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588.4-2010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 链路色散.pdf_第1页
YDT 1588.4-2010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 链路色散.pdf_第2页
YDT 1588.4-2010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 链路色散.pdf_第3页
YDT 1588.4-2010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 链路色散.pdf_第4页
YDT 1588.4-2010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 链路色散.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3 3 . 1 8 0 . 1 0 M 3 3 l v i ii 中华人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准 丫D 厅 1 5 8 8 . 4 - 2 0 1 0 光缆线路,生 能测量方法 第4 部分:链路色散 M e a s u r e m e n t m e t h o d s f o r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o p t ic a l f i b r e c a b le li n e P a r t 4 : C h r o m a t ic d is p e r s io n f o r o p t ic a l f ib r e c a b le li n k s 2 0 1 0 - 1 2 - 2 9 发布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工 业和信 息 化部 2 0 1 1 - 0 1 - 0 1 实施 发 布 Y 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目次 前言 H I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测量方法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相移法和微分相移法 。 3 7 时域群时延谱法 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色散的统计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单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的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Y D 厅 1 5 8 8 . 4 - 2 0 1 0 月 Ii舀 Y D / T 1 5 8 8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 部分: 链路衰减; 第2 部分: 光纤接头损耗; 第3 部分: 链路偏振模色散; 第4 部分:链路色散; 本部分为Y D / T 1 5 8 8 的第4 部分。 本部分参考了I T U - T G .6 5 0 .3 ( 2 0 0 8 ) 已安装的单模光纤光缆链路试验方法)(T e s t m e t h o d s f o r i n s t a ll e d s i n g le - m o d e o p t ic a l f i b r e c a b l e li n k s ) 、 IE C / T R 6 1 2 8 2 - 7 : 2 0 0 3 ( 光 纤 通 信系 统设 计 指南 一 第7 部 分: 色 散 的统计计算,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部分的附录B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 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 电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骋、宋志佗、吴重阳、雷非、陈永诗、章鹰、王翔、王宇亮。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链路色散 1 范围 Y D / T 1 5 8 8 的本部分规定了 工程中 光缆链路色散 ( 色散又称波长色散或色度色散)的测量方法、 测 量系统、测量程序、计算和结果。 本部分适用于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光缆链路色散的测量, 即由 G B / T 1 5 9 7 2 . 1 0 - 2 0 0 8 中规定的B 类光纤 所组成的光传输链路。