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Y/T 0467-2016 医疗器械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公认基本原则的标准选用指南》与《YY/T 0467-2003 医疗器械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公认基本原则的标准选用指南》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需求。具体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框架调整:新标准对文档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信息的组织更加合理有序,便于用户查找相关信息。
二、术语定义更新:针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修订或新增,确保了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及理解度。
三、风险管理体系强化:2016版标准更加强调风险管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更多关于如何实施有效风险管理策略的具体指导建议。
四、临床评价要求明确:新版指南对于如何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评估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强调了基于证据的方法论在证明设备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的作用。
五、软件验证与确认过程细化:随着数字化医疗技术的发展,软件成为越来越多医疗器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新版本中增加了对软件开发过程中验证与确认活动的具体规定。
六、生物相容性测试指南改进:考虑到材料科学的进步以及对人体潜在影响认识的深化,对于生物相容性的考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旨在进一步降低患者使用过程中的健康风险。
七、标签及说明书规范完善:为了帮助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操作医疗器械,新标准还特别关注到了产品标签及说明书的内容编写,提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技术信息。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1-26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