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pdf_第1页
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pdf_第2页
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pdf_第3页
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pdf_第4页
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4 卷第4 期 2 0 1 7 年4 月 计算机应用研究 A p p l i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o fC o m p u t e r s V 0 1 3 4N o 4 A p r 2 0 1 7 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 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 李向前,李军伟+ (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 0 0 0 4 4 ) 摘要:通过对商品评论进行基于方面的情感分析,可以得到某件商品各个方面的优劣情况。提出利用三层 C R F 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在C R F 模型中,融合了词、词性、语气词、程度词、方面和评价词的共 现等特征。在情感句识别、情感极性分类和情感强度分析上得到的几值分别为8 6 3 、7 7 2 、7 0 7 ,证明 了:a ) 分层C R F 模型在各个层次的任务中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b ) 语气词、程度词、方面和评价词的共现特征在 情感分类时的有效性。 关键词:商品评论;情感分类;情感强度分析;条件随机场 中图分类号:T P 3 9 1 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3 6 9 5 ( 2 0 1 7 ) 0 4 0 9 8 6 0 5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 3 6 9 5 2 0 1 7 0 4 0 0 6 S e n t i m e n t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t r e n g t h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b a s e do n t h r e e l a y e r e dc o n d i t i o n a lr a n d o mf i e l d s L iX i a n g q i a n ,L iJ u n w e i ( S c h o o lo fC o m p u t e r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1 0 0 0 4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nr e s e a r c ha b o u tp r o d u c tc o m m e n t s a s p e c t b a s e de m o t i o na n a l y s i sc a nh e l pp e o p l et of i n do u ts t r e n g t h sa n dw e a k n e s s e so fe a c ha s p e c to fap r o d u c t T h i sp a p e rp r o p o s e das e n t i m e n t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b a s e dt h r e e 1 a y e r e dC R Fm o d e l I tu s e d a l lW O r d ,p a r to fs p e e c h ,m o d a lp a r t i c l e s ,d e g r e eW O r d ,C O o c c u r r e n c eo fa s p e c ta n de v a l u a t i o nt e r mf e a t u r e si nC R F sm o d e l T h eF 1 一m e a s u r eo fe m o t i o ns e n t e n c er e c o g n i t i o n e m o t i o n a lp o l a r i t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e m o t i o n a ls t r e n g t h a n a l y s i sw e r e 8 6 。