它们可以是己经铺设互联的光缆线路,也可以是光通信收发设备之间的光通路, 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链路中可以包含其他光学元件,如光放大器、色散补偿模块等。 6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T 1 5 9 7 2 .4 2 -2 0 0 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 2 部分: 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 波 长 色散( I E C 6 0 7 9 3 - 1 - 4 2 : 2 0 0 1 , O p t i c a l f ib r e s - P a r t 1 - 4 2 : M e a s u r e m e n t m e th o d s a n d t e s t p r o c e d u r e s - C h r o m a t i c d i s p e r s i o n , MO D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Y D / T 1 5 8 8 的本部分。 3 . 1 . 1 光缆链路色散 C h r o m a t ic D is p e r s io n f o r O p t ic a l F ib r e C a b le L in k 光缆链路总的色散是由组成该链路的各根光缆及可能有的光学元件在特定波长下的色散的总和。 注1 : 不同 光缆段的色散如 何相加在一起,参 见附 录A . 注2 : “ c h r o m a ti c d i s p e r s i o n ” 称为“ 色散” , 又称为“ 波长 色散” 或“ 色度色散” , 是术语“ d is p e r s i o n ”的 冗余术语 ( r e d u n d a n t t e r m)。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C D C h r o ma t i c D i s p e r s i o n C WD M C o a r s e Wa v e l e n g t h D i v i s i o n Mu l t ip le x i n g D WD M D e n s e Wa v e le n g t h D i v i s i o n Mu l t i p l e x i n g O T D R O p t i c a l T i m e D o m a i n R e f l e c t o m e t e r 色散 粗波分复用 密集波分复用 光时域反射仪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 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5 测量方法概述 5 . 1 总则 本部分适用于B 类单模光纤光缆线路的链路色散测量,线路中可包含不同类型的单模光纤和其他光 学元件,如光放大器、色散补偿模块等。对于未成缆光纤以及已成缆光纤的色散测量见G B / T 1 5 9 7 2 . 4 2 - 2 0 0 8 0 是否需要测量链路色散取决于在光缆线路上开通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光纤类型。对于低速率和 短距离的传输一般不需要测量链路色散。 示例 :如 果组 成光链路的 光缆段长度小于4 0 k m 、 传输速率2 .5 G b ir / s , 则不需测量链路色 散。 5 .2 测量方法 当对光缆线路的链路色散进行现场测试时,本部分推荐以下方法: 相移法和微分相移法; 时 域群时 延谱法 ( 又称飞行时间法或脉冲时延法) , 包括两端方式和单端方式 ( 基于O T D R ) 。 采用单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又称C D - O T D R法,无需从光缆线路的两端进行链路色散的测量。 5 .3 测量波长 测量的波长范围应包括在链路上开通的所有传输系统的预期波长范围。 对于D WD M系统,需要满足 对C 波段或C + L 波段的测量,对于C WD M系统,测量波长范围需要覆盖工作波段。 5 .4 单个链路与组合链路的色散 本部分规定的测试方法可用于测量单个的光缆链路。有的设备可以测试含有放大器和某些类型的色 散补偿模块的链路。 对 于由 多 个链 路 连接 而成的 组 合 链路, 总的 色散( p s / n m ) 可以由 每 个链 路的 色 散简 单 相加 所 得。 需 要时,应给出可以推算任意波长处色散及其偏差的统计公式,分析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5 .5 测量设备 对于工厂或实验室测量,测量设备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往往放置在同一地点,而对于已安装链路 的测量,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位置可能相距很远,需要能分开放置;或者是,测量设备能够从单端测 量。 