- GB/T 8312-2002茶咖啡碱测定
-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用文档】doc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预计财务报表编制及分析课件
- Q∕SY 1347-2010 石油化工蒸汽透平式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 西门子顺序功能图语言S7-Graph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