3 7 7 。2 a n d7 0 。7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tp r o v e st l l a t1 a y e r e dC R Fl e a d st ob e t t e rr e s u l ti ne a c hl a y e rt h a nu s u a lC R F m o d a lp a r t i c l e s d e g r e ew o r d C O o c c u r r e n c eo fa s p e c ta n de v a l u a t i o nt e r ma r ea l lu s e f u lf e a t u r e si ns e n t i m e n ta n a l y s i s K e yw o r d s :p r o d u c tr e v i e w s ;s e n t i m e n t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e n t i m e n ts t r e n g t ha n a l y s i s :c o n d i t i o n a lr a n d o mf i e l d s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活动之一。在购物网站或者其他论坛上不断积累下来的评 论文本中蕴藏着大量有用信息。对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一 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文本的情感分析可分为无监督和有监督两类方法。无监 督学习进行情感分类时,一般是基于已有的情感知识( 如情感 词典) ,分别计算一篇文本与知识库中褒贬两类之问的相关 性,然后将该文本划分到相关性较强的一个类别。例如H u 等 人提出首先将包含方面的评论语句中的形容词作为情感 词,然后基于W o r d N e t 确定情感词的情感极性;姚天防等人2 1 基于情感词的褒贬极性并考虑否定词和程度词的影响,最终确 定一条语句的情感极性及强度;T u r n e y 【3o 提出了P M I I R 方法 等。有监督学习进行情感分类时,常选取词的N g r a m 、情感词 等特征,利用N B 、S V M 等方法进行褒贬极性分类。如P a n g 等 人Ho 用N B 、M E ( 最大熵) 、S V M 等机器学习方法对电影评论作 情感极性分类;徐军等人1 针对新闻和评论语料,利用N B 和 M E 方法进行情感极性分类研究。此外还有基于计分函数拍o 、 基于l o g i s t i c 回归_ 1 、基于图模型哺1 等方法。例如丁晟春一1 提 出利用层叠C R F 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及强度分析,在第一层将 情感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在第二层继续将情感划分为 强烈褒义、一般褒义、中性、一般贬义和强烈贬义五类;他们还 通过实验证明了层叠C R F 模型比单层C R F 模型效果更好。 本文提出利用三层C R F 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 析。在C R F 模型中,融合词、词性、语气词、程度词、方面和评 价词的共现等特征,第一层识别出情感句,第二层进行褒贬极 性分类,第三层进行情感强度分类。 1 条件随机场模型 条件随机场( c o n d i t i o n a lr a n d o mf i e l d s ,C R F ) 是概率无向图 模型的一种。与词袋模型相比,C R F 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考 虑词语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其他图模型( 如隐马尔可夫模型) 相比,C R F 模型对特征的融合能力较强,可以将多种特征的优 势结合起来。条件随机场模型如图1 所示。 图l 是在给定随机变量x 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 的马尔可 夫随机场。本文只介绍较为简单的线性链条件随机场( 1 i n e a r c h a i nc o n d i t i o n a lr a n d o mf i e l d ,L C C R F ) 。