注: 在工 程实际 测量中, 有时将测量设备的发 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放 置在同 一地点, 并将 两条 光纤链路的远端 进行环回 连接,从 而测量这相连的两条光纤链路的 色散。 在测量光缆链路的链路色散时,根据试验设备的光源和接收机是在光缆链路的两端还是在同一端, 测量方法的方式分两端方式和单端方式。 采用两端方式在测量链路色散期间,要求光源与接收机之间进行通信与协调,如测试仪表已经建立 了这种辅助的通信信道时,可以进行单向传输的链路色散测试。 采用单端方式测量链路色散时,如C D - O T D R ,测量设备利用远端光纤端面反射进行光路环回,因而 可以 实施单端测试。 用C D - O T D R 测量时, 所测数据应是光纤双向 传输的 平均值。如果在光缆链路中存在 光放大器或隔离器, 或远端端面反射不良 时, 就不能 采用C D - O T D R 进行链路色散的测试。 在链路中存在有波分复用器件时,需要保证测试信号的谱宽要小于波分复用器件,且能够正常通过 相关器件到达信号接收端,在波分复用器件的多通路传输时延可能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时,应去除链路 中的此类器件。若链路中存在光放大器时,则测试信号的波长应处于光放大器的工作频段以内,且只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采用双端测试法进行测试。色散补偿光纤不影响链路色散的测试,但窄带色散补偿器件 ( 如光纤光栅型 色散补偿器)只能采用带精密波长扫描的色散测试仪进行测量,常规测试仪表进行此类链路色散测试时, 应去除相关器件,链路总色散可通过色散测试值及色散补偿器的参数进行计算。 6 相移法和微分相移法 6 . 1 测量环境 测量时,仪表所处的环境宜满足下列条件: 环境温度:0 一+ 4 0 0C 。 环境湿度:不大于8 5 % 如果测量仪表的使用说明另有规定,还应满足其规定。 6 .2 相移法概述 相移法是测量不同波长正弦调制信号的相位移变化, 将其转换后得到光波在光纤中传播的相对时延, 用指定的拟合公式由相对时延谱拟合导出光纤的色散特性。 相移法是测量光缆链路色散的基准试验方法。 6 .3 微分相移法概述 微分相移法是将光源经调制的光祸合进被试光纤,将光纤输出的第一个波长光的相位与输出的第二 个波长光的相位进行比较,由微分相移、波长间隔和光纤长度确定这两个波长间隔内的平均色散系数。 微分相移法假定这两个测量波长的平均波长的色散系数等于这两个测量波长间隔内的 平均色散系数。 通 过对色散数据曲 线拟合可获得诸如零色散波长A 。 和零色散斜率 s o 这两个参数。 6 . 4 测量系统 相移法和微分相移法测量系统框图如图1 所示。相移法和微分相移法测量装置的详细要求应符合 G B f T 1 5 9 7 2 .4 2 - 2 0 0 8 的附录A . 1 和附录C . I . 图1 相移法和 微分 相移法测且系统示意图 可采用己知色散值的光纤或器件对仪表进行校准。测量仪表应在校冶检定有效期内。 6 . 5 测量程序 6 . 5 . 1 参考测试 参考测试的目的是对光源和其他装置产生的 色散延迟进行补偿。 参考光纤所带来的附加的色散应不 大于被测链路色散的0 .2 %。参考光纤的数据可预先储存以方便测量。当更换仪表的光源、接收光纤或电 子元件时,应重新测量参考光纤。 6 .5 .2 链路测量 将待测链路的两端祸合到测试仪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 根据需要选择波长范围和波长间隔进行测试。 当需要得到色散系数时,应输入被测链路的长度。 6 .6 计算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丫D 厅 1 5 8 8. 4 - 2 0 1 0 相移法和微分相移法的 测量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见G B / T 1 5 9 7 2 .4 2 -2 0 0 8 的附录A . 3 和附 录C .3 。 仪表 有计算结果的直接显示时,则直接记录测试数据。 对于所测链路的色散结果,需要拟合得到色散斜率和零色散波长时, 应依据G B / T 1 5 9 7 2 .4 2 -2 0 0 8 的第7 章来进行。 6 .7 结果 测量结果应给出以下内容: 中继段名称、链路标识; 光纤类型以及光纤链路所包含的光学器件; 测量方法与测量装置; 链路长度; 测量波段及波长间隔; 色散 值 ( p s / n m ) 和 色散 系数 值 ( p s / ( r u n - k m ) ) ; 零色散波长 ( 存在时); 零色散斜率 ( 必要时); 多次测量中重复测量次数 ( 需要时); 测量日期、时间和操作人员; 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7 时域群时延谱法 7 . , 测量环境 同6 . 1 节。 7 .2 时域群时延谱法概述 时域群时延谱法直接测量已知长度的光纤在不同波长脉冲信号下的群时延,用指定的拟合公式由相 对时延谱拟合导出光纤的色散特性。 