L C C R F 可用于标注问 收稿日期:2 0 1 6 0 3 - 1 8 ;修回日期:2 0 1 6 0 5 - 1 6 作者简介:李向前( 1 9 7 0 一) ,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李军伟( 1 9 9 1 一) , 男( 通信作者) ,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认知计算( d a v i d l e e 9 1 1 6 3 C O B ) 万方数据 第4 期 李向前,等: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 9 8 7 题,其定义如下1 :设X = ( 置,置,x 。) ,Y = ( y l ,Y 2 , ) 都为线性链表示的随机变量序列。若在给定随机变量序 列X 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 的条件概率分布P ( Y I X ) 构成条件 随机场,即满足马尔可夫性,则称P ( Y IX ) 为线性链条件随机 场。在标注问题中,l ,是输出变量,表示标记序列,X 是输入变 量,表示需要标注的观测序列。 抬,疋) 图1 线性链条件随机场模型 C R F + + 是一个开源的条件随机场的实现,本文中C R F 模 型的学习和预测都是通过C R F + + 工具来完成。 2 基于层叠C R F 的情感分析 2 1 整体流程 本文基于三层C R F 模型的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整体 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情感极性及强度分析的整体流程 第一层为情感句的识别,得到情感句与非情感句( 中性) 两类。第二层为情感极性的分类,得到褒义和贬义两类。第三 层为情感强度的分类,将褒义划分为强烈褒义和一般褒义,将 贬义划分为强烈贬义和一般贬义。 2 2 情感旬识别 2 2 1 特征选取 进行情感句识别时,选择的C R F 特征如表1 所示。对表1 中的特征说明如下: a ) 方面与评价的共现信息。如果评价词和方面词相邻地 ( 或者比较接近地) 在评论语句里出现,那么该评论很可能含 有一定情感,所以方面词和情感词的共现可以作为C R F 的 特征。 b ) 程度词和语气词。程度词,如“非常比较尤其” 等,在一条评论语句中出现时,该语句往往带有一定情感倾向。 一般来讲,语气词,如“竟然”“居然”“起码”等,也往往会表征 一定情感。因此可以将程度词和语气词作为C R F 的特征。 表1 情感句识别时选用的特征 特征项特征项取值描述 词本身( w ) 词性( P O S ) 是否“方面”( A S P ) 是否是评价词( S E N ) 是否程度词( D E G ) 是否语气词( M O O D ) 所有可能的词 所有可能的词性 I S A N O A I S S N O S I S D N O D I S M N O M 当前词 当前词性 是方面词 不是方面词 是评价词 不是评价词 是程度词 不是程度词 是语气词 不是语气词 2 2 2 特征模板的设计 本文为情感句识别设计的特征模板如表2 所示。 表2 情感句识别时的特征模板 有两点需要额外说明: a ) 根据评价词和方面的共现,名词后接情感词、方面后接 形容词的评论很可能是情感句,所以设计出形如P O S 。+ S E N 。和A S P 。一1 + P O S 。的模板。 b ) 一个属于程度词典的词,在特定评论中并不一定被用 做程度词。但是,同一个词在用做程度词和用做其他含义时, 其词性往往是不一样的,所以加入词性可防止对程度词的误 判,进而设计出形如D E G 。+ P O S 。的模板。同理,设计出模板 M O O D 。+ P O S 。 2 3 褒贬极性分类 2 3 1特征选取 进行褒贬义分类时,选取的特征和情感句识别时大体相 同,只作了如下两点修改:a ) 将情感词细分为褒义和贬义,分 别用( P O S ,N E G ) 表示- b ) 新增特征,否定词重数,可能的取值 包括( S I G ,D B L ,N O N ) ,分别表示( 单重否定、双重否定、不是否 定词) 。综上所述,褒贬极性分类时选取的特征如表3 所示。 2 3 2 特征模板的设计 为褒贬义分类设计的模板如表4 所示。需说明的是,否定 词+ 情感词很可能表征出一定的情感倾向,例如“不是不好”, 所以设计出N E G + S E N 。模板。 2 4 情感强度分析 2 4 1 特征选取 本节将评价词按情感极性及强弱分为强烈褒义、一般褒 义、强烈贬义和一般贬义四类,分别用( P P ,P ,N ,N N ) 表示。将 程度词细化为表示“最”的程度词和表示“较”的程度词,分别 用( E S T 、E R ) 表示。将语气词细分为( 强烈语气词、一般语气 词) ,分别用( S T R ,W E A ) 来表示。综上,褒贬义强度分类时使 万方数据 9 8 8 计算机应用研究 第3 4 卷 用的特征如表5 所示。 