7 . 3 测量系统 双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测量系统示意图同图1 , 双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测量装置的详细要求 应符合G B / T 1 5 9 7 2 .4 2 - 2 0 0 8 的附录B . 1 ;单端方式 ( 基于O T D R )的时域群时延谱法测量系统 ( 即 C D - O T D R )示意图如图2 所示,单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测量的要求见本部分附录C o 身 图2 单端方式时域群时延谱法测最系统示意图 可采用已 知色散值的光纤或器件对仪表进行校准。测量仪表应在校f 1 / 检定有效期内。 7 .4 测量程序 7 .4 . 1 参考测试 同6 .5 . 1 节。 7 .4 .2 链路测量 4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将待测链路的一端祸合到测试仪表的输出端,可根据需要选择测量波长进行测试。当需要得到色散 系数时,应输入被测链路的长度。 7 . 5 计算 双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的测量数据分析与 计算方法见G B / T 1 5 9 7 2 .4 2 -2 0 0 8 的附录B . 3 , 单端方 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的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见本部分附录C .3 。 仪表有计算结果的直接显示时, 则直接记 录测试数据。 对于所测链路的色散结果,需要拟合得到色散斜率和零色散波长时,应依据G B / T 1 5 9 7 2 .4 2 - 2 0 0 8 的第7 章来进行。 7 .6 结果 测量结果应给出以下内容: 中继段名称、链路标识; 光纤类型以及光纤链路所包含的光学器件; 测量方法与测量装置; 链路长度 ; 测量波长 ( 点); 色散 值 ( p s / n m ) 和色 散 系数 值 ( p s / ( n m “ k m ) ) ; 零色散波长 ( 存在时); 零色散斜率 ( 必要时); 多次测量中重复测量次数 ( 需要时); 测量日期、时间和操作人员; 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色散的统计计算 A . , 目的 色散是群时延的导数, 与波长相关, 导致光谱在通过光器件或光纤时产生展宽。 色散是波长的函数, 可以是正相关 ( 群时延随波长增加)或负相关 ( 群时延随波长减小)。 色散的存在会导致信号畸变以至于误码。它由以下因素决定: 光源谱宽 光源惆啾 编码方式与调制速率 距离 此外, 色散与光的 非线性效应和二阶偏振模色散 ( P MD ) 也存在互相影响。 所以对于某个具体的光传输系统,其链路总色散是否能够满足系统传输要求则需要根据测试数据计 算系统工作波长上的链路总色散,并与系统传输的 色散容限进行比 较。由 于链路总色散在分段测试中 可 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光纤、器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一致性,考虑到高速光传输系统极为严苛的色 散容限范围,以及系统工作波长与链路测试波长的不一致性,这样如何以各段链路的测试数据来准确地 描述某一波长范围的总色散随波长变化的特性,用以指导系统准确地计算某些具体波长上的色散数据, 并评估此数据的统计偏差,对指导系统色散补偿的设计与调整,以及评估系统传输性能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价值。 A .2 色散系数统计与波长的关系 图A . 1 和图A . 2 所示分别为为B 4 类光纤的在1 5 6 0 n m和1 5 3 0 n m 波长上的色散分布情况的示例,对较长 链路的色散往往需要分段测试,而链路色散的分段测试也呈同样的趋势。 nlln R护D 钾且, 40 20 0080 形壕 60 40 200 扮0! 的101 们N01 的仍01 峭寸01 的娇0! 匀,0! 峭卜01 的叩0! 东已1 的。川 的11 羚目 色散系数 ( 1 5 6 0 ) p s / ( n m, k m ) 图 A .1 1 5 6 0 n m 下的 色散分布的 直方图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八钊八U n6U 泊1 L 4D加阅80 60 40 200 另壕 州 1囚 闪叫! 州闪! 寸囚 的凶 9仪1 卜叫1 8凶 6叫1 门 1州1 凶价1 价仍 对州 协价 色散系数 ( 1 5 3 0 ) p s / ( n m ki n ) 图 A .2 1 5 3 0 n m 下的色散分 布的 直方图 每个波长的分布特性可表征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这些统计特性可以绘出以波长为横坐标的图形。 