表3 情感极性分类时选用的特征 3实验 特征项特征项取值 描述 词本身( w ) 词性( P O S ) 评价词极性( S E N ) 否定词重数( N E G ) 是否语气词( M O O D ) 所有可能的词当前词 所有可能的词性当前词性 P O S 是褒义评价词 N E G 是贬义评价词 N O S 不是评价词 S I G 单重否定 D B L 双重否定 N O N 不是否定词 I S M 是语气词 N O M不是语气词 表4 情感极性分类时的特征模板 表5 情感强度分类时选用的特征 特征项特征项取值描述 词本身( w ) 所有可能的词 词性( P O S ) 所有可能的词性 P P P 评价词极性( S E N ) N N N N O S S I G 否定词重数( N E G ) D B L N O N E s l l 程度词( D E G ) E R N O D S T R 语气词( M O O D ) W E A N O M 当前词 当前词性 是强烈褒义评价词 是一般褒义评价词 是一般贬义评价词 是强烈贬义评价词 不是评价词 单重否定 双重否定 不是否定词 表示“最”的程度词 表示“较”的程度词 不是程度词 强烈语气词 较弱语气词 不是语气词 2 4 2 特征模板的设计 为褒贬强度的判断设计如表6 所示的模板。 表6 情感强度分类时的特征模板 3 1 实验环境、工具及语料 开发环境为W i n d o w s8 + E c l i p s e4 1 + J D K1 7 ;分词使用 S t a n f o r ds e g m e n t ,词性标注使用S t a n f o r dp o st a g g e r ;C R F 训练与测 试工具使用C R F + + 0 5 8 ;实验语料采用从数据堂下载的40 0 0 条 针对笔记本电脑的评论文本,下载地址为h t t p :w w w d a t a t a n g c o r n d a t a 1 3 9 9 0 ,其中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各有20 0 0 条。 3 2 准备工作 3 2 1 标注方面与评价词 对语料进行人工标注,共得到7 3 7 个方面词,9 8 3 个评价 词,其中褒义评价词4 3 4 个,贬义评价词5 4 9 个。 3 2 2 标汪睛感极性与强度 对每条评论文本进行基于标点的切分和基于方面的合并, 共得到1 35 7 3 条短评论。对这些短评论进行人工标注,统计 的结果如表7 所示。 表7 短评论情感极性人工标注结果 类别( 条数) 有情感( 86 0 4 ) 无情感 褒义( 47 1 3 )贬义( 39 9 1 ) ( 49 6 9 面两磊_ 丽百菊菽_ 丽 ( 9 5 7 )( 37 5 6 )( 14 9 4 )( 24 9 7 ) 3 2 3 程度词的获取 知网的程度词典中,共总结了“最很”“超”“较”“稍” “欠”六类程度词,将其中的“最”“很”“超”3 类共1 2 个词划分 为表示“最”的程度词,将“较”“稍”“欠”3 类共1 3 个词划分为 表示“较”的程度词。 3 2 4 语气词的获取 本文将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列出的8 类语气副词按 语气强弱分为“强烈语气词”和“一般语气词”,如表8 所示, 作为本文的语气词典。 表8 本文使用的语气词典 类别语气词 强烈语气词竟然,居然,竟,到底,又,并,都,简直,难道,岂,宁,宁可 一般语气词起码,难以,只,偏,倒,却,可,敢,也,还,就,才,索陛 3 2 5 评价词和方面词的获取 评价词和方面词的获取采用丁晟春po 提出的基于C R F 的 评价词和方面词抽取方法取得。 3 3 情感句识别 3 3 1 寻找最优特征组合 为了得到情感句识别时的最优特征组合,本文对不同特征 及其组合作了测试,得到各模板组合对应的情感句和非情感句 识别的,1 值如表9 所示。 第1 0 组实验为词、词性、方面和评价词通过各种形式组合 的特征,n 值为8 5 1 ,比第9 组实验高了3 1 个百分点,证 明了本文加入情感词、方面词特征并利用情感词和方面词的共 现关系识别情感句的方法是有效的。 第1 1 组实验比第1 0 组实验多融合了M O O D 和D E G 两个 特征,而其情感句识别的F 1 值比第1 0 组实验提高了1 2 个百 分点,说明本文利用程度词、语气词特征识别情感句的方法是 有效的。 万方数据 第4 期 李向前,等:利用三层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 9 8 9 表9 各模板情感句识别的,l 值 3 3 2 与丁晟春方法的对比 a ) 本文情感句识别效果如表1 0 所示。 表1 0 本文情感句识别结果 b ) 丁晟春方法的效果。丁晟春的情感句识别方法在 C O A E 2 0 1 1 的任务2 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F 1 值比参与测 评所有方法的平均F 1 值高了1 4 7 个百分点。本文用丁晟春 的方法在本文的语料上做实验,得到的效果如表1 1 所示。 表11丁方法的情感句识别效果 为了更加直观,将最终的效果对比用图3 来展示。通过对 比可以看到,本文的情感句识别的F l 值比丁晟春的方法高出 1 3 9 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丁晟春在C O A E 2 0 1 1 的任务2 中使用 的方法是半监督的,先抽取评论语句中的评价词,然后将含有评 价词的评论语句归为情感句;而本文利用C R F 模型进行有监督 学习,且考虑了方面和评价词共现、程度词和语气词等特征。 3 4 褒贬极性分类 3 4 1 寻找最优特征组合 为了得到褒贬极性分类的最优特征组合,本文对不同模板 及模板组合作了测试,得到各组特征在褒义和贬义两类上的 F l 值如表1 2 所示。 表1 2 各模板情感句识别的,l 值 第8 组实验比第7 组实验多了评价词特征,通过这两组实 验的对比可以看出,评价词特征在情感分类时是有效的。 第9 组实验效果优于第8 组,说明“是否语气词+ 词性” 这一特征组合在情感分类时是有效的。 第1 0 组实验是情感极性分析时效果最好的一次实验,比 第9 组实验多了“否定词+ 评价词”特征组合。 3 4 2 与丁晟春方法的对比 a ) 本文效果。本文的情感极性分类效果如表1 3 所示。 表1 3 本文情感极性分类效果 b ) 丁晟春方法的效果。丁晟春等的情感极性分类方法在 C O A E 2 0 0 8 的任务3 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利用丁晟春 的方法,在本文的数据集上测得的效果如表1 4 所示。 表1 4 丁方法的情感极性分类效果 为了更加直观,将最终的效果对比用图4 来展示。 9 0 8 5 8 0 窆7 5 理7 0 E6 5 6 0 5 5 5 0 甾3 奉叉方法与丁的方法情感旬 识别效果对比图 幽4 奉义力法与九珊, 怯。情感 极性分类效果对毙图 由表1 3 和1 4 可知,本文在褒义贬义两个方面的识别效果 都高于丁晟春的方法。本文在褒贬两类中的平均F 1 值为 7 7 2 ,丁的方法在褒贬两类中的平均F 1 值为7 4 6 ,本文 方法比丁的方法高了2 6 个百分点。在褒贬极性分类中,本文 方法与丁晟春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丁的方法只结合了词特 征、评价词特征和连词特征,本文还融合了程度词、语气词、否 定词以及方面和评价词的共现等特征。 3 5 情感强度分析 3 5 1 寻找最优特征组合 情感强度分析是分成并列的两个子任务来实现的:a ) 将 褒义评论分为强烈褒义和一般褒义;b ) 将贬义评论分为强烈 贬义和一般贬义。各模板情感强度分类的F 1 值如表1 5 所示。 3 5 2 与丁晟春方法的对比 a ) 本文效果( 三层C R F s ) 本文情感强度分析的结果如表1 6 所示。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本文是分层结构,所以3 3 节中的非情感句识别的效果即 为最终的非情感句识别效果。 b ) 丁晟春方法的效果 丁晟春的情感倾向强度分析方法在C O A E 2 0 0 8 的任务3 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丁晟春的方法与本文方法有两点区别: a ) 虽然丁的方法和本文方法都是分层C R F 模型,但是丁的方 法是将第一层的输出结果作为第二层的一个特征,而本文是直 接在前一层的结果集里作后一层的分析:b ) 丁的方法只结合 万方数据 9 9 0 计算机应用研究第3 4 卷 了词特征、评价词特征和连词特征,本文还融合了程度词、语气 词、否定词以及方面和评价词的共现等特征。本文用丁晟春的 强度分类方面,本文方法的n 值仅比丁的方法高了1 2 个百 分点。这是由于分层结构中误差会逐层传导的原因。 方法在本文数据集上作了测试,得到结果如表1 7 所示。 表1 5 各模板情感强度分类的测试结果4 结束语 表1 6 本文情感强度分类效果 强烈褒义6 9 7 ( 0 0 7 4 )7 6 1 ( 0 0 9 1 ) 7 2 8 一般褒义6 9 5 ( 0 0 7 9 )7 4 9 ( 0 0 8 0 ) 7 2 1 强烈贬义5 6 4 ( 0 0 4 5 ) 7 2 2 ( 0 0 8 3 )6 3 3 一般贬义7 1 6 ( 0 0 8 1 )6 0 9 ( 0 0 7 0 ) 6 58 非情感句7 7 5 ( 00 9 4 )7 1 2 ( 0 0 8 3 ) 7 3 3 平均 6 95 为了更加直观,将最终的效果对比用图5 来展示。 ! ! 10 嚣? 、 享剥 量引霪羹羹湮瀵羹 囊翌受震型吐乏鐾,薯半均褒义炭卫贬芝吐乏芷匹川 一。 将本文方法第1 0 组模板的测试结果与丁的方法结果作对 比可以发现,第1 0 组模板在“强烈褒义”和“一般贬义”两类的 F 1 值略低于丁的方法,其他三类的识别效果都稍高于丁的方 法。第1 0 组模板在5 个类别中的平均n 值为6 9 4 ,丁的 方法的n 值为6 9 5 ,所以,两种层叠C R F 模型的效果相当。 将本文第1 2 组模板的测试结果与丁的方法结果相比,各 个类别的F 1 值都略高于丁的方法,本文方法各个类别的平均 n 值为7 0 7 ,比丁的方法高了1 2 个百分点,这证明了本文 融合程度词、语气词、否定词信息的有效性。