图A . 3 和A .4 表明了这种关系。 - 0 . 5 一 1 目习目日劝凸彭磷粗切 一2 . 5 一 3 1 5 3 0 图A . 1 5 3 5 1 5 4 0 1 5 4 5 1 5 5 0 1 5 5 5 1 5 6 0 波长【 ru m 3 色散系数平均值与波长的关系 0 . 2 1 6 0 . 2 1 4 0 . 2 1 2 0 . 2 1 0 0 . 2 08 0 . 2 0 6 住 2 0 4 0 . 2 0 2 0 . 2 0 0 0 . 1 9 8 0 . 1 9 6 口月。目劝凸绷琪把雌 1 5 3 0 图A. 4 1 5 3 51 5 4 0 1 5 4 51 5 5 01 5 5 5 1 5 6 0 波长 n m 色散系数标准偏差与波长的关系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丫D厅 1 5 8 8 . 4 - 2 0 1 0 可以见到色散系数平均值与波长呈现为线性关系, 而色散系数标准偏差与波长为平方关系。 从图A . 3 和A .4 的数据可以经验性地拟合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对波长 认的公式,见式 ( A . 1 ) 和式 ( A .2 ),式中2 的单位为n m; 产 扭 ) 0 .0 7 2 怀 一 1 5 6 7 ) ( p s / ( n m - k m ) ) ( A . 1 ) 6 ( A ) = 0 . 1 9 6 4 + 3 .9 7 x 1 0 - 5 ( A - 1 5 5 1 .6 ) 2 ( p s / ( n m - k m ) ) ( A . 2 ) 式中 产 为平均值,动 标准偏差。 A . 3 同类光纤组成的链路的统计计算 对单一光纤连接链路的分布统计计算基于高斯假设和中心极限定理, 按3 a 水平取值计算, 超出上下 限的风险为0 . 1 3 %,也可以选取其他风险水平计算。 假设n 根相连的光纤长度相等, 光纤链路的色散系数则为各根光纤色散系数的平均值, 见式 ( A .3 ): D (2 , 一 n ( A. 3 ) 使用中 心极限定理,按照高斯分布这些平均值能够围绕总平均值变化。 用包含9 9 .7 高斯分布的固 定概率界限, 链路色散系数值的极限值D T o t 由 式 ( A . 4 ) 确定: D Tot= /1 (2 )士 去 6 (2.) ( A. 4 ) 假设 n 取值用总链路长度L r o t 除以 最大段单根光纤长度4 , 并取整数值时, 式( A .4 ) 可写为式( A .5 ) : D Tot(A )= ij(A ) 士 3 ( 4 .b 丫 。 (; ) 戈 场o t 少 ( A. 5 ) 链路色散的 极限值C D T o t , 正好是链路色散系数乘以链路长度的 极限,见式 ( A .6 ): D T o t( 2 ) = L ro tu ( 2 ) t 3 ( L c a b L r o t) 1 /2 c Q ) ( A . 6 ) 表A . 1 显示了前节中假定链路长度为1 2 0 k m、各根光缆长度为5 k m的链路的计算值。这些值远低于从 最坏情况下考虑所推论得出的一4 2 0 p s / k m 表A . 1 面两 个选定波长的计 算值 波长 n 幻 以 C D ,n ; o p s / n m C D. p s / n m 1 5 3 0 一3 3 6一 3 0 4 1 5 4 0-2 4 9-2 1 9 如 果 分 布是 基于已 安 装 链路的 分 段测 试结 果, 单 根 长度L m h 可以 被测 试时的 分段 长 度所 代 替, 或 被 链 路中 最 大 分段 长 度值( 更大的 典 型 值) 代替。 如 果单 个 分 段长 度或已 安 装 链 路的 单 段光 缆 长度L i 己 知, 式 ( A .6 )可变为式 ( A .7 ): CDTot(2) L rotp (A,一 :不 、 )1/2 ( A. 7 ) A .4 多种类型光纤 ( 包含器件)组成的链路的统计概述 对连接多种光纤,包含器件的链路的计算,色散的平均值可用式 ( A . 8 )来表示: L C D T O t 以 ) = L I -T o th t 以 ) 十 乙 II -T o th 工 : 以 ) 叩A 以 ) 卿。 以 ) ( A. 8 )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 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使用下标符号I 、I I 表示不同 类型的 光纤, A , B表示不同 类型的 器件, n A 表示A类器件的数量。 全部色散的标准偏差用式 ( A .9 )表示: O I C D T o t ( A ) - L I -C a b L I-T o t IT I ( A ) + L I I-C a b L I I-T o t U II (A ) 。 嵘 ( A ) 。 心( A ) 注 :如 果 己 安 装 链 路 的 各 段 的 子 长 度 乌 一 已 知 , 则 式 A .9 中 L I-cab L l-T ot O 用 艺 味代 替 , 依 此 类 推 。 极限值用式 ( A . 