但同时对比3 4 和3 5 节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在情感极性分类方面,本文方 法的F 1 值比丁的方法的n 值高了2 6 个百分点。而在情感 本文利用层叠C R F 模型,融合了词、词性、语气词、程度 词、方面和评价词的共现等特征。第一层为情感句识别,将所 有评论分为情感句与非情感句( 即中性) 两类;第二层为情感 极性分类,将情感句分为褒义和贬义两类;第三层为情感强度 分析,将褒义划分为强烈褒义和一般褒义,将贬义划分为强烈 贬义和一般贬义。本文在情感句识别、情感极性分类和情感强 度分析上的,1 值分别为8 6 3 、7 7 2 、7 0 7 ,分别比丁晟 春的方法提高了1 3 9 、2 6 、1 2 个百分点。 本文的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方法有以下两点不足: a ) 情感极性分类及强度分析时使用的是有监督C R F 模型,评 论挖掘有很强的领域相关性,有监督学习效果虽好,但是以大 量的标注工作为代价,可以在后续的研究加以改进;b ) 层叠 C R F 模型的误差会逐层传导,如何改进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之一。 参考文献: 1 H uM i n q i n g ,L i u B i n g M i n i n ga n ds u m m a r i z i n gc u s t o m e rr e v i e w s C P r o eo ft h e1 0 t hA C MS I G K D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 K n o w l e d g eD i s c o v e r y D a t aM i n i n g N e wY o r k :A C MP r e s s ,2 0 0 4 : 1 6 8 1 7 7 。 2 姚天防,聂青阳,李建超,等一个用于汉语汽车评论的意见挖掘 系统;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 C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 5 周年 学术会议论文集2 0 0 6 3 T u r n e yPD T h u m b su po rt h u m b sd o w n ? S e m a n t i co r i e n t a t i o n 印一 p l i e dt ou n s u p e r v i s e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r e v i e w s C P r o co fA n n u a l M e e t i n go f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L i n g u i s t i c s S t r o u d s b u r g : 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L i n g u i s t i c s ,2 0 0 2 :4 1 7 4 2 4 4 P a n gB o ,L e eL ,V a i t h y a n a t h a nS T h u m b su p ? S e n t i m e n tc l a s s i f i c a - t i o nu s i n g 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C P r o co f t h e A C LC o n f e r - e n e eo nE m p i r i c a lM e t h o d si nN a t u r a lL a n g u a g eP r o c e s s i n g - V o l u m e 1 0 S t r o u d s b u r g :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L i n g u i s t i c s ,2 0 0 2 5 徐军,丁宇新,王晓龙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新闻的情感自动分 类 J 中文信息学报,2 0 0 7 ,2 1 ( 6 ) :9 5 1 0 0 6 D a v eK ,L a w r e n c eS ,P e n n o e kDM M i n i n gt h ep e a n u tg a l l e r y : o p i n i o ne x t r a c t i o na n ds e m a n t i c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p r o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