1 0 )表示: C D T o t (A ) p C D T o t( A ) 1 3 a C D T o t( A ) I 若链路加入有更多类型的光纤或器件,则对上述公式进行简单扩展即可。 以此公式描述B 1 . 1 光纤链路分布和色散补偿器件分布的组合。假定的链路参数为: 玩: 一 4 0 0 k m ; ( A. 9 ) ( A. 1 0 ) L am , nix 一 1 0 k m; 一 5 。 光纤的统计数据如图A.5 , A .6 所示。色散补偿的统计数据如图A .7 , A . 8 所示。 声 产 山尸尸 平均值 2广 月 声 厂 夕八一 拟 合 曲 线 尹 日了 尸 产 尸 图A . 5 光纤的平均值 图A .5 的线性拟合公式见式 ( A . 1 1 ),式中 A 的单位为n m: 声 扭 ) - 7 7 .4 0 3 0 . 0 6 0 7 , ( A. 1 1 ) 、 。 值 、 拟 合 曲 线 ! 、, 才 尹 一 图A . 6 光纤的标准偏差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图A . 6 的拟合曲线的公式见式 ( A. 1 2 ),式中A 的单位为n m: 6 ( 2 ) 1 5 .0 1 3 一 1 8 . 3 3 4 x 1 0 - 2 + 5 .7 4 6 x 1 0 - 6 2 2 ( A. 1 2 ) 尸 了 声 色散补偿器平均值 尸 一 声亡一 拟 合 曲 线 丫 厂 丫厂 厂 丫 图 A .7 色散补偿器的平 均值 图A .7 的拟合曲线的公式见式 ( A . 1 3 ),式中A 的单位为n m: 产 怀 ) 8 .0 1 0 x 1 0 , 一 1 2 .5 6 9 8 2 4 .2 2 7 x 1 0 - 2 2 ( A. 1 3 ) 口 一之夕 一 一一 一一 下 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丁 一一)飞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0 95, 日口劝凸期攀哗转经如 1 5 3 0 1 5 3 5 1 5 4 0 1 5 4 5 1 5 5 0 1 5 5 5 1 5 6 0 波长 n m 图A S 色散补 偿器的 标准偏差 图A . 8 的拟合曲线的公式见式 ( A . 1 4 ),式中A 的单位为n m: 试 2 ) = - 3 .4 6 1 2 x 1 0 5 + 6 . 8 2 4 x 1 0 2 2 - 0 .4 4 8 4 2 2 + 9 . 8 1 8 x 1 0 - 5 2 ( A . 1 4 ) 按照式 ( A .8 )、 ( A .9 ) 和 ( A . 1 0 ) 组合这些统计结果,并使用假定的链路参数 (( 4 0 0 k m 光纤, 每 段光缆1 0 k m, 5 个色散补偿器),得出图A .9 所示的结果。 注意到在图 A .9 中, 存在两个较窄的波长 特征 范围。尽管这个范围对光纤来说比较宽,但对于补偿器来说却不是那么宽。 对于C 波段 ( 1 5 3 0 n m - 1 5 6 5 n m ), 这个被补偿链路的色散在士 6 0 0 p s / n m 以内。 在I T U - T 建议G .6 9 1 指 出,对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也符合n u一建议G.6 9 1 的情况,对于l O G b i t/ s 传输系统,仅单独考虑色散,色 散限 值大约是1 0 0 0 p s / n m o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Y D 汀 1 5 8 8 . 4 - 2 0 1 0 -2 即 -4 1X ) -6 0 0 枷400200 日口劝凸握司平娜 1 5 3 0 1 5 3 5 1 5 4 0 1 5 4 5 1 5 5 0 1 5 5 5 1 5 6 0 1 5 6 5 波长【 n m 图A . 9 包含3 倍标准偏差的组合图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丫D汀 1 5 8 8 . 4 - 2 01 0 附 录日 ( 规范性 附录 ) 单端方式的时域群时延谱法的测量 装置 JJ, BB B. 1 . 2 光源 多只激光器组 可采用不同波长的多只注入式激光器, 激光器组的 持续时间应足够短 ( F D H M宽度小于4 0 即s ) , 在 测量期间,应保持强度稳定并可稳定触发。 采用多个激光器组的测量装置如图 B . 1 所示。 激光器组 端面反射 激光器组 多个激光器组 十 试 样或参考光纤 取样示波器 光检测器 放大器 时间延迟发生器 触发I信号 计算机 图日 1 单端方式时 域群时 延谱法的测量 装置 B . 1 .3 波长可调激光器 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强度稳定的波长可调激光器 ( 例如外腔激光器) ,它能产生短脉宽 ( F D H M 小于 4 0 0 p s ) 。 在测量期间,应能保持波长稳定和稳定的触发。 日 1 . 3 . , 谱宽 光源的F WH M谱宽应小于或等于l O n mo B . 1